鄭康,鄭月波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馬列教學部,河北石家莊050061)
教育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運用
鄭康,鄭月波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馬列教學部,河北石家莊050061)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教與學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現(xiàn)象。”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了解和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規(guī)律,結(jié)合教師自身實際,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過程。
教育心理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應用
了解學生心理特點及規(guī)律,并輔之以正確的教學方法,是教學成功的關鍵。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了解學生,教師應首先對自身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以及這些特點會對教學過程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持有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教師,一般會認為“教是教”、“學是學”,割裂“教”與“學”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持有“有效教學”理念的教師,就會樹立“對象”意識,注重教學效果,時常與學生交流和溝通,并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教師本身的性格也會影響教學過程。性格開朗、生活充滿樂趣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愿意采取新的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教學與學生的互動也較頻繁。邏輯思維較強,比較嚴厲的教師,更傾向于采取傳統(tǒng)教學方法,課堂氣氛也不是很活躍。由此可見,教師特征與教學效果之間,有顯著的相關性。國內(nèi)一項研究表明,教師的知識水平、智力層次、學歷高低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并不明顯。而教師的人格特征、情感特征與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非常顯著,具有豐富感情(心胸豁達、同情心、理解、熱愛)、堅強意志、良好認知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容易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貫穿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一對基本關系,教師的全部工作,都是面向?qū)W生來進行的,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本質(zhì)屬性和基本特征,是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保證和核心要求。有的學生具有較高的綜合問題處理能力,較強的策略意識,很強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虛心向他人學習,不怕吃苦,敢于承擔責任,獨立性強等特點。有的學生,則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越勤越顯其拙”的學習理念。還有的學生,完全出于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而忽視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鍛造。因此,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做到“有的放矢”地實施教學。教師還要對學生的氣質(zhì)、性格等方面特征,有一個充分把握。有的學生“做事穩(wěn)妥”、“生活規(guī)律”、“性格內(nèi)斂”、“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感情細膩”、“生活有目標”;有的學生“情緒樂觀”、“善于交往”、“學習、工作熱情高”、“喜歡文、體運動”;還有的學生“做事墨守成規(guī)”、“過分拘束”、“容易情緒波動”、“難以處理好與同學關系”等特征,對于具有不同氣質(zhì)、性格特征的學生,教師要區(qū)別對待,采取各種方法,使各種氣質(zhì)特征的學生,都有所發(fā)展,把不同狀態(tài)下具有不同能力的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
教育心理學強調(diào),在不同科目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結(jié)合教師自身實際,選擇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性格開朗,教育理念先進的教師而言,采取“談話教學法”、“討論教學法”、“講演教學法”,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于嚴厲、嚴謹、邏輯性強的教師,更適合采取“講解式教學法”、“講讀式教學法”、“問題式教學法”。對于感情細膩、敏感的學生,采取“情境式教學法”、“參觀式教學法”,更能觸動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而對于喜歡動腦筋,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的學生,采取“探究式教學法”更能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相對性,教師不能僅憑借個人的主觀意志,把某種教學方法“死板專一”地應用于某項內(nèi)容和某類學生的教學上。教師應善于從教育“主”、“客”體的實際出發(f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水平、教學內(nèi)容、教學任務等情況,靈活選定和綜合運動多種教學方法,不能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與新教學方法截然分開,而應取長補短,綜合運用,做到既注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此外,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nèi)容理論性強,趣味性少等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快樂教學法”,教師本身應滿懷激情、生動傳神地講解,引導學生積極投入,使教師與學生雙方都沉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
教師的教學理念、性格特點、教學思路,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信念堅定、意志力強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會增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感,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美國的一位著名教育學家,對學生心目中好教師的特征,進行了研究,總結(jié)出好教師應該具備以下特征?!坝焉频膽B(tài)度”、“尊重學生”、“忍耐性”、“興趣廣泛”、“良好的儀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行”、“寬容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自身應不斷地培養(yǎng)好教師特征,使學生從對教師本人的認可,到對教師所講授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此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而教師威信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通過教師自身不斷加強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在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一個過程。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具備崇高的道德品質(zhì)。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也反映了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對學生影響的重要作用。第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具備良好的“人格魅力”。前蘇聯(lián)著名教學學家瓦·阿·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以個性影響個性”的觀點,他認為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一個將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求知欲望影響學生的教育者。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重視、受關心,從而產(chǎn)生影響學生的“人格魅力”。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經(jīng)說過,“以德服人者,小悅而誠服也”。這也表明了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力。第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注重儀表。教師的儀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方式,整潔、大方、端莊的儀表,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能夠初步在學生中樹立起“威信”,這是教師教學成功的關鍵一步。同時,教師的良好行為舉止、作風和生活習慣,也會給學生一個良好印象,增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虛懷若谷”。俗話說:“人非圣賢,熟能無過”,教師本身犯了錯誤,應該坦然承認,不要掩飾自己的缺點。同樣,教師在對待學生所犯錯誤時,應具有包容心,避免對學生亂發(fā)脾氣,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高校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今社會,處于快速轉(zhuǎn)型期,各種價值觀念相互交織與碰撞,高校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這都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由于遺傳、家庭背景、教育過程等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在心理和生理發(fā)展上,存在著“個體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承認個體差異,重視個體差異,樹立起差異教育的思想意識。教師可從本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分類指導,確定不同的目標。對于優(yōu)秀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設定一個更高目標。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實際,設立一個學生努力可達到的目標。其次,盡量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思想政治理論課,給高校大學生的第一印象是“枯燥”、“無味”,這無形中在學生的“期望”與教師的“愿望”之間產(chǎn)生了較大差距,會導致部分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教師要積極面對這一現(xiàn)實,并采取有效措施解決。1.堅持“實事求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舉一些例子,這些例子盡量貼近學生生活,案例的選擇必須具有真實性和感染性,真正能夠讓學生從教師的授課中“有所受益”。2.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提高教學的藝術水平。教師本身,要不斷進行知識積累,積極采用藝術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感召力。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既達到有效發(fā)展學生智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質(zhì)和習慣,又使學生達到感情升華和心靈凈化的目的。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特別注重教學環(huán)境中的“感情”溶入。教師與學生之間,要互相信任,感情融洽。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態(tài)度誠懇,感情真摯,多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想學生之所“想”,解學生之所“難”。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仍處于成長期,在面對挫折和困難,大學生顯得“手足無措”,注重對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所面對的一項重要任務。實踐證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能對學生產(chǎn)生深刻而持久的積極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教會學生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增強大學生面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一環(huán)。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放映歷史題材影片,如:《林則徐》、《生死決擇》、《張思德》等影片,通過影片的放映,挖掘?qū)W生潛在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情感,激發(fā)學生主動投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教師還可以通過激情的演講,課件的精心策劃,語言的風趣幽默,感情的純潔真摯,時事的客觀剖析等方式,從內(nèi)心深處打動學生,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即享受,又提高。教師在對一些著名歷史事件的剖析時,應盡量做到,史實清楚,在對眼前實際事情的剖析中,應做到,客觀公正。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途徑。鑒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內(nèi)容的理論性、政策性、政治性較強的特點,教師要提高教學的藝術性,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打造成,學生愛聽、老師愛講、學生受益、老師提高的高校核心公共課程。提高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藝術性,首先,應不斷加強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件水平,在制作和準備多媒體課件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把書本上的一些理論知識,原封不動地搬到課件上,而應把書本中的理論還原為學生能夠直觀理解(聲、文、圖、貌)的知識。其次,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應盡量采取一種學生能夠和樂于接受的方式,傳授理論知識,讓學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論與自己很近,并非遙不可及和神秘的東西。最后,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親身體會到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革命的艱險和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樸實的勞動人民是最美的人,從心眼里愛祖國、愛人民、愛奉獻、愛吃苦、愛社會主義、愛共產(chǎn)黨,以達到讓學生塑造人格、樹立遠大志向的作用。
注釋: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5417.htm.
[1]袁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3).
[2]秦宣.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的基本途徑[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6,(8).
[3]趙甲明.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功能實現(xiàn)的矛盾探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5,(6).
[4]李建強.論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4,(10).
[5]朱冬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改革初探[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3).
[6]賀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芻議[J].新鄉(xiāng)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