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波,劉彩艷
(1.河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外語部,河北 唐山 063004)
專業(yè)漢學時期以前英國漢語研究簡述
孟慶波1,劉彩艷2
(1.河北理工大學 外國語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9;2.唐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外語部,河北 唐山 063004)
英國;漢學;漢語
英國漢學以其古典漢語研究見長,其研究科目分類嚴謹,發(fā)展脈絡完整清晰,對于研究中英交流史和語言研究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本文以漢語研究的各個科目類別為主體、以代表性的漢語研究者及其著作為主線,簡要梳理了英國漢學的漢語研究史。
中國和英國都是世界性的大國,都曾以其強盛的國力和燦爛的文化在人類的發(fā)展史上書寫過壯麗的篇章。158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Ⅰ)派商人約翰?紐伯里(John Newbury)前往東方,并請他轉交一封致中國皇帝的書信,由此開啟了兩國的交往史(蕭致治,2005)。完全迥異于西方的東方文明深深地吸引了來自英國的商人、傳教士等,使他們爭相傳誦中華文明的古老與偉大,紛紛投身于對中國文明的研究,也使得漢學在英國早早扎根。
1840年倫敦大學創(chuàng)辦漢學講座,聘請牧師基德(Samuel Kidd)為首任漢學教授,標志了英國專業(yè)漢學時期的到來(熊文華,2007)。但鑒于 1840年后仍然有大量傳教士漢學家(而非專業(yè)漢學家)的漢語研究著作問世,所以本文將以傳教士和學者的身份(而非嚴格的1840年)為基準,簡要梳理專業(yè)漢學時期以前英國傳教士和官員、學者們的漢語研究。從研究方法上,本文將以漢語研究者們的研究類別為經,以代表性的漢學家為緯,大致勾勒出英國漢語研究的發(fā)展脈絡。
英國的漢語語音研究肇始于新教傳教士的東來,并且拼音方案的制定以及不斷完善貫穿其全過程。1807年,倫敦傳道會的新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乘船到達廣州。在其1808-1823年出版的《華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中,馬禮遜首次用羅馬字母為漢字注音。雖然馬禮遜所注的音多為廣州地區(qū)的方音,研究區(qū)域十分有限,但畢竟以此開始了英國漢學漢語語音研究和注音方案形成的歷史。
倫敦會會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于1816年來華。為了更好地在華南傳教,他深入研究了閩方言,并于1832年在馬六甲(時為中國附屬)出版了《福建方言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Hol-Keen Dialect of the Chinese Language)。在 1842 出版的《漢英字典》(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以及1848年出版的《英漢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中,麥都思曾對馬禮遜的注音方法作了些許改進,但基本維持了原樣,也是用26個羅馬字母給漢字注音。因為這兩本詞典曾長期流傳,廣為讀者所用,馬禮遜注音方法的應用得到了擴大。
倫敦傳道會會士艾約瑟(Joseph Edkins)是英國漢學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他于1853年出版了《上海方言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Colloquial Chinese as Exhibited in Shanghai Dialect)。這是第一步漢語的方言研究專著,雖然書名為語法,但實際上多為對當時上海話的語音描寫和研究。他把上海話的聲調系統(tǒng)描述為陰平急高降,陰上高平,陰去急高升,陰入短高升,陽平低平,陽上緩低升,陽去急低升,陽入短低平,并把上海話的入聲字按照韻尾分為兩類:一類是以h收尾的,另一類以k收尾(熊文華,2007)。1857年,艾約瑟的《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出版,該書的第一部分為漢語語音研究,共八章。他在標音方面作出了重大創(chuàng)新:他沒有照搬當時流行的馬禮遜方法,而是別出心裁地用英文逗號在每個漢字的一角分別表示上平、上升、去聲、入聲和下平進行調號的標注,將漢字羅馬字母注音方案的探索引向一個新的高度。
威妥瑪(Thomas Francis Wade)是英國的駐華外交人員,但他在漢語研究上所作的貢獻將永載史冊。在前人羅馬字母注音研究的基礎上,1859年威妥瑪制訂了新的漢語語音拼寫系統(tǒng),并把它收入1867年出版的著名的《語言自邇集》 (A Progressive Course Designed to Assist the Student of Colloquial Chinese)中。這部著作容量巨大,是西人學習漢語的經典教本、一百四十多年前北京話口語實錄描寫及漢語語法研究之集大成的著作,是19世紀西方描寫語言學、比較語言學同北京話研究相結合的高素質結晶(張衛(wèi)東,2002),在北京話和普通話歷史乃至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開拓意義。它成功地規(guī)范化了用羅馬字母標寫漢字地名的方法,一般稱作“威妥瑪拼音”或“威妥瑪式(Wade System)”,成為中國地名、人名及事物名稱外譯的譯音標準。威妥瑪?shù)臉艘魧ο蠹杏诰哂写硇院蛯嵱眯缘谋本┕僭?,其最大的?yōu)點是減少了音符的數(shù)量,力求各個音符的一致性并近似英語的發(fā)音,從而達到經濟、一致的原則。
長老會會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于1855年來廈門傳教。他苦學閩南話,1873年把自己學習過程中積累的語料編成《廈門話---英語大辭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成就了西方的第一部廈門方言詞典,為閩南語音史的研究留下了珍貴的資料。
1912年,威妥瑪?shù)膶W生翟里斯(Hurbert Allen Giles)對威妥瑪?shù)钠匆粝到y(tǒng)作了改進,采用相同字母加點的辦法來標示送氣和不送氣的漢語雙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這套系統(tǒng)是歷史上最成功的記錄漢語普通話的羅馬字母拼寫系統(tǒng),曾被中外各界廣泛采用達八十年之久,被譽為“威妥瑪---翟里斯系統(tǒng)”(Wade-Giles System)。從語音學和翻譯學的角度來看,這套系統(tǒng)仍有許多不準確之處,在認讀和書寫方面存在種種不便。但正是在這套系統(tǒng)的基礎上,1958年中國的語言學家按照科學的原理和手段將之改進,最終提出了“漢語拼音方案”。
漢字作為完全不同于西方字母文字的另外一種書寫體系,向來是西方語言研究者熱議的話題,眾說紛紜。英國漢語研究者們對漢字的認識也經歷了種種波瀾,存在種種誤解和認識不清之處。
根據(jù)姚小平(2003)和熊文華(2007)的研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其著作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中提及漢字,并首次將漢字視為真實的字符,認為它是能直接表達人類思想的世界通用符號。他說道,“中國及遠東使用一種真實字符書寫,它既不表示字母也不表示詞組,而是事物或者概念。……這種真實字符比語言使用更廣泛”。培根對漢字的認識主要來源于16世紀來華天主教士著作中的漢語論說,屬于二手甚至三手研究;西方對原初語言問題的探討雖歷史悠久但終究未果,學界急于將其研究范圍擴大至其他地域語言;加之身處中西接觸的初始階段,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很多都處于一種敬仰的朦朧狀態(tài),所以這種將漢字抬升至人類原初語言的說法就不難理解了。
1669年,約翰?韋伯(John Webb)出版了英國歷史上第一部漢語研究專著《論中華帝國的語言是原初語言的可能性》。作者的目的在緒論中說得很明白:“我的意圖并非說明其可能性,而是論證漢語最有可能是原初語言”。他從圣經解釋學的角度闡明了中國的語言就是人類的原初語言。此外,韋伯還從語言學的角度描述了中國的文字依然保持著原始的狀態(tài),從語音、詞匯、語法、文句等方面論證了漢語完全具備原初語言的六個特征,即古老,平易、普遍、質樸、實用和簡潔。董海櫻(2005)的研究認為,韋伯的漢語研究還沒有完全上升到語言學研究的高度,他的研究更多的是屬于一種宗教學范疇。但這部專著畢竟是英國漢語、漢字研究的開山之作。
1685年,英國著名學者威廉?沃伯頓(William Warburton)在其《摩斯的神圣使者》一文中也討論了漢字的結構問題。他認為漢字代表著象形文字向字母文字發(fā)展的最高層次,并且?guī)浊陙?,中國人的文字經歷了從繪圖、象形到簡單字符的演變,但依然保留了圖形特征。
道格斯(Robert Kennaway Douglas)是以外交人員的身份來華的,他于 1889年出版了《華語鑒》(A Chinese Manual--- A Condensed Grammar with Idiomatic Phrases and Dialogues)。他在書中對漢字的起源和特征作了探討。道格斯認為漢族是公元前2300年從西南亞攜帶巴比倫文化移入中國的,漢人從原居住地學會了書寫藝術。構成漢字的粗俗筆畫和符號很可能是原來土著人用來表達思想的符號。中國人缺乏評價文字的能力,只能研究漢字的后期形式,即象形、指示、會意、轉注、假借和借聲(熊文華,2007)。除進一步細化了對漢字的特征描寫外,這部作品對漢字的評價充斥了批判和誤釋,與英國早期歷史上對漢字的頂禮膜拜大相徑庭。這反映了在中西接觸幾個世紀之后,隨著中西實力反差的形成與加劇,中國文化在西方人眼中地位不斷下降的事實。
早期傳教士的漢語語法研究主要出于漢語學習和教學的目的,因此在英國漢學史上的漢語語法研究著作中,套用英語語法體系、編著語言教材的特征非常明顯。
1814年浸禮教會傳教士馬士曼的《中國言法》出版,這本書被認為是第一部漢語文言語法,初創(chuàng)了漢語文言語法系統(tǒng)。該書不僅勾勒了漢語文言語法的面貌,還就量詞、虛詞、詞序、韻律和特殊的單句形式等漢語的特別之處進行了解釋(鄭夢娟,2008)。這部著作沿用了英國國內的拉丁語法和英國教學語法的框架,絕大部分語料都選自中國古代的幾部經典著作。法國專業(yè)漢學的開創(chuàng)者雷慕沙(Remusat)對《中國言法》語料選擇的缺憾看得很清楚,曾評論說,“……僅以一部中國古籍文獻作為分析漢語的基礎,因而不可能涵蓋現(xiàn)代漢語的所有語法形態(tài),而且也與常用漢語不同”(徐式谷,2002)。
1815年馬禮遜編寫了一本以英語語法系統(tǒng)為框架的《通用漢言之法》(A Grammar of the Chinese Language),這是第一部漢語官話口語語法專著。該書語法體系較為完整,以北方語言為主,兼顧部分粵方言。雖然有以英語語法套用漢語的傾向,但該書在當時屬于開創(chuàng)性研究,對西方人學習漢語官話口語提供過很大幫助。根據(jù)鄭夢娟(2009)的研究,馬禮遜的漢語口語語法研究實際上是把重點放在了英漢翻譯中的對應表達方式上,注重語法研究的教學功能。正如何群雄所評價的,“他知道真正的漢語語法的特異之處,只不過把語法當做語言教學的一種方便手段利用起來”(何群雄,2000)。
艾約瑟1857年《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Chinese Colloquial Language)中的第二、三部分是關于漢語的詞類和語法。在詞類劃分上,他參照拉丁文和英語語法,深入研究了漢語的詞綴、詞的性、數(shù)、格,形容詞的比較級、代詞的分類、動詞的時態(tài)、肯定與否定的方式及構詞規(guī)則等。在語法上,作者注意到了漢語短語的內部組合規(guī)則和外部制約的關系以及漢語語序的重要性,但也花了很大篇幅套用英語語法來分析漢語的各種從句(熊文華,2007)。這部語法著作過于倚賴西方的語言規(guī)則,對漢語的獨特性照顧不足,紕漏甚多。
道格斯1889年的《華語鑒》主要是一種漢語語法課本,文中的例句多半采用當時中國流行的日語教材,語法模式仍然套用英語語法。道格斯認為漢語屬于烏格羅---阿爾泰語系,它通常會被描述為最古老的單音節(jié)語言,每一個詞都是詞根,沒有曲折變化和膠著,沒有格,沒有字母系統(tǒng)。漢語的特點是主語在動詞前,形容詞在所修飾的名詞前,當兩個名詞連用時其中一個是屬格。道格斯提出了漢語的語系歸屬問題,是難能可貴的。盡管劃分有誤,但他畢竟意識到從語系這個語言的根本問題上講,漢語是不同于英語的。這就為后來專業(yè)漢學學者們不再盲目套用西方語法框架、注重漢語自身特性的研究起到了鋪墊。
與現(xiàn)代漢外字典不同,英國漢學史上的詞典編纂大多服務于當時西方人的漢字認識、語法學習,所以本文在此只作以簡單概述。
1808年,馬禮遜著手編纂《華英字典》,于1823年出版完畢。他的字典共六卷4595頁,收入漢字4萬個,使用的中文參考文獻達萬卷之多。根據(jù)熊文華(2007)和董海櫻(2005)的描述,該字典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漢字字典,以嘉慶十二年《藝文備覽》為藍本,按漢字筆畫分240個部首編排,后附字母索引;第二部分為《五車韻府》,參照《康熙字典》的格式,按英文字母編排,每一漢字均用羅馬字注音,標出四聲,并附漢字字體簡介和索引;第三部分為《英華字典》,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英語詞匯,逐詞給出漢語的對應詞。這部字典在西士中廣為傳閱,幾乎成為當時傳教士們案頭的必備之物,為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翟里斯的《華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于1892年出版。該字典收錄漢字13,838個,按照“威妥瑪---翟里斯系統(tǒng)”的讀音字母順序排列,還印有部首檢字表作為輔助的檢字方法。根據(jù)董方峰(2008)的描述,其內容包括漢語方言讀音說明、中國社會歷史名稱解釋等,文化涵蓋面極為廣泛。但據(jù)徐式谷(2002)的研究,該詞典也存在收錄此條無任何科學標準和系統(tǒng)性、復字條目排序凌亂等缺點。但從總體而言,它是同類工具書中收錄漢字最多、編輯水平最高的一部,流傳極廣,直到1968年還在美國重印,曾獲國際漢學界的大獎“儒蓮獎”。
英國的漢學歷史悠久、獨具自身特色,體現(xiàn)在英國漢語的研究史上,就是科目齊全、歷程完整:從具體的研究科目類別來看,英國的漢語研究可以細化分為語音(方言)研究、漢字研究、語法研究和詞典編纂;從研究的歷程來看,英國的漢學家們在每個具體分科上都是前赴后繼,體現(xiàn)了非常強的連續(xù)性和學科發(fā)展完整性。把握英國的漢語研究史,有助于了解中西英化交流和語言研究史。
[1]董方峰. 從馬禮遜到馬修斯—近代史上的西方漢英詞典編纂者及其作品[A]. 載姚小平. 海外漢語探索四百年管窺[C]. 2008.
[2]董海櫻. 西人漢語研究論述—16-19世紀初期[D]. 杭州: 浙江大學,2005.
[3]何群雄. 中國語文法學事始: 『馬氏文通』に至るまでの在華宣教師の著書を中心に,東京: 三元社, 2000.
[4]蕭致治.西風撫夕陽---鴉片戰(zhàn)爭前的中西關系[M]. 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5]熊文華. 英國漢學史[M].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5.
[6]徐式谷. 歷史上的漢英詞典(上、下),辭書研究, 2002(1-2).
[7]姚小平. 16-19世紀西方人眼中的漢語漢字[J]. 語言科學, 2003(1).
[8]張衛(wèi)東. 語言自邇集譯序[J]. 漢字文化, 2002(2).
[9]張西平. 西方人早期漢語學習史調查[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
[10]鄭夢娟, 蘇小妹. 《中國言法》及其漢語韻律研究[J].修辭學習,2008(6).
[11]鄭夢娟. 19世紀上半葉英國漢語語法研究的特點及啟示[J]. 《江漢大學學報》, 2009(2)
Key words: british; sinology; chinese language
Abstract: The British Sinology shows great advantage in terms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y with a scientific subject division and a complete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the subject division and taking representative researchers' masterpieces as the clue,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British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A Brief History of British 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MENG Qing-bo1, LIU Cai-yan2
(1.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C.,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2. Tangs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C., Tangshan Hebei 063004, China)
H0-09
A
1673–2804(2010)02-0101-03
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