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千吉
(西北民族大學 藏語言文化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家庭是人類生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種社會組織。人們曾把家庭比作社會的細胞,組成社會的分子。家庭與人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家庭史與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并行不悖,而且是社會發(fā)展史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家庭教育是人類全部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并構成一個國家教育的有機整體。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新生一代成長的搖籃;父母則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師,是啟蒙教育的引路人。一個孩子,從降生到走入社會,有2/3的時間是在家庭里度過的,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主要是在家庭中接受父母及長輩的啟蒙教育。因此,馬克思說:“家長行業(yè)是照顧子女”。[1](P327)下面從幾個方面論述藏族家庭教育的內(nèi)容。
藏族傳統(tǒng)家庭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生產(chǎn)、生活、自然知識和生產(chǎn)技能,因為其是民族成員適應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保持種族繁衍的必要前提,是民族求得生存、延續(xù)和發(fā)展的必要保證。
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等知識技能主要是通過現(xiàn)實的觀察、口傳心記等方式獲得的。藏族孩子從小就跟著父母兄弟在家里或田地里進行實踐中學習。無論在家里,父母兄長做飯,還是在外面勞動時,他們常常觀察大人們做飯的技能和和生產(chǎn)技能;稍大后,田里,地里,家里都是學習的場所,實踐的場所,尤其是犁田、播種、放牛、收割等一系列的知識都是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特別是農(nóng)區(qū)的小孩,從小跟著父母學習施肥、犁地、播種、收割,父母傳授春天種地,秋天收獲的道理,同時還教授如何制造和應用生產(chǎn)工具,都是實踐性的教育,而牧區(qū)的小孩主要是放羊、放馬、擠奶,相對農(nóng)區(qū)較為單一。藏區(qū)還常常通過諺語,俗語等方式教授生產(chǎn)、生活和自然知識,人們把自己直接觀察總結出來的天文歷法、節(jié)令知識與生產(chǎn)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并編成通俗易懂的諺語。這些諺語都是農(nóng)作物經(jīng)驗和時令預兆豐欠的總結,如“過了驚蟄節(jié),春耕不停歇”,“十月殺豬月”,“北風來大水,南風來大旱”,“冬有三尺雪,人道十年豐”,“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東虹風,西虹雨,南虹出來賣女兒”等蘊含著豐富的季節(jié)與農(nóng)耕知識,類似這樣的很多,且內(nèi)容豐富,通俗易懂,增強了對天氣與生產(chǎn)的認識。
藏族家庭教育中的倫理道德內(nèi)容主要表現(xiàn)在因果關系,慈悲、孝敬、勤勞等;它們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榜樣模仿對家庭成員起著教育的作用。
藏族人大部分信仰佛教,在家庭中受佛教的影響之大,每一個人的腦海里都扎根著因果關系的邏輯。無論處事、辦事都從因果的角度出發(fā),如這方面的格言有“人好路好,人壞路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意思是說你對待任何事都要真誠相待,才會帶來好運氣。如果你一意孤行,不顧一切,干些不道德之事,會帶來痛苦不幸。除這樣的格言外,父母長輩常常給孩子講些這方面的故事,像《致美更登》、《米拉熱巴》、《兩兄弟》都反映了因果關系的故事,鞭策人們從小健康向上,光明磊落會帶來好運氣。
1.“孝敬”教育。孝敬教育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是孝敬父母長輩和有地位的貴人。教育方式有多種,父母的榜樣作用是主要的,表現(xiàn)在父母的言行上。這種教育包括兩個方面,其物質(zhì)教育和精神教育,前者主要體現(xiàn)在行為和一些禁忌中,如愛惜糧食,保護糧食。因為藏族有個神話傳說,很早以前人們沒有吃的,一位英雄好漢翻越千山萬水,最后到達一片林海,用箭射死了一只鴿子,從鴿子的肚子里取出糧食,從此人們開始種植糧食,用這些生動的故事教育小孩,一定要珍惜糧食等等。精神教育方面,主要是思想教育,要尊敬自己的父母、長輩,這方面的格言有:“人有大小,山有高低”,“自己尊重父母,后代尊重自己,自己不尊重父母,后代不尊重自己”等。因此藏族人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用不同的方法孝敬父母,比如父母健在的時候,盡量吃好,穿好,并且到60歲有條件的家庭祝壽。去世以后還要念經(jīng)。這充分說明藏族人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尊敬長輩,禮儀方面更突出,無論與長輩見面或到家來,必須向長輩問好,讓長輩坐在主席上,因此藏族的家庭,鄰里一般非常和諧融洽。這都是藏族家庭教育的結果。
2.“慈悲”教育。慈悲教育也是宗教教育,每一個藏族家庭以及藏族人幾乎都有或多或少的宗教觀,無論藏傳佛教,還是苯教,都是藏族人信仰的重要宗教,由于受宗教的影響,藏族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都離不開宗教旨意,因此藏族家庭中用慈悲教育是常見的,主要內(nèi)容為“不能亂殺動物,凡有生命的都是輪回,包括人在內(nèi)”。因此,藏族人從小保護動物,關心和幫助弱勢群體,存有憐憫之情。在藏區(qū)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都充滿著愛和溫暖。
3.“勤勞”教育。藏族人熱愛勞動,勤勞勇敢,這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如“想吃金黃的酥油,就得先喂好乳牛。陰天是伴著吃喝的,晴天是幫著干活的??縿e人的干糧過日子,就的挨餓一輩子。勤勤儉儉糧滿倉,大手大腳倉底光。莊稼和土地在一起,幸福和勞動在一起。勤勞者能把石頭變成金子,懶惰人會把金子變成石頭”等等。這類格言反映了藏族人勤勞樸實、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除這樣的格言外,父母長輩常常給孩子們講《倆妹妹》、《鐵匠余小姐》、《青蛙騎手》、《蘇吉尼瑪》等反映藏族人的勤勞樸實和心底善良的美德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教育,一代一代傳承著勤勞致富,幸福美滿的人生之道。
4.“和善”教育。和是指祥和團結。善是善良、熱情。從藏族家庭社會稱謂中能看得出來,除爸爸、媽媽、姐姐、哥哥、妹妹等主要的稱謂外,沒有明確的分清叔叔與伯父,哥哥與堂哥、表弟與表哥的關系。民間還有格言“人多力量大,木多修經(jīng)堂”,“一人攻一難,十人攻一關”,“人靠朋友,鳥靠羽毛”,“好人朋友多,好馬主人多”,“同心土變金”等有關團結協(xié)作方面的,使小孩們從小培養(yǎng)了“和”的觀念。
5.“善”也是藏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藏族人歷來以熱情好客著稱。無論哪個民族或哪個國家的人,只要進入藏區(qū),都會受到熱情的接待,在一般藏族人的觀念里,只要客人到了藏家,主人沒有留住客人吃飯,那是待客不周的表現(xiàn),是件沒臉面的事。
藏族人家平時教育孩子,把“善”作為主要的內(nèi)容之一,包括“六字真言”、“眾生平等”等。這使得藏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父母長輩的一言一行培養(yǎng),從小在心里留下了真、善、美的根。
習俗文化教育對于一個民族信仰觀念的構成以及民族性格的鑄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藏族習俗豐富多彩,下面僅從以禁忌、禮儀方面加以說明。
禁忌方面的教育多種多樣,藏族人民崇信藏傳佛教和藏族傳統(tǒng)的苯教,無論在藏傳佛教還是在苯教寺院周圍,忌諱砍伐樹木、破壞森林、打獵殺生、吵鬧酗酒、高唱山歌等,以免影響神圣的寧靜及破壞佛家的戒律。因此藏區(qū)各寺院周圍生態(tài)保護非常的好,基本上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花草滿山,環(huán)境十分的優(yōu)美。對寺院更是敬畏。對不尊重寺院、喇嘛、法器和經(jīng)書的人眾人蔑視。一般人們進入寺院時首先要脫去帽子表示敬意,不能手去觸摸法器、經(jīng)書、壁畫、佛像等圣物,不隨便敲鑼、鼓等法器,更不能從這些圣物上跨過。寺院佛殿內(nèi)佛像前絕對不能脫鞋襪。與僧侶交談時,不得對佛像評頭論足。在寺內(nèi)禁止吸煙、飲酒和隨地吐痰、大小便,更不能將刀、槍、箭之類武器帶入寺院。即使在旅途中見到佛塔,麻尼堆都要停下來順時針方向轉一圈,遇到僧侶要脫帽致意。在田間干活或在草原放牧時,遇到路過的活佛及僧人車馬,要停下手中的活,彎腰表示致敬,待其遠去后方開始勞作。家中或村里不能唱山歌(情歌),尤其是女人們,情歌可在山林或草原上去唱。藏族部分地方流行的是家中有人生病或是婦女坐月子時,主人在屋外面掛一塊紅布或其他布或一束柏枝,告訴來人不能直接進入屋內(nèi),表示家里有事,若是遠道而來的客人,須先在門外歇息片刻,由主人燃好一小堆火,客人從火上跳過去,方能入內(nèi)。在房內(nèi)男左女右分坐,不得隨意亂坐。藏族群眾忌諱提及家中亡故親人的名字,也忌問父母名字。不論農(nóng)區(qū)或牧區(qū),最忌在鍋灶前或火塘邊烤腳、烤鞋襪。藏族群眾很講究餐具衛(wèi)生,家里人和客人用的餐具,一般都是分開的,忌亂拿混用。嚼不出聲,喝不作響。吃手抓羊肉或平時給人遞刀子時,須將刀把遞給對方,不能將刀刃向著對方。牧民的狗是不能隨意亂打的,因為牧民把狗當成牧畜的“衛(wèi)士”,嚴禁打禿鷲等。
禮儀教育方面,無論在牧區(qū)還是在農(nóng)區(qū),藏族人與人相遇時,要相互道安問好,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候一聲,邀請進帳或屋內(nèi)喝茶。藏族傳統(tǒng)的見面禮主要有碰頭禮、貼面禮、脫帽禮和長輩對晚輩的吻禮。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交流,握手也很普遍。藏族人民歷來有熱情的待客之習,凡有客人來時,主人先在門前迎接,進房后,請客人喝茶、喝酒、吃糌粑和手抓肉,待客非常熱情、誠懇。敬獻哈達是藏族最具獨特的一種禮俗。哈達是用絲綢、絹紗或棉紗織成的長帶,是藏族人民社交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禮品,這種敬獻哈達的禮俗幾乎反映在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遇到節(jié)慶佳日、婚嫁喜事、蓋新房、添新帳或迎送賓客都以獻哈達表示誠摯之意。如今藏族人民敬獻哈達的禮儀又增添了新內(nèi)容,如表彰英模人物。學校落成、學生畢業(yè)慶典都要給師長敬獻哈達。
上述禁忌禮儀中的許多因素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藏族對小孩從小養(yǎng)成講清潔、講衛(wèi)生的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環(huán)境、保護自然、尊重他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引導他們學會交往、學會善待自己、學會善待他人、學會善待自然,誠實做人,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具有重要意義。
追溯民族歷史,探尋民族由來是每個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的需要。因而民族歷史方面的家族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
藏區(qū)流傳著不少關于藏族起源的傳說故事。這些傳說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關于“獼猴變?nèi)恕钡拿利惿裨?。?jù)索南堅贊的《西藏王統(tǒng)計》所載,“從前有一只受觀音菩薩點化的神猴到西域雪國去修法,此獼猴乃至一巖洞中潛修慈悲菩提心,并于甚深妙法空性、生起勝解,于是有一業(yè)力所逼之巖羅剎女至此處,誘以淫欲。此羅剎更化一女,語獼猴曰:我二可婚媾。獼猴答曰:我乃圣觀音之具戒弟子,如為汝夫,破我戒行矣。魔云:汝不娶我,我即自戕。獼猴無法,只得去求教觀音菩薩,在征得觀音許可后,便與巖羅剎結為夫妻,生六雛猴,把他們送到森林中果實多的地方,歷時三年,增至五百,果實吃盡。父猴又去觀音處討教,觀音自須彌山隙,取青稞、小麥、豆類、蕎麥、大麥播之于地,大地滿生不種自收之谷。父猴乃引群雛至地,以不種自收之谷付之。命之曰:‘其食此’,此地名梭當鞏保山(意為命令取食山),于是飽食諸谷,毛尾轉短,能作言語,遂變成人,食不種谷,著樹葉衣,如是雪國主人,因獼猴父與女魔而分兩類?!边@段神話故事在藏族民間及家庭流傳甚為廣泛,證明藏族家庭教育中注重人類自身的發(fā)展和藏民族的來源。故事生動、形象,體現(xiàn)了樸素的唯物觀。同時,神話故事中天、地、山、川,自然萬物最初是怎么形成的?也是藏族家庭教育中傳授的重要內(nèi)容,特別是《斯巴形成歌》、《斯巴宰牛歌》等。其中《斯巴形成歌》如下:
“問:最初斯巴形成時,
開地混合在一起,
請問誰把天地分?
最初斯巴形成時,
陰陽混合在一起,
請問誰把陰陽分?
……
答兼問:最初斯巴形成時,
天地混合在一起,
分開天地是大鵬,
大鵬頭上有什么?
最初天地形成時,
陰陽混合在一起,
分開陰陽是太陽,
太陽頂上有什么?[3]
……
這些神話反映了藏族先民對大自然奧秘的探求精神和對生活的美好憧憬,表達了藏族人民渴求了解和認識這些現(xiàn)象,更進一步加以控制和利用,達到改善生活的目的,其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以及開發(fā)智力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歷史人物教育方面,主要講解松贊干布的故事,松贊干布統(tǒng)一了整個西藏地區(qū),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政權,促進了吐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全面發(fā)展,結束了長期分散落后的局面,將藏族人民引入一個團結、繁榮、富強的新時代,并增強了藏漢民族之間的互助友好的親密關系。對于藏族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藏族八大藏戲中《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通婚故事,場面宏偉,生動逼真,體現(xiàn)了藏漢民族時代友好關系,是民族團結方面的活的教科書,其主要目的是讓藏族了解松贊干布的偉大功績與藏漢民族團結的偉大典范。
英雄史詩教育方面,其主要是《格薩爾》,他是藏族人民集體創(chuàng)造的偉大的英雄史詩,藏族民間中至今仍然流傳的史詩,除社會上專門說唱格薩爾的藝人外,他在民間主要還是以講故事的形式流傳,要求孩子們學習英雄格薩爾不畏強暴,不怕艱難險阻,征戰(zhàn)四方,降伏妖魔,除暴安民,造福人民的英雄精神,因此,民間中流傳著“每一個男子會唱史詩,每一個女子會唱歌”的諺語,說明藏區(qū)格薩爾史詩流傳之廣,影響之大。格薩爾是藏族人從小學習的榜樣和崇拜的對象。
藏族人能歌善舞,在逢年過節(jié)舉行重大活動的時候,人們總是載歌載舞。歌曲的含義,舞蹈的內(nèi)容,都包含人類起源、贊頌神山神湖、祖先史跡、村寨歷史、英雄與愛情的傳說。藏族群眾在長期的生產(chǎn)和社會生活中,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藝術和審美藝術,尤為突出的是服飾,由于藏區(qū)地域和生活習慣上的差異,服飾方面各有各的特點,一般來說以拉薩、日喀則為中心的衛(wèi)藏服飾,顯得雍容華貴、等級分明;而青海等地的安多服飾富麗堂皇,在大統(tǒng)一中局部多變;康巴的服飾則寬大粗獷、英武健美,豪氣颯爽,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這些不同的款式和色彩,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審美觀。在繪畫藝術方面,以唐卡為主的幾乎包羅萬象,有佛教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事件和人物、學者生平、生活習俗、天文歷算、醫(yī)藥、人體解剖圖等科學知識,還有復雜的金剛壇域畫在布幌上懸掛,氣勢非常雄偉。這些繪畫,色澤鮮艷、層次分明、筆法細膩,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富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堆繡是用多種色彩的綢緞剪成所需要的各種形狀。如佛像、人物、山水、花草、蟲魚等等繡在布幔上,底部墊以羊毛、棉花等絮類物,中間凸起,使人看了產(chǎn)生強烈的立體感,宛如浮雕。堆繡的內(nèi)容大都是先用佛教故事為題材,也有生活風俗方面的題材。寺院經(jīng)堂、佛殿里的絲綢幢、幡以及懸掛的各種佛像、佛經(jīng)故事等,都是僧侶精心制做的,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藏區(qū)經(jīng)常舉行大型的民間體育競賽活動,如摔跤、大象拔河、拔腰、賽馬、下棋、爬竿、射箭、舉重等等。賽馬會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藏族體育活動中的亮點之一。賽馬會一般是自愿參加的,不受任何限制,誰都可以參加。比賽項目有速度賽馬、走馬、撿哈達、打靶等。速度賽馬以鳴槍或吹號為令,眾馬齊出,以到達終點的先后定名次。走馬則除了比賽速度外,還看馬步是否平穩(wěn),走得是否好。這種比賽也計名次,馬的優(yōu)劣,騎術的高低自有輿論評說。騎馬撿哈達,騎馬打靶等馬術表演比賽,一般在速度賽馬、走馬之后舉行。兩種比賽均是分小組比賽,哈達橫放在地上,靶子立在路邊,比賽時一匹馬在前面引路,其任務主要是給后面撿哈達或打靶的馬引一條最佳路線,使其離哈達或靶子不遠不近。參賽的馬則緊緊跟隨,騎手在飛跑的馬上側身掛體,撿起地上的哈達。哈達間隔橫放,撿得多者為勝。如果是騎馬打靶,則第二匹馬的騎手同樣是緊跟第一匹馬從場地一側橫跑過去,在飛跑時從背上取下槍,在頭上旋轉一周,瞄準側面的靶子開槍,然后耍個花樣,順勢將槍背在背上。賽馬會上除了上述表演項目外,往往還舉行摔跤、舉重(一般舉石塊,也舉沙袋的)等民族體育項目。因此,賽馬會不僅是一項競技賽馬的盛會,而且也是社交娛樂的集會,藏族人民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使賽馬會廣泛普及,成為雪域高原常見的人文景觀,也是各地最受歡迎的文體娛樂項目。這些民眾體育活動的開展,活躍了藏族群眾的業(yè)余生活,加強了團結,增強了體質(zhì),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還可以養(yǎng)成他們一種驍勇頑強、剽悍勤勞的品格。
藏族家庭教育是藏族傳統(tǒng)教育內(nèi)容之一,是一種非正規(guī)的私人教育。它雖然有一定的目的,但不是有組織、有領導、有嚴密計劃的教育,都是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以生活需要為中心進行的,因此,可以說家庭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同時,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個體社會化的方向、速度和水平,是個體實現(xiàn)社會化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家庭是兒童進入社會的橋梁,家庭教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個階段,通過父母和長輩的言行來認識周圍世界。家庭教育不僅給兒童最基本的知識,生活經(jīng)驗和技能,掌握最基本的社會規(guī)范,而且對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遠大的理想以及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藏族家庭教育是傳授文化的主要手段,在漫長的教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繼承和弘揚藏族道德文化、歷史文化、民間文化、世俗文化、生產(chǎn)技能等各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些文化是通過以家庭為單位,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的。對傳播文化、豐富文化起到不可磨滅的作用。
藏族家庭教育雖然未形成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更未被現(xiàn)代教育所接受,但它里面包涵了豐富的教育哲學,對當今的素質(zhì)教育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具有借鑒意義。尤其是在當今社會、家庭結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青少年的學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學校教育中的各種問題不斷出現(xiàn)。因此,家庭教育在未來的社會發(fā)展中將會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胡德海.教育學原理[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4.
[2]馬學良,恰白·次旦平措,佟錦華.藏族文學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3]蘆平生,楊蘭生.民族傳統(tǒng)體育研究[M].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