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林,簡姿亞
(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湖南長沙 410003)
辛亥前后長沙社會風俗的變遷*
薛其林,簡姿亞
(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湖南長沙 410003)
晚清興起的移風易俗思潮,到民國初年出現(xiàn)了高漲的形勢和全新的局面。在新式知識階層的共同推動下,移風易俗、革故鼎新,成為全社會流行的時尚。辛亥革命后,長沙迎來了一個“民氣勃發(fā),思潮泉涌,革新觀念,亦如春筍之怒生”的時代,長沙的社會風俗發(fā)生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變革。主要表現(xiàn)在:發(fā)型改觀;放足運動深入展開;西式服飾盛行;婚俗革新、新式婚禮流行;建筑風格發(fā)生較大變革,等等。但由于中國封建文化成熟發(fā)達,傳統(tǒng)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風俗根深蒂固,因此,這一時期的社會風尚仍然表現(xiàn)為古老習俗與近代文明之間的不斷沖突與融合,表現(xiàn)為固守傳統(tǒng)和鼎新革故的抉擇與彷徨。長沙的社會風俗也在保守與革新的反復拉鋸中不斷趨新發(fā)展。
辛亥前后;長沙社會風俗;變遷
社會風俗不論是作為一種行為文化還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都是以它獨特的方式來反映社會存在和作用于社會存在的。社會存在發(fā)生了變化,社會風俗必然隨之發(fā)生變化?!耙骑L易俗”往往發(fā)生在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就是這個原因。至于變化的速度、廣度、深度,則取決于主體社會人的敏感度與民眾的認同度。近現(xiàn)代之際的中國,隨著社會的急劇轉型、西學東漸以及思想的解放,社會風俗發(fā)生了全新的變革??涤袨樵诰S新運動期間,即提出了改革中國舊習,“與歐美同俗”的主張[1](P368-369)。嚴復從改變“人心風俗”入手,提出了“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的主張。他認為,鼓民力,就要從禁食鴉片和禁止纏足入手;而開民智、新民德,則旨在提高思想觀念、知識水平和道德水準,即從改進野蠻的風俗、愚昧的迷信、保守的思想入手。譚嗣同則在猛烈批判封建習俗、沖決封建網(wǎng)羅的基礎上,提出了“盡變西法”的激進主張,并身體力行,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發(fā)起不纏足會,造成了“天下移風”的局面。辛亥時期,革命派認為改良風俗與革命事業(yè)相輔相成,因而大舉提倡斷發(fā)易服,廢除跪拜禮儀,反對迷信,勸禁纏足和興辦女學,通過移風易俗來鑄造“國魂”。章太炎斷然提出:“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在他們的倡導下,一時間,《剪辮易服說》、《家庭革命說》、《婚姻改良論》、《奴婢廢止議》、《無鬼說》等文章紛紛出籠。
晚清興起的移風易俗思潮,到民國初年出現(xiàn)了高漲的形勢和全新的局面。在民國政府和知識階層的共同推動下,移風易俗、革故鼎新,成為全社會流行的時尚。進德會、社會改良會、昌明禮教社、改良風俗團等各種風俗改良團體紛紛建立起來,全方位地抨擊了社會存在的各種惡風陋俗,極大地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改變。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兩面旗幟,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一時間,文化領域的哲學革命、文學革命、史學革命、宗教革命和白話文運動風起云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女子放足、現(xiàn)代服飾、反對封建“貞操觀”與“節(jié)烈觀”等社會風俗革新運動,如狂風巨浪,橫掃社會的每個角落,沖刷著封建習俗的種種污泥濁水。
恩格斯曾經(jīng)指出:“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天然尺度?!边@場曠日持久的社會風俗變革運動,就內容而言,主要是圍繞婦女解放(婦女地位、女子教育、婦女經(jīng)濟獨立、婦女人格、女子參政等等)這個中心展開,并波及到社會的其他層面;就地區(qū)而言,主要以大型城市為中心,然后逐漸輻射到基層社會。其中,長沙在這場社會風俗革新運動中的影響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1919年11月,長沙女青年趙五貞因反抗包辦婚姻而自殺事件,1920年春,長沙女青年李欣淑因反對包辦婚姻毅然出走事件,以及圍繞這兩件事件,展開的波及全國的有關婚姻自由的大討論,就最為典型,影響最大,對解放婦女和革新社會風俗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辛亥革命后,長沙迎來了一個“民氣勃發(fā),思潮泉涌,革新觀念,亦如春筍之怒生”的時代,長沙的社會風俗發(fā)生了全方位、多層次的變革,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發(fā)型改觀。
清初,漢人被迫蓄滿族發(fā)辨,漢族民眾以“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采用各種辦法逃避。清廷詔令“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辛亥革命爆發(fā)之后,風暴所及,民眾紛起剪去發(fā)辮以示革命,一時間,剪辮幾乎成為衡量人們是擁護共和還是忠于清朝的政治傾向的標志,“不剪發(fā)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時髦,走不進大衙門去說話,走不進學堂去讀書”[2](P236)。在省城長沙,剪辮子是光復后最早形成的一種風氣,大家認為不剪辮子就是甘心做滿奴和亡國奴的鮮明標志。
隨著辛亥革命之后發(fā)辮的剪除,發(fā)型也趨于多樣化。就男士而言,由于辛亥革命黨人大多曾留學日本,因此,辛亥之后,日本發(fā)型遂成為長沙男士的流行發(fā)型,即在頭蓋頂上留有長約一公分的圓發(fā),時稱“球頭”或“東洋頭”;另有一種在頭頂留有一公分長的平頭,時稱“陸軍頭”。之后,隨著歐美風尚逐漸進入,流行于歐美的西式發(fā)型也隨之流行于長沙,俗稱為“西式頭”,其中有一種西式發(fā)型將額上長發(fā)高高聳起,用凡士林或者發(fā)蠟進行固定,時稱為“飛機頭”。對于一般的普通長沙民眾而言,剪除了發(fā)辮,對于個人頭發(fā)的處理,更為隨意,一般的年長者大多留光頭,俗稱“和尚頭”、“光腦殼”,小男孩頭頂多時興保留一片短發(fā),俗稱為“一片瓦”或“氣門頭”。就婦女而言,辛亥前,女性大都盤辮于腦后,俗稱“粑粑頭”。辛亥后,在長沙成立了“女子剪發(fā)會”,號召女性剪發(fā),破舊立新,做民國的新國民,此時的女性多將頭發(fā)剪成齊耳短發(fā),民間又俗稱之為“雞婆頭”。另外,還有些學校女生將頭發(fā)修剪成新式的“學生發(fā)”。30年代,短發(fā)逐漸定型,除中老年女性仍留“粑粑頭”外,“粑粑頭”不復存在。
辛亥之后在長沙興起的男女剪辮易發(fā)的風潮,在很大程度上也帶動了長沙理發(fā)業(yè)的發(fā)展和革新。在1912年,長沙共有大小理發(fā)店三百余家,從業(yè)人員有七百余人,其中還有外商經(jīng)營者。
剪辮易發(fā)這一革命形式,不僅是長沙民眾革命的象征,同時也是市民生活方式向近代化轉變的具體表現(xiàn)之一。
第二,放足運動展開。
中國女性纏足之習俗,綿延已久,至清代,尤其在廣大的漢族婦女中,更是普遍風行,被視為是講禮數(shù)、有教養(yǎng)的象征,已經(jīng)成為一種慣例。長沙俗語所謂“新娘子腳大,孔夫子愧顏”,即是此意。纏足是封建時代男尊女卑社會風尚的顯現(xiàn),極大傷害了婦女身心健康,所謂“小腳一雙,眼淚一缸”即是鮮明寫照。所以,社會風尚的轉變是以婦女的解放為標志,而婦女的解放則以放足為前提。
維新時期,梁啟超、譚嗣同等維新志士將婦女放足視為事關婦女解放、強國強民的大事,他們歷陳纏足之酷毒,并在長沙小東街湘報館內建立湖南不纏足總會,以“入會人所生女子不得纏足,凡8歲以下纏足少女一律解放,所生男孩則不得娶纏足之女”為該會章程,積極倡導不纏足運動[3](P343)。在維新志士的推動下,省城少女放足、幼女不纏足者日漸增多,如長沙婦女黃氏、陳氏等聯(lián)合百余人,不論老幼壯弱,相約放足。長沙婦女放足之新風漸開,并成為全國女子放足運動的中心。如瀏陽譚嗣同之妻李潤(閏)、焦達峰之妻沈菁莪首倡放足,尤其是沈菁莪1903年與焦達峰成婚時,是瀏陽乃至長沙的第一個天足新娘。1910年,長沙府對城內纏足婦女進行登記造冊,并申令在一年內如不放足,處以罰款,并禁止鞋店產銷弓鞋,違者議罰。
辛亥革命后,社會移風易俗浪潮高漲,湖南省城長沙更是以積極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革除各種陳規(guī)陋俗。自維新時期興起的不纏足運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日益發(fā)展成為一場社會性的民眾運動。長沙光復之后,民眾就自發(fā)地行動起來,婦女放足已是蔚然成風,“不待命令,自然解放,風靡一時”[4](P23)。長沙各級學校尤其是女校成為辛亥之后發(fā)動放足運動的主力軍。放足運動,邁出了女性自我解放和爭取自身權利的第一步,極大地推動了社會風俗的革新,無疑是一場意義重大而深遠的反封建社會革命。
隨著纏足惡習的革除,以小腳為美的病態(tài)審美觀得以改變,以天足為美的新式審美觀開始流行。再加上西學西俗的傳入和影響,從而使得長沙地區(qū)女性所穿之鞋襪在辛亥前后也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婦女布鞋的花樣日漸增多,各種時髦的與西服配套的皮鞋、高跟鞋逐漸興起,機制的布、紗、絲襪漸漸取代了傳統(tǒng)的家織布襪,從而帶動了長沙近代鞋襪制造業(yè)的革新和發(fā)展。1911年,湖北人唐晉興在長沙開設作坊制作皮鞋,這也是近代長沙正式生產皮鞋的開始,此后,長沙藥王街利長鞋莊、坡子街開設華盛皮鞋廠等生產各種女式皮鞋的鞋莊鞋廠不斷開設。
第三,西式服飾盛行。
隨著近代社會風氣和民智的日益開化和變遷,長沙民眾的服飾發(fā)生了重大改觀。早在甲午戰(zhàn)后,長沙的有識之士如譚嗣同就提出要“變衣冠”的主張,長沙近代意義上的服飾變革由此起步。此后經(jīng)戊戌至辛亥,長沙地區(qū)的社會服飾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顯著變化。在辛亥革命之前,各種洋紗、洋綢等新式衣料開始大量輸入,西裝開始出現(xiàn),傳統(tǒng)中式服裝開始革新。辛亥之后,則是長沙服飾的突變和迅速發(fā)展時期,傳統(tǒng)中式服裝逐漸銷聲匿跡,而各式新式服裝則迅速大面積普及,直接推動了長沙地區(qū)社會服飾的近代轉型,在整體上呈現(xiàn)出中西并存、新舊混雜、滿漢融合、異彩繽紛的時代特征。
自長沙開埠之后,來自國外的洋紗、洋布、洋綢及其他呢絨制品開始大量源源不斷地輸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長沙地區(qū)服飾的革新,促成了“男女衣式皆改舊觀”的新面貌。這一時期隨著大量留學日本的湘籍學生回湘,也將他們在日本的服飾習慣帶回長沙,西服開始興起,穿著者日漸增多,而與之相配的皮鞋、絲襪等也開始出現(xiàn)。隨著新式教育的發(fā)展和女學堂的創(chuàng)立,一些新式的學生裝也隨之漸興。除西裝外,民國初年,經(jīng)孫中山改良而來的中山裝,樸實、莊重、大方,頗具中國特色和氣派,迅速流行起來,尤其是在長沙新派人物和政府官員之中,更為盛行,并迅速成為長沙城鄉(xiāng)男子的主要服裝式樣。隨著衣著的改變,女子首飾方面亦相應變革,傳統(tǒng)的發(fā)上飾物逐漸廢棄,代之以戒指、手鐲、項鏈、耳環(huán)等飾物。長沙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
第四,婚俗革新與新式婚禮流行。
長沙地區(qū)的婚制、禮俗經(jīng)歷了逐漸演變的歷程,其傳統(tǒng)的婚俗,是沿用源于周代的“六禮”,具有濃厚的封建專制和宗法色彩;近代以來,在西學西俗以及民主革命等因素的影響下,長沙地區(qū)的婚制禮俗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新的婚姻觀念和新式婚嫁之風逐漸興起,辛亥之后,長沙婚俗一方面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發(fā)生了部分革新,另一方面是“文明結婚”的新式婚禮逐漸盛行。
長沙地區(qū)傳統(tǒng)的舊式婚姻多為父母包辦婚姻,注重廣家族、繁子孫、求內助、別男女、定人道,強調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重的是門當戶對,是封建專制和宗法制度的具體體現(xiàn)。在辛亥之前,長沙地區(qū)的婚俗,形式極為繁瑣,各種禁忌清規(guī)頗多,充滿濃重的封建包辦性、迷信性、買賣性以及等級觀念,特別是一些婚姻陋習,對女性,對社會危害很大,亟待革除。
辛亥革命后,新式婚俗開始流行。新式婚俗又稱之為“文明結婚”、“文明婚禮”,完全是西俗影響下的產物,主要流行于長沙城中的進步士紳和青年知識分子之中。這種新式婚俗主要注重自由戀愛、自主結婚,尊重男女雙方當事人的意見,在儀式上倡導去奢從簡,革除陳規(guī)陋習,有時還確定若雙方自愿即可自由離婚。新式婚俗有兩條最基本的原則:其一是必須舉行公開的儀式,其二是須有兩人以上的證人。二者齊全,婚姻方可成立。其程序已簡化為訂婚、請期、結婚三部分。新式婚俗以男女雙方感情為基礎,淡化了封建家長制、宗法制等傳統(tǒng)色彩,增強了婚姻的自主、平等觀念,在形式上刪繁就簡,充分體現(xiàn)出辛亥以來社會移風易俗的大變革趨勢。
第五,建筑風格變革。
近代以來,隨著西方建筑形式的傳入,對長沙民居建筑的發(fā)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長沙民居建筑的變遷,此后,長沙民居建筑在保持傳統(tǒng)中式風格的基礎之上也較多地吸取和融合了西方建筑的諸多元素,呈現(xiàn)出中西合璧的特征。
長沙傳統(tǒng)的民居,住宅形式大多屬于庭院式建筑,以土、木、石、竹、磚、瓦為建筑材料,在建筑構造上多為竹木結構或木磚瓦結構。清末民初,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一批企業(yè)新貴和軍政權貴崛起,他們大多不惜巨資在省城長沙營造規(guī)模龐大、精致豪華的公館、別墅等園林式住宅,從而推動了長沙園林式住宅的大發(fā)展。各類帶庭院的大型住宅、宅園、別墅等遍布長沙城區(qū)和郊區(qū)。著名的有:陶澍的印心石屋、羅汝懷的荷池精舍、胡仁興的曠寄園、黃月厓的晚香山館、朱劍凡的蛻園、朱昌琳的余園、何鍵的蓉園等等。這些巨家大宅均規(guī)模龐大、布局精巧、富麗堂皇,表現(xiàn)了很高的建筑技藝。另外,自近代長沙開埠以來,外國傳教士、商人、領事、海關人員等紛紛大量涌入長沙,亦將他們本國的生活習慣和居住方式帶到了長沙,陸續(xù)興建起許多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西式建筑,如領事館、教堂、海關、洋行、商店、育嬰堂、醫(yī)院、學校、住宅等,長沙北門外至西城區(qū)沿河一帶以及湘江中間的水陸洲是各式西式建筑最為集中的地方。
辛亥之后,長沙地區(qū)的園林式住宅以及其他的大型建筑,在建筑材料、內部結構、室內裝修等方面,受西式建筑的影響更趨深入。如以紅磚紅瓦部分取代青磚青瓦,部分采用鋼筋、水泥、五金、放大窗戶、玻璃等,木結構承重逐漸改為磚墻承重,室內裝飾中也開始粉刷墻壁、貼面磚、畫腰線、設護墻板等;同時也借鑒西方建筑的科學思想,注意解決住宅的通風、采光、防潮、隔熱等問題;在建筑形式上,具有明顯的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建筑逐漸過渡的趨勢,不少建筑是中西合璧式的。對于一般的普通民居而言,囿于經(jīng)濟條件,不太可能自建西式的住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受西式建筑風格的影響,如在建筑材料上開始使用玻璃作為裝飾,門窗廊柱也采用西式風格等,而且,西方建筑學中的科學思想也逐漸被民眾所認可和接受,也開始注意合理處理房屋的布局和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長沙民眾的居住環(huán)境和條件,不能不說是一種社會的進步[5]。
但是由于中國封建文化成熟發(fā)達,傳統(tǒng)觀念深入人心,社會風俗根深蒂固,因此這一時期的社會風尚仍然表現(xiàn)為古老習俗與近代文明之間的不斷沖突與融合,表現(xiàn)為固守傳統(tǒng)與鼎新革故的抉擇與彷徨。同時又因為中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晚清的風尚變化沿著沿海到內地、南方到北方、大城市到中小城鎮(zhèn)到鄉(xiāng)村的路徑緩慢發(fā)展,一直影響到民國年間。文化古城長沙恰恰處于中國中部,具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和頗具特色的地方風俗,在西方文化的深刻影響下和整個中國社會變革的推動下,其社會風尚也在進行著深刻持久的變革,社會風尚在保守與革新的反復拉鋸中不斷趨新發(fā)展。
[1]康有為.請斷發(fā)易服改元折[A].康有為政論集(上冊)[C].北京:中華書局,1981.
[2]嚴昌洪.中國近代社會風俗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3]劉泱泱.近代湖南社會變遷[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4]粟戡時.湖南反正追記[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5]黃綱正,周英,周翰陶.湘城滄桑之變[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
K257
A
1008-4681(2011)04-0001-04
2011-05-05
薛其林(1967-),男,湖南益陽人,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近現(xiàn)代學術思想與中西文化比較。簡姿亞(1973-),女,湖南長沙人,長沙大學長沙文化研究所講師。研究方向:近現(xiàn)代文化與傳播學。
(作者本人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