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芳
我國英語教學經歷了各種不同英語教學法的實踐和發(fā)展。英語教學法的不斷發(fā)展反映了人們對語言和語言功能的認識逐漸加深。18世紀歐洲最為流行的以語法為中心的語法翻譯法。20世紀7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交際法越來越為人們所認識、理解和采用。這些教學模式不斷地加深了人們對語言、語言學習過程、影響語言學習的各種不同因素的理解和認識,為英語教學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推動著英語教學的改革。
語法翻譯法是德國語言學家奧朗多弗等學者總結了過去運用語法翻譯法的實踐經驗,并在當時機械語言學、心理學的影響下,給語法翻譯法以理論上的解釋,使語法翻譯法成為一種科學的外語教學法體系。語法翻譯法認為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閱讀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重點是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很少注意。把翻譯當成教學目的,又當成教學手段。語法翻譯法重視閱讀、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和語法知識的傳授。課堂以老師為中心,在課堂上的主要活動是語法規(guī)則的系統(tǒng)講解和課文句子的翻譯。
語法翻譯法存在一定的局限。語法翻譯法忽視學生口語和聽力,對學生的語音語調也不夠重視,不能用來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無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目的。語法翻譯法采用母語與目標語言互譯的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大多使用母語教學,可能會使學生養(yǎng)成過分依賴母語,處處用母語思維,進行逐字逐句翻譯的習慣,對使用外語進行交流不利。語法翻譯法過于強調語法知識的傳授,忽視了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聽說能力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語法翻譯法的教學過程往往過于依賴教師,教師基本上控制了整個課堂,學生參與互動的機會比較少。
交際法也叫功能法。它是以語言功能為綱,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教學方法。產生于70年代初期,注重意義而非形式。它一反傳統(tǒng)教學法重語言知識講授,輕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路子,特別強調語言的社會功能。英語交際法以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為理論基礎,交際法的語言理論基礎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Hymes的交際能力理論;二是Halliday的功能語言理論。交際法教學構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指導作用的教學模式,強調交際能力和口語形式的訓練。它強調按學習者的各種需要來確定教學的目的,主張在英語課堂上實行交際活動,同時強調語言是進行交際的工具,即強調語言的使用,而不是語言存在的形式,把教學過程和培養(yǎng)交際能力緊密結合起來。
交際法教學對語法解釋不夠重視,追求的目標是交際能力。因此,該教學法讓學生掌握語言習得形式的方式是通過適當的語言輸出和有意義的交際活動,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主要是局限于句型、對話等口頭形式的操練,沒有語言知識作為基礎,這樣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和表達的流暢性就受到一定的影響。在課堂提問中,當學生回答問題犯語法錯誤時,有些教師不及時給予糾正,認為語法錯誤會隨著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而消失,從而導致學生積累了很多基礎性的錯誤,給以后的英語學習帶來不利。
為了克服語法翻譯教學法和交際型教學法的缺點,解決英語教學中語言知識輸入和交際能力相脫節(jié)的問題,Long Michael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了“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指的是將語法翻譯教學法和交際型教學法的優(yōu)點有機地結合起來,來滿足學生多層次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敖浑H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強調語言知識和語言交際能力的雙重掌握,語言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語言運用的活動培養(yǎng)交際能力?!敖浑H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具有四方面的優(yōu)點:
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模式中學生既是知識的接受者,又是語言學習的交際者,特別強調學生在英語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可以讓學生對教學決策過程有真正參與的機會,獲得真正參與語言交際的機會。同時讓學生調動和保持學習興趣,讓他們更快獲得語言知識和語言使用能力。語言學家Ellis認為:“英語教學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從語言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的掌握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盵1](P145)
教師要考慮多種因素如不文化背景、不同課本等,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達到不同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實現生活化的語言教育,這樣能夠促進學習者的認知過程、問題解決和交流切磋,促進學生自然習得外語,提高掌握語言的能力。另一個就是要注意實施個性化教學設計。在實施個性化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素質的原則。以學生為目標的課程教學設計,就是要在既定的教學目標框架內,設計出學生真正需要的語言學習資源與學習環(huán)境,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語言知識水平、能力水平、認知風格和認知特點。同時Krashen指出:“教學第二語言實際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部分或全部的所學語言的環(huán)境?!盵2](P229)因此,為了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將教師講授型課堂轉變?yōu)閷W生主動交際型課堂,教師要盡量使用真實性的材料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境,使外語課堂教學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
在“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要實現三個轉變:一是變教師主導型教學為教師指導型教學,二是變填鴨式教學為創(chuàng)造型教學,三是變亦步亦趨型教學為激勵型教學。教師充當多元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課堂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教師要對教學活動的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把學習技能的活動和使用技能的活動統(tǒng)一起來,把學習語言知識的活動和使用語言知識的活動協(xié)調起來,創(chuàng)造師生暢所欲言的和諧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要協(xié)調和加強所有學生之間的交際活動以及這些學生與各種活動和篇章之間的交際過程,在教和學的小組活動中充當一個獨立的參與者,作為課程過程和活動的向導。
通過對學生每階段學習的及時反饋,給他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啟迪思維和提出問題的機會,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以促進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在進行語言輸入和教學實踐之后,教師應對所講授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歸納和總結,同時應檢查學習者對所輸入的內容是否已理解和掌握。如果學生出現顯著性、有代表性的錯誤,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負反饋。教師可以采用對所講授內容進行考試的方式,考察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中國教育部2004年發(fā)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也就是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相結合,同時在聽、說、讀、寫、譯方面學生都要達到較高層次的要求。[3]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為了適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新要求,可以嘗試采用“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模式,這樣才能使學生盡快地獲得語言知識和交際能力。
語法翻譯法與外語學習的目標和機制相悖;交際法不切合英語語教學實際,不能滿足英語教學需要,也與英語學習機制不符。而“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模式則可以解決以上兩個問題,即比較符合英語學習的機制,也能適應中國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和需要。在實施該模式時,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該模式將語言形式及其意義相融合,摒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點,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兩個層面—語言知識和語言應用能力上。
另外,從中國實際英語教學現狀出發(fā),相信該教學模式也能被師生、以及各級有關教育部門接受。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尤其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的壓力下,英語學習難以擯棄大量語言知識的輸入。再者,中國學生的心理因素也適合其接受該教學模式,可以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
語言心理學認為:語言學習是一個積極的動態(tài)過程,是學生綜合運用各種策略模式對信息進行加工,并監(jiān)控、檢查各個加工過程,最終達到靈活自如地運用語言的過程。學習語言不僅需要學習語言系統(tǒng)而且還需要學習語言習慣,習慣的獲得不是靠教會的,而是靠大量的語言實踐。也就是說,學生必須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真實目的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真正感知語言使用的某些規(guī)則及規(guī)律。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育就是賦予受教育者獨立思考的能力,強調學習者是積極的意義建構者和問題解決者。建構主義理論給外語教學的啟示是學習者應把學習外語與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聯系起來。這種理論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也要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及語言運用能力,形成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該模式是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學模式、方法和途徑。
“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克服了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的缺點,把語言形式的意義和形式自然地融合起來,既強調了交際—學習語言的目的,又不忽視學習者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更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因此,“交際與語言知識并重”教學模式對當前的語言教學無疑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1.Ellis, R.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Krashen, 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3.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試行)[Z].北京,2004.
4. Littlewood, W.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