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溢華(青島農業(yè)大學圖書館 山東 青島 266109)
在版編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簡稱CIP)、聯合編目及印前編目都是有關圖書內容的編目,都基于圖書內容揭示圖書的外表特征和內在特征,并依照一定的標準從圖書的學科屬性角度編制書目數據,分類標引都依據《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以下簡稱《中圖法》),其著錄格式和標識符也相同。從CIP到聯合編目、再到印前編目的出現,是網絡環(huán)境不斷成熟,編目事業(yè)不斷豐富、發(fā)展、進步的見證。印前編目是CIP與聯合編目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是對聯合編目的革新。三者密切相關又有一定的區(qū)別。本文將從定義出發(fā),簡析印前編目與CIP和聯合編目的區(qū)別和聯系。
“CIP最早是由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作為一種設想而提出的,稱為‘出版前編目’。20世紀40年代,美國、澳大利亞根據這一設想首先進行了一項名為‘圖書源編目’(即‘圖書在版編目’的前身)的試驗,1970年被正式命名為‘圖書在版編目’。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閻立中研究員首次將“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引入國內并譯作‘在版編目’”[1]。自1999年4月1日起,CIP在全國推廣使用,并由出版社填寫《圖書CIP數據(CIP)數據工作單》 (以下簡稱“工作單”),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依據“工作單”提供的有關項目內容進行數據審核、分類和主題標引,并編成CIP數據的印刷格式,返還出版社。CIP是在對圖書“清樣”①的基礎上產生的。
可見,CIP是由眾多出版社和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在圖書出版過程中進行的合作編目。出版社填寫數據基本項,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在此基礎上分類、編目,編目質量不僅取決于編目員的水平,更取決于眾多出版社填寫的數據的質量,而出版社編目力量參差不齊,使CIP質量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
聯合編目是指多個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網絡共同編目,合作建立具有統(tǒng)一標準的文獻聯合書目數據庫,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共享編目成果(即任意授權成員館對入館新文獻編目上載后,其他成員館就可從網上查詢并下載),從而大大減少書刊編目工作中的重復勞動,提高了信息加工的效率和書目數據質量[2]。
印前編目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和云計算技術整合出版界、發(fā)行界、圖書館界的人力、技術、系統(tǒng)、設備等資源,統(tǒng)籌安排、合理規(guī)劃、專業(yè)分工,對排版完畢并完成“三?!奔磳⒏队∏暗碾娮优虐鎴D書按《中圖法》進行二級專業(yè)分類并按類及時進行編目,合作建立具有統(tǒng)一標準的文獻聯合書目數據庫[3]。印前編目是對即將付印的電子排版圖書進行編目,是在圖書“紅樣”②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印前編目是圖書館領域、出版發(fā)行領域對印刷前的電子排版圖書進行的聯合編目。它聯合的范圍更廣,更利于優(yōu)化資源,同時具有專業(yè)分工的理念,實現了二級專業(yè)內編目,解決了編目員所需知識面過寬的難題,能進一步提高書目數據質量。
印前編目與CIP、聯合編目雖然都是有關圖書內容的編目,但是在編目機構、編目主體、編目對象、編目時間、編目目的及編目用途方面有所區(qū)別,具體如表1。
表1 印前編目與CIP、聯合編目的區(qū)別
印前編目是整合出版發(fā)行領域、圖書館領域的人力、技術、系統(tǒng)、設備等資源,統(tǒng)籌安排、合理規(guī)劃、專業(yè)分工后的合作編目。關于CIP編目機構,《關于進一步加強圖書在版編目工作通知》有規(guī)定,“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作為CIP數據的唯一制作單位,負責CIP數據的制作,任何單位不得自行制作”[4]。而CIP數據的編制是以出版社申報的“工作表”為唯一依據的,因此出版社申報的“工作表”準確和完整與否,直接影響CIP數據質量和工作效率[5]。聯合編目則是多個圖書館運用現代圖書館的理念和技術手段將各級各類圖書館豐富的書目數據資源和人力資源整合后共同編目。
印前編目的編目員來自出版發(fā)行領域、圖書館領域,他們被精選后按專業(yè)進行虛擬分組,在二級專業(yè)范圍內編目;CIP的編目員來自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而聯合編目的編目員來自各成員館。
在著錄項目上,印前編目、CIP及聯合編目對編目員的要求也有區(qū)別,印前編目雖然有著詳細的細則和詳盡的著錄項目,但由于要保證編目員在二級專業(yè)內編目,對編目員的知識面要求較低。根據《圖書在版編目數據》和《圖書書名頁》的國家標準規(guī)定,CIP數據由著錄數據和檢索數據兩大部分組成。著錄數據包括6個著錄項目,即書名與著作責任者項、版本項、出版項、叢書項、附注項、標準書名項;檢索數據包括具有圖書識別特點的檢索點(書名檢索點、著作責任者檢索點)和內容主題的檢索點(主題檢索點和分類檢索點)[6],其著錄形式要簡單得多。聯合編目著錄形式雖然與印前編目相同,但是對編目員的要求卻比印前編目高。
印前編目是對電子排版完畢并進行“三校”后的待印圖書進行的編目;而CIP是對出版社填寫的“工作單”中的圖書進行編目;聯合編目則是對已印刷的圖書進行編目。
三者對具體編目的圖書范圍也有區(qū)別,CIP以所有出版社出版過程中的圖書為編目范圍;聯合編目以成員館所購圖書為編目范圍,而每個成員館的編目員又以本館所購圖書為編目范圍,查詢結果若為已編就下載,查詢結果若為未編才對其進行編目;印前編目則以涵蓋編目員專業(yè)知識內容的圖書為編目范圍,與出版社和所屬單位無關。
印前編目和CIP都是在圖書出版過程中進行的編目,但前者在“紅樣”的基礎上編目,是出版前的最后校樣,出版過程中不再修改數據,從而避免編目數據的后續(xù)修改;而后者在“清樣”的基礎上編目,可能因出版原因需要后續(xù)修改數據。聯合編目則是在圖書出版后編目,存在明顯的滯后性。
三者的共同目的是實現數據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避免重復勞動,但又各有側重。印前編目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圖書館領域、出版發(fā)行領域的重復編目;CIP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新聞出版總署對國家書目的控制與審查,也有為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查驗非法出版物、部分大型書店銷售圖書、圖書館采購圖書、職稱評定機構驗證著作真?zhèn)?、出版單位進行選題參考等目的,但因質量差距問題,在這些方面難以達到理想效果;聯合編目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圖書館領域的資源共享,降低成員館及用戶的編目成本,提高編目工作質量,避免書目數據資源重復建設,實現書目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
印前編目不僅可用于修正CIP錯誤,而且還可用于出版發(fā)行領域發(fā)布書目、圖書館領域共享和利用書目及讀者查詢、檢索數據;CIP的主要用途是申報、審校書目,但隨著CIP工作社會影響的日益擴大,CIP數據獨有的權威性、預測性等優(yōu)勢直接導致CIP數據在社會上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7];聯合編目則主要用于圖書館領域書目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同時也使各圖書館結成了一個大范圍的文獻保障體系,為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提供平臺,最終用于用戶查詢、檢索及利用書目數據。
CIP、聯合編目和印前編目是編目進化過程中不同的編目方式,它們有著共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快速、及時地進行編目加工和報道,避免各館單獨編目所造成的重復性勞動與人力資源浪費,是編目進程中不斷發(fā)揚優(yōu)點、克服缺點、積極創(chuàng)新的3種編目代表,它們有著密切的聯系。
CIP、聯合編目是印前編目的基礎。沒有CIP強化出版社的參與、實現編目主體的基本轉移,印前編目就難有編目電子排版圖書的可能,實現“印前”的時效性更無從保證;沒有聯合編目廣泛聯合圖書館界豐富資源的成功經驗和可靠的編目質量的保證,印前編目也難以有效整合豐富的資源,聯合編目為實現印前編目的編目分工提供了基本保證。將專業(yè)分工理念引進印前編目是對編目工作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有效降低了編目的難度,同時也為提高編目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是CIP和聯合編目無法做到的,具體如圖1所示。CIP、聯合編目和印前編目之間的聯系更多的體現了印前編目對CIP時效性的繼承、對聯合編目聯合性的發(fā)展及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引入專業(yè)分工理念的創(chuàng)新。
印前編目是對圖書在電子排版完畢并進行“三?!焙蠹磳⒏队∏斑M行的編目,強調編目的及時性,一般要求同時做出修正好的CIP和MARC數據,以免影響圖書印刷。這與出版社對CIP的要求是一致的,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可以要求出版社在提供“工作單”的同時,向網上編目系統(tǒng)提供電子排版“清樣”,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對“工作單”進行審核的同時,圖書館也要根據“清樣”在“工作單”上進行分類標引等工作,由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與圖書館合作完成CIP制作。當電子“紅樣”完成后,編目員再利用CIP數據進行校對、修改工作[3]??梢?,印前編目繼承了CIP的時效性,解決了編目滯后的問題。
聯合編目運用現代圖書館的理念和技術手段將各級各類圖書館豐富的書目數據資源和人力資源整合起來,而印前編目發(fā)展了聯合編目的聯合范圍,進一步充分整合了出版發(fā)行領域和圖書館領域的資源,實現了人力、物力等建設資源的共享,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編目成本,提高了編目工作質量,消除了重復建設,實現了書目數據資源的共建共享。
出版業(yè)的數字化和網絡技術的發(fā)展、日益成熟及普及應用使不同出版社的同類專業(yè)圖書集中在一起成為可能,使不同地域或領域內專業(yè)相同的編目員同組共事成為現實,他們可能互不相識,卻可以成為良好搭檔,隨時在線或延遲交流,從事編目工作的不同分工,協(xié)作完成編目工作的各級環(huán)節(jié)。
各類工作人員按專業(yè)特長從事不同分工、協(xié)作完成編目工作就是印前編目專業(yè)分工的理念,它可以降低工作難度,切實提高編目質量,解決編目員所需知識面過寬的難題。印前編目是網絡技術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發(fā)展的結果,是在CIP和聯合編目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更是編目工作的新篇章。
注 釋:
①“清樣”是指具有大致的排版格式的非正式的文稿樣板。
② “紅樣”是指最后的校樣,是用印刷機或打印機制成的成品樣稿。
[1] 梁 焰.我國圖書在版編目研究述評[J] .圖書與情報,2006(2):101.
[2] 李 清.我國幾大聯合編目中心現狀研究[J] .圖書館,2009(5):111.
[3] 吳溢華.印前編目的設想及可行性分析[J] .圖書館學研究:理論版,2011(8):82-84,88.
[4] 新聞出版總署辦公廳.新出廳字[2005]98號文件:關于進一步加強圖書在版編目工作通知[EB/OL] .[2010-12-20] .http://www.cppinfo.com/zxgk/jgjs/cipzx/cipxgwj/2009/5891.shtml.
[5] 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申報CIP數據,哪些項目是必填項目?[EB/OL] .[2010-12-20] .http://www.cppinfo.com/zxgk/jgjs/cipzx/cipywjd/2009/5898.shtml.
[6] 先衛(wèi)紅.網絡環(huán)境下文獻信息在版編目的優(yōu)化[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5):40.
[7] 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新出信[2006] 53號文件:關于繼續(xù)加強CIP工作,進一步提高數據質量的函 [EB/OL] .[2010-12-20] .http://www.cppinfo.com/zxgk/jgjs/cipzx/cipxgwj/2009/49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