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燕貞
廣州市紅十字醫(yī)院血液凈化中心,廣東 廣州 510220
連續(xù)性血液凈化 (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是目前臨床常用的處理方法,是連續(xù)、等滲、緩慢、全面的清除水分和介質的總稱[1]。其能改善組織氧代謝,清除炎癥介質,提供營養(yǎng)支持,保持水、電解質平衡。CBP應用廣泛具有溶質清除率高,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生物相容性好等優(yōu)勢。目前在CBP過程中,凝血現象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增加了治療費用和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造成CBP治療效率的下降,嚴重者甚至被近停止治療,本文就我院近年來CBP治療中出現的凝血患者進行原因分析,現將治療結果總結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需持續(xù)性血液凈化患者324例,其中出現凝血28例,男18例,女10例,年齡17~76歲;平均年齡56.3歲。原發(fā)疾病及患者一般情況如表1所示。主要致病原因為急性腎功能衰竭、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表1 患者一般情況及原發(fā)性疾病
1.2 方法 28例患者均采用深靜脈置入雙腔管或內瘺。深度15cm,采用連續(xù)靜脈-靜脈血液濾過 (CVVH)前后稀釋法進行治療,其中無出血傾向患者17例,采用普通肝素抗凝,首劑經動脈端10-20U/kgCVVH,追加量為3~15 U/(kg·h);5例有出血傾向的患者采用低劑量肝素,首劑5U/kg,追加量2U/(kg·h),沖洗濾器為每小時一次(NS150ml);嚴重出血傾向患者6例,采用無肝素CVVH,沖洗濾器時是縮短到每30min一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則可判斷為凝血傾向。(1)濾器前級壓力及跨膜壓力明顯增高,超過300mmHg,整個濾器變黑。(2)血壓正常,超濾率至150~200ml/min。 (3)靜脈回路的血液變冷。(4)體外循環(huán)部分可以見到血液紅細胞和血漿分離。(5)體外循環(huán)部分的血液顏色變暗,或濾器動脈端口出現血凝塊。(6)靜脈壺中出現泡沫變硬。根據給藥情況分為無出血傾向組 (A組),有出血傾向組 (B)組及嚴重出血傾向 (C)組,對治療后不同,分組進行參數比較。
28例患者中主要凝血原因為無肝素透析及血流速度緩慢,分別為39.6%及36.2%,其次為高凝狀態(tài)與肝素量不足兩種原因,如表2所示。
表2 凝血原因及分布情況
本組對有嚴重出血傾向的患者行無肝素透析,因為此種情況下行CBP時,肝素等抗凝劑會使出血加重。無肝素CBP透析可有效避免出血的發(fā)生,但是其最大的并發(fā)癥是凝血[2]。為了避免凝血透析中盡量不輸血液,若病情需要進行輸血,則應避免血液直接進入濾器,重新開通另一條靜脈通道完成輸血。若置管時間長的患者導管內易形成血栓,要先用小劑量尿激酶注入導管內溶栓,導管通暢后再進行[3]。血流量盡可能保持在200~300ml/min,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要保證足夠的血流量。操作時應密切觀察管路中及濾器的血液顏色是否加深,跨膜壓、靜脈壓是否上升,濾器是否出現黑色線條,必要時更換濾器或血路管。以便使無肝素透析順利進行,減少或消除促凝血因素的影響。新型的通過化學與物理吸附方法血仿膜,能夠改善無肝素引起的凝血,是透析針對高危出血患者是一種可行的方法,但臨床研究表明血仿膜并不能完全避免凝血事件的發(fā)生[4]。
肝素量不足同樣是凝血的一個重要原因,肝素在血液凝固的級聯(lián)反應能抑制凝血因子V、Ⅵ、Ⅸ及Ⅷ時的激活,常規(guī)用生理鹽水2500ml預沖管路,管路的每一個出口均應排氣,沖洗的速度為80~100ml/min為宜,若速度過快可能會使濾器中存在著大量氣泡。再用100ml鹽水加肝素100mg的濃肝素鹽水沖洗,使其在管路中循環(huán)時間要大于30min。肝素劑量不夠、管路預沖時間過短、肝素泵運轉失常等均可引起凝血現象的發(fā)生。定時用試管法監(jiān)測,凝血時再依據臨床情況調整肝素用量。
此外,血流異常會導致凝血,高血流量則容易導致湍流,低血流量可使血流停滯,兩者都會加重凝血。當血流降低至110ml/min以下時,血流量不足,則會引起凝血,所以體外血流量應控制在200~300ml/min。發(fā)生原因是穿刺針或導管位置不佳致血管通路不暢,血液無法從動脈管路引出,血管通路流量不足,血流量下降。機器頻繁報警而中斷血流后也會加速凝血。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CBP時超濾速度過快引起的血壓下降導致低血容量,或一些急、危重患者出現低血壓,血流速度緩慢。
[1]季大璽,龔德華,等.連續(xù)性血液凈化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2,82(18):1292-1294.
[2]周解玲.連續(xù)性血液凈化濾器血路凝血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2007,11:26-27.
[3]楊曉霞.趙光紅.1臨床管道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67.
[4]Michae1 Joannidis.Heleen M Oudemans- van Straaten.Clinical review:Patency of the circuit in continuous rend replacement therapy [J].Critical Care,2007,11(4):218-229.
[5]梅長林.實用透析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9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