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占元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 濟南 250103)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專制的主張和實踐
孫占元
(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 濟南 250103)
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在為推翻清朝的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和建立民主共和國進行了艱辛的探索,他面對清政府實施新政以圖自救、立憲派為君主立憲而奔走呼號的局面,既點明了清朝的腐朽本質并認為清廷不能真正實現(xiàn)由封建專制向君主立憲的轉軌,也辨明了革命與保皇的界限并指出清王朝已是“破屋漏舟”因而立憲法主張的君主立憲不可能實現(xiàn),同時孫中山闡發(fā)了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專制的思想內蘊并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
辛亥革命;孫中山;民主共和;君主專制;君主立憲
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歷史貢獻是推翻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建立民主共和國,孫中山在這一進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政治走向呈現(xiàn)三個趨勢,即清政府實施新政以圖自救,立憲派為君主立憲而奔走呼號,革命派則舉起民主共和的旗幟。孫中山既要面對前兩種因素的挑戰(zhàn),更要義無返顧地堅持民主共和的主張和實踐,直至取得以民主共和替代封建專制的歷史進步。本文擬從孫中山對清末憲政改革的看法、與君主立憲派主張的比較和孫中山探索民主共和之路的內蘊為視角作一些探討。
一
民主共和是作為君主專制的對立物出現(xiàn)的。孫中山深刻意識到要改變封建的君主專制制度,必須從推倒清王朝的腐敗統(tǒng)治和揭露封建專制制度的弊端兩方面入手,這是民主共和主張能為人們所接受的立腳點。
1894年,孫中山在《興中會章程》中指出:“中國積弱,非一日矣!上則因循茍且,粉飾虛張;下則蒙昧無知,鮮能遠慮”?!吧w我中華受外國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內外隔絕,上下之情罔通,國體抑損而不知,子民受制而無告??喽蛉丈睿瑸楹螛O!”①《孫中山全集》第1 卷,中華書局1981 年版,第19 頁、第51 頁、第88 頁。后來他又在《倫敦被難記》(1896年)中指明清朝的腐敗統(tǒng)治造成了“上下相蒙相結,有利則各飽其私囊,有害則各委其責任。婪索之風已成習貫,官以財?shù)?,政以賄成”的狀況,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幸中國之政,習尚專制”。②《孫中山全集》第1 卷,中華書局1981 年版,第19 頁、第51 頁、第88 頁。他還在《中國的現(xiàn)在和未來》(1897年)等文中指出,“不完全打倒目前極其腐敗的統(tǒng)治而建立一個賢良政府”,并“建立起純潔的政治,那么,實現(xiàn)任何改進就完全不可能的?!雹邸秾O中山全集》第1 卷,中華書局1981 年版,第19 頁、第51 頁、第88 頁。
孫中山對清朝統(tǒng)治下的中國政治狀況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在他上述觀點提出后不久的1898年,康有為等維新派與光緒皇帝聯(lián)手搞起的戊戌維新只推行了103天的新政,就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鎮(zhèn)壓下去。在1900年庚子事變中,清政府為封建頑固派所把持,盲目排外的色彩愈益濃厚,結果是飽嘗了戰(zhàn)敗和皇室西逃的苦果。當孫中山領導廣州起義失敗時,人們還視他為“亂臣賊子”,而到惠州起義失敗后,“有識之士且多為吾人扼腕嘆息,恨其事之不成”,表明“國人之迷夢已有漸醒之兆”。④《孫中山全集》第6 卷,中華書局1985 年版,第235 頁。顯然,這里的“迷夢”之“漸醒”是對清王朝迷戀之美夢的喚醒,人們通過清政府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的衰敗表現(xiàn),逐步認清了清王朝的本質,于是才有可能對孫中山起事不成而“扼腕嘆息”。這樣,“變革的時機”自然也就在此時成熟了。
恰巧也在此時,似乎清王朝也嗅出了中國面臨著“變革”的氣味,1901年初開始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新政”。這次新政基本上延襲并擴大了戊戌新政的內容,在經(jīng)濟、軍事、文教、政治方面都有較大力度的改革。但這次新政包括其中的憲政改革卻并沒有離開維護清朝統(tǒng)治的藩籬。孫中山對清朝的腐朽本質看得非常清楚,他不認為清廷能真正實現(xiàn)由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的轉軌。他在1903年指出:“況夫清廷屢下變法維新之詔矣,然審其言行,有符合者否?無有也。不察者徒見其小有舉動,如遣數(shù)十學生而來游學,聘十余武員以為教習,便相慶以為清國之轉機在此、變法在此。而殊不知二三十年以來,其遣學生、聘武員者不屢行之乎,其成效顧安在哉!”①《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1頁、第227頁、第293頁、第329頁、第511-512頁?!坝^于昏昧之清朝,斷難行其君主立憲政體,故非實行革命,建立共和國家不可也。”②《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1頁、第227頁、第293頁、第329頁、第511-512頁。1906年,孫中山針對清政府的預備立憲指出:“近一二年,內外贊成革命者大不乏人,大有一日千里之勢。彼滿虜處此,萬不能與風潮相抗拒,而又不能守一成不變之成法,以保子孫帝王之業(yè)。乃始下詔維新,……繼則公然宣布立憲預備九年之開國會,為籠絡人心之手段。實假立憲之美名,以實行中央集權。稍有眼光者,多能知之。”③《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1頁、第227頁、第293頁、第329頁、第511-512頁。他還指出:“‘憲法’二字,近時人人樂道,便是滿洲政府也曉得派些奴才出洋考察政治,弄些預備立憲的上諭,自驚自擾。”④《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1頁、第227頁、第293頁、第329頁、第511-512頁。1911年2月,孫中山又指出:“今滿洲政府之對于施行憲政、開設國會,無一毫之誠意,故到底不能見諸實事;即見諸實事,亦決無效果也。政府無統(tǒng)轄之力,以愚蒙人民為政治之秘訣。此虛偽之政治,必當去其根抵而一新之也?!雹荨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21頁、第227頁、第293頁、第329頁、第511-512頁。
孫中山的這些見解可謂一語中的。清末新政期間的憲政改革固然已經(jīng)起步,清朝統(tǒng)治集團中的不少人也把君主立憲當成了口頭禪,甚至清廷于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于1911年5月廢軍機處而成立“責任內閣”,這在清朝統(tǒng)治260余年間可謂前所未有。然而僅就這個內閣來看,其人員構成僅皇族就占去十三人中的六人,它不過是個“皇族內閣”,顯然表明它是違背立憲精神的,人們稱之為“假立憲”是有其道理的。就是立憲派的代表張謇等人也感到這太離譜,便以各省咨議局聯(lián)合會的名義上書力爭:“以皇族組織內閣,不合君主立憲公例,請務簡大員,組織內閣?!钡卮饏s是:“以黜陟百司,系皇上大權,議員不得妄行干預。”⑥《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第4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3頁。立憲派的愿望只能落空,中國依然在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之下。
可見,孫中山說清朝“斷難行其君主立憲政體,故非實行革命,建立共和國家不可”,清朝的所謂憲政,“實假立憲之美名,以實行中央集權”,并“以愚蒙人民為政治之秘訣”,因此為“虛偽之政治”,均符合事實。有鑒于此,孫中山以推翻清朝專制統(tǒng)治而建立共和國的設想正順應了中國歷史發(fā)展的趨向。
二
民主共和與君主立憲在遵崇憲制精神方面是一致的,制定憲法,開設國會是二者追求的目標。但前者以共和制為象征,后者則保留了君主這一封建的余緒,兩者間又有一定的差別。孫中山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專制的努力是在同君主立憲派的論爭中前進的。
戊戌維新作為由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轉型的嘗試未獲成功。戊戌后的康有為、梁啟超等君主立憲論者仍堅持君主立憲的主張,甚至加大了宣傳的力度。從梁啟超先后辦起的《清議報》和《新民叢報》來看,他發(fā)表了《愛國論》、《盧梭學案》、《新民說》等一大批文章,對他在戊戌維新時期就形成特色的民權說又作了新的闡述,《愛國論》中“民權興則國權立、民權滅則國權亡”之語,可謂鏗鏘有力,《自勵》詩中“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之言,也足以令人感奮。從這個角度來看,史學界近幾年對戊戌后的康梁作一番重新評價是有意義的。而不容忽視的問題是,戊戌后的康梁盡管在思想和活動方面有許多積極的成分,但對他們在宣揚君主立憲時有意貶低民主共和的作法也應予以澄清,恰恰是孫中山等人在這個方面較早地分辨出他們以?;实种聘锩⒁跃髁椃磳γ裰鞴埠偷膶嵸|。
1902年,康有為發(fā)表了《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書》,強調中國由于“公理未明,舊俗俱在”,只可行立憲,不可行革命,主張“以君權變法”來實現(xiàn)君主立憲。對此,章太炎于1903年5月寫下《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指出康有為所說的“以君權變法”,實際上是“固君權專制也,非立憲也”。他還強調說:“在今之世,則合眾共和為不可已。是故以賑饑濟困結人心者,事成之后,成為梟雄;以合眾共和結人心者,事成之后,必為民主,民主之興,實由時勢迫之,而亦由競爭生此智裴者也”?!叭粍t公理之未明,即以等合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雹贉锯x編:《章太炎政論選集》上冊,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201-204頁。章太炎論證了革命的必要性和以合眾共和觀念去結人心,就會帶來民主的必然性。革命與保皇之爭,共和與立憲之爭由此展開。梁啟超在1902年11月的《釋革》一文中指出:“國民如欲自存,必自力倡大變革始;君主官吏而欲附于國民以自存,必自勿畏大變革且贊成大變革始?!雹诶钊A興、吳嘉勛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頁,第408頁,第470、489頁。1903年10月,梁啟超發(fā)表有《政治學大家伯倫知理之學說》,文中認為“伯氏博論政體,而歸宿以君主立憲為最良”。梁啟超還稱他“心醉共和政體也有年”,今讀伯倫所論,“不禁冷水澆背”。因此,他的結論是:“共和共和,吾愛汝也,然不如其愛祖國!吾愛汝也,然不如其愛自由!”“吾與汝長別矣!”③李華興、吳嘉勛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頁,第408頁,第470、489頁。
針對康梁的言論,孫中山于1903年12月接連撰《復某友人函》、《復黃宗仰函》、《敬告同鄉(xiāng)書》等文進行了回擊。在《敬告同鄉(xiāng)書》中他指出“言借名?;识懈锩?,實明明出諸于梁啟超之口,是何謂誣?……今梁以一人而持二說,首鼠兩端,其所言革命屬真,則?;手f必偽;而其所言?;蕦僬妫瑒t革命之說亦偽矣?!墒怯^之,革命、?;识聸Q分兩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東西之不能易位?!绲芘c任公私交雖密,一談政事,則儼然敵國。然士各有志,不能相強。總之,劃清界限,不使混淆,吾人革命,不說?;剩溯叡;剩伪仄Q革命?”④《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1904年1月,孫中山又針對檀香山《新中國報》主筆陳義侃的《敬告?;蕰緯罚l(fā)表了《駁?;蕡髸芬晃?。孫中山就陳義侃所言“立憲者,過渡之時代也;共和者,最后之結果也”進行了辨析。他指出:“今彼以君主立憲為過渡之時代,以民主立憲為最終之結果,是要行二次之破壞,而始得至于民主之域也。以其行二次,何如行一次為之便耶?夫破壞者,非得已之事也,一次已嫌其多矣,又何必故意以行二次?夫今日專制之時代也,必先破壞此專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憲也。既有力以破壞之,則君主民主隨我所擇。如過渡焉,以其滯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為一勞永逸之計也。使該主筆若不知民主為最終之結果,其倡君主立憲猶可說也;乃彼既知為美政,而又認為最終之結果,胡為如此矯強支離,多端辨難也?”⑤《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
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的演說中駁斥了君主立憲派認為中國人民的程度不高,不能實現(xiàn)共和而只能行君主立憲的主張。他指出:“又有說中國人民的程度,此時還不能共和。殊不知又不然。我們人民的程度比各國還要高些……所以我們?yōu)橹臼康模傄獡竦厍蛏献钗拿鞯恼畏晌淳任覀冎袊?,最?yōu)等的人格來待我們四萬萬同胞?!雹蕖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孫中山又以采取“最初粗惡之汽車”還是用“最近改良之汽車”來分析君主立憲與民主共和的關系,強調“吾儕不可謂中國不能共和,如謂不能,是反夫進化之公理也”。⑦《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梁啟超則不同意孫中山的說法,他在1906年的《開明專制論》一文中說:“如彼言共和果良于君主立憲矣,然果如彼言,我欲改良即改良之,如改惡汽車為良汽車之易易乎?國家有機體也。信如彼言,則何不曰他樹已綴實,此樹可以毋綻花而獲果也!”他認為中國“既萬不能行共和立憲制,而國家又非可以專制終也,則所余者惟有君主立憲之一途”。⑧李華興、吳嘉勛編:《梁啟超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頁,第408頁,第470、489頁。
盡管有君主立憲派對共和立憲的阻撓,但革命風潮的發(fā)展卻難以阻遏。1910年,孫中山又指出:“然有卑劣無恥、甘為人奴隸之徒,猶欲倚滿洲為冰山,排革命為職志,倡為邪說,曰‘?;士梢跃葒?,曰‘立憲可以圖強’。數(shù)年前諸君多為其所惑者,幸今已大醒悟……以滿洲政體之腐敗已不可救藥,正如破屋漏舟,必難補治,必當破除而從新建設也?!雹帷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這說明清朝的腐敗已不可救藥,君主立憲派試圖?;实倪@個清朝皇帝已失去了統(tǒng)治的根基,清王朝已是“破屋漏舟”,因此君主立憲不可能實現(xiàn),而“從新建設”的目標正是推翻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
三
孫中山公開探討政治改革問題當不晚于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之時?!断愀叟d中會章程》較之《檀香山興中會章程》加進了“乃以政治不修,綱維敗壞,朝廷則鬻爵賣官,公行賄賂;官府則剝民刮地,暴過虎狼”和設立該會以“講求興中良法,討論當今時事,考究各國政治,各抒己見,互勉進益”⑩《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231-232頁、第236-237頁、第281頁、第283頁、第442頁、第21-23頁。等不少文字。這表明香港興中會已把揭露清廷的政治腐敗和各國政治聯(lián)系在一起。特別是香港興中會的“秘密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更說明孫中山對民主憲政的探索也由此起步。?香港興中會的章程與秘密誓詞均涉及政治改革的問題,說明它們之間有內在的聯(lián)系。孫中山也于1897年初所寫《倫敦被難記》中
?史學界對興中會秘密誓詞何時提出,看法不一。一種觀點認為是在1894年11月檀香山興中會成立時提出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是在1895年2月香港興中會成立時提出的。說:“孫氏于千八百九十五年之始著有政治性質之文字,發(fā)行于香港,而傳播于中國南省。”①《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
孫中山“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的構想是以美利堅合眾國為基本藍圖的,這是沒有什么疑義的。1896年11月,孫中山在《復翟理斯函》中稱他“格致政事,亦常瀏覽。至于教則崇耶穌,于人則仰中華之湯武暨美國華盛頓焉?!雹凇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這簡短的語句印證了兩點內容:其一,他仰慕中國的商湯、周武“革命”。《易》曰:“湯武革傘,順乎天而應乎人。”孫中山對此言十分推崇。其二,他仰慕美國的開國總統(tǒng)華盛頓。華盛頓為創(chuàng)立美利堅合眾國的所作所為深深影響著孫中山。因此,孫中山的“驅除韃虜”一語,是要仿效湯武革命,此為孫中山的革命理想;他的“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一語,則是仿效華盛頓創(chuàng)立合眾國,此為孫中山的政治理想。
1897年3月,孫中山在《中國的現(xiàn)在和未來》一文中指出:“全體人民正準備著要迎接一個變革。有大多數(shù)的誠實的人們,準備著而且決心要進入公共民主的生活?!雹邸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同年8月,孫中山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共和觀。他說:“余以人群自治為政治之極則,故于政治之精神,執(zhí)共和主義。夫共和主義豈平手而可得,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責任者也。”接著,孫中山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論述了共和不僅適于中國,而且為防止武人爭雄的局面必須灌輸以共和思想。④《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因此,孫中山在1900年“北京風云變幻”之際,積極籌備在華南起義,并“要與華南人民商議,分剖中華帝國的一部分,新建一個共和國?!雹荨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孫中山還計劃著于南京、漢口等處“擇而都之”?!坝诙純攘⒁恢醒胝?,以總其成;于各省立一自治政府,以資分理。所謂中央政府者,舉民望所歸之人為之首,統(tǒng)轄水陸各軍,宰理交涉事務。惟其主權仍在憲法權限之內,設立議會”。還要“平其政刑”,“大小訟務,仿歐美之法,立陪審人員,許律師代理,務為平充”。⑥《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孫中山的這一“共和國”的方案已初顯“三權分立”的端倪。
1903年秋,孫中山在為東京軍事訓練所制訂的誓詞中寫下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個字。從此,“創(chuàng)立民國”四字成為孫中山的政治追求。是年12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所作的演說中說:“革命為唯一法門,可以拯救中國出于國際交涉之現(xiàn)時危慘地位。……我們必要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國選舉總統(tǒng),廢除專制,實行共和?!雹摺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這再次表明孫中山所要建設的“民國”的模式是指美國。孫中山此時還在同君主立憲派的論爭中闡述了實現(xiàn)“民主立憲”的奮斗方向。他對“創(chuàng)立民國”的偉業(yè)充滿信心。1904年,他在《中國問題的真解決》這份向美國人民的呼吁書中強調“必須以一個新的、開明的、進步的政府來代替舊政府”。⑧《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
孫中山經(jīng)過十年的不斷探索,其民主憲政思想在1905—1906年間趨于成熟,其標志為“創(chuàng)立民國”納入同盟會政綱并升華為民權主義理論。同時,孫中山不僅構畫了建立民國的藍圖,而且就民主建國的程序、立國分權的原則等問題闡述了他的見解。1905年8月,孫中山在《中國同盟會總章》中把“創(chuàng)立民國”定為同盟會的宗旨之一。10月,他在《〈民報〉發(fā)刊詞》中指出:“今者中國以千年專制之毒而不解,異種殘之,外邦逼之,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殆不可以須臾緩?!雹帷秾O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這樣,創(chuàng)立民國不再僅是一個口號,而是變成了孫中山三民主義體系中一個主義。對于建立民國的藍圖,1906年制訂的《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中作了這樣的描述:“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國民政府,凡為國民皆平等以有參政權。大總統(tǒng)由國民公舉。議會以國民公舉之議員構成之。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⑩《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孫中山還認為在建立民國的過程中“要其一貫之精神則為自由、平等、博愛”,民國“以四萬萬人一切平等,國民之權利義務無有貴賤之差,貧富之別,輕重厚薄,無稍不均是為國民平等之制?!?《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2頁、第48頁、第106頁、第172-173頁、第189頁、第193-194頁、第226-227頁,第254頁,第288頁,第297頁、第317-318頁。孫中山的這一藍圖在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后得以實現(xiàn)。
推翻清朝封建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的最高奮斗目標,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孫中山提出了建政三序的理論。1906年秋,他在《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中把革命程序分為“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個階段。軍法之治即“軍政府督率國民掃除舊污之時代”;約法之治即“軍政府授地方自治于人民,而自總攬之時代”;憲法之治即“軍政府解除權柄,憲法上國家機關分掌國事之時代”。這種循序以進的建政程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它有助于革命黨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把握各個階段的中心任務。軍法之治、約法之治相繼實現(xiàn),其結果是導致了清王朝的傾覆和民國的建立及《臨時約法》的公布。關于建政三序,以往人們對“訓政時期”指責過多,認為孫中山低估了人民的力量。而這是對孫中山原意的誤解。孫中山后來曾指出:“欲于革命之際,在破壞時則行軍政,在建設時則行訓政。所謂訓政者,即訓練清朝之遺民,而成為民國之主人翁,以此行直接民權?!雹佟秾O中山全集》第5卷,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89頁??梢?,訓政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們的參政意識,是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主權在民。這比戊戌維新派主張的“欲興民權,宜先興紳權”的觀點前進了一大步。
1906年11月,孫中山首次提出五權憲法的思想。他“希望在中國實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外還有考選權和糾察權的五權分立的共和政治”。②《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19頁、第330-331頁、第545頁、第563頁。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創(chuàng)立了三權分立學說,法、美等國三權分立政體的建立正是這個學說的產物,孫中山并沒有照搬外國的模式,而是不斷創(chuàng)新。他認為美國的三權憲法在一百多年以前是最完美的,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不適用的了”,近年美國的政治極為腐敗,就是由于考選權不發(fā)達的原因??歼x制在中國古代就有,美國學到此制后政治略有起色,“但是他只能用于下級官吏,并且考選之權仍然在行政部之下,雖少有補救,也是不完全的,所以將來中華民國憲法,必要設立獨立機關,專掌考選權?!@法可以除卻盲從濫舉及任用私人的流弊”。至于糾察權,孫中山指出:“中國從古以來,本有御史臺主持風憲,然則不過君主的權仆,沒有中用的道理。就是現(xiàn)在各國立憲,沒有不是立法機關兼有監(jiān)督的權限,那權雖然有強有弱,總是不能獨立,因此生出無數(shù)弊病”。③《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19頁、第330-331頁、第545頁、第563頁。這樣,糾察權應當從立法權中獨立出來。孫中山五權憲法學說擷取了歐美政治學說的精華,批判地汲取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養(yǎng)分,帶有中西合璧的色彩。應當看到,孫中山在借鑒西方的部分長處時并不是照搬,在采用中國某些傳統(tǒng)時又不泥古,這是他民主憲政思想的重要特色。
孫中山一貫堅持認為實現(xiàn)民主共和的構想必須與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運動聯(lián)系起來。自同盟會成立至武昌起義前的六年間,他在華南發(fā)動了六次武裝起義。同時也注視著中國政局的變遷。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fā)。革命形勢的高漲是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十幾年的艱辛努力的結果,清王朝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覆滅已成為定局。此時,孫中山在國外密切關注著國內政局的變化。他在美國發(fā)表《通告各國書》,指出中國革命是要“推翻惡劣之政府,驅除暴戾,而建立共和國”。④《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19頁、第330-331頁、第545頁、第563頁。他到法國時進一步指出:“中國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除此之外,無論何項政體皆不宜于中國”。⑤《孫中山全集》第1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319頁、第330-331頁、第545頁、第563頁。他從巴黎回國后擔當起組建臨時政府的重任,以其眾望所歸當選為首任臨時大總統(tǒng)。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志著民主共和制取代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孫中山以臨時大總統(tǒng)的身份提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任務是:“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以達革命之宗旨。”⑥《孫中山全集》第2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2頁、第220頁。3月11日,孫中山公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⑦《孫中山全集》第2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2頁、第220頁。把新成立的共和國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當然,孫中山擔任臨時大總統(tǒng)僅三個月就讓位給袁世凱,中國歷史由辛亥革命時期轉入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從此共和與專制之爭迭起,孫中山又不得不發(fā)動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和護法運動。1917年孫中山總結了民國建立六年以來的經(jīng)驗教訓,深刻揭露北洋軍閥“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專制之手段”。⑧《孫中山全集》第4卷,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14頁。這表明以共和取代專制的歷程是異常艱辛的。
K257.07
A
1003-4145[2011]10-0021-05
(責任編輯:蔣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