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明,陳 雷,張志光,姜大力
(佳木斯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普外科,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2005—01~2010—12我院共收治54例因肝吸蟲病致急性膽道梗阻的病人,現就診治經驗報道如下。
本組54例中男,49例;女,5例,平均年齡 46.3歲(23~67)歲,病程8~72h。全部病例均有進食生魚病史,其中 46例于酗酒后;8例于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后出現持續(xù)性膽絞痛;伴有惡心嘔吐;上腹部有明顯的肌緊張和壓痛;Murphy征陽性;其中42例伴有寒戰(zhàn)、發(fā)熱;32例明顯黃疸,5例輕度黃疸;血常規(guī):白細胞 1.2~2.1×109,嗜酸性粒細胞增高;血清總膽紅素、膽汁酸均增高。超聲、CT、MRI顯示:肝內外膽管擴張呈“樹枝樣”改變,肝內膽管呈“雙軌征”改變,肝外膽管其內透聲欠佳,有絮狀物,可見強、弱回聲光斑;膽總管內直徑大于10mm;膽囊腫大。46例合并膽囊、膽總管結石。54例皮內試驗,血清抗體試驗均陽性。
急診手術,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T型管引流術42例,術后口服吡喹酮3個療程。4例經消炎、利膽、口服吡喹酮1個療程后擇期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T型管引流術,術后口服吡喹酮2個療程。8例發(fā)病時間短患者拒絕手術,經消炎、利膽、口服吡喹酮3個療程,癥狀消失,未手術。隨訪1~5年,手術組5例復發(fā)(彩超示:膽總管其內透聲欠佳,有絮狀物,可見強、弱回聲光斑,而且皮內試驗,血清抗體試驗均陽性),未手術組 6例復發(fā),此11例口服吡喹酮 3個療程后,9例隨診2~4年未再復發(fā),2例失訪。
肝吸蟲又稱中華分支睪吸蟲,該病在我省松花江下游地區(qū)流行,在此居住的居民受赫哲族人的影響,有嗜食生魚片習性,從而感染此病。其成蟲寄于人的肝、膽管內,膽管出現局限性放張,管壁增厚。大量蟲體可引起阻塞、膽汁滯留。常常形成肝外膽管、膽囊結石。當合并細菌感染時病人有上腹陣發(fā)性絞痛,同時伴有畏寒、寒戰(zhàn)、發(fā)熱,有時有黃疸,周圍血白總數增高,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高,皮內試驗,血清抗體試驗均陽性。影像學可顯示:肝內外膽管擴張呈“樹枝樣”改變,肝內膽管呈“雙軌征”改變,肝外膽管其內透聲欠佳,有絮狀物,可見強、弱回聲光斑;膽囊腫大;合并膽囊、膽總管結石。嚴重者表現為急性膽道梗阻癥狀。因此,本病診斷要點為:①進食生魚病史。②急性膽道梗阻癥狀。③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皮內試驗、血清抗體試驗陽性。④影像學改變。
一旦出現急性膽道梗阻癥狀,需要急診手術,行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出蟲體,并置入T型管引流膽道。然而必須指出,因中華分支睪吸蟲病而并發(fā)急性膽道梗阻時,手術治療僅能解決本病之一部分問題,即切除發(fā)炎的膽囊或解除膽道的梗阻,而對遺留在道內的中華分支睪吸蟲并未徹底消滅,仍可能再度發(fā)生膽道梗阻,或者進而引起膽汁性肝硬化甚至肝癌。同時,因蟲體小而且數量多,手術取出及引流往往不能一次解決,手術后的復發(fā)率很高。因此,術后還必須進行驅蟲治療,需要內外科密切合作,才能收到可靠的療效。目前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是吡喹酮。術后進食后口服吡喹酮,其常用劑量為每次25mg/kg,每日3次,連用5d為一個療程,間隔7d再進行下一個療程。本組病例隨訪1~5年療效滿意。
綜上所述,結合進食生魚病史、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皮內試驗、血清抗體試驗可以確診肝吸蟲致急性膽道梗阻。手術是解決的本病主要方法,術后還必須進行驅蟲治療,才能徹底治愈。
[1]張思源,陳亭苑.基本外科主治醫(yī)生629問[M].第2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2,395
[2]張啟瑜.錢禮腹部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