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儒學治理社會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2011-04-08 20:59:47李承貴
關鍵詞:治家人心孟子

李承貴

(南京大學哲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編者按】現(xiàn)代社會的治理是一項綜合復雜的工程,儒家思想對現(xiàn)代社會治理有無積極性貢獻?本刊特別約請三位學者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李承貴教授對儒家治理社會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探討,既肯定了此三個環(huán)節(jié)在治理社會中的特殊價值,也指出了不足之處。蔡方鹿教授概括了儒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揭示了儒家治理思想的特征,肯定了儒家治理思想在治理現(xiàn)代社會實踐中的意義。平飛副教授認為儒家治國文化包括五大理念,并對此五大理念在現(xiàn)代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和評判。毫無疑問,儒家治理思想博大精深,因而我們希望本刊的討論能起到拋磚引玉之效,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更多更精彩的研究儒家治理思想的成果。

儒學治理社會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李承貴

(南京大學哲學系,江蘇 南京 210093)

儒學治理社會的方案可以說豐富多彩,不過我們認為,儒學治理社會的方案就在《大學》提出的“八條目”中。其中“治心”(正心)、“治身”(修身)、“治家”(齊家)是儒家治理社會的三大法寶,我們稱之為“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儒學而言,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各有其具體內(nèi)涵和目標,但基本特點和根本精神是一致的。我們既要關注并發(fā)掘其在社會治理方面的特殊價值,也要揭示其不足并對之進行豐富和發(fā)展,使儒學為現(xiàn)代社會治理貢獻一份力量。

儒學 治理社會 治心 治身 治家 三個環(huán)節(jié)

在《大學》中,“正心”、“修身”、“齊家”被確定為治理社會的三個環(huán)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經(jīng)過長期的試驗、修正和發(fā)展,實際上已成為儒家治理社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模式。本文擬對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初步討論,并對其優(yōu)劣長短予以檢討。

一、治心

所謂“治心”,就是通過對人心的治理,使人心成為“道心”以達到治理社會的目的。那么,儒家“治心”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呢?人所共知,儒家將“心”定義為“善端”。既然“心”先天地具有善性,就意味著有教化的可能性,正如楊簡所說:“人心易感化,以其性本善故也。曩宰樂平,政事大略如常,簡有施行而人心率向于善,由是知人心易感化?!雹佟洞群壬z書》卷十六《論治道》。此也即“治心”的可能性。根據(jù)儒學心性論,“心”之未發(fā)是“性”,已發(fā)是“情”。已發(fā)的“情”可能為善,可能為惡。如果是善,則與“性”一體,表現(xiàn)在生活實踐中就是遵紀守法;如果為惡,則與“性”相悖,表現(xiàn)在生活實踐中就是違法亂紀。因此,如果要使社會秩序井然、安定和諧、健康向上,“治心”是必要的。另外,“心”是身的主宰。朱熹說:“心者,一身之主宰?!雹凇吨熳诱Z類》卷五《性理二》。換言之,“身”正與不正,取決于“心”。因此,“治心”就是為了主宰身,也就是主導人的言行,使“身”不邪,“身”正則事成。此仍言“治心”之必要。

對儒家而言,“治心”的確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那么,儒家又是怎樣“治心”的呢?質(zhì)言之,以德潤心。所謂“心不則德義之經(jīng)為頑”③《國語》僖公二十四年。。就是說,“心”本是空闊闊的,“心”需要“德義”的浸潤充實才可能成為“本心”或“道心”。朱熹認為,“人心”不全是好的,如果“心”所依從的是耳目之欲,便是“人心”;如果“心”所依從的是義理,便是“道心”——“只是這一個心,知覺從耳目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知覺從義理上去,便是道心?!雹堋吨熳诱Z類》卷七十八《尚書一》。即言“人心”有善有惡,而“人心”的善惡完全是看“心”被什么所規(guī)定或引導。朱熹說:“道心則是義理之心,可以為人心之主宰,而人心據(jù)以為準者也。”①《朱子語類》卷六十二《中庸一》。因此,只有以“理”為體為本的心才是“道心”,才具有主宰性、情的能力和資格。朱熹說:“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謂主宰者,即是理也?!雹凇吨熳诱Z類》卷一《理氣上》。其結果自然很理想:“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乃善也?!雹邸吨熳诱Z類》卷六十二《中庸一》。可見,以道義充實、浸潤人心,是儒家“治心”的根本內(nèi)容和方法。

然而,“治心”能否達到“治理”社會的目的呢?這對儒家是不言而喻的。第一,“治心”可以使“身”正。按照儒家的觀念,“心”是“身”的主宰,一個人的言行是受其“心”支配的,“心”是言行的指揮官,指到東就往東,指到西就往西,“心”決定一個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第二,“治心”就是使“人心”轉換為“道心”,因而先要“治心”。一個人的心都壞了,怎么可能治理社會?怎么可能在社會上行善呢?這就是王陽明強調(diào)的要從動機上下工夫——“動時念念存天理滅人欲,靜時念念存天理滅人欲”。第三,“治心”就是要將“善”推及于世。孟子說:“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能充之,不足以保父母?!雹堋睹献印けM心上》。要讓所有老百姓都享受到物質(zhì)生活的富足和精神生活的愉悅,“治心”不是空洞的。第四,“治心”就是要得民心。“治心”就是要制定惠民政策,使社會穩(wěn)定且有活力。孟子說:“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雹荨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所以對儒家而言,“治心”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楊簡說:“人心即道心,心本常,故事乎天下之眾心,而為政為事,則其政可以常立,其事可以常行。不合天下之公心而為政為事,則其政不可以常立,其事不可以常行?!雹蕖洞群壬z書》卷十六《論書》??傊?,“心”是人的大腦,是社會的大腦,“治心”本質(zhì)上是通過“道心”控制人身,通過“道心”控制社會。儒家認識到“道心”對人、社會的重要性,因而把“治心”當作治理社會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二、治身

所謂“治身”,就是通過修身養(yǎng)性使人成為楷?;虬駱?,進而影響他人以達到治理社會的目的。在儒家看來,所謂“政治”就是使每個人做好自己,讓自己成為周圍人學習、效仿的對象。正如孔子所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⑦《論語·顏淵》。因此,治理社會可以通過“治身”而達到。可是,一個人要成為榜樣、楷模,是要經(jīng)歷“苦其心智、勞其筋骨”式修行、錘煉的,亦如孔子所說:“修己以安人?!雹唷墩撜Z·憲問》。既然“治身”用功于社會治理,而“治身”需要修養(yǎng)、錘煉,那應該怎樣“治身”呢?儒家認為,第一,“治身”就是要做好自己,使自己成為榜樣。儒家號召或要求每個人努力使自己成為榜樣,并提示人們,榜樣不是天生的,只要努力,誰都可以做到——“路途之人皆可以為堯舜”,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⑨《論語·述而》。第二,“治身”就是要號召他人向榜樣學習,榜樣是人們效仿的對象,讓人們通對學習、效仿榜樣而使自己的素質(zhì)得到提升。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雹狻墩撜Z·述而》。第三,“治身”就是要求那些社會地位高、物質(zhì)待遇優(yōu)厚的人們成為楷模或榜樣,如帝王、大臣、官員等,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為人們學習、效仿的楷模。正如孟子所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孟子·離婁上》。第四,“治身”就是要盡力將榜樣的能量釋放出來。儒家認為,如果你是榜樣,你就有義務去宣傳自己,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將榜樣的積極力量釋放出來,讓人們都能受到榜樣的感染和影響。由上可以說,“治身”的本質(zhì)就是通過對個體形象的塑造,再由個體的影響達到凈化他人進而改善社會的作用。因此,儒家把“治身”視為治理國家、天下的根本——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

那么,“治身”對社會治理的作用或意義有哪些具體的表現(xiàn)呢?第一,“治身”而成榜樣可以讓人民信服,你自己做得好,人民就不會有怨言——“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榜樣是可以直接感化他人、安撫人心的。因此,要求每個人把自己做好,特別是在社會上居有一定地位的人,或者已經(jīng)是利益的占有者。葉適說:“其君不仁,故其臣貪詐邪虐,而不為信誼忠厚之事以報其上。君臣流毒,被于天下,綱紀隳壞,人文不立,而天下之民物不能自必其命。”?《水心別集》卷九《廷對》。第二,“治身”而成榜樣供人民效法,是社會群體學習的對象,從而凈化社群??鬃诱f:“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①《論語·子路》。就是說,如果從政者品行端正,治理社會就易如反掌;反之,則連一個人也無法改變。第三,“治身”而成榜樣可“正人正君正天下”。榜樣是品質(zhì)、才能等方面都為優(yōu)秀者,能讓人們看到人性的積極、健康一面,從而給人對社會以信心,覺得有奔頭,樂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營造健康的社會風尚??鬃诱f∶“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②《論語·子路》榜樣甚至可以決定國家的存亡。孟子說:“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③《孟子·離婁上》。第四,“治身”而成為榜樣可實現(xiàn)“從源頭治理”的目的。因為“治身”強調(diào)領導人的表率作用,而領導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會的源頭,領導人成為榜樣,必然會影響周圍的人、影響天下人。荀子說:“君子者,治之原也。官人守數(shù),君子養(yǎng)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雹堋盾髯印ぞ馈?。可見,“治身”的確是儒家治理社會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僅使每個人的素質(zhì)得以提升,而且可以幫助他人成為榜樣、楷模,特別是對那些身居高位的人而言,是一種健康的約束,也讓普通人看到希望,難怪儒家把“修身”看成所有人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雹荨抖Y記·大學》。

三、治家

所謂“治家”,就是按照治理家庭家族的模式來治理社會。這是儒學治理社會的最為基本的環(huán)節(jié)。在儒家看來,家庭、家族與國家社會是一體的,家庭、家族能治理好,國家社會的治理就易如反掌。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要點在于:第一,親情優(yōu)先。處理任何關系,解決任何問題,以親情為上。因為親情破裂了,社會“和諧”的基礎就喪失了,正如《大學》所云“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國人?!诵忠说?,而后可以教國人。”只有將家里面的問題處理好了,才談得上處理家里以外的社會上的問題。第二,血親倫理的執(zhí)行就是從事政治事業(yè)。在儒家看來,家庭、宗族中的倫理關系處理的好,社會秩序便自然會好,因而治家的經(jīng)驗完全可以推及到家之外的社會、國家?!墩撜Z·為政》記載這樣一件事,有人問孔子為什么不親自從政,孔子引用《尚書》中的話作答:一個人在家能夠對父母盡孝道,對兄弟實踐友德,并努力地將這種德行推向社會,這就是從事政治事業(yè),何必親自去從事政治實踐呢?——“‘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第三,血親倫理的外推就是社會國家的治理。在儒家看來,家族中所推行的血親倫理,不僅可以維系家族秩序,它的向外延伸,便是對社會的有效治理。孟子說:“《詩》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雹蕖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梢?,所謂“治家”模式,就是將治理家庭家族的方式方法用于治理國家社會實踐中。

那么,“治家”之于社會治理的效果如何呢?對儒家而言是立竿見影的。第一,建立在親情、人情上的社會,是少有亂象的。儒家認為,一個人如果能行孝悌之德,就不可能有犯上的行為,而不犯上而好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因此,孝悌是根本,是仁的根本,是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雹摺墩撜Z·為政》。第二,“治家”可使社會關系秩序得到可信賴的維系。血親治理強調(diào)按照血緣家族治理來治理社會,至少有這些優(yōu)點:首先,社會是由有血緣關系的人組成的。因此,根據(jù)血緣親情治理,比較通人情。血親家族中的人治理安頓得好,社會當然可以安頓好。其次,社會也是由許多個血親家族組成的,治理好了血親家族,在很大程度上就治理好了這個社會。概言之,先將家庭家族治理好,再由此外推于社會,自然對社會的治理有直接的意義。第三,“治家”可以使社會國家得到更好的治理,所謂“家齊則國治”——“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yǎng)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雹唷抖Y記·大學》。這就是儒家主張的治國之道:“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⑨《禮記·大學》。這種“治家”模式對于儒家而言是完全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雹佟睹献印ち夯萃跎稀?。我們知道,在宗法社會,家國同構,家和國基本上是一體的,如果家被治理好了,對治國的影響是直接的、積極的、有效的。這也就是儒家非常注重“治家”的原因。

四、檢討

如上討論表明,“治心”、“治身”、“治家”的確是儒家治理社會的三個環(huán)節(jié),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即便是從今天的角度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社會治理仍然可以發(fā)生諸多的積極意義。其原因在于:第一,準確把握了個體與群體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性。無疑,社會群體是由無數(shù)個體組成的,每個個體與社會群體是直接相通的。就是說,個體的優(yōu)秀必然對社會群體產(chǎn)生積極意義,而個體的拙劣必然對社會群體產(chǎn)生消極意義。因此,“治心”、“治身”、“治家”這三個著眼于個體治理的環(huán)節(jié),對于社會治理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第二,強調(diào)個體自我品質(zhì)的提升對社會的教化意義?!爸涡摹笔菍€體內(nèi)在品質(zhì)(思想觀念、精神意志)的提升要求,“治身”是對個體外在品質(zhì)(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提升要求,“治家”是對家庭家族的秩序、運行、發(fā)展等方面的要求,這種要求的落實本質(zhì)上還是要建立在家庭(族)成員素質(zhì)的提升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儒家內(nèi)在地具有一種信念,那就是“個體品質(zhì)的提升必然推動社會群體品質(zhì)的提升”。而儒家的這個信念,無論是對于普通個體(老百姓),還是對于特殊個體(帝王、大臣、官員、富商、名士等),都是一種約束、一種勸善。因此,“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社會的教化是有成效的。第三,注重治理社會的先期實驗,努力避免風險。我們發(fā)現(xiàn),儒家深刻認識到家庭家族與社會國家的密切關系,認為治理家庭、家族的經(jīng)驗可以直接移植到社會治理之中。事實上,由于儒家準確地把握了家庭家族與古代中國社會的同一關系,所以提倡進行各種治理家族的實驗,而在許多儒者出任地方官員的時候,也都進行過類似的實踐。這一方面成為社會治理的直接基礎,另一方面為社會治理提供經(jīng)驗,并為避免某些風險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因此總體上說,“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對于社會治理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了。

但我們必須看到,“治心”、“治身”、“治家”作為治理社會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也存在需要檢討的地方。

第一,功用擴大化。所謂功用擴大化,就是把“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放大,認為只要把“心”、“身”、“家”治理好了,社會治理就不成為問題了。將社會一切問題都歸于“心”、“身”、“家”的問題,從而不考慮“治心”、“治身”、“治家”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性。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xiàn)代社會,“心”、“身”、“家”是無法等同的,它們各有自己的內(nèi)涵和問題,因而如果將“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的作用無限放大,對治理社會、國家是沒有好處的。

第二,效果絕對化。無疑,“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對于治理社會具有非常特殊、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具有絕對意義??墒菍τ谌寮叶裕@三個環(huán)節(jié)似乎具有絕對的意義。儒家的表達方式是“只要心、身、家都治理好了,社會的治理自然就會好”,具體而言,“心”正則身正,身正則人正,家治則國治??墒?,“心”與“身”(自身)、“身”(自身)與人、家與國(社會)之間是存在不確定性的,它們并不具有充足的因果邏輯關系。換言之,“治心”、“治身”、“治家”雖然很重要,但并不意味著社會(國家)因為它們治理得好就沒有問題了,這是不可能的。

第三,標準親情化。完整地講,治理秩序、治理模式、治理目標都表現(xiàn)出親情性。首先,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秩序是由內(nèi)向外推的,即從“心”到“身”到“家”,最后到社會,這種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親及疏的治理秩序,是典型的親情式;其次,將“治心”、“治身”、“治家”的實踐和經(jīng)驗引入到治理社會或國家的實踐中,這種模式具有典型親情性;最后,以親情為治理社會的根據(jù)和標準,即按照“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治理社會,處處要考慮到親情。比如一個人犯了罪,但如果家有老人,儒家主張先盡孝道,再接受刑罰,這叫“存留養(yǎng)親”。因此,“治心”、“治身”、“治家”三個治理環(huán)節(jié),從根本上說,都屬于人治范疇,把處理社會問題歸為血親問題、親情問題,用處理親情關系的辦法處理社會問題。這不僅影響到社會問題的徹底解決,而且會與現(xiàn)代價值發(fā)生牴牾。

第四,操作簡單化。由于這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核心就是將社會國家的治理歸結為對“人心、人身、家庭家族”的治理,而且對“治心”、“治身”、“治家”所取得的成效沒有任何懷疑,認為“心、身、家”治理好了,社會國家自然就會好起來,因此,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之外,儒家很少有具體的制度設計,很少有具體的操作方面的考慮。就是說,在治理社會方面,儒家的對策是理論多于制度、說教多于行動、理想多于現(xiàn)實。當社會治理需要具體的相應的對策的時候,儒家的表現(xiàn)要么是高談迂闊,要么是手足無措。因此,對于儒學治理社會的“治心”、“治身”、“治家”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方面應將其積極因素發(fā)掘出來,使之光大;另一方面應對其消極因素予以揭示,促其完善。

Confucianism's Three Links in the Chain of Administering the Community

(by LI Cheng-gui)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abounds in administering the community.However,some of the Confucianist basic ideas of administering the community lie in“eight entries”of“Daxue”,among which“adjusting one's heart”(correcting one's heart),“controlling oneself”(self-cultivating),“administering one's family”(governing one's family)are considered as the three trumps of Confucianism or three links in the chain.In Confucianism,these three links have their specific contents and goals respectively;still they share some basic features and spirits.Thus we should not onl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ir special value in administering the community but also reveal their defects and develop them to be useful to the modern society.

Confucianism;administering the community;adjusting one's heart;controlling oneself;administering one's family;three links in the chain.

李承貴(1963—),男,江西萬年人,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儒佛道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儒學概念、問題、價值綜合研究”(2010JDXM008)

2011-06-17

B22

A

1000-5455(2011)06-0005-04

猜你喜歡
治家人心孟子
從周易中學習治家智慧
公民與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56
愿得一人心
青年歌聲(2020年3期)2020-04-24 09:28:32
磨刀不誤砍柴工
探春治家新論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44
“布衣宰相”之父 范仲淹節(jié)儉治家
中華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26
軟糯甜美 俘獲人心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9:04
“反腐”過后人心能否維穩(wěn)?
中國汽車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7
打動人心的瑣碎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2
“勤儉持家·廉潔治家”家庭格言選登
婦女生活(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融水| 湟源县| 迁安市| 丹东市| 安康市| 雅安市| 岢岚县| 资兴市| 太谷县| 华容县| 齐齐哈尔市| 迭部县| 屯门区| 棋牌| 吐鲁番市| 云和县| 宜阳县| 邵阳市| 平昌县| 南华县| 安塞县| 青神县| 澄迈县| 汨罗市| 建昌县| 靖边县| 明光市| 湘西| 颍上县| 大港区| 湖南省| 乌拉特后旗| 共和县| 武清区| 彭泽县| 枣庄市| 四会市| 富源县| 资兴市| 浠水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