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芻議《圣經(jīng)》中的比喻

2011-03-20 17:57:54夏郁芹
文教資料 2011年29期
關(guān)鍵詞:新約方舟耶穌

夏郁芹

(江蘇畜牧獸醫(yī)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基礎(chǔ)部,江蘇 泰州 225300)

一、引言

《圣經(jīng)》是基督教文化遺產(chǎn)的總匯,它是由三十余位作者先后歷時一千多年的時間才完成的鴻篇巨著,帶有百科全書的性質(zhì)。其大半篇幅是用特定文字并遵循一定規(guī)則寫成的富于形象、飽含情感的書面作品而言,它的基本屬性是文學,它體現(xiàn)了古代猶太人和初期基督徒獨特而杰出的文學天賦,展示出他們多方面的文學成就?!妒ソ?jīng)》猶如一朵瑰麗奇特的稀世之花歷經(jīng)千年而長盛不敗,歷來被眾多偉大的詩人、作家所贊賞,同時也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取之不盡的題材和靈感來源,成為西方文學最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之一。它由《舊約》與《新約》組成,《舊約》是猶太教的經(jīng)書,《新約》是耶穌基督及其使徒的言行和故事的紀錄。

二、《圣經(jīng)》解讀及其多元性

人們自接觸《圣經(jīng)》以來,將其放在至尊的地位進行膜拜式閱讀,重新解讀《圣經(jīng)》,建構(gòu)新的視角需要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進行反抗式閱讀。首先要理解經(jīng)典之義,而不是質(zhì)疑、推翻《圣經(jīng)》的經(jīng)典地位,并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屬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將《圣經(jīng)》作為文學(theBibleasliterature)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的研究。對《舊約》主要集中在其文學闡釋上,而對《新約》則更多地關(guān)注耶穌所使用的具有道德說教性質(zhì)的 “寓言故事”或“比喻”(parables)。 《新約》中的“比喻”大多通過生動、貼近生活的故事的講述,以期在自然事物和宗教教義之間達成一致。

文化具有多元性及模糊性,多元文化源于經(jīng)典的多元性,文化身份的模糊源于經(jīng)典的模糊?!妒ソ?jīng)》并非希伯來先知橫空出世地創(chuàng)造得來,它的誕生背景是一個豐富多元的文化環(huán)境。經(jīng)典應對多元文化處境的方法,在不同文化制度各異。例如中國儒家文化確立經(jīng)典是通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而《圣經(jīng)》采取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創(chuàng)造性地闡釋與發(fā)展。例如,猶太教只用《舊經(jīng)》(《希伯來圣經(jīng)》),基督教在其后加入《新約》,合而為一稱為《圣經(jīng)》。

三、《圣經(jīng)》中的比喻

“比喻”一詞在《希伯來圣經(jīng)》(《舊約》)中為masal,在希臘文《圣經(jīng)》中為parable,兩個詞的含義均包含喻道、箴言、引言、對比或比較之意。《圣經(jīng)》中的比喻,是以屬世生活的事實,來引證屬天生命的真理。20世紀以來西方最負盛名的文學批評家之一——加拿大學者弗萊在1982年推出新著,把《圣經(jīng)》稱為“偉大的密碼”,因為他發(fā)現(xiàn)《圣經(jīng)》從頭到尾都是用比喻的或象征的語言來表達的,這些比喻、象征和寓言前后對應,暗中連結(jié)為一個豐富而完整的密碼系統(tǒng),不僅為《新約》《舊約》提供了雙重蘊含的敘述模式,而且給后世西方文學奠定了構(gòu)思、想象和表達的原型基礎(chǔ)。

《圣經(jīng)》中的“比喻”是比較寬泛的概念。大致包含三種對象:一是經(jīng)文中具有隱喻、象征意義的意象,如“混沌”、“禁果”、“方舟”、“十字架”等,這些意象雖源于神話傳說,但對于理解猶太——基督教的教義思想至關(guān)重要;二是 《圣經(jīng)》敘述語言和對話語言中所使用的修辭性比喻,如“神吐氣如火”“你的肚臍像圓杯”、“性欲乃是一種愈演愈烈的火焰”等;三是帶有說理、勸誡或諷刺目的的比喻性小故事,把深奧的教理或觀念用通俗的故事體現(xiàn)出來,如陶匠弄泥、兩只大鷹、浪子回頭等。這些比喻有的直接體現(xiàn)教義思想,如原罪、救贖、復活;也有的僅出于修辭技巧的需要,較典型地代表了希伯來文學的修辭特色;還有的基于源遠流長的人類集體無意識,是保留在文明之中的神話思維時代的語言遺產(chǎn)。古往今來,中外諸多學者和專家對《圣經(jīng)》進行過多方面的研究和闡釋。就單其中的比喻也有各自不同的闡釋方法,《圣經(jīng)》中的比喻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講。

(一)隱喻及其象征意象

隱喻是一種源遠流長的語言現(xiàn)象,形成的年代或許與語言的誕生同樣久遠。在希臘文中,“隱喻”由“另一種”和“話語”組合而成,原指一類表面意義之外另有喻意的言論或作品。語詞的即定含義與言說者的具體意念之間難免存在種種差異,此即現(xiàn)代符號學所謂的“能指”和“所指”之間的差異,隱喻就是在能指和所指之間有明顯差異的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和造型藝術(shù)作品,這類作品在其直接和表面的意義之外還有另一層比喻意義。語詞的含義是相對穩(wěn)定的,人們欲借助語詞指代的事物、陳述的意愿、抒發(fā)的情感卻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是豐富多彩的,這就要求閱讀或聆聽者從有限的文字符號中看出意外之象,聽出弦外之音,亦即不但把握語詞的字面含義,還要感悟蘊涵與其間的超字面喻義。

在《圣經(jīng)》中經(jīng)過后人研讀顯現(xiàn)出隱喻或象征意義的意象很多,如下例:

神對挪亞說:“我決定消滅全人類……領(lǐng)進方舟,好讓它們安然渡過洪水?!?/p>

——《舊約·創(chuàng)世紀》第六章

在這個洪水神話中留下的重要喻典之一是諾亞方舟。后世西方語言里,“方舟”比喻“災難中的避難所”。從蘇美爾、巴比倫的方舟神話到《圣經(jīng)》中的方舟,人類把抵御恐懼、逃避毀滅的全部希望寄托在這個象征物上,流傳了幾千年而不衰?!胺街邸笔菫碾y的象征,也是救渡和再生的象征。一代代詩人墨客不斷地重做著方舟之夢。每當人們處在絕望和悲傷的時候,總幻想有一只方舟救人出苦海。當代女作家張潔的《方舟》描寫三位爭強好勝的寡居女子,她們在與現(xiàn)實的沖突中倍感疲乏,作者設(shè)身處地地為她們著想,希望也有一只方舟出現(xiàn),幫助她們找回在生活苦海中失落的自我。這也許是20世紀作家賦予方舟新的歷史使命。

《圣經(jīng)》中的這種意象比比皆是,它們雖然大多源自神話傳說,但對于理解猶太——基督教的教義至關(guān)重要。

(二)生動的修辭性比喻

《舊約》的敘事語言、對話語言、抒情語言和描寫語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修辭性比喻,有時借以陳述信仰教誡,有時亦解說立身行事的原理或日常行為的規(guī)則。古猶太作者也常用修辭性比喻論述各種人生經(jīng)驗。比如,“以命償命,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以手還手,以腳還腳,以烙還烙,以傷還傷,以打還打”,主張同態(tài)報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又如,“掃羅也列在先知中嗎?”喻“俗人也可以成圣嗎?”含有“不可思議”、“咄咄怪事”等諷刺意味。再如所羅門之子羅波安對民眾代表的答復:“我的小拇指頭比父親的腰還粗。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蝎子鞭責打你們?!闭Z中之“軛”原指牲畜在田間耕作時頸部所負的木器,“重軛”轉(zhuǎn)喻君王加在民眾身上的苦役和重稅;“小拇指頭比腰還粗”意為“有過之而無不及”;“蝎子鞭”是鞭頭裝有鐵刺的鞭子,比普通鞭子的威力更勝一籌,作者以此轉(zhuǎn)喻“變本加厲”、“加倍懲罰”。

先知以西結(jié)特別擅長講比喻,他的書中通篇可見隱喻性文字,它們并不流于粗陋,而往往情節(jié)生動,細節(jié)翔實,寓意從多角度表達出來,又凝聚于內(nèi)涵深刻的一個焦點。比如“阿荷拉與阿荷利巴”之事洋洋一千六百余言,通過一段有聲有色的故事,揭示出撒馬利亞和耶路撒冷陷落的根源。又如“枯骨復生”的場面:一堆枯骨奉先知之命筋骨相連,骨上長肉,肉上包皮,皮中進入氣息,繼而“站立起來,成為極強大的軍隊”,以此喻示流散他鄉(xiāng)、屈身為奴的以色列人必定重歸故土,再度強盛。

《舊約》中有許多形容耶和華憤怒和威力的描寫,如:

看,神吐的氣像一股硫黃火,噴在柴上,燃起熊熊烈火。

——《舊約·以賽亞書》第三十章第34節(jié)

看,從最遠之處也能看到神……拖他們進入死亡。

——《舊約·以賽亞書》第三十章第27節(jié)

這里所引是典型的兩段,用極夸張的、近乎神話般的筆法稱頌神的可怕攻擊力量和毀滅力量。此類描述在《新約》中幾乎看不到,主要反映的是猶太教早期的神靈觀,除了仁愛保佑的一面,還有懲罰摧毀的一面。這兩段描述的背景都在于說明以色列人的神對異族敵人亞述軍隊的殘酷打擊手段。其中兩個最令人膽寒的比喻乃是吐氣如硫黃火和呼吸如洪濤。

《圣經(jīng)》中使用這種修辭性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世人對那些說教和人生經(jīng)驗的理解,使枯燥、抽象的說教更加生動、具體。

(三)福音書中的大量比喻

福音書是記載耶穌生平和言論的著作,就言論部分而言,三分之一以上用比喻寫成。有西方學者認為:“在耶穌的教訓中沒有其他言論比他的比喻來的更有力、更恰當和更貼切。雖然耶穌并不是唯一用比喻教訓人的人,但他肯定是善于使用比喻的人;他不單用比喻來說明所傳講的道理,那些比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他要傳講的道理。耶穌的比喻不是一些簡單的故事而已,正如有人說的,它們真是‘藝術(shù)的作品’和‘戰(zhàn)爭的武器’?!边@段話論及比喻在耶穌言論中的重要地位,耶穌使用比喻的原因,以及那些比喻的基本特征——“藝術(shù)的作品”,是對其形式特征的概括,“征戰(zhàn)的武器”是對其性質(zhì)和功能的歸納。

耶穌講道時為何常用比喻?顯而易見的原因是,比喻中的喻體通常都是普通人喜聞樂見的物象,能使人由淺入深地領(lǐng)悟作者的意念,經(jīng)過生動活潑的感性形象體會到精深的思辨性原理。比如“天國”是人們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如何理解它的特征?耶穌以“芥菜種”為喻,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里。它原是百種里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天上的鳥飛來宿在它的枝上。”用平凡的芥菜種說明天國必定由小到大之理,既使人感到親切,又令人為之折服。又如耶穌以“面酵”為喻,說:“天國好像面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fā)起來?!币酪d之見,正如面酵具有令面團發(fā)酵的巨大能量一樣,天國的勢力也將由弱到強,對世界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福音書中有很多隱喻性的小故事,其文學特征可以從“浪子回頭”中略見一斑?!袄俗踊仡^”的故事因耶穌的講述而流傳久遠?!袄俗印币幻渤蔀榫哂须p重效用的常見比喻,即可喻指在道德人格方面自我更新,即“死而復活”的懺悔者、迷途知返的人,又可喻指不務(wù)正業(yè)、游手好閑的敗家子。按照加拿大批評家弗萊的分析,《新約》中浪子回頭的故事是嚴格按照《圣經(jīng)》文學的敘述模式創(chuàng)制出來的。弗萊把這種貫穿于《舊約》《新約》的普通敘述模式概括為U型結(jié)構(gòu),即先是犯罪、墮落,然后是悔罪和拯救的循環(huán)運動,其發(fā)展曲線就像英文字母U,先下降而后上升。以色列人的一次次叛教和民族災難都在這種敘述中得到了因果解釋。

整部《圣經(jīng)》從人類始祖墮落到最終獲得拯救,也暗寓著U型結(jié)構(gòu)的模式框架。浪子故事是表達天國之愛、上帝之愛的喻體。故事重心在于神對悔改者的態(tài)度。因為神之愛雖然普照在所有人身上,但照在罪人身上時更溫暖,這也許由于神知道罪人比常人有更大的需要。不過在此并不意味著神忽視正直的人。父親也像愛小兒子一樣愛大兒子。當他說“我的孩子,你一直在我身邊”時,是多么感人啊。他給了長子一個工作的世界,給了他一種最終權(quán)威的許諾:長子有一天將成為父親,擁有父親所擁有的一切,這比小兒子所希望的更多。父親對浪子的感情是一種特殊場合的感情,而他對長子的感情卻是始終如一的。

四、結(jié)語

《圣經(jīng)》采用文學的手段,而不是直接的命題陳述,將真理蘊藏在不同的文學形式中,是一部具有高超文學藝術(shù)價值的經(jīng)典作品,而比喻正是這種文學手段中的亮點,書中的一系列比喻解釋了一些典型的語言在當時和現(xiàn)在的不同含義。它通俗易懂,既方便基督教教義在當時的傳播,又有利于現(xiàn)代人對它的理解和研究,進一步促進人們對其文化價值的認識。

《圣經(jīng)》通篇運用用比喻和象征的編碼方式,前后聯(lián)結(jié)為一個繁復而完整的語碼系統(tǒng),不僅為《舊約》、《新約》奠定了雙重蘊涵的敘述模式,而且為后世的西方文化奠定了基本的想象構(gòu)思和文學表達的原型基礎(chǔ)。《圣經(jīng)》中的比喻已經(jīng)不只是單純的比喻,它既有宗教寓意,又有故事本身的世俗的寓意,這些比喻往往同社會現(xiàn)實生活和國家政治大事有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今天我們理解、研究《圣經(jīng)》具有重要的意義。

[1]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圣經(jīng)[M].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出版,2003.

[2]葉舒憲.圣經(jīng)比喻[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3]張朝柯.《圣經(jīng)》與希伯來民間文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4]劉意青.《圣經(jīng)》的文學闡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5]梁工.圣經(jīng)敘事藝術(shù)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6]古敏、云峰.圣經(jīng)文學二十講[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7]朱維之.圣經(jīng)文學十二講[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8]許鼎新.希伯來民族簡史[M].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出版,1998.

[9]劉意青.《圣經(jīng)》的文學闡釋——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0]馬有藻,張西平.舊約導讀、新約導讀[M].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出版,2005.

猜你喜歡
新約方舟耶穌
隱秘的方舟
《方舟》
作為一種可持續(xù)范式源泉的猶太—基督教傳統(tǒng)
一次彎腰等于十八次彎腰
論《舊約》與《新約》中民族情感差異及產(chǎn)生原因
Recent Promo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Kun Opera
商情(2017年44期)2017-12-27 02:44:16
我對每個人說再見
延河(2017年7期)2017-07-19 10:21:26
英國耶穌受難日
《舊約—創(chuàng)世紀》與《新約—馬可福音》關(guān)于神人觀比較
諾伍茲的方舟
少年科學(2006年2期)2006-02-20 07:42:10
安西县| 宽甸| 始兴县| 广灵县| 双鸭山市| 方城县| 中西区| 集安市| 宜昌市| 马鞍山市| 武隆县| 广德县| 铜梁县| 腾冲县| 凭祥市| 云梦县| 龙门县| 常德市| 新巴尔虎左旗| 桂东县| 祁东县| 太康县| 双鸭山市| 凤城市| 台北县| 济宁市| 藁城市| 云梦县| 玛纳斯县| 项城市| 东乡族自治县| 滕州市| 永平县| 秀山| 永和县| 濮阳市| 奇台县| 左权县| 北川| 利川市| 塘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