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遠喆
摘要:本文通過對《舊約》和《新約》中所記載的內(nèi)容以及表達情感的比較分析,闡釋了兩部基督教經(jīng)典之中蘊含的民族情感的差異性,并由此對其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及原因進行了分析?!杜f約》和《新約》兩者存在差異,但都是猶太民族的不可多得的歷史成果和文化結晶。
關鍵詞:民族情感;《舊約》;《新約》;“出埃及記”;“長子之災”
1 引言
《舊約》與《新約》均是基督教的重要教典,也是猶太民族文化的寶貴結晶。在猶太民族百年的流亡歷史中,《舊約》與《新約》成了維系整個民族的精神紐帶,《舊約》所講述的是上帝創(chuàng)世及猶太人走出埃及獨立建國的一系列故事,一些情節(jié)具有極強的民族情感趨向。然而,在《新約》中,則由于信教人群的擴大而針對部分民族情感趨向進行了弱化,不再僅僅隸屬于猶太族,而是擴大到其他民族,這便為基督教成為西方的普世宗教奠定了情感基礎。雖然二者在猶太族的民族情感上有著差異和不同點,但它們都是猶太民族在動蕩和被壓迫之中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猶太民族歷史、民族情感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
2《舊約》當中的民族情感傾向
《舊約》與《新約》是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古基督教典籍,其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為人們所熟知。這兩本典籍的產(chǎn)生也同時是猶太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里程碑。它們在猶太族內(nèi)部的廣泛傳播成為全體猶太人共同的宗教精神紐帶,而其中的許多故事都帶有顯著的民族情感傾向。
2.1“出埃及記”
其中《舊約》中的“出埃及記”是典型的例子。“出埃及記”這一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便是上帝和他的使者摩西帶領備受埃及人壓迫的猶太人離開埃及,尋找奶與蜜之地的故事。故事的一開篇即是法老收到預言,因而命令埃及士兵捕殺所有剛出生的猶太嬰兒,以防止未來會動搖他統(tǒng)治地位的上帝先知的出現(xiàn)。這一情節(jié)本身就反映了猶太民族在埃及受到殘酷壓迫,而摩西的得救與被收養(yǎng)則表現(xiàn)了猶太民族對于走出苦海的迫切希望。
2.2“長子之災”
上帝為了逼迫埃及法老放走猶太人而降下的十場災難[1]則是猶太民族情感一次集中表達的高潮。從起初的蝗災到煙塵之災再到后來的黑暗之災,無不反應了庇護猶太人的上帝的絕對力量。而最后一場的“長子之災”[1]則是“出埃及記”這整個故事的一個重點。上帝為了懲罰頑固不化的法老,殺死了埃及全境內(nèi)一切頭胎出生的物種,這就是所謂的“長子之災”。上帝對猶太民族的庇護這個情節(jié)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為了一個民族的生存而犧牲另一民族數(shù)以萬計的生命,這種不對等的懲罰正是書中所隱含的被上帝保護的猶太人的民族情感的體現(xiàn)。
2.3猶太人的上帝形象
在摩西帶領猶太人到了西恩[5]時,隊伍遭遇了無水無糧食的饑荒。此時,上帝再次給予摩西指引,并從天上降下“嗎哪”這種食物來幫助猶太人渡過難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舊約》中的上帝,與其說是全人類的上帝,不如說是猶太人的上帝。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根據(jù)猶太人的利害標準來進行的,這恰恰如上帝本身所言,猶太人是“屬他的民”[1]。因而,《舊約》中的“上帝”形象,是一個具有強烈民族化的神明形象。這種想象在其他同時期的宗教典籍中是少見的。圣·保羅曾說過,“猶太人索求神抵,而希臘人則探求智慧?!盵2]“上帝”這個形象,真切地體現(xiàn)了猶太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因此,可以說整個《舊約》所講述的就是猶太人怎樣理解上帝,從而能夠更好地跟從上帝。[3]其中,就是《舊約》的上帝用語言來創(chuàng)造了萬物[4],而語言正是民族情感的重要基礎之一。
2.4民族情感的來源
那么,《舊約》中如此強烈的民族情感由何而來呢?猶太人自從被巴比倫人擊敗之后,就淪為了巴比倫人的奴隸,過上了悲慘的奴隸生活,而即便是當巴比倫王朝覆滅,波斯人將他們解放,他們也還是處于居無定所的漂泊狀態(tài)。在這個過程中,古代的宗教情感和對先輩光輝歷史的懷念糅合在了一起,適應了猶太人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需要。這種情節(jié)的安排和設計并非出自《舊約》的一個撰寫者的杜撰,而是它的確來源于猶太民族的艱苦生活和遠離家鄉(xiāng)的流亡狀態(tài)。
3 新約中的民族情感
同樣地,《新約》里也講述了耶穌帶領猶太人出走,從而逃脫了羅馬政權對他們的壓迫的故事。從內(nèi)容上看,《新約》和《舊約》的情節(jié)具有相似性,表達的民族情感也十分類似。這種情況的產(chǎn)生與《新約》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不無關系。當時,羅馬人扶植的猶太政權與猶太平民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尖銳。自公元1世紀至公元3世紀,巴勒斯坦地區(qū)曾多次爆發(fā)反羅馬的猶太人叛亂,而《新約》的創(chuàng)作也迎合了當時號召猶太民族反抗壓迫的需求。
3.1《新約》當中的普世宗教性
與《舊約》中狹隘的民族宗教概念相比,《新約》中的普世宗教意味更濃。例如說,當耶穌向眾人宣講教義時,有一位信使前來尋找他,稱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即圣母瑪利亞)因耶穌的兄弟們有事要召他回去。然而耶穌卻仍然面對著他的信徒,說:“看哪,那環(huán)繞在我身邊的,聽著我言語的人,便都是我的兄弟與姐妹了?!盵1]這與《舊約》中的上帝單純將猶太人作為自己信徒的觀念截然不同。《新約》的宗教主張是信者皆有救,這也為以《新約》為教典的基督教日后成為歐洲的普世宗教奠定了基礎。
3.2民族獨立與民族自由
在《新約》中,羅馬人扶植的猶太政權始終扮演著反面角色。壓迫猶太人民及誣告并釘死耶穌都出自這個傀儡政權之手。這體現(xiàn)了《新約》對民族這一概念的進一步擴展,即從狹義的血統(tǒng)觀轉變成了行為觀。即便一個人有著猶太人的血統(tǒng),如果他幫助外族人壓迫本族人的話,那么他也不算是本民族的一員。這也反映了當時的猶太人對民族獨立與民族凝聚力的追求,這和《舊約》表達的主題并沒有太大的不同。
4《新約》與《舊約》的區(qū)別
4.1民族宗教與普世宗教
《舊約》追求的是崇拜一種嚴格的民族宗教。在《舊約》中,摩西帶領猶太人民出走埃及之后,上帝和摩西在西奈山進行約定,要求猶太人民不能遵從別的神明,也不許猶太人民建造任何上帝的偶像來對上帝進行崇拜。但由于猶太人感念上帝的恩德,摩西之弟亞倫就在眾人的請托下,用籌集來的金戒指鑄造了一座牛形的神像,以供眾人頂禮膜拜。他們的這種行為招致了上帝的憤怒,他命令摩西武裝其他忠誠信徒前去殺死祭拜者。大屠殺過后,摩西砸毀了神像并且責備了他的弟弟亞倫[5]。從這段西奈山十約的情節(jié)可以看出,上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性而不惜對自己的信徒大開殺戒。而相似的情節(jié)也出現(xiàn)在《列王記》中所記載的亞述帝國攻打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的事件中。上帝耶和華因為以色列人過度依賴埃及人的庇護而借亞述人的手懲治以色列的民眾。亞述人橫掃以色列國境,燒殺搶掠,最后只有錫安幸存。這類情節(jié)意在彰顯上帝之權威的絕對性和不可侵犯性,即上帝掌握著猶太人民的命運。最終,耶和華在亞述軍中降下瘟疫,從而使入侵者退卻。與之相呼應的,是《舊約》中種種要求信徒們無條件為上帝犧牲的情節(jié)?!杜f約·約伯記》中寫道,上帝與撒旦進行了一場賭約,是猶太人中的大善人約伯蒙受重病纏身與喪子的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從而考驗他對上帝的忠誠。當約伯痛苦地向上帝詢問原因時,上帝卻未曾給出任何理由。此外,還有《舊約》中的亞伯拉罕獻子的故事,上帝要求亞伯拉罕無條件地獻祭自己的兒子以表對上帝的忠心。這個情節(jié)與猶太教中猶太民族單一信教的模式是相互關聯(lián)的,同時與民族情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上帝與摩西的西奈山十約的第一條便是:“我是耶和華,萬物之主,是我的手將你們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逃出來。我是唯一的神,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1]由此可見,對上帝的絕對尊崇,是建立在上帝對本民族進行了解放的基礎之上的,同時對神的尊重就是對本民族的尊重,而耶穌同樣鼓勵猶太人反抗羅馬統(tǒng)治,但他在對待自身教義和信教群眾時并未如《舊約》中的上帝那般嚴苛。《新約》表達的則是一種普世宗教的觀念,《新約》中圣保羅在耶穌被逮捕后三次否認自己與耶穌的師徒關系,但他卻并未遭受神的懲戒并最終成為了基督教世界的第一任教皇。
此外,《舊約》中還描述了猶太民族生活習俗的種種起源,例如:逾越節(jié)上猶太民眾需要食用無酵餅、苦菜、甜醬,這三者分別代表著猶太人逃離埃及時的匆忙、猶太人在埃及時受到的苦難以及猶太人在埃及做苦工時砌磚時用的泥漿,這無不體現(xiàn)了猶太民族對逃出埃及的追憶,在對上帝感念恩德的背后,這更是一種對民族脫離壓迫的紀念,因而被作者賦予了民族情感的意義。《舊約》中還記載了許多猶太民族的傳統(tǒng),這也是這本書帶有強烈民族情感的重要例證。與之相對的是,《新約》中的紀念多是處于一種宗教的目的,例如復活節(jié)便是為了紀念耶穌在被害之后于以馬忤斯顯圣復活的事件,而非出于一種針對特定民族團體的紀念。這些也體現(xiàn)了《新約》作為一個普世宗教教典的特性,即《新約》中的宗教性成分大于它所表達的民族性成分。
4.2主體成分的不同
《舊約》和《新約》中記載的主體成分也有不同。《舊約》所記載的主要是猶太人先祖的事跡,如《舊約·列王記》便是記載以大衛(wèi)為代表的猶太眾位先王的豐功偉績,表達了猶太人輝煌過去的懷念。而《新約》記載的則主要是耶穌及其諸位門徒的事跡,即基督教誕生的過程。《舊約》所強調(diào)的主要是猶太先祖的偉大和上帝對他們的庇佑,賦予了猶太民族偉大性和神圣性。而《新約》則注重為基督教這一宗教本身增添神性,其主要目的是吸引信徒。前者則是強化猶太民族的民族自信心。雖然《舊約》中也有為猶太教宗教服務的成分,但倘若將只有猶太人才可信教的教規(guī)聯(lián)系起來,那么不難看出它的根本目的還是在于為猶太民族而非猶太教服務。
4.3民族寬容與宗教寬容
《新約》比《舊約》的民族寬容度和宗教寬容度都大了許多。例如耶穌的十二使徒中,便有身為羅馬人的圣保羅。而身為出賣耶穌者的猶大,則并未被打上民族叛徒的烙印。當時,基督教在公元一世紀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但它仍然面對著來自其他教派的挑戰(zhàn),其中最大的對手便是從埃及傳來的崇拜生殖女神伊西絲的太陽神教?!杜f約》中原有的狹隘的民族主義很明顯已經(jīng)不適合信徒人數(shù)日益增多的基督教,而過于嚴格的教規(guī)也會讓基督教在宗教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新約》中的民族情感相對于《舊約》要淡化了一些。
5 結語
由此看來,《舊約》和《新約》中的民族情感以及情感程度的差異,都是受其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所影響的。處于流亡狀態(tài)的猶太人需要《舊約》來給予他們對自身民族的信心從而達到重振整個民族的目的。而《新約》作為《舊約》的繼承者,則為了擴大信眾而有意識地對原本的單一民族性進行了弱化。二者固然在內(nèi)容、情感以及歷史背景下所產(chǎn)生的種種差異,但無論如何,這兩者都是猶太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結晶,是人類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兩顆璀璨明珠。
參考文獻:
[1][美]米耶斯.《出埃及記》釋義[M].田海華,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7,128,179,208,356,223.
[2][美]霍爾頓,霍普爾.歐洲文學的背景[M].王光林,譯.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138.
[3]Sternberg M.The Poetics of Biblical Narrative:Ideological Literature and the Drama of Reading[M].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41-57.
[4]劉意青.《圣經(jīng)》的闡釋與西方對待希伯來傳統(tǒng)的態(tài)度[J].外國文學評論.2003(01):26-33.
[5]馮象譯注.摩西五經(jīng):希伯來法文化經(jīng)典之一[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3: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