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統(tǒng)語文學的回歸與發(fā)展
—— 簡評《〈國語〉動詞管窺》

2011-03-18 09:26張傳曾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管窺國語語法

張傳曾

(濟南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

傳統(tǒng)語文學的回歸與發(fā)展
—— 簡評《〈國語〉動詞管窺》

張傳曾

(濟南大學 文學院,山東 濟南 250022)

郭萬青的著作《〈國語〉動詞管窺》在語法分析的框架之下回歸了國學的研究途徑:以正確理解原著為目的,以語法形式分析為手段帶動文義的探討,使得《國語》讓人更加易讀,這種研究旨趣及方法值得推崇。

《〈國語〉動詞管窺》;語文學;郭萬青

我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加上老來昏聵,對于閱讀某些語法專著頗有些畏懼;那些繁雜的字母符號、奇特的公式和深奧抽象的分析,每每讓我望而止步,所以,近年來閱讀的語法書籍少得可憐。近來意外地接觸到郭萬青先生的大著《〈國語〉動詞管窺》,卻讓我手不釋卷地讀完了。這本書給我的突出印象便是:在語法分析的框架之下回歸到了國學的研究途徑:以正確理解原著為目的,以語法形式分析為手段帶動文義的探討,使得《國語》讓人更加易讀了。

一、《管窺》的研究旨趣值得推崇

現(xiàn)代語言學派似乎重視語言形式的分析歸納,而有意識地忽略其意義的探究;而我們古典語文學家卻不是這樣的,段玉裁就說過:“治經(jīng)莫重于得義?!蓖跻苍?jīng)轉(zhuǎn)述其父王念孫的話說:“說經(jīng)者期于得經(jīng)義而已?!保ň阋姟督?jīng)義述聞》序言)前人的實踐也在證明著這樣的研究動機。竊以為這樣的研究宗旨似乎并不完全過時,研究古籍尤其如此。我們研究古代典籍,首要的目的還應該是得其真義。清代學者的樸學之所以受到后人的尊重,其根源就在于此。當然,這個所謂“真義”可以是任何科學門類的,并非必須限制在語文方面。但是,目前確實有的研究文字是架空了原著做極其玄妙的探討,讀過那種研究著作之后無助于對原著的理解,那樣的陽春白雪難以受我等俗人的應和,大約也不能全怪我們低俗吧。實用的價值畢竟還是不可忽視的。

郭萬青的《〈國語〉動詞管窺》(以下簡稱為《管窺》),卻實實在在地有助于我們理解《國語》,所以,我以為它是一部值得推崇的學術專著。作者曾經(jīng)說過:“如果由把《國語》的動詞研究擴展到《國語》的綜合研究,則應當包括《國語》的語言研究、文獻研究、文學研究、思想與文化研究。在《國語》的語言研究中,可以展開《國語》的文字研究、詞匯研究、語法研究與修辭篇章研究,從歷時和共時角度結(jié)合社會文化學進行全面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1,p283]其實,據(jù)我看來,《管窺》事實上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這樣的工作業(yè)績來了。

二、《管窺》的語法研究顯示著歷史發(fā)展的觀點

《管窺》全面而細致地研究了《國語》一書中的動詞,從形體、意義、語法功能等各個方面對它們做出了全景式的描繪,這不僅對于了解《國語》本身的語法規(guī)律有很大價值,對于了解先秦漢語總體的語法規(guī)律同樣具有很大價值。比如,漢語的詞類如何劃分、動詞如何判定、動詞本身如何進一步分類,這些都是語言學界尚未解決的問題,本書并沒有繞開這些棘手的問題,而是根據(jù)自己對于語料的理解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解決原則,并進一步完成了更深層次的研究,這對于進行其他相關研究的人來說,當然是具有借鑒價值的。比如,書中提出:“事實上,詞的語法分類本身應該強調(diào)詞的序列功能和形式功能,即詞不再是字書中的,而是進入話語交際序列的?!盵1,p17]這個結(jié)論就是作者在歸納了許多學者的論述之后才最終做出來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研究《國語》一書中的語法問題時,并不是只把目光固守在《國語》一點上做單純的斷代共時研究,而是廣泛地借鑒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進行觀察,上溯其源,下顧其流,做了一些歷時研究的工作,讓讀者看到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脈絡。比如,《管窺》歸納了時賢對于甲骨文、《尚書》《左傳》《孫子》《呂氏春秋》等語料的研究成果,得出結(jié)論說“動詞作定語應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語言現(xiàn)象”[1,p171]。再比如,《管窺》歸納古人用例之后得出了對于“曰”字詞性認識發(fā)展變化的內(nèi)在原因,“古人著重‘曰’字的標記性、符號性等語用特點,而今人則偏重其句法位置和語法功能,故而有古為虛字而今以為動詞的不同認識。”[1,p265]這樣既避免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又為語言認識的變化找出了內(nèi)在的邏輯規(guī)律。這樣的例子在該書里是很多的,這里不再一一列舉。

作者說,他“不是以先驗的詞法與句法規(guī)則來進行貼標簽式的歸納與認定,而是通過對《國語》語法事實的實際考察從而對《國語》中的動詞進行的即時性狀態(tài)的分析與探討?!盵1,p276]我們認為,這種作法是值得肯定的。下面的例子也證明該書確實是這樣做的。

《管窺》指出,在《國語》里“出奔”共使用8次,有的帶了處所賓語,有的沒帶。該書還告訴我們,是否帶處所賓語“是事實決定了語言形式”,作者并沒有從什么及物不及物方面去下功夫。這種研究態(tài)度是實事求是的。

三、《管窺》從研究方法上繼承著清儒的樸學傳統(tǒng)

1.堅持了求真務實、擇善而從的訓釋原則

清代學者,特別是王念孫父子,在訓詁方面創(chuàng)立的一套方法受到了時人與后人的一致認同。比如,王引之歸納王念孫的訓詁方法時說過;“大人之治經(jīng)也,諸說并列,則求其是?!保ā督?jīng)義述聞敘》)這種方法的基本精神,大約就是既不偏執(zhí)也不盲從,唯真義是求。他們也確實以此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我們感覺,郭萬青先生的《管窺》在許多地方都繼承了清代學者這種成功的研究方法。比如,《管窺》在分析《周語上》的例句“夫兵戢而時動,動則成,觀則玩,玩則無震”里的“玩”字的意義時,有下面的一段文字:

“玩”,韋注云:“玩,黷也?!敝笧E用武力。今譯注本對于“玩”有二解,一認為“玩”就是“濫用武力”……;另一認為“玩”義為“輕慢”……《故訓匯纂》“玩”有“黷”義,引韋注,《漢語大字典》“玩”義項之⑤為“怠慢、輕慢”,亦引韋昭“玩,黷也”為證。“黷”字,《國語》2見,韋昭以“褻黷”釋之,又《后漢書·陳蕃傳》……李賢注:“黷,媟也?!薄秳⒂輦鳌贰钯t注:“黷,猶慢也,數(shù)也。”又慧琳《一切經(jīng)音義》卷八十七“再黷”注引鄭注《禮記》云:“黷,謂數(shù)而不禮也。從鄭注,則“黷”即是多次不合禮法的用兵,多次用兵是“濫用武力”,……這樣看來,“黷”本身兼有“濫用武力”和“輕慢”二義,然“濫用武力”是一種現(xiàn)象,而“輕慢”則是“濫用武力”而產(chǎn)生的一種心理結(jié)果,從語義的引申順序上看,“輕慢”后于“濫用武力”?!巴妗绷x亦當如此[1,p80-81]。

不管最后的釋義究竟如何,是不是準確可靠,我們看了這段文字之后都會感覺到,《管窺》至少在探求詞義的研究方法上都是可以信賴的。作者貫徹了王引之的訓釋原則“揆之本文而協(xié),驗之他卷而通”,以這樣科學的方法得出的結(jié)果應該是準確可靠的。

2.重視原著文例的探索并用之于研究成果

清代學者對于古籍文例的分析歸納是很重視的,而且給后人留下了許多著述。我們發(fā)現(xiàn),在《管窺》中也有一些地方繼承了這樣的研究方法。比如《周語中》“狄人遂入周,王乃出居于鄭”一句,有人把句中的“周”字連下讀為“周王”。《管窺》指出:

《國語》中,“王”字單出現(xiàn)象很常見。本意義的“王”字單出都有語境,……故在本段文字里,“周”字應斷在上句,“王”字屬下句[1,p119]。

另外在討論《周語中》“狄人來誅殺譚伯”一句里“誅殺”是否應該連讀時,《管窺》也根據(jù)《國語》文例斷定“誅殺”應該分讀[1,p115],這些也都是相當可信的。

此外,《管窺》對于音韻學研究成果的運用也十分重視,而這也正是我國傳統(tǒng)語文學的成功途徑之一。

四、《管窺》開拓了訓詁學的新思路

從書名看來,《〈國語〉動詞管窺》確實應該屬于一部專書語法研究的著作,但是,閱讀過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是以《國語》一書中的動詞為綱,把眾多的訓詁資料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一個傳統(tǒng)文化集成的訓詁著作。

傳統(tǒng)的訓詁學著述大體不外乎以下幾種形式:專書的疏解、字書的編撰、詞語訓釋的結(jié)集等,這些著述的編排形式各有優(yōu)勢,也各有不足。它們統(tǒng)一的問題在于不同程度、不同范疇的割裂與零散,如果我們要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研究,很難在這些書籍里面找到系統(tǒng)集中的資料。而《管窺》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的問題,而且并非是只限定在《國語》一部書上。

作者不是簡單地把《國語》當作一部語料來源對待,而是把它看作一部歷史文化資料進行綜合全面的研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作者又是把本書當作一部訓詁學著作來寫的。因此,《管窺》中既有語言文字范圍內(nèi)的校正、疏解(包括字形、字音、詞義、句式等方面的解說),也有典章制度、習俗、文物領域里的介紹。這里不妨略舉幾個方面的例子以示一斑。

(一)《管窺》注意字義的訓釋

例1《管窺》在舉出《晉語二》的“黃金四十鎰……”的例句時,隨即介紹了“鎰”字的由來(從“益”、“溢”到“鎰”),“鎰”的實際重量的不同說法,以及相應的歷史文獻記載等[1,p39]。

例2《管窺》引用了《周語上》的例句:“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制也?!弊髡咴谶@里順便介紹了古代的祭祀制度以及現(xiàn)代人對于這種制度的詮釋[1,p183]。這既是語文的疏解,也是古代文化習俗的介紹。書中做出這樣的詮釋,既可以大大減少讀者的翻檢之勞,又有利于讀者了解原著的內(nèi)容和精神,自然比單純做語法分析實用得多。

例3《管窺》在引用了《魯語上》的例句“鯀鄣洪水而殛死”時,介紹了古今部分學者對于“殛”字的訓釋,最后認同了日本學者滋賀秀三的說法,把“殛”字解釋為“把受到眾人一致非難的為惡者驅(qū)逐到共同體之外”[1,p125]。

這樣的例子在書中是很多的,這里僅僅是舉出幾個簡單的例子而已,書中甚至多次引證甲骨文、金文的形體、例句來說明字義,足見作者對字義的重視和用功之勤。我們以為,要在字義訓釋上做出這樣的結(jié)果,不但要求作者有認真工作的決心和毅力、獨具選取的慧眼,還要求作者具備寬廣的視野。不難想象,沒有寬廣的視野,是無法侈談什么慧眼的。

(二)《管窺》的作者十分注意文字形體的辨析

例4在引例中引到“僖負羈饋飧”時,《管窺》引用的汪遠孫《國語明道本考異》中提到:“‘饋’本字,‘餽’假借字?!弊髡咧赋觯骸啊r’、‘饋’為聲符不同之異體,非本字、假借字之別也。甲骨文及傳世經(jīng)典當中多用‘饋’字?!盵1,p267]

2.在引用《魯語上》的例句“鯀鄣洪水而殛死”時,作者首先指明“‘鄣’、‘障’異體而同義”[1,p125]。

(三)《管窺》特別注意詞語史料的發(fā)掘集存

例5“嘩囂”結(jié)構(gòu)先秦傳世文獻中唯《國語》1見,后世文獻中《宋史》1見、清代文獻中3見,意義形式也頗固定[1,p16]。

例6“貞慎”……先秦典籍中唯《國語》有此1見,直到《晉書》中方又出現(xiàn)2例,《魏書》1見,……《貞觀政要·忠義》……“貞慎”絕非一個固定的詞,而宋遼金語料則唯《太平廣記》之《鶯鶯傳》……有此結(jié)構(gòu)[1,p101]。

例7“臨使”結(jié)構(gòu),《國語》1見,先秦其他傳世文獻皆未見,后世傳世文獻唯《晉書·陳頵傳》……1見[1,p235]。

這樣的例子書里是不少的,這也正是訓詁學者目光集中之處,它自然顯示著郭萬青先生的學術追求所在。

正是由于上述的種種想法,可以斷定,《管窺》不是一部原本意義上的語法學著作,而是把語法研究與訓詁研究結(jié)合在一起的一部新形式的國學研究著作。從這個意義上說,本書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意義,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如果說本書存在什么不足的話,我看主要在繁簡字轉(zhuǎn)換方面有時出現(xiàn)一點不足。比如,書中許多“關系”都印成了“闗繋”,在討論“宜”字字義時,引用了嚴一萍的話“置肉於幾有安之義”,句子里的“幾”顯然應該是“幾”字之誤。但是,這只不過是軟件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點偶然的疏漏,是不會影響《管窺》的價值的。

俞敏先生在談到自己的學術成就的時候說過,他的學識“皆由博觀,益以深思。……譬諸釀酒,積黍為先……鬰而宿之,麹糵施功,醇醽生焉?!蔽覀円詾?,《管窺》取得這樣的成績,也同樣得益于作者博觀深思的治學精神。從本書的水平看來,有理由期待郭萬青先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學術著作,我們相信,這樣的愿望一定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1] 郭萬青.國語動詞管窺[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

[2] 俞敏.經(jīng)傳釋詞札記·序[A].俞敏語言學論文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3] 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校對:韓立娟)

The Return and Advancement of Traditional Philology—— Brief Comment on A Comparative View on Verbs in Guoyu

ZHANG Chuan-z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Jinan University, Jinan 250022, China)

Guo Wan-qing’s workA Comparative View on Verbs in Guoyureturns to the research road of classic national studies under the frame of grammatical analysis : to achiev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to explore the text with the method of grammatical analysis,thus 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s to appreciate. His aim and method are worthy of imitation and admiration.

A Comparative View on Verbs in Guoyu; philology; GUO Wan-qing

H210.2

A

1009-9115(2011)03-0031-03

2009-08-15

張傳曾(1937-),男,山東濟南人,濟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音韻學、訓詁學。

猜你喜歡
管窺國語語法
晚清伶人開辦戲園管窺
跟蹤導練(二)4
《國語·周語》“奉禮義成”辨析
《國語》故訓與古文字
管窺密度極高的物質(zhì)
Book 5 Unit 1~Unit 3語法鞏固練習
論“國語騎射”政策在清朝教育中的推行
管窺大氣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之道
宋代科舉冒貫管窺
媽,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