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鹽鐵論》校讀瑣記

2011-03-18 09:26周學峰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1年3期

周學峰

(南開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071)

《鹽鐵論》校讀瑣記

周學峰

(南開大學 文學院,天津 300071)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對校和理校等方法校讀《鹽鐵論》,發(fā)現(xiàn)衍文、訛誤及??笨缮陶?1則,試加以討論,求教于方家。

《鹽鐵論》;??保谎芪?;脫文;倒文

《鹽鐵論》為西漢宣帝時廬江太守丞桓寬所作?!尔}鐵論》古本罕見,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最早版本是明刊本。自漢至今近兩千年的輾轉抄刻,書中積誤甚多,歷代學者多有校正,如明張之象,清張敦仁、王先謙、俞樾、盧文弨,近人黃季剛、陳遵默、楊樹達、郭沫若等。有影響的今人注本有 1984年中華書局出版馬非百《鹽鐵論簡注》(下簡稱馬本),1992年中華書局出版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定本)(下簡稱王本),1995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王貞珉《鹽鐵論譯注》,2000年華夏出版社出版喬清舉《鹽鐵論(全文注釋本)》(下簡稱喬本)等。然而白璧亦有微瑕,諸家疏失在所難免,今就相關問題刺舉若干,以求正于方家。為便于查證,文中所引原文均出自王校本,句末加括號標明篇名和頁碼。所引相關校本的頁碼亦加括號標明。下從五個方面分述之:

一、訛文宜校

(1)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fā),飆舉電至。(世務第四十七/508頁)

按:“乘可”不詞,“可”疑當作“間”,音近而誤(上古:可,溪母歌部。間,見母元部。都屬牙音)。指空子,可乘的機會?!秶Z·吳語》:“夫越王之不忘敗吳,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間?!盵1,p597]韋昭注:“間,隙也?!盵1,p597]乘間,指利用機會,趁空子。乘間一詞,史書常見。《漢書·趙充國傳》:“內不損威武之重,外不令虜?shù)贸碎g之勢。”[2,p1069]《后漢書·蘇竟楊厚列傳》:“王氏雖乘間偷篡,而終嬰大戮?!盵3,p1043]《后漢書·鄧寇列傳》:“故狂狡乘間相詿誤耳?!盵3,p624]《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蠻夷見郡無儆備,故敢乘間而進?!盵3,p2834]《梁書·文學列傳》:“雖大風立于青丘,鑿齒奮于華野,比其狼戾,曾何足逾。自金行不競,天地版蕩,左帶沸脣,乘間電發(fā)?!盵4,p705]《舊唐書·劉仁軌郝處俊裴行儉列傳》:“十三年,將有事于岱岳,中書令張說以大駕東巡,京師空虛,恐夷狄乘間竊發(fā),議欲加兵守邊,以備不虞,召光庭謀兵事?!盵5,p2806]《晉書·江統(tǒng)孫楚列傳》:“戎狄乘間,得入中國。”[6,p1530]《晉書·桓玄卞范之段仲文列傳》“仄本仲堪黨,桓偉既死,石康未至,故乘間而發(fā),江陵震動。桓濟之子亮起兵于羅縣,自號平南將軍、湘州刺史,以討仄為名?!盵6,p2593]上引諸例分作“乘間電發(fā)”、“乘間竊發(fā)”、“乘間而發(fā)”,文例與此相類。此處亦疑作“乘間而發(fā)”,此外句中“因”與“乘”同義對文,“時”亦當與“間”對文同義,意謂匈奴利用時機而突然發(fā)難。此外,古籍中“因時乘間”連用者不乏其例?!睹急畟麋肪砦迨骸捌渲已宰曊撋w不可以一二舉,于是因時乘間導迎和氣者多密以啟聞,故莫得而知也?!薄痘春:蠹罚骸爸劣谝驎r乘間導迎和氣者多密以啟聞,故莫得而知也?!薄妒肿嘧h》:“當度機會預為定計,相為掎角,因時乘間,一舉直前,役不再籍。仰稱陛下恢復土宇報雪深仇之意,不勝幸甚?!惫蚀司渲小翱伞币蔀椤伴g”。

(2)湯、武全肌骨而殷、周治,秦國用之,法弊而犯。(詔圣第五十八/595頁)

按:馬本?!叭睘椤翱獭保?16[4])。喬本與馬本同(309[4])。王本認為:張敦仁曰:此句當有誤。上云:“湯武刻肌膚”。蓋本與彼同也。案此句即下文“湯、武經禮義,明好惡,以道其民,刑罪未有所加,而民自行義,殷、周所以治也”之意,不當有誤(602[48])。王本不采張說,非是。誤在不審文意,而惑于文句。此處大夫之意,在于詰難文學:“二尺四寸之律,古今一也,或以治,或以亂。”周與秦同樣有“刻肌膚”之肉刑,然治亂相異,“其所以然乎?”故下文文學曰:“二者治亂之具,存亡之效也,在上所任。非二尺四寸之律異,所行反古而悖民心也?!比糇鳌叭」恰保瑒t文意不諧。馬校本得之?!稘h書·董仲舒?zhèn)鳌罚骸耙笕藞?zhí)五刑以督奸,傷肌膚以懲惡。成、康不式,四十余年天下不犯,囹圄空虛。秦國用之,死者甚眾,刑者相望?!盵2,p966]與此句意義正相同,可為佐證。

二、衍文宜標

(3)扇水都尉所言,當時之權,一切之術也,不可以久行而傳世。(復古第六/79頁)

按:原文為:“扇水都尉所言,當時之利權,一切之術也,不可以久行而傳世”。馬本謂利權,即權時之利的意思(45[1])。王本刪“利”字(85[24]),喬本與王本同(38[1])。今謂馬說未達,“利”字當刪。“當時之權,一切之術”為互文,猶言權宜之計,為其時常語。權,權宜,變通。古代常與“經”對言?!兑住は缔o下》:“井以辯義,巽以行權?!蓖蹂鲎ⅲ骸皺?,反經而合道,必合乎巽順,而后可以行權也。”[8,p314]《公羊傳·桓公十一年》:“權者,反于經然后有善者也……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盵9,p98]劉向《戰(zhàn)國策書錄》:“故其辯,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國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10,p3]《詔圣第五十八》:“高皇帝時,天下初定,發(fā)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盵11,p594]一切,謂權宜,臨時?!顿Y治通鑒·魏紀》:“今臣以一切之制。”胡三省注:“一切,謂權宜也”?!逗鬂h書·光武帝紀》:“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崩钯t注:“一切,謂權時,非久制也。”《戰(zhàn)國策·秦策》:“說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貴千萬歲。”鮑彪注:“一切,權宜也?!薄痘茨献印ぬ┳逵枴罚骸敖裆眺敝畣⑷?,申子之三符,韓非之孤憤,張儀蘇秦之從衡,皆掇取之權、一切之術也?!盵12,p364]《漢書·平帝紀》:“賜天下民爵一級,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顏師古注:“一切者,權時之事,非經常也。猶如以刀切物,茍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盵2,p634]《晉書·王廙傳》:“是以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不收一切之功,不采速成之譽。”[6,p2008]《新唐書·高郢傳》:“夫廟猶不越禮而立,況寺非宗祏所安,神靈所宅乎?磾萬人之力,邀一切之報,其為不可亦明矣。”[13,p5070]

此句中“當時之權,一切之術”為互文見義,猶言“權宜之計”,故下文言“不可以久行而傳世”?!袄弊譃檠芪?,當刪。

(4)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饒樂,國無窮人,非代之耕織也。(授時第三十五/423頁)

按:原句為“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饒樂,國無窮乏,人非代之耕織也”。馬本認為“人”字當在“非”字下[1,p270]。王本據(jù)盧文弨《拾補》及王先謙說刪“乏”字,“人”字屬上句末[12,p425]。喬本亦刪“乏”字(208)。今疑“人”字衍,當刪。全句述周公攝政之事,“非”字前承上省主語“周公”,不當有“人”字?!胺Α弊植槐貏h。窮乏,指貧困的人。史書屢見。《漢書·食貨志》:“又減關中卒五百人,轉穀振貸窮乏?!盵2,p778]《漢書·王莽傳》:“今東方歲荒民饑,道路不通,東岳太師亟科條,開東方諸倉,賑貸窮乏,以施仁道?!盵2,p1267]《三國志·魏書·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救恤窮乏,家無所馀,中外孤寡皆歸焉。”[14,p338]《晉書·陳騫裴秀列傳》:“雖車馬器服,宿昔之間,便以施諸窮乏?!盵6,p1048]《晉書·孔愉列傳》:“以歲饑,運家米以振窮乏,百姓賴之?!盵6,p2057]同時,稱貧困的人為“窮人”,在秦漢時期似并不常見。以下為《史記》《漢書》《后漢書》中檢索“窮人”數(shù)例:《史記·樂書》:“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盵7,p205]《漢書·敘傳》:“分州域,物土疆,窮人理,該萬方?!盵2,p1283]《后漢書·鄧寇列傳》:“逐臣者窮人跡,追臣者極車軌,雖楚購伍員,漢求季布,無以過也?!盵3,p629]《后漢書·申屠剛鮑永郅惲列傳》:“無掩人不備,窮人于厄,不得斷人支體,裸人形骸,放淫婦女?!盵3,p1026]這幾例“窮”字均為動詞,非貧困意。在其他典籍中所見:《孟子·萬章》:“為不順于父母,如窮人無所歸?!盵15,p244]這里的窮人指鰥寡孤獨之人?!稇?zhàn)國策·楚策》:“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盵10,p169]《莊子·秋水》:“當堯舜之時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盵16,p250]這兩例中“窮人”指不得志的人,均亦非指貧困的人。故此句中若作“窮人”亦恐不確。

(5)所謂金城者,非謂筑壤而高土,鑿地而深池也。所謂利兵者,非謂吳、越之鋌,干將之劍也。言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莫之敢攻,莫之敢入,文王是也。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莫之敢當,莫之敢御,湯、武是也。(論勇第五十一/536頁)

按:“言”字疑衍?!耙浴?,用。“以道德為城”,指用道德作為內城。句首冠一“言”字,頗感不順??赡芤驗榍坝小八^”“非謂”二詞,后人誤加“言”字與之照應。全書“言以”連用處凡三見。除本例外,其他兩處為:《論儒第十一》“今晚世之儒勤德,時有乏匱,言以為非困此不行。”《遵道第二十三》“今文學不言所為治而言以治之無功,猶不言耕田之方,美富人之囷倉也。”這兩處的“言”均為動詞,可釋為“說”。第一處“以為”是“認為”之意,第二處“以”字通“已”,已經。意義均與此不類。《太平御覽·兵部》引《鹽鐵論》曰:“所謂利兵者,非謂吳楚之鋌、干將之劍也。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莫之敢攻,莫之敢入,文王是也。以道德為胄,仁義為劍,莫之敢當,莫之敢御,湯武是也。今不建不攻之城、不可當之兵,而任匹夫之役,而行三尺之刃,亦細矣。”正無“言”字?!端囄念惥邸と瞬俊罚骸啊尔}鐵論》曰:‘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又曰:‘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币矝]有“言”字。至于《喻林·政治門》引《鹽鐵論》:“所謂金城者,非謂筑壤而高土,鑿地而深池也。所謂利兵者,非謂吳、越之鋌,干將之劍也。言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莫之敢攻,莫之敢入,文王是也。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莫之敢當,莫之敢御,湯、武是也?!迸c原文一致,都有“言”字,《喻林》為明徐元太所編,說明當時可能看不到宋刊本了,徐書所據(jù)當是已有衍文的明刊本了。

三、脫文宜識

(6)夫丑者自以為姣,故飾;愚者自以為知,故不學。(殊路第二十一/273頁)

按:喬本“飾”前補“不”字(137[9]),馬本則認為丑者自以為姣,故要求和美人一樣地盛裝打扮。有人謂“故飾”,當作“故不飾”,與下文“故不學”對文者非(170[8])。按此句依馬注釋之,于文義頗不契合。上文大夫認為“性有剛柔,形有好惡。圣人能因而不能改。孔子外變二三子之服而不能革其心”,故“子路”“行行爾鄙心猶存”,“宰予晝寢,欲損三年之喪”。并斷言:“故良師不能飾戚施,香澤不能化嫫母也”,其意認為內無良質則學必難成。文學據(jù)此言立即加以反駁:“蒙以不潔,鄙夫掩鼻;惡人盛飾,可以宗祀上帝?!泵婷渤舐娜耸⒀b打扮就可以祭祀上帝,可見文學對“丑者以飾”是完全贊成的。對于子路、宰予,文學指出:“使二人不涉圣人之門,不免為窮夫,安得卿大夫之名?故砥所以致于刃,學所以盡其才也?!辈⑴e“觚”、“干越之鋌”同種物品的不同用途之反差為證,指出學習的重要性。然后從反面指出:“夫丑者自以為姣,故[不]①飾;愚者自以為知,故不學”,可“觀笑”者正在于“丑者不飾,愚者不學”的不自知者。由此可見,若作“故飾”,前后文意必自相矛盾。因此,“不”字當補。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正有“不”字。然王本亦只引未校(283[56])。

四、倒文宜乙

(7)齊以其腸胃予人,家強而不制,枝大而折干,以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也。勢足以使眾,恩足以恤下。是以齊國內倍而外附,權移于臣,政墜于家,公室卑而田宗強,轉轂游海者蓋三千乘,失之于本而末不可救。(刺權第九/120頁)

按:此處“轉轂游海者蓋三千乘”句與上下文義頗不契合,疑為錯簡之誤。若移之于“勢足以使眾”前,始覺順暢。“轉轂游海者蓋三千乘”,上承“專巨海之富而擅魚鹽之利”,下引“勢足以使眾,恩足以恤下”,當為承上啟下之句。且后面“失之于本而末不可救”與上文“權移于臣,政墜于家,公室卑而田宗強”相連,語意相貫,句法相合?!氨尽睘楦荆从髦浮肮摇?;“末”為枝節(jié),即喻指田宗?!熬取豹q“止”也,控制。全句意為:喪失了政權那么家臣就不能控制。此句正與“公室卑而田宗強”語意相承,緊密相關。

(8)今西南諸夷,楚莊之后,朝鮮之王,燕之亡民也。南越尉佗起中國,自立為王,德至薄,然皆亡天下之大,各自以為一州,倔強倨敖,自稱“老夫”。(論功第五十二/544頁)

按:審文意,“南越尉佗起中國,自立為王,德至薄,倔強倨敖,自稱‘老夫’”意義連貫,當為一句,“倔強倨敖,自稱‘老夫’”正是南越尉佗“德至薄”狂妄無禮妄自尊大的表現(xiàn)?!袄戏颉币环Q,亦見《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傳》:“老夫故粵吏也,高皇帝幸賜臣佗璽,以為南粵王,使為外臣,時內貢職。孝惠皇帝即位,義不忍絕,所以賜老夫者厚甚?!薄叭唤酝鎏煜轮?,各自以為一州”一句,雜入句中,頗感不諧。疑當移入“老夫”句后,作為全句末尾方順?!敖浴睘椤岸肌币?,總承前“西南諸夷”“朝鮮之王”“南越尉佗”而言,“各自以為一州”,亦總承上文,指“西南”、“朝鮮”、“南越”諸地。

五、未誤而校

(9)智者有百人之功,愚者有不更本之事。(錯幣第四/56頁)

按:原文“不”前無“有”字。諸本均補。然“有”字不必補。不,無也?!都崱の痦崱罚骸安唬瑹o也?!薄督浟x述聞·儀禮·三族之不虞》:“惟是三族之不虞”,王引之案:“不,無也?!盵18,p236]《經義述聞·通說下·語詞誤解以實義》:“不,無也。論語先進曰: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故人于其父母昆弟,無非間之言也。”[18,p769]《詩·王風·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鄭玄箋:“行役反無日月。”[19,p256]此處“不”字亦作“無”解,“有”“無”對舉,其義自現(xiàn),不煩校改。另,《鹽鐵論》一書中“不”作“無”解者,亦見于《貧富第十七》:“隱居修節(jié),不欲妨行,故不毀名而趨勢。雖付之以韓、魏之家,非其志,則不居也?!盵11,p221]第一個“不”字,《遵道第二十三》“商鞅有獨智之慮,世不②獨見之證”[11,p293]等句。

(10)宇棟之內,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窮夫否婦不知國家之慮,負荷之商不知猗頓之富。(復古第六/79頁)

按:原句“宇棟”為“宇宙”。王本校“宙”為“棟”,喬本亦同(40)。王本以為“宇宙”是“宇棟”之誤,認為:《說文宀部》:宙,舟車所極覆也?!爸妗睕]有棟梁之意。《淮南》原文亦當作“宇棟”。古書凡以“宇宙”連文,都是說上下四方的,從未有當作屋檐棟梁看待的,而且不知“宙,棟梁也”之不通也(89[47])。王本舉《說文》為證,殊不知《說文》之解并非“宙”之本義,乃其引申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此有精辟論述:“然則宙之本義謂棟,一演之為舟車所極覆,再演之為往古來今。”[20,p342]所據(jù)亦正是《淮南·覽冥訓》高注。《淮南子·覽冥訓》:“而燕雀佼之,以為不能與之爭于宇宙之間。”高誘注:“宇,屋檐也;宙,棟梁也?!盵12,p93]“宙”之本義為“棟”,已成定論。王本不煩校改。然馬注亦未達詁。此句中“宇宙”當取本義,并非指上下四方往古來今。大夫所言,以“宇宙之內的燕雀、坎井之蛙、窮夫否婦、負荷之商”相類比,極言其小,“宇宙”與“坎井”相類比,亦極言其小。故此處“宇宙”應取其本義。宇宙之內,即屋檐房梁之間,方是燕雀活動之場所、停棲之處。

(11)《春秋傳》曰:“子有罪,執(zhí)其父;臣有罪,執(zhí)其君。聽失之大者也?!保ㄖ芮氐谖迨?585頁)

按:原文無“傳”字,王本據(jù)《治要》補“傳”字(588[18])。喬本與王本同。(302)今謂“傳”字不必加。綜觀《鹽鐵論》一書引用《春秋》、《傳》之處甚多。作者桓寬,是一名儒生,《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載“汝南桓寬次公治《公羊春秋》舉為郎”[2,p1056],故書中所引《春秋》、《傳》者,多指《春秋公羊傳》。然或言《春秋》,或言《傳》者,不一而足,蓋其異于引語方式之不同。轉引《公羊春秋傳》文而稱《春秋》者,于文多見。如:《晁錯第八》:“《春秋》之法,君親無將,將而必誅?!盵11,p113]《險固第五十》:“《春秋》曰:冬浚洙。”[11,p525]《孝養(yǎng)第二十五》:“《春秋》曰:士守一不移,循理不外援,共其職而已?!盵11,p310]《世務第四十七》:“《春秋》刺其不崇德而崇力也?!盵11,p507]《險固第五十》:“《春秋》謂之‘取’,惡其無備,得物之易也。”[11,p526]然直接引用《春秋公羊傳》者,則多以《傳》單稱,文中亦多見。如:《本議第一》:“《傳》曰:‘諸侯好利則大夫鄙,大夫鄙則士貪,士貪則庶人盜。’是開利孔為民罪梯也。”[11,p4]《晁錯第八》:“《傳》曰:‘君子可貴可賤,可刑可殺,而不可使為亂?!盵11,p113]《未通第十五》:“《傳》曰:‘大軍之后,累世不復’?!盵11,p190]《執(zhí)務第三十九》:“《傳》曰:予積也?!盵11,p455]《險固第五十》:“《傳》曰:‘諸侯之有關梁,庶人之有爵祿,非升平之興,蓋自戰(zhàn)國始也。’”[11,p526]而“《春秋傳》”連稱者,于文未有。

[注釋]

① [不]字為當補者。

② 原文為“不”字,王本?!安弧睘椤胺Α保鞘?。原因與此條同。

[1] 上海師范學院古籍整理組.國語[M].上?!蒙虾9偶霭嫔?1978.

[2] 班固.漢書[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3] 范曄撰李善注.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4] 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5] 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6] 房玄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7] 司馬遷.史記[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 李學勤.周易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9] 李學勤.春秋公羊傳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

[10] 劉向.戰(zhàn)國策[M].濟南∶齊魯書社,2005.

[11]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2] 高誘,注.淮南子注[M].上?!蒙虾?1986.

[13] 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4] 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15] 李學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6] 孟慶祥,等.莊子譯注[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7] 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8] 王引之.經義述聞[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19] 李學勤.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0]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21] 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2] 李學勤.周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3]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1963.

(責任編輯、校對:郭萬青)

The Proofreading of On Salt and Iron

ZHOU Xue-f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it applies the comparative collation and rectifying collation to the proofreading of "On Salt and Iron". It finds 11 mistakes, including redundant words, wrong words, wrong compilations and other mistakes which it tries to correct.

On Salt and Iron; collation; redundant words; missing words; wrong compilations

2010-09-17

周學峰(1978-),男,山東寧陽人,南開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古代漢語。

G256.3

A

1009-9115(2011)03-0013-04

宣恩县| 自治县| 合肥市| 黑龙江省| 黄浦区| 新疆| 常山县| 南通市| 老河口市| 正定县| 泽库县| 江北区| 马公市| 涪陵区| 吉隆县| 河西区| 通州区| 黔东| 晋州市| 瓮安县| 乌鲁木齐县| 漯河市| 沂水县| 洪江市| 靖江市| 威信县| 鞍山市| 平武县| 阿克| 青田县| 丽江市| 永济市| 江西省| 八宿县| 阳原县| 惠州市| 临夏县| 贵溪市| 翁牛特旗| 社会| 洛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