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與安全教育是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培養(yǎng)培訓的重要課程。從對澳大利亞相關課程內容的梳理與分析中可以發(fā)現,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具有以下特征:充分立足法的依據與法的標準,強調共同責任,突出教師特定的照看責任,強化教師的應急反應與操作訓練,注重教師在安全文化創(chuàng)建過程中的作用。借鑒澳大利亞的經驗,我國應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強化保障幼兒安全的國家法律體系;明確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突出其保育功能,重視對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在培養(yǎng)培訓幼兒教師的過程中設置并強化安全教育課程。
[關鍵詞]澳大利亞教育;教師教育;健康與安全教育;照看責任
一、問題提出
由于幼兒本身是無行為能力或限制性行為能力的生命個體,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健康與安全,因此在幼兒教育服務機構,確保幼兒的健康與安全是教師、雇主和其他一切與幼兒教育活動有關的成年人的責任。這是澳大利亞有關兒童服務機構健康與安全立法的基本原則,也是對幼兒教師進行健康與安全教育的基本立足點和出發(fā)點。在澳大利亞,對幼兒教師的健康與安全教育是極為重視的,健康與安全教育是幼兒教師培養(yǎng)、培訓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本文擬著重結合澳方相關課程的主要內容,對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的特征做一定的梳理與分析,并提出對我國幼兒教育及幼兒教師教育的啟示。
二、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的特征
(一)立足法的依據與法的標準
澳大利亞是一個法制比較健全的聯(lián)邦制國家,有關幼兒服務機構(包括兒童保健中心、幼兒園、社區(qū)學前班、課外幼兒服務中心和家庭日托)健康與安全方面的法規(guī)主要分為聯(lián)邦法規(guī)和州立法規(guī)。聯(lián)邦最主要的法規(guī)是1995年制定的《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法案》(Workplace Health and Safety Act1995),這一法案的實施范圍包含了除礦山以外的所有工作場所,其中包括所有的兒童服務機構。與之相配套的更為具體的法規(guī)是《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規(guī)章細則》。除此之外,國家兒童保健鑒定委員會還根據該法案制定了《質量標準和優(yōu)質服務原則》。由于澳大利亞各州(區(qū))之間享有獨立的立法權,因此有關幼兒服務機構健康與安全方面的法規(guī),不同的州和地區(qū)之間還有一定的區(qū)別。以昆士蘭州為例,其最主要的相關法規(guī)是2003年制定的《兒童保健法規(guī)》(Childeare RegulNion 2003),它要求所有的兒童服務機構必須配備相應的設備設施,并保障員工和家長隨時可以使用。
以上所有的法規(guī)都是強制性的,以保障所有兒童服務機構中與健康和安全相關的活動在法的范圍內實施。與此相對應,對幼兒教師(幼兒照看者)進行健康與安全教育,也是完全以法的原則為依據、以法的標準為目標和要求而展開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拋棄了一般理論性教育和觀念的引導,而幾乎完全是一種有關法的實施、法的遵守與執(zhí)行的教育。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強化法的觀念和責任,強調在法的原則和標準之外,兒童的健康與安全問題沒有其他的原則和標準,任何人都必須以自己的行動服從和執(zhí)行法規(guī)。例如,在昆士蘭州,任何兒童服務機構的設立都必須依法進行嚴格的認證審查,在獲得經營許可以后,所有服務機構都被要求定期履行鑒定程序,并由專門的官方驗證員檢測評估,服務機構必須提供檢測評估的依據。由此,在澳大利亞幼兒教師的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中,特別強調每一位幼兒服務機構的從業(yè)人員都應該嚴格依據法的標準,通過自己的努力確保提供充足的檢測評估依據,并主動地把這一過程當作提升工作質量、確保優(yōu)質服務的過程。
(二)強調共同責任
強調共同責任是1995年《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法案》的一個顯著特點,即雇主、管理人員、幼兒教師、后勤人員、兒童健康與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參觀者等,都不同程度地對兒童的健康與安全問題負有責任,而在1989年的法案中,曾經只規(guī)定了雇主的責任。與法案的這一顯著特點相對應,強調共同責任也成為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特點。在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中,這樣的理念被反復強調:教師是幼兒教育機構健康與安全共同責任群體中的一員,她自身不僅要明確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也和服務機構中的其他所有成員一起,共同承擔確保幼兒健康與安全的責任。雖然法律對不同人員的責任有明確規(guī)定,但強調共同責任的目的不是簡單地強調各負其責或分擔事故責任,而是強調各有關人員之間要加強分工協(xié)作、交流與磋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確保兒童的健康與安全,防止危害事故的發(fā)生。因此,教師不是一個被動的法的服從者和責任承擔者,她必須與其他人通力合作,主動參與服務機構保障兒童健康與安全的各種活動,積極與他人交流與磋商,大膽地提出有關健康與安全工作的各種建議和新的想法,質疑服務機構健康與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各種問題。而當自己的建議或關于健康與安全問題的質疑不被雇主接受時,有權向上級部門或有關人員反映情況??梢?,強調教師作為服務機構的共同責任者,實際上是鼓勵和支持教師在有關兒童健康與安全問題上的積極參與,因為只有一個積極的參與者,才是好的合作者和責任承擔者,才是好的雇員和好的監(jiān)督者。
(三)突出教師的照看責任
在強調共同責任的同時,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還突出強調了教師的特定責任,即“照看責任”(duty of care)。照看責任是一個法律術語,它指的是當教師在照看兒童的時候,應該承擔起“給與兒童所有的關心,從而保證他們的安全、保證他們不受任何可預見性的危害與傷害”的法律責任。因為幼小的兒童是脆弱的,最容易受到傷害,教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而且兒童的年齡越小,教師照看的責任就越大。教師照看責任的根據是對教師角色的法律定位,即“替代父母”(loco parentis)。在澳大利亞,“替代父母”也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在兒童服務機構,由于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教師就是孩子的“替代父母”,也就是代替孩子父母的作用和責任的人,教師具有同孩子的父母一樣使孩子時時刻刻遠離傷害的責任。教師的“照看責任”由此是不可以被轉移的,在兒童服務機構,這是教師最大的責任,也是特定的責任。當教師照看兒童的時候,這種責任就緊緊地附著在教師身上,不能再次附加到其他人身上或被其他人所取代。
為有效實現教師的“照看責任”,在對教師的健康與安全教育中,澳大利亞特別強調教師不能僅僅是兒童行為的監(jiān)視者,而應該根據自己所在的工作環(huán)境及有關程序的規(guī)定,積極參與到工作場所的健康與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并了解如何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根據相應的知識采取適當的行為?!皡⑴c”(participate in)是澳大利亞所有有關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中最為關鍵的一個詞,是關于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最基本的教育追求。教師有效參與服務機構的管理,是履行自身“照看責任”的最好方法與途徑。它鼓勵教師積極行動,并明確地提出,當教師做出以下行為時,就可以認為是實質性地參與了管理工作。這些行為包括:…遵循工作場所的安全規(guī)范和安全程序指南;長期地協(xié)助維護和保持安全健康的工作環(huán)境;協(xié)助監(jiān)管危險和減少風險;幫助兒童和有關成年人按照衛(wèi)生學的標準安全地行事;根據有關規(guī)定,保證所有的意外、事故和傷害都被記錄在案;在適當的情況下,考慮到個人和團體的特殊需要;回顧和反思自己和其他人有關工作場所健康與安全管理的經驗;積極與雇主、其他人員以及健康與安全代表就工作場所的健康與安全問題進行磋商、交流與討論。所以,教師不是被動地承擔自己的照看責任,而是在積極地參與和行動中,有效實現自己的責任,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工作場所的健康與安全得到切實保障的情況下,教師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特定責任。
(四)強化教師的應急反應與操作能力
澳大利亞幼兒教育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強調對幼兒的保育,因此,重視保育技能的訓練成為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培養(yǎng)與培訓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其中幼兒健康與安全方面的技能訓練又是各種技能訓練課程中最為重要的課程,特別是緊急情況下教師的應急反應與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安全教育的所有課程中都是最被強調的。緊急情況下教師應急反應與操作課程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明確危險的種類(包括物理的、化學的、環(huán)境的、輻射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六大類);危險的識別與評定(危險的評定分為兩類:急性危險與長期積累的危險);特定危險(主要是意外事故);潛在危險(如有毒物質、化學藥品、洗滌劑、藥品、電、行車、跌倒、防曬、燒傷、燙傷等);緊急情況與緊急狀態(tài);應急操作的規(guī)范與程序(火災、觸電、中毒、摔傷、燒傷、燙傷、特殊部位受傷、蛇與蜘蛛咬傷、緊急撤退等);尋求支持;自我人身保護;撰寫事故報告。
在教師的應急反應與操作訓練中,有幾個方面是特別引人注目的:第一,強調意外不是隨意產生的,經常是由于人們對危險的忽視而發(fā)生的,因此教師要學會識別和評定危險。第二,任何操作的不科學性、不規(guī)范性都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教師和服務機構可能因此承擔更大的責任。第三,緊急情況下尋求支持是非常必要的。第四,特別注重實際操作的規(guī)范性訓練和案例教學,并提供相關的案例、信息資源。由于特別注重撰寫事故報告和記錄檔案,所以除教學內容之外,相關官方網站可查詢到大量真實案例的相關資料,對案例的研讀與交流也是訓練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五,應急反應與操作訓練是連續(xù)不斷的,包括入職培訓和入職以后的繼續(xù)教育培訓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涉及這方面的訓練。
(五)重視安全文化的創(chuàng)建及教師的作用
在澳大利亞幼兒教師健康與安全教育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是強調創(chuàng)建幼兒服務機構的安全文化,并明確提出安全文化是由“態(tài)度、期望和每個人的參與”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安全文化的創(chuàng)建倡導團隊工作、有效交流、提出新觀點、運作與機動性。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是每一個幼兒服務機構的目標,因為它意味著“減少員工和兒童的傷害,減少服務機構因傷造成的費用支出,減少因傷或工作的壓力而導致的曠工,確保服務機構吸引和保留高質量的員工,維護和增強服務機構優(yōu)質和專業(yè)化的形象,加強可以使人人受益的服務機構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還特別強調了教師對于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并為此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
首先以政策的形式,確立兒童服務機構健康與安全工作的基本理念。這種政策由所有的股東參與構建,并確保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與教師和所有員工充分磋商、交流,以保證通過共同協(xié)作,制定并營造一個完全能夠符合評估標準的健康與安全的工作場所。
其次,將健康與安全政策,以就職通知書的形式,發(fā)給每一個新的教師和雇員,讓他們在接到就職通知書的同時,就可以了解服務機構有關的健康與安全政策。一份完整的就職通知書應包括以下主要內容:工作描述和職責說明;服務政策;服務規(guī)則與工作慣例;緊急程序,包括:緊急撤退、火災應對、滅火器的使用、特定危險的識別、警告標示、陌生人闖入的應對、炸彈威脅或化學藥品傾灑的應對、緊急事件訓l練、對聽力和眼睛及人身的保護、對工作中相關危險的鑒定、危險控制系統(tǒng)的操作、人身防護設備的問題及其使用、保養(yǎng)與替換,培訓計劃的制定、傷害匯報、意外事件補償、復員、問題解決程序、投訴程序。
第三,將服務機構的政策和有關健康與安全的各種制度和要求,以注意事項的形式,在服務機構的相應位置予以明示,對于參觀者和志愿者,教師應該加以引導,并主動提醒他們注意有關安全與健康事項,確保他們做出合理的行為。
第四,作為服務機構的特殊人員,教師的參與對于安全文化的創(chuàng)建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問題及其解決方案的主人翁,那么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所導致的任何創(chuàng)新與改變將很容易被接受,同時也會鼓勵其他人遵守承諾、承擔責任。教師的參與應特別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參與健康與安全政策的制定;參與服務機構的管理,并提出自己新的想法與建議;積極與他人協(xié)商,參與危險識別;盡力想出解決危險的辦法;參與減少和管理風險;在工作中,保證所有的意外、傷害和事故都記錄在案;總結、回顧和反思每一次事故,并與他人進行交流。
第五,制定服務機構的安全手冊。安全手冊應發(fā)給教師和每一個人,并在服務機構有足夠的保存,以便教師和其他雇員隨時查閱。
第六,建立并保持不間斷的電子聯(lián)系渠道,以保證教師和其他雇員及時輸入有關危險的確認信息,輸入控制危險的意見與建議。
第七,對教師進行健康與安全方面的培訓應該是一種制度,包括相關的入職培訓和職后再培訓。
三、對我國幼兒教育及幼兒教師教育的啟示
(一)進一步完善法制建設,強化保障幼兒安全的國家法律體系
澳大利亞關于幼兒服務機構的安全問題有著嚴格、具體、完備的法律規(guī)定,而且極為重視幼兒教師的安全法律意識教育。這就從法律上保障了幼兒服務機構在資格審查、機構設立、設施配置、日常管理以及教師行為等方面的規(guī)范性,有利于幼兒服務機構及其從業(yè)人員明確和規(guī)避法律責任。相比較而言,我國由于相關立法滯后,幼兒教育機構在幼兒安全保障方面缺乏明確的法律根據,特別是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法律依據和行為標準,使得幼兒教育機構在幼兒安全制度建設、安全設施配置以及對教師的相應行為要求方面,難以做到法制化、專業(yè)化和規(guī)范化,不僅安全事故容易發(fā)生,也為安全事故的處理帶來諸多問題。可見,加強法制建設,強化保障幼兒安全的法律依據和法律標準體系,是保障幼兒安全、保護幼兒與教師合法權益的根本性措施,而強化幼兒安全保障的法律意識,明確相關法律責任,也是對幼兒教師進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與目標。
(二)明確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重視對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
澳大利亞重視對教師的安全教育,實質上是與其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聯(lián)系在一起的。澳大利亞幼兒服務機構強調的是對幼兒的保育而不是教育,因而特別重視為幼兒的自由自主活動提供充分的空間與時間。但隨著兒童自由活動范圍的擴大,安全問題也日趨復雜、突出,更需要幼兒教師的照看與監(jiān)護。因此,重視對教師的安全教育,強化教師的安全責任,其根本目的實質上在于保障幼兒自由自主活動的空間與范圍,從而為幼兒教育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而在我國,受中小學應試教育以及“贏在起跑線上”等簡單功利主義教育觀念的影響,幼兒園長期以來不被認為是一種服務機構,而被認定是一種教育機構,在其功能定位上突出的不是保育而是教育,于是我們更強調教師的職責是教育,而不是看護,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教師應有的保障幼兒安全的責任。因此,我們需要對幼兒教育的定位問題做進一步研究,明確幼兒教育的正確取向,以保證幼兒服務機構的正確發(fā)展。
(三)在幼兒教師培養(yǎng)培訓過程中設置并強化安全教育課程
澳大利亞在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過程中,極為重視教師安全教育課程的設置,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具體明確,操作性極強,教材編寫的專業(yè)化水平很高,案例教學被普遍應用。而目前在我國幼兒教師培養(yǎng)的課程體系中,安全教育課程極為薄弱,基本上只有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而沒有安全教育,且已有的衛(wèi)生與健康教育還存在著偏理論學習、輕實踐操作訓練的弊端。這是一個亟需引起我們關注的突出問題。面對充滿探究欲望但又缺乏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的弱小幼兒,保障幼兒安全的責任應是幼兒教師的首要責任,沒有幼兒的安全,就沒有幼兒的教育。適用于幼兒教師的安全教育課程不僅應該是幼兒教師職前培養(yǎng)課程體系中的基礎性課程,也應該是幼兒教師在職培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