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貝克托姆(sbek thom)”是一種以采用整張皮革制作皮影道具為特征的皮影戲?!皊bek thom”的字面意義,即“大塊皮革(large skins)”。
“斯貝克托姆”是一種以印度古代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為主要演出劇目的傳統(tǒng)的高棉皮影戲。流行于真臘吳哥王朝時期(公元802—1431年)。那時,“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與皇家芭蕾舞、面具舞一樣,被認為是神圣的表演藝術(shù)。“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的表演者,與僧侶一樣受人尊敬。在真臘吳哥王朝末期,“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逐漸衰落。
至20世紀70—90年代,由于內(nèi)戰(zhàn)和紅色高棉的統(tǒng)治,“斯貝克托姆”已很少演出。直到20世紀90年代末,“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才在距離吳哥窟8公里的暹粒鎮(zhèn)開始恢復(fù)演出。
“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的傀儡約兩米高,每個角色的傀儡都由整片透孔皮革制成。牛皮以Kandaol(樹名)樹皮溶液染色。工匠們將角色形象畫在曬制后的牛皮上,然后將它剪出、上色,再系到兩根竹棍上,以便舞者操作。依照傳統(tǒng)習(xí)慣,表演在夜晚戶外的谷場或?qū)毸赃吪e行。表演時除伴有二人說唱外,并有樂隊伴奏。傳統(tǒng)的樂器為鑼、鼓、木琴和長笛。高棉語譯本的《羅摩衍那》,一般持續(xù)演出幾個晚上,每場就需多達160件傀儡。
2007年4—5月,柬埔寨“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首次在德國奧格斯堡木偶戲博物館內(nèi)展出。同年,“斯貝克托姆”高棉皮影戲還參加了中國國際動漫節(jié)杭州國際皮影周的演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