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江海濤,史 紅,劉友剛,王 超,田 維,胡利民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教育部方劑學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藥理學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193)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和體力勞動的變化,脂肪肝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預防和治療脂肪肝已經成為中西醫(yī)臨床和基礎研究的重要課題??偨Y張伯禮教授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疏肝導濁法治療脂肪肝具有很好的療效。本實驗采用高脂飲食建造高脂血癥型脂肪肝動物模型,以疏肝導濁方藥進行治療,觀察肝組織轉氨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等含量的變化,從整體動物水平上探討疏肝導濁方藥的抗氧化作用。
1.1 動物 健康大耳白家兔60只,體質量(2.3±
0.3 )kg,雄性,由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代理購進,飼養(yǎng)于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環(huán)境設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實驗動物環(huán)境設施標準》二級標準,單籠飼養(yǎng),飼喂高脂飼料(除空白對照組外),自由飲水。
1.2 藥物 疏肝導濁方藥由柴胡、澤瀉、荷葉、丹參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化濕、疏肝利膽的功效。干粉出膏率為20%,實驗前用蒸餾水配成1.6×103g/L、0.8×103g/L、0.4×103g/L 的溶液。陽性對照藥東寶肝泰,實驗前用蒸餾水配成36.4 g/L的溶液。
1.3 試劑 轉氨酶試劑盒由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試劑盒由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入;丙二醛(MDA)試劑盒由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購入;其他藥品由天津市化學試劑公司購進。
1.4 儀器 半自動生化儀(荷蘭威圖公司300型),自動平衡離心機(北京離心機廠LDZ5-2),數(shù)顯電子恒溫水?。ńK金華市醫(yī)療儀器廠),可調微量加樣器(Ependaff)。
2.1 模型建立及分組 60只大耳白家兔普通飼料適應性喂養(yǎng)7 d,耳緣靜脈取血,測定甘油三酯(TG)的含量,根據(jù)血清中TG值將家兔隨機分為2組:空白對照組10只、高脂高糖造模組50只??瞻讓φ战M繼續(xù)飼以普通飼料,高脂高糖造模組則給予高脂高糖飼料喂養(yǎng),高脂高糖飼料配方為豬油10%、膽固醇1%、蔗糖15%、74%基礎飼料及少量谷類組成。高脂高糖飼料飼養(yǎng)6周后,耳緣靜脈取血檢測血清TG的含量。根據(jù)TG值,將其隨機分為5組:模型組、導濁方生藥8 g/kg組、導濁方生藥4 g/kg組、導濁方生藥2 g/kg組、工具對照藥物——東寶肝泰組。給藥組按分組原則灌胃給藥5周,空白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給等體積的蒸餾水。
2.2 分組給藥 模型成功后,按疏肝導濁方藥高劑量組8 g/(kg·d),疏肝導濁方藥中劑量組4 g/(kg·d),疏肝導濁方藥低劑量組2 g/(kg·d),東寶肝泰組0.18 k/(kg·d),灌胃給藥1次/d。模型組和空白對照組給等體積的蒸餾水,連續(xù)5周,自由飲食。彩超監(jiān)測脂肪肝情況直到實驗結束,麻醉取血,剖腹取肝組織測定各項指標。飼養(yǎng)和給藥過程中各組均有死亡,結果統(tǒng)計 n=8。
2.3 觀察指標及測定方法 稱體質量,25%烏拉坦1 mL/kg腹腔注射麻醉,打開腹腔,立即觀察肝臟色澤;腹主動脈取血。3000 r/min離心,取血清檢測各項指標。
生化檢測:采用試劑盒檢測天冬氨酸轉氨酶(AST)、丙氨酸轉氨酶(ALT)、堿性磷酸酶(ALP)、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
2.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3.1 動物表現(xiàn) 空白對照組:兔毛光澤,體態(tài)活潑,反應敏捷,食量糞便均正常。高脂造模組:造模開始時,兔毛光澤,體態(tài)活潑,反應敏捷,食量糞便均正常。造模3周以后,出現(xiàn)兔毛凌亂,耳朵下垂,食量減少,精神不振,時有稀便。治療組:高脂造模家兔給予藥物治療后,食量有所增加,糞便逐漸出現(xiàn)正常,但總排便量增加。
3.2 肝臟形態(tài) 空白對照組家兔肝臟色澤暗紅,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模型組家兔肝臟包膜緊張,邊緣圓鈍,色澤橙黃,質軟;切面油膩,呈豆腐渣樣改變,甚者呈奶黃色,見典型肝脂變。各治療組家兔肝臟色澤、質地、外觀基本介于空白對照組與模型對照組之間。
3.3 血清轉氨酶的變化 給藥組的AST和ALT與模型組相比并沒有顯著性差異。而模型組的ALP含量高于空白對照組,模型組與低劑量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各組家兔血清轉氨酶的變化(±sTab.1 The change of AST、ALT、ALP of each group(±sU/L
表1 各組家兔血清轉氨酶的變化(±sTab.1 The change of AST、ALT、ALP of each group(±sU/L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5。
組別空白對照組模型組東寶肝泰組疏肝導濁方藥組疏肝導濁方藥組疏肝導濁方藥組劑量g/(kg·d)--0.18842 n888888 AST 65.89±17.3469.70±13.1866.70±20.5169.10±23.2463.40±17.4367.00±22.46 ALT 52.20±21.2560.80±12.5756.70±12.3460.90±14.9353.60±13.8759.50±16.53 ALP 66.20±16.5571.80±17.0356.00±14.4463.40±19.0663.20±19.1050.40±15.03△
3.4 對家兔血清NO、SOD、MDA的影響 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高脂飲食并沒有引起家兔血清中NO的增加,給藥組和模型組之間的NO水平并沒有顯著差異。而模型組的SOD水平下降(P<0.05),給予方藥治療后,中劑量及低劑量與模型組相比SOD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模型組MDA的含量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高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MDA含量顯著降低(P<0.01)。見表2。
表2 各組家兔血清NO、SOD、MDA的變化(±sTab.2 The changer of NO,SOD and MDA of each group(±s
表2 各組家兔血清NO、SOD、MDA的變化(±sTab.2 The changer of NO,SOD and MDA of each group(±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P<0.01。
劑量g/(kg·d)組別空白對照組模型組東寶肝泰組疏肝導濁方藥組疏肝導濁方藥組疏肝導濁方藥組--0.18842 n888888 NO(μmol/L)73.00±21.7280.25±16.8187.50±21.7065.75±6.7878.75±7.0976.75±15.05 SOD(kU/L)208.83±24.46156.15±36.13*184.37±26.12184.37±34.35228.59±46.94△△259.63±53.80△△MDA(mmol/L)1.69±0.909.53±1.81**8.45±1.914.69±0.82△10.30±2.9810.34±1.37
脂肪性肝病(FLD)簡稱脂肪肝,是由多種疾病和病因引起的肝臟脂肪性改變。輕度的肝細胞脂肪變性在大體上可無明顯變化,但當半數(shù)以上肝細胞有脂滴蓄積,或者肝內蓄積脂肪含量超過肝濕質量的5%,即形成脂肪肝。脂肪肝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可與中醫(yī)“痰濁”、“濕阻”、“脹滿”、“積證”、“脅痛”屬范疇。多數(shù)醫(yī)家認為,脂肪肝是由于飲食失節(jié),情志不暢,肝膽疏泄失常,脾失健運不能升清降濁、輸布精微,致使痰濕淤阻,濁積于肝而成為脂肪肝。
實驗結果顯示,疏肝導濁方藥低劑量組與模型組比較ALP水平有所降低。堿性磷酸酶(ALP)是細胞膜結合酶,在某些化學物質的誘導下,可使肝臟ALP合成增加。高脂血癥時,脂肪酸合成增加,導致肝臟中乙酰CoA積累,繼而產生?;憠A等,從而誘導ALP合成增加。疏肝導濁方藥低劑量組ALP水平降低,可能是因為疏肝導濁方藥可以降低血液中游離脂肪酸(FFA),導致肝臟中乙酰CoA積累減少,繼而使?;憠A產生減少,誘導減弱,ALP合成減少。提示:疏肝導濁方藥可以降低脂肪肝患者的ALP水平或許具有修復、保護肝細胞脂膜的作用。實驗結果還顯示:各給藥組、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比較AST、ALT水平沒有明顯變化。提示:疏肝導濁方藥和高脂造模飲食對家兔肝功能無損傷。
SOD、MDA含量的高低直接反應體內脂質過氧化的強度和速率,一直作為自由基產生和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的重要指標??寡趸瘜嶒灲Y果顯示:血清中SOD的活性模型組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組(P<0.05),這表明脂肪肝疾患使SOD活性降低。而疏肝導濁方藥中、低劑量組與模型組相比能顯著提高SOD活性。提示:疏肝導濁方藥能提高SOD活性,利于清除體內脂質過氧化產物;血清中MDA的含量模型組明顯高于空白對照組(P<0.01),表明模型組脂質氧化損傷嚴重。疏肝導濁方藥高劑量與模型組比較能顯著降低MDA含量。提示:疏肝導濁方藥可抑制家兔肝細胞膜及內膜系統(tǒng)中,多種自由基所致的脂質過氧化損傷。降低MDA的含量可以抑制肝臟膠原纖維的增生[1]。這可能是其抗脂肪肝氧化損傷的機制之一。
NO模型組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高脂飲食并沒有引起家兔血清中NO的增加,給藥組和模型組之間的NO水平并沒有顯著差異。但各給藥組與模型組相比有降低的趨勢。
脂肪肝的病變?yōu)榭赡嫘圆∽?,在早期診斷和合理治療下可康復。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部分脂肪肝患者可能發(fā)展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2]。西藥降脂雖有一定效果,但長期服用有不良反應[3],且停藥后血脂容易迅速回升。故迫切需要研發(fā)毒副作用小的抗脂肪肝天然藥物。本實驗研究為研制安全、有效的抗脂肪肝的中藥做了一些基礎工作。
[1]劉永剛,陳厚昌,蔣毅萍.姜黃素抗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2,13(5):273-275.
[2]Farrell GC,I arter CA.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from steatosis to cirrhosis[J].Hepatology,2006,43(Suppl 1):899-8112.
[3]Portincasa P,Orattagliano I,Palmieri V 0,et a1.Current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J].Curr Med Chem,2006,13(24):288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