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興銳
(廣州市番禺區(qū)中醫(yī)院檢驗科 廣東 廣州 511400)
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的檢測是尿液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療效觀察絕對必要,而且對能引起血液生化成分改變的其它系統(tǒng)疾病的診療也很有幫助。傳統(tǒng)的檢驗方法多采用人工鏡檢,不僅操作費時,而且人為的影響因素很多。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采用儀器檢測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的方法已經(jīng)日趨成熟,為了進一步探討采用儀器檢測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和人工鏡檢的結果有何差異性,現(xiàn)將我院近年來檢測的尿液標本結果分析總結如下。
隨機選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門診患者送檢的1200份尿液標本,其中男性標本671份,女性標本529份,患者年齡9~74歲,平均年齡39.5歲。尿液標本均是用潔凈一次性尿杯留取中段尿,分裝在2個試管內(nèi),每管10mL。一管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儀器檢測,另一管離心后進行顯微鏡檢查。
URINE ANALYZER DIRUI H一500尿化學分析儀(中國吉林省迪瑞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及配套試紙條,顯微鏡OLYMP US CX-31。
儀器檢測:按照儀器操作規(guī)程,開機后用標準試紙條進行質(zhì)控分析,儀器狀態(tài)正常后進行檢測,記錄紅細胞、白細胞檢測結果。人工鏡檢:取尿液標本以離心(2000r/min,離心5min),棄去上清液,取沉渣0.2mL直接涂片鏡檢,在高倍鏡下計數(shù)10個高倍鏡視野,計算紅細胞、白細胞平均數(shù)。
表1 2種方法檢測紅細胞結果分析
表2 2種方法檢測白細胞結果分析
表1,表2結果表明:1200份尿液標本,通過儀器檢測,紅細胞的陽性為631份,陰性569份;通過人工鏡檢,紅細胞的陽性為567份,陰性633份;紅細胞陽性檢測結果的符合率為89.9%;1200份尿液標本,通過儀器檢測,白細胞的陽性為473份,陰性727份;通過人工鏡檢,白細胞的陽性為494份,陰性706份;白細胞陽性檢測結果的符合率為95.7%;由此可見,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通過儀器檢測和人工鏡檢,其結果并不能完全一致。
尿液分析是臨床上診斷腎臟及尿道疾病的重要方法,尿化學分析儀以其操作方便,快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有取代人工鏡檢的趨勢。尿化學分析儀主要檢測尿中完整RBC及游離的Hb。其隱血結果與RBC數(shù)呈正相關,WBC的檢測是針對中性粒的脂酶,不能檢測紅白細胞以外的有形成分;顯微鏡是利用有形成分的折光性進行檢測。由于尿化學分析儀是通過化學檢測法檢測,而顯微鏡是通過物理方法檢測,2種方法的檢測原理不同,故對同一尿液標本的檢測結果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尿化學分析儀在尿液分析過程中,其檢測結果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溫度、PH值、尿液顏色、試劑質(zhì)量等。在檢測白細胞時,如果患者的尿液中含有某些藥物,或是女性的尿液標本中污染了白帶等分泌物,均可能造成兩種檢測方法檢測結果的差異。且尿液中分析儀測試結果隱血BLD與顯微鏡檢紅細胞不一定呈平行關系,必須引起臨床上的高度重視,必要時對患者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以免造成漏診。為了進一步確保儀器檢測尿液結果的相對準確,必須注意儀器的穩(wěn)定性,試帶質(zhì)量可靠,保存方法正確等,以免檢測結果受到干擾。
由此可見,人工鏡檢法是有形成分檢查的金標準,迄今為止尚無一種自動化儀器能全部替代鏡檢法。對于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檢測,適當情況下應根據(jù)患者的病因和癥狀,采用多種方法有機結合進行診斷,以提高檢測的準確率,降低假陰性結果的發(fā)生幾率,為臨床提供可靠的檢測結果。
[1]趙冬梅,王石英.尿液儀器分析與顯微鏡檢查結果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13(22):3303~3304.
[2]趙紅霞.尿常規(guī)檢查中鏡檢法與儀器法的比較[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3,16(10):1188~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