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頤
陳寅恪先生有言:“凡解釋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蹦敲?當人們公認某個字最能概括這個“社會”時,便能從這一字之微測量人們對社會的“認識程度”。在“用一個字、一個詞描述2009年的中國與世界”的“漢語盤點2009”年度字詞網絡征集活動中,“被”字高票當選為年度漢字,表明廣大網民對過去一年的真切感受與認知。
其實,中國百姓千百年來大都是“被”代表,“皇上”儼然是“黎民百姓”的代表。直到近代,現代新學自域外輸入,少數啟蒙先驅人物才認識到百姓是“被”代表。維新時期,梁啟超在《時務報》發(fā)表了一系列政治論文,論說中國自秦始皇建立專制體制以后,法禁日密,政教日夷,君權日尊,而個人無權,舉國無權,結果是國威日損。而西方之所以民富國強,關鍵在其興民權、開議院,人人有自由之權,國事決于公論。更明確就君、臣、民三者關系提出新見解:君、臣都是為民辦事者,君主好比店鋪總管,臣相則是店鋪掌柜,人民則是股東,國家的真正主人其實是人民。因此,人民不能“被”代表。譚嗣同也寫道:“原夫生民之初,必無所謂君臣,各各不能相治,于是共舉一民為君。夫曰共舉之,則非君擇民,而民擇君也。”“夫曰共舉之則必可共廢之。君也者,為民辦事者也;臣也者,助民辦事者也。”賦稅都是取之于民,作為“為辦民事之資”,“如此而事猶不辦,事不辦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義也。”統(tǒng)治者不能代表民,而是民的公仆。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家觀點更加明確、系統(tǒng)。如陳獨秀在《愛國心與自覺心》中激動地說:“國家者,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務,其國也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庇捎凇叭嗣瘛币步洺1弧皣摇贝?所以當國家違背人民意愿時,人民亦有權要求國家必須按人民的利益行事。國家應使個人的個性、創(chuàng)造力充分發(fā)展,“充其本然之能”,各人“謀充各得其所”的手段。魯迅曾說一部中國史就是“吃人”的歷史,這或許過于偏激,如說一部中國歷史就是人民“被”的歷史,反對者可能少得多。
但是,無論是維新時的梁啟超、譚嗣同還是“五四”時的陳獨秀、魯迅等,都只是少數“精英”,接受他們觀點的“民眾”其實微乎其微,真正的社會反響并不強烈,廣大民眾并未認識到自己其實一直是“被”代表。因此,陳、魯等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所以,這次廣大網民將“被”字選為“年度字”意義殊深。人們從“被就業(yè)”、“被幸?!薄ⅰ氨患有健鄙踔痢氨蛔詺ⅰ敝懈兄?、認識到了自己“被××”。只有覺醒到人民和政府間的“契約”關系,才會有“被”的感覺,標志著社會的覺醒。正如舉辦者的評點所說,“被”字當選“表達了公眾對于公民權責名實相符的吁求”。一百多年來少數啟蒙者的觀念,終于開始成為社會共識。認識到“被”,就是“不被”的開始。
【選自《新浪·博客》】
插圖 / 權利匱乏 / 伊戈爾(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