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麗,廖紅霞,金海紅,王 偉
(1.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婦科,河北 秦皇島 066000;2.中國人民解放軍93383部隊醫(yī)院)
隨著新的有效化療藥物的不斷問世和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化學治療已開始從婦科惡性腫瘤輔助性治療向主導性治療過渡,成為婦科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1]。但化療藥物都是細胞毒性藥物,在有效控制惡性腫瘤細胞生長的同時,對機體的正常細胞也會有殺傷作用,尤其是對骨髓的影響,從而導致化療不能足量、及時,使有些腫瘤產生化療耐藥,最終導致化療失敗。重組G-CSF的應用被認為是惡性腫瘤化療的重要里程碑[2],但價格昂貴。因此,選用1種在化療中能夠有效保護骨髓造血功能,輔助 G-CSF治療骨髓抑制,從而減少 G-CSF的用量,同時又方便、經濟的藥物就成為臨床的需要。本文就66例患者化療后出現的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分為2組進行分析,以評估地榆生白片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表1顯示,本文收集了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我科因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滋養(yǎng)細胞腫瘤行化療的患者66例,每次化療停藥后每2~3d檢查1次血常規(guī),畫出曲線圖,并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化療開始即給予地榆生白片0.4/次,每天3次,在每次化療后出現Ⅲ度骨髓抑制開始給予GCSF對癥處理,5 ~7μg/kg·d-1,如果按體重平均50kg計算,用尤尼芬300μg/d皮下注射;對照組,在每次化療后出現Ⅲ度骨髓抑制時開始給予G-CSF對癥處理,5~7μg/kg·d-1,如果按體重平均 50kg計算,用尤尼芬300μg/d皮下注射。2組均每日復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2次超過10×109/L,停藥繼續(xù)觀察血常規(guī)。2組在年齡、疾病種類、化療方案上無統計學差異(>0.05)。
表1 兩組病例的病人特點
吉塞欣150μg/支,華北制藥金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178元/支。
化療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表2)[3]。
表2 化療后骨髓抑制的分度
①2組粒細胞下降發(fā)生及持續(xù)時間;②Ⅳ度骨髓抑制發(fā)生例數;③平均用藥天數、用藥支數及價值;④用藥期間不良反應(包括發(fā)熱、局部紅腫、骨痛)。
所有統計分析均在SPSS10.0軟件上進行。分類變量用x2檢驗,組間差異比較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統計學有意義。
表3顯示,治療組粒細胞下降緩慢,平均持續(xù)時間短于對照組,平均用藥天數少于對照組,副反應發(fā)生率低,2組差異比較在統計學上有意義(P<0.05)。
表3 治療組與對照組觀察指標比較
表4顯示,治療組用藥劑量和支數均少于對照組,平均值2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治療組與對照組G-CSF用量及費用比較
化療是把雙刃劍,在殺滅惡性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人體的正常細胞產生毒性作用,但絕大多數毒副反應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均有一定的規(guī)律,是可以掌握和預防的。同時這些毒副反應也是可逆的[4],所以在治療腫瘤的同時,要重視對化療毒副反應的評估,及時發(fā)現、治療和預防嚴重的毒副反應。通過評估,及時給予相應處理,使化療能以最大效果治療腫瘤,降低其對患者的影響,是完成整個化療計劃的重要保證。造血功能障礙是毒副反應中最常見和最嚴重的1種,主要表現為白細胞減少。一般認為,化療后白細胞的減少通常開始于停藥后1周,至停藥10d~14d達到最低點,在低水平維持2d~3d后緩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復正常,呈 U型,故很多化療是3~4周進行1次。但臨床中觀察,常常會有患者白細胞下降過快、過早、不按時回升或白細胞減少期間合并發(fā)熱,從而延誤了化療的足量如期進行。G-CSF的問世為安全化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細胞,使其休止期縮短并提前進入增殖周期,促進中性粒細胞系統的早、中、晚幼粒細胞分化成熟并釋放入血,增強了中性粒細胞的堿性磷酸酶活性及其抗感染能力[5]。對于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需要進行干預已經成為共識,但其價格昂貴,同時劑量大于150μg/d時會有發(fā)熱、骨痛等不適,影響了化療期間的生存質量和化療的依從性。
中醫(yī)學認為,化療藥物為寒毒外邪,易導致機體脾腎功能損害,脾為氣血化生之源,腎主骨生髓,脾腎虧虛是化療藥物引起骨髓抑制的根本原因[6],所以中藥預防化療導致的骨髓抑制已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有效方法。地榆生白片是地榆皂苷與鞣質等組成的純中藥制劑,具有健脾補腎、益氣養(yǎng)血、活血化瘀等功能。實驗顯示,地榆生白片能改善骨髓循環(huán),促進造血干細胞、造血祖細胞增殖分化,防護化療對骨髓造血組織的損傷,從而提高外周血細胞水平[7、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化療開始即應用地榆生白片,使白細胞下降出現時間晚,持續(xù)時間短,發(fā)生嚴重骨髓抑制例數少,且副反應小,無論從生活質量還是經濟指標都好于對照組,提示地榆生白片可減輕化療藥物所致的骨髓抑制,作用平穩(wěn),無明顯不良反應,安全性好,價格便宜,故二者的聯合應用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1] Ozols RF,Bundy BN,Greer BE,et al.Phase III trial of carboplatin and paclitaxel compared with cisplatin and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optimally resected stage III ovarian cancer:a Gynecologic Oncology Group study.J Clin Oncol,2003,21:3194-3200.
[2] Hüvel K,Engert A.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an update and summary[J].Ann Hematol,2003,82(4):207-213.
[3] 沈鏗,郎景和.婦科腫瘤臨床決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45-345.
[4] 宋鴻釗,楊秀玉,向陽.滋養(yǎng)細胞腫瘤的診斷和治療[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02-202.
[5] Sheng yuan X,Martin H,Lena H,et al.Granulocg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er(G-CSF)induces the production of cytokines in vivo.Br J Haematol,2002,108.848-853.
[6] 灑榮桂.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腫瘤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腫瘤,2003,12(6):324-326.
[7] 張蓓,胡丕麗.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腫瘤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華腫瘤雜志,2003,25(3):302-304.
[8] 黃國鈞,宋浩亮,羅華菲,等.地榆生白片對小鼠骨髓造血機能損傷的保護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2,18(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