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貴華 曹雙俊 黃 亮
草魚(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因其飼料利用率高、生長迅速,已發(fā)展成為我國淡水養(yǎng)殖的當家品種。尤其是近幾年飼料養(yǎng)魚的迅猛發(fā)展,現已迅速發(fā)展到池塘、水庫及湖泊等淡水養(yǎng)殖水域均主養(yǎng)草魚,網箱單養(yǎng)草魚也較為普遍。但由于高密度養(yǎng)殖[1]、水體環(huán)境日趨惡化和營養(yǎng)成分的失衡等諸多因素,出現越來越多的以肝臟疾病為主要特征的草魚疾病,以及其機體免疫力下降而導致草魚病毒性出血病的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給當前我國的水產養(yǎng)殖業(y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2-3]。因此,研究與開發(fā)對草魚具有護肝作用和提高免疫功能,且不影響其生長的免疫增強劑已成為當務之急。
α-苯基苯并吡喃(phenyl-benzopyran)是從一種分布廣泛的植物中提取的多酚類物質,具有較強的生物學活性,無毒副作用、無殘留、不產生耐藥性[4],為了驗證其能否作為草魚的飼料添加劑開發(fā)利用而設計了本試驗,研究草魚攝食了添加α-苯基苯并吡喃的飼料后對其生長性能、肝脂代謝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旨在為該物質作為免疫增強劑在草魚養(yǎng)殖業(yè)上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試驗所用草魚來自德寧水產飼料有限公司順德市試驗漁場,室內試驗在德寧水產飼料有限公司的水生生物研究中心進行。α-苯基苯并吡喃由德寧水生生物研究中心提供。
根據2006、2007年連續(xù)兩年在草魚養(yǎng)殖生產飼料中添加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護肝及提高其免疫力的效果,設計3個試驗組,分別為含α-苯基苯并吡喃20 mg/kg(A組)、40 mg/kg(B組)2個劑量試驗組和1個對照組(C組,不添加),每個試驗組設5個重復,每個重復30尾。1 500尾草魚種暫養(yǎng)一段時間后,從中選取體長(12.5~13.5)cm的健康草魚450尾隨機分別飼養(yǎng)于15個300 L的圓形玻璃缸水族箱中。整個試驗在室內全自動循環(huán)水系統(tǒng)中進行,水溫控制在25~27℃。試驗期的水質指標控制范圍為:溶氧大于 5.0 mg/l;酸堿度為 6.5~7.5;氨氮濃度低于 0.5 mg/l。每2周對養(yǎng)殖系統(tǒng)進行清洗1次,試驗共60 d。
對每組給定的飼料嚴格按最大攝食量投喂,投喂率為魚體重的2.5%~3.0%,每天投喂3次,分別為8:00、13:00、和18:00。每天精確記錄各組的飼料投喂量及各池魚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發(fā)病死亡情況等。每天清洗1次濾水棉墊,10~15 d換水1次等。
自配制加工基礎日糧,各試驗組飼料是在基礎飼料上分別將 20 mg/kg(A 組)、40 mg/kg(B 組)α-苯基苯并吡喃均勻混合到配料中,經逐級預混加工制成的顆粒飼料。各試驗組飼料成分含量見表1。
將魚停食1 d,使之排空糞便后開始試驗,從每個水族箱中取魚10尾,稱重后擊打頭部致昏迷,立即解剖,先心臟采血,置離心管中靜置2 h后,離心10 min,分離血清;再取得肝臟和背部肌肉樣,分別稱其重量。所有樣品取得后立即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測。
表1 基礎日糧配方組成(%)
從所取肌肉樣品,分別采用105℃常壓干燥法、凱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及550℃灼燒法測定肌肉和肝臟的水分、粗蛋白、脂肪和灰分含量[5]。
特定生長率(%/d)=(lnW-lnWo)/d×100;
餌料系數=消耗的飼料量/魚體增重量;
肝體比=肝臟重/魚體重×100;
肥滿度=W/L3×100。
式中:W——試驗結束時魚體尾均重;
Wo——試驗開始時魚體尾均重;
d——養(yǎng)殖試驗天數;
L——試驗結束時魚體長。
溶菌酶活力測定采用冷凍干燥的溶壁微球菌測定方法[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測定采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方法[7];丙氨酸轉氨酶和天門冬氨酸轉氨酶活力測定采用King氏法[8]測定。
用 SAS(Release6.12)統(tǒng)計軟件 ANOVA、GLM 法進行方差及協(xié)方差分析,Duncan's法檢驗法進行多重比較。表中結果表示為平均數±標準差(X±SD)。
表2 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生長性能的影響
從表2中可以看出,添加40 mg/kg(B組)α-苯基苯并吡喃的試驗組的凈增重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且餌料系數最低,這說明在飼料中添加40 mg/kg α-苯基苯并吡喃對提高草魚的生長性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試驗測定了魚體營養(yǎng)組成(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內臟重占體重的百分比和肥滿度作為部分評價草魚魚體品質的指標(見表3)。
表3 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肌肉品質的影響(%)
根據表3結果,對照組與試驗組之間草魚水分、灰分含量、內臟比差異不顯著,表明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水分、灰分含量和內臟比無影響。從魚體蛋白含量看,添加α-苯基苯并吡喃的兩個試驗組要高于對照組魚體蛋白含量,但差異不顯著。脂肪的數據顯示,隨著添加量增加,魚體脂肪含量呈下降趨勢。添加40 mg/kg(B組)α-苯基苯并吡喃的試驗組肥滿度要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草魚血清功能指標見表4,試驗B組草魚血清中ALT和AST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SZ)的活力卻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α-苯基苯并吡喃可以通過提高草魚肝臟的解毒功能來提高魚體的免疫能力。
表4 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血清轉氨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響
表5 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肝臟的影響
從解剖中可以看出,對照組草魚的肝臟偏大,出現黃色脂肪沉積的現象,表5的數據也反映了這一情況,對照組與試驗組相比,肝體比,肝脂明顯偏高,已出現脂肪肝癥狀,試驗組各項數據明顯低于對照組,且隨α-苯基苯并吡喃添加量的增加,各項數據顯示下降趨勢。
在本次試驗中,有意提高飼料中棉粕、菜粕的比例,兩者之和超過50%,添加少量豆粕、沒有添加魚粉等高質量蛋白源。棉、菜粕用量過大,里面的有害物質會對肝臟造成較大的毒副作用。魚類脂肪肝的形成原因很多,除了營養(yǎng)不平衡外,因有毒、有害物質造成脂肪肝的報道很多,可以認為,飼料中棉、菜粕用量過大很可能會導致脂肪肝。若進一步惡化,就會誘發(fā)肝膽綜合癥,而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α-苯基苯并吡喃,意在觀察可否顯著改善肝功能,可否預防脂肪肝的出現。
在本試驗中,添加量達到40 mg/kg α-苯基苯并吡喃可顯著提高試驗組草魚的凈增重(P<0.05),可顯著提高草魚的肥滿度(P<0.05),并對草魚魚體品質沒有造成影響。
如何評價養(yǎng)殖草魚的各項生理功能還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復雜課題,本試驗僅選擇血清轉氨酶、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這幾個常規(guī)指標,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試驗草魚的肝功能、免疫和防御能力,以便探討試驗的飼料原料對草魚生理機能的影響。
轉氨酶是體內催化轉氨基作用的酶,廣泛存在于機體組織。正常新陳代謝過程中,血清內維持一定水平的轉氨酶活性。當肝、腎、心等組織發(fā)生病變時,由于組織細胞腫脹、壞死會導致大量的轉氨酶釋放到血流中,從而引起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天門冬氨酸轉氨酶活性顯著升高,血清轉氨酶活力越高表明肝胰臟受損傷越嚴重。本試驗檢測了這兩個指標,結果顯示試驗組的ALT和AST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α-苯基苯并吡喃對草魚肝臟有保護功能。
溶菌酶(LSZ)是破壞細菌細胞壁的酶,其活力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魚體抵抗細菌侵襲的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機體超氧化自由基的清除劑,廣泛分布于細胞內和各種體液間,能阻止并消除自由基的連鎖反應,以保護機體免受損害,SOD活力的增加有助于提高魚體的自我保護能力。本試驗中,試驗組的SOD和LSZ活力均有所提高,添加40 mg/kg α-苯基苯并吡喃則可顯著提高草魚血清中ALT和AST的活力。
試驗表明:α-苯基苯并吡喃可通過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以保護肝臟來預防草魚肝膽綜合癥的出現、可提高草魚的免疫力以提高魚體對外界的防御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促長效果。
[1]王文博,李愛華,汪建國,等.擁擠脅迫對草魚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J].水產學報,2004,28(2):139-144.
[2]馬貴華,陳道印,劉六英,等.草魚出血病的免疫學研究進展[J].漁業(yè)現代化,2008,35(1):45-49.
[3]喻運珍,王小玲.黃芩甙對草魚肝功能及免疫機能的影響[J].水利漁業(yè),2006,26(3):97-98.
[4]馬貴華,陳道印,劉六英,等.多酚對河蟹免疫功能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07,28(4):9-11.
[5]袁玉蓀,朱婉華,陳筠輝.生物化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7-223.
[6]Hultmark D.Insect immunity,purif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ree inducible bactericidal proteins from hemolymph of immunized-pupae of Hyalophera cecropia[J].Eur.J.Biochem.,1980,106:7-16.
[7]張龍翔.生化實驗方法和技術(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7-223.
[8]陳玉春,顧雪飛,劉敏.5種中草藥對鯉血清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及紅細胞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J].淡水漁業(yè),2007,37(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