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術山
作為語文老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擺脫傳統教育思維的束縛,讓教學走近生活,讓語文教學順應時代要求。
1要放寬眼界及時更新教學方法語文老師能否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說到底,還是教育觀念更新的問題,套用一句話說就是語文老師要做到與時俱進,永遠能與時代合拍。
筆者認為,教師首先要徹底地更新教育觀念,明白“教是為了不敦”的最淺顯的教學原則,大膽地發(fā)動學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代庖,要明白知識的傳授永遠不如技能的傳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漁。其次,教師要研究教材和學生,吃透兩頭。教材中哪些是最應該講的又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破疑。同時教師還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縛,因時制宜,大膽取舍。不求面面俱到,萬元一失;但求一點突破,學有所獲。要及時了解語文教學動態(tài),針對學生的實際開展研究性教學,利用活動課來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提高語文能力。作為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知識廣博一些,要成為一個雜家。上課時能旁征博引增強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語文老師更要關注社會關注生活,讓我們的教學更貼近學生更貼近生活。
2要廣開途徑。拓寬學生的信息來源語文學科課外獲取的知識量隨時代發(fā)展不斷擴大。因此,必須讓學生改變單一從課堂獲取知識的途徑,走出只向課堂攝取信息的誤區(qū)。語文老師不能把自己當成傳授“固有知識”的機器,而應該側重向學生傳授獲取知識的方法。這就是授之以漁。教師不僅要克服知識貧乏造成的尷尬,不斷地充實自己,教師更應改變角色,寧可做一個牧羊人,把學生引向知識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個割草人,因為你很可能滿足不了現代的學生。筆者在教學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首先,要重視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以課本為載體,向課外延伸。語文課本的文章,我們只能把它當成一個例子,教師講課時,不能眼光只盯住課內,要注意以篇引類,拓寬語文的空間。當然,課本是我們教學的依據,我們不能拋開課本談拓寬,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課內知識夯實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學向縱深發(fā)展。
其次,要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學習名篇名著。為了改變許多學生閱讀面狹窄的現狀,我們的《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了中學生應該涉獵的名著名篇。為了能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更上一個臺階,我們應該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閱讀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3要不拘形式。認準目標講求實效語文教改應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發(fā)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路子。教學是實實在在的事,來不得任何的弄虛作假。教師要在認真鉆研教綱的基礎上,認真研究閱讀,口語交際和作文等專項研究,要博采眾長。事實上,我們當代也涌現出多少語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大師。像魏書生,錢夢龍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樹的名家。我們要避免固步自封,虛心地借鑒別人成功經驗,使自己也能在教學上形成獨特的風格。不管哪種教法,都必須符合我們的實際,我們既不能好高騖遠,又不能裹足不前。
在新形勢下。教師有必要重新認識“師者,所以傳遞授業(yè)解惑也。”因為,這使教師習慣于在學生面前扮演淵博的師長角色,盡展“師者”之風采,卻渾然不顧課堂的效益。特別是語文教師。那課文中生動的情節(jié)總會讓一些教師產生不吐不快的沖動,但這博古通今、天馬行空的永遠是老師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學生的能力,它除了贏得學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實際上,學生什么也沒得到。往往聽了這樣的課后,私下了解學生,反映都不盡人意。但目前的課堂教學仍存在若片面理解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的現象。所以,很多老師對課堂還是拿捏不準,怕放而亂,收而死,因而,學生的分組只是走過場,沒有真正發(fā)揮合作學習。還有就是有的老師本身素質不高,在教學中沒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教學機會,不能給予適時的啟發(fā),使得很好的教學機遇一晃而過。
作為語文教師,只有主動更新教育觀念,求實創(chuàng)新,及早掌握現代教學新技術,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才能把語文教好,讓學生學好,讓學生通過學習語文,真正能起到提升思想水平、豐富文化儲備、優(yōu)化表達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