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萍,聞利群,周武峰
(中北大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微乳液-超臨界CO2流體技術的設備設計
陳英萍,聞利群,周武峰
(中北大學化工與環(huán)境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本文設備設計用于微乳液-超臨界CO2流體技術高壓體系的紫外在線檢測,高壓池體側端帶有控溫探針,能實時測量池內溫度,同時高壓池外部設有加熱帶能夠自行調節(jié)溫度,池體與萃取釜主體相連,通過閥門控制流量,這樣的設計保證了池內所測的物質與萃取釜都在同等條件下,真正實現(xiàn)了在線檢測。
在線檢測;紫外光譜;設備設計;超臨界流體技術;微乳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研究溶液反應動力學的常用方法之一,超臨界流體介質的壓力一般在幾個兆帕以上,而一般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無法滿足高壓要求,因此在超臨界流體中研究化學反應動力學一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1]。超臨界CO2萃取過程中,被萃取物料的得率取決于超臨界CO2在萃取裝置中的流動狀態(tài),萃取的批與批之間會有較大差異;而且萃取過程中不同的時間段,萃取物成分也會有一些差別。如何使萃取產品質量穩(wěn)定可控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通過萃取過程中的在線檢測實現(xiàn)產品質量控制是一條重要途徑。在超臨界CO2萃取生產中,靠離線檢測分析萃取物,并以此調節(jié)生產過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滯后,不能及時反映萃取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同時也不能調整不合理的生產狀態(tài)而使該批產品報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而在線檢測則能快速分析檢測萃取物,有效監(jiān)控萃取過程,保證產品質量。通過在線檢測系統(tǒng)還可以了解、評價提取工藝的合理性,為優(yōu)化萃取工藝條件提供實驗數(shù)據(jù)[2]。因此,在線檢測技術對促進超臨界CO2萃取技術的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工藝流程設計是針對某一種物料,以試驗技術為基礎,以中試裝置長時間正常運行的工藝技術為依據(jù),設計出可用于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流程,具有進一步分離產品的能力,并可適用于多種天然產物有效成分分離、精制的裝置。超臨界流體萃取過程由萃取階段和分離階段組成,按照所采用的操作方法不同,有變壓萃取分離(等溫法)、變溫萃取分離(等壓法)和吸附萃取分離(吸附法)3種基本的工藝流程。但是,隨著工藝研究的發(fā)展,單純的等溫或等壓法,已不能再滿足人們需求,本設計綜合了等溫等壓的優(yōu)點,采用氣泵控壓,水浴加熱,使用銅-鎧傳感器控溫,不但能實時精確測溫,且加工、操作簡單,降低了設備成本。流程圖如下(圖1)
圖1 微乳液-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流程圖
本文主要涉及到兩個設備的設計:萃取釜和高壓檢測池。萃取釜是超臨界萃取技術發(fā)展的關鍵之一,對不同形態(tài)物料需選用不同的萃取釜;高壓檢測池設計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物質檢測結果,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小覷。
2.1 萃取釜設計
萃取釜結構的一個重要參數(shù)是長徑比,對于固態(tài)物料,其長徑比在1∶4~1∶5之間,對于液態(tài)物料,其長徑比為1∶10左右。SC-CO2微乳液是表面活性劑分子溶于SC-CO2相自發(fā)形成的聚集體,其中表面活性劑的非極性尾伸展于SC-CO2相,極性頭聚集成極性核,水分子增溶于微乳核中,從而形成熱力學穩(wěn)定、光學上透明的微乳液[3]。本文針對的是AOT-異辛烷-水微乳液體系而加工的實驗設備,通過考察文獻和資料得知實驗所采用的微乳液最大膨脹度為550%,所以,設計萃取釜時沒有根據(jù)通常的長徑比計算,而是根據(jù)實際微乳液膨脹度計算所得,取長徑比為1∶2.2。
為了觀察到物料的反應情況,本設計給萃取釜的側面安裝了視窗(如圖2),可直接觀察到液面的反應情況,視窗材料使用有機玻璃,玻璃面上有刻度,不僅能直觀的觀察液面反應情況,而且還可以只通過簡單計算就得到液體的膨脹體積。
釜體和端蓋的密封采用螺紋密封,密封墊片采用聚四氟乙烯,進料管直接焊入釜蓋內部,由于超臨界CO2萃取過程有較高的操作壓力,所以高壓釜上設有安全閥,當壓力高于設計壓力時,安全閥自動放空,可避免事故[4]。在萃取釜內,還裝有物料提籃,提籃的底端放有燒結片,可方便得到萃取物。
圖2 微乳液-超臨界CO2萃取釜
2.2 高壓檢測池設計
超臨界流體內化學動力學的研究中,因分光光度法檢測要求被測物必須盛放在比色皿里面,而普通的比色皿不能滿足高壓的要求,在線檢測根本無法實現(xiàn)。本文的高壓檢測池為兩面透光的柱狀密閉耐高壓金屬池,金屬的材質為1Cr18Ni9Ti不銹鋼,兩端透光視窗采用石英玻璃(最高設計壓力21MPa,厚度為10mm),直徑Φ=14mm,其內部結構如圖3所示。高壓檢測池的內體積為4.6mL,光程長約為29mm,進出樣口位于柱體柱面兩側,接縫處用聚四氟乙烯墊片密封,能夠拆卸徹底清洗。
圖3 紫外高壓檢測
實驗時,打開截止閥,將配置好的含有萃取物料的微乳液放入高壓萃取釜內,調節(jié)溫度達到設定值。打開(如圖4)四通閥中的F1、F2,關閉F3、F4,通過氣泵向釜內通入CO2,達到預定值后,停止加壓,關閉F1。保持溫度、壓力恒定,靜置1h左右,以確保體系充分擴散、濃度均勻。在這期間,打開F3,向高壓檢測池中通入CO2掃基線,關閉F2,檢漏后用針形閥排空2次,打開電熱帶加熱,調整溫度和萃取釜內溫度一致,待高壓檢測池的溫度達設定值后,打開F1,調整節(jié)流閥F5將試液慢慢注入高壓檢測池內,開啟高壓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開始時間掃描并記錄結果??梢源蜷_F4取樣,放在另一臺紫外光譜儀上檢測,記錄結果,對比實驗中在線和離線檢測的數(shù)據(jù)差異。
圖4 實驗流程圖
本文設計的設備初步應用于實驗室微乳液-超臨界CO2流體技術中,使用良好。文獻[5]中采用的是先取樣再檢測的間接方法,但此方法對快速反應明顯不適用,而且取樣過程中肯定會改變反應液的相組成而帶來誤差。劉元沖等[6]曾采用改建的高壓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解決了高壓在線檢測的問題,但他們在實驗時仍需手工搖動檢測池,使微乳液達到勻一透明一相,這還是不可避免的存在著檢測延遲。本文設計用于高壓體系的紫外在線檢測,高壓池體側端帶有控溫探針,能實時測量池內溫度,同時高壓池外部設有加熱帶能夠自行調節(jié)溫度,池體與萃取釜主體相連,通過閥門控制流量,這樣的設計保證了池內所測的物質與萃取釜都在同等條件下,真正實現(xiàn)了在線檢測。
[1] 劉元沖,等.一套高壓紫外在線檢測的動力學研究方法[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4).
[2] 雷華平,等.超臨界CO2流體萃取中的在線檢測技術[J].化工進展2006:367-370.
[3] 韓布興,等.超臨界流體科學與技術[M].中國石化出版社,2004:49-61.
[4] 廖傳華,等.超臨界CO2萃取技術及成套裝備[J].石油化工設備,2002,31(5).
[5] Fernandez CidM V,Van Der Kraan M,Veugelers W JT,et al. Kinetics study of a dich lorotriazine reactive dye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J].Super critical Fluids,2004,32(1/3):147-152.
[6] 劉元沖,等.一套高壓紫外在線檢測的動力學研究方法[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4).
Equipment design of the microemulsion-CO2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
CHEN Ying-ping,WEN Li-qun,ZHOU Wu-feng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Shanxi Taiyuan 030051)
This design of equipment is for UV-line detection of high-pressure system of microemulsion-CO2supercritical fluid technology.Two sides of the high-pressure pool body with a temperature probe can real-time detect temperature of pool.The external high-pressure tank with heater band can be self-adjust the temperature.The poo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extraction kettle,flow is controled through the valve,This design can ensure substances measured into the high-pressure pool and extraction kettle into the same extraction conditions,on-line detection is truly realized.
on-linedetection;UVspectroscopy;equipmentdesign;supercriticalfluidstechnology;microemulsion
book=2010,ebook=80
10.3969/j.issn.1008-1267.2010.02.011
TQ 051.8+3
A
1008-1267(2010)02-0029-03
2009-11-03
陳英萍(1984-),女,在讀碩士,主要從事設備安全和無機納米粒子技術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