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析宗教世俗化的性質和特征

2010-08-15 00:46:08任曉龍
懷化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世俗化神圣

任曉龍, 邵 迪

(1.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北京100875; 2.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外語系,河北廊坊065000)

世俗化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征。世俗化 (的)問題已然成為當今社會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而宗教的世俗化則是世俗化問題中的一個基本和重要層面。宗教的世俗化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但在過去的年代,人們并沒有因為宗教世俗化了而懷疑它是否還是宗教,然而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中危及到了宗教的核心,即神圣性。因而這一問題成 (為)了人們熱切關注和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這一問題不僅是現(xiàn)代社會中的宗教生存 (所必須面對)的一個挑戰(zhàn),同時也是其必須認真解決的一個重要的難題。深入了解宗教世俗化的性質及 (其)特征,有利于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健康發(fā)展,(同時)有利于 (我們)引導宗教為現(xiàn)代社會 (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一、宗教世俗化的性質

學術界通常認為,宗教世俗化的概念最早是作為一個法律術語出現(xiàn)在韋斯特伐利亞和約中。該合約是象征“三十年戰(zhàn)爭”結束而簽訂的一系列和約。其主要內容之一便是新教在神圣羅馬帝國內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同時法國、瑞典和部分帝國內的新教諸侯獲得了原先由天主教會控制的大片土地。由此看來,“世俗化”一詞本來是用于法律條文中的一個專業(yè)術語,只不過后來隨著其意義和內涵的不斷豐富而逐漸出現(xiàn)在了現(xiàn)代社會的不同層面之中,而其中的一個重要層面便是宗教。對于宗教世俗化這一概念的界定,學術界尚無完全統(tǒng)一的意見和觀點。宗教社會學的代表人物之一馬克思韋伯曾指出:“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理性化、理智化的時代,總之是世界祛除巫魅的時代;這個時代的命運是一切終極而最崇高的價值從公眾生活中隱退——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越領域,或者流入直接人際關系的博愛。”[1](P16)可見,在韋伯看來,所謂的世俗化實際上就是他所說的理性化和理智化。這確實是我們現(xiàn)代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和普遍的現(xiàn)象和特征。而彼得貝格爾認為:“我們所謂的世俗化意指這樣一種過程,通過這種過程,社會和文化的一些部分擺脫了宗教制度和宗教象征的控制?!盵1](P128)貝格爾所說的這種過程實際上就是反神圣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去神圣化的過程,這和韋伯所言的理性化和理智化過程是相吻合的。由此可見,貝格爾在宗教社會學思想方面多少還是受韋伯的影響的。而除二人之外對宗教世俗化概念和性質做出較為全面和詳盡概括的要算是拉里西納爾了。他認為宗教世俗化的內涵在于:“第一,表示宗教的衰退,即指宗教思想、宗教行為和宗教組織失去了它們的社會意義;第二,表示宗教團體的價值取向從彼世向此世的變化,即從內容到形式都變得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市場經濟;第三,表示宗教與現(xiàn)實社會關系的分離,宗教失去了其公共性與社會職能,變成了純私人的事物;第四,表示信仰和行為的轉變,即在世俗化過程中,各種主義發(fā)揮了過去由宗教團體承擔的職能,扮演了宗教代理人的角色;第五,表示世界逐漸擺脫了其神圣特征,即社會的超自然成分減少,神秘性減退;第六,表示‘神圣’社會向‘世俗’社會的變化等?!盵2](P200)

可見,對于宗教世俗化的性質問題,學者們有著不同的理解角度,但其中也包含了共性特征。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出這樣的概括:宗教世俗化是和宗教的神圣化相對的一個概念;宗教世俗化所表達的是俗世對神圣世界和觀念的一種反抗和擺脫的過程;同時宗教的世俗化與宗教的神圣化之間處于一種張力的關系之中。簡而言之,宗教世俗化的性質就是世俗社會對神圣社會的擺脫以及神圣社會在世俗社會中的調整與適應。宗教世俗化的這一性質決定了它的特征。

二、宗教世俗化的特征

宗教的要素主要包括宗教的意識觀念、行為和組織三方面。對于宗教世俗化的特征,我們也可以從這三方面來考察,即宗教意識觀念的現(xiàn)世化、宗教組織的現(xiàn)代化、以及宗教行為的簡化。

1.宗教意識觀念現(xiàn)世化

宗教意識觀念要素的核心是宗教的信仰。所謂宗教的信仰就是對神圣者和彼岸世界的信仰。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這兩個方面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現(xiàn)世化的傾向。古典的宗教觀念中,神圣者處于絕對和無限超越的地位。在基督教古典教義之中,上帝被認為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宰者,是人類無法實現(xiàn)的絕對的無限。人類雖然具有上帝形象,但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獲得上帝獨有的至真、至善。而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類則是越來越具有將相對和有限的世俗之物或者世俗之人置于絕對和無限地位的傾向。這在上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神學家萊茵霍爾德尼布爾看來是現(xiàn)代人類所犯的最深重的罪。正如他所說:“現(xiàn)代人希望靠自然本身的內在力量,或者理性的逐漸擴張,或者剪除罪惡的特殊根源,諸如僧侶階級、專制政府以及階級分化等,來走向某一完美的社會?!盵3](P23)人類自我意識的不斷擴張,加上自身理性能力的不斷提高使得人類大有取上帝而代之進而憑自身力量在現(xiàn)世社會中建立上帝之國的趨勢。而這種視有限的自我或者有限的自然能力為至高無上的無限和絕對的思想和行為是現(xiàn)代社會中宗教世俗化在宗教信仰方面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

而在對彼岸世界的信仰方面,宗教世俗化的傾向則更加明顯。這種傾向在神學自由主義思想中有著鮮明的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阿爾布列希特利奇爾認為宗教是實踐的,而非形而上學的,也不是神秘的;因此,上帝之國雖然具有超越的性質,但是通過人們負責而有美德的生活所表現(xiàn)的個人的無私愛心的使命,具體的實現(xiàn)在社會的道德改造之中,從而它又徹底是現(xiàn)世的。[4](P366)

由此可見,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類隨著對自然的不斷征服以及自身理性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自信心也愈發(fā)暴漲;其結果便是對自我的信任和愛正在逐漸代替對上帝敬畏和依賴,對現(xiàn)世的關注正在逐漸代替對彼岸世界的向往。其原因在于現(xiàn)代社會中人類所擁有的巨大的物質財富和強大的理智能力使得人類陷入了自滿和驕傲的地步。這是現(xiàn)代社會中的人所應該警惕的。

2.宗教組織的現(xiàn)代化

所謂宗教組織主要是指宗教人員在其中開展宗教活動的場所和機構。宗教人員和宗教機構是構成宗教組織的兩個根本要素。宗教機構,比如寺院和教堂等,本身是應該具有高度的神圣性和封閉性的。人們見到此類的場所和機構本應望而生畏的;然而隨著社會的現(xiàn)代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其神圣性和封閉性程度呈現(xiàn)出了持續(xù)的減弱趨勢。

宗教的世俗化在宗教組織方面的表現(xiàn)是顯而易見的。相信大家對如下的描述不是很陌生?!斑@位年過花甲的老僧人,竟手戴金戒指、手表,拿著大哥大,吸著中華牌香煙。他身材魁梧,滿面紅光,看上去非常健壯,完全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苦行僧’形象?!盵5]雖然這些現(xiàn)象不是普遍的,但是我們從一個側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宗教世俗化對宗教神職人員的深刻影響。

宗教組織現(xiàn)代化的另一個重要體現(xiàn)在于宗教機構功能的變化。本應保持高度封閉性的寺廟和教堂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深化已然變得越來越開放。很多宗教機構出于經濟收入的考慮便把這些地方變成了旅游場所和培訓機構,更有甚者竟然將其設為休閑娛樂場所。比如:在我國西南的一些寺廟中,有些和尚經常會看一些雜志、小說以及錄像帶,以此作為娛樂和消遣。有的甚至會在夜間放映武打電影。如此而為,神圣何在?敬畏何在?嗚呼哀哉!可悲可嘆!世俗與神圣之間的差距大有被縮小甚至取消的趨勢。

可見,宗教的世俗化在宗教組織方面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并且是十分深刻的。

3.宗教行為的簡化

宗教行為是宗教信仰觀念的外在化,同時也是宗教組織向信徒灌輸宗教意識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宗教要素中的這一層面也未能逃脫世俗化的影響。這一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宗教戒律和宗教禮儀的簡化方面。

宗教戒律作為宗教行為的理論指要,從本質上來講是宗教禁忌的規(guī)范化和條文化。傳統(tǒng)宗教中的戒律是十分繁雜和嚴格的,而在現(xiàn)代社會中這些條例和禁忌已經逐漸地變得簡化了。比如:一些寺廟當中的很多年輕和尚經常在晚間到商店買一些肉類食品,甚至會違反戒律而飲酒等。這種現(xiàn)象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世俗化對現(xiàn)代宗教行為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基督教傳教方式上也有著很明顯的體現(xiàn)?,F(xiàn)代化工具在教會當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例如:“用無線電廣播傳教,設立電視教堂,用電話傳教,用電腦傳送經文等?!盵6](P144)

上述影響在宗教禮儀上同樣有著很鮮明的展現(xiàn)。總體看來,簡化是現(xiàn)代宗教禮儀的一個主要特征。在西方,很多教會很少舉辦圣事。天主教教會當中也有很多越來越簡化如洗禮和婚禮等很重要的禮儀?!靶陆探虝嗟某洚斄松鐓^(qū)社交活動的場所,它們組織老人俱樂部、婚姻咨詢處等等。”[6](P143)反觀國內,情形也大同小異。這在藏傳佛教中有著很明顯的體現(xiàn)。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這種簡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耙恍┧略好磕?月份的嘛呢法會從原來的22天縮短為7天,原來為期7天的3月修供法會已經不再舉行?!薄霸S多寺院對誦經期限也進行了靈活變通,例如:原來規(guī)定的超度亡人的誦經要求7個僧人念7天,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兩三個僧人念兩三天經,甚至也可以是一個僧人念一天經。”[7](P216-217)

可見,世俗化的浪潮在宗教的不同層面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無論是宗教意識、宗教組織還是宗教行為都受到了世俗化的很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宗教的世俗化在現(xiàn)代社會中愈演愈烈。它是一個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社會過程。從本質上來講,宗教的世俗化是現(xiàn)代社會理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大有導致傳統(tǒng)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中喪失其功能的趨勢。從其特征來看,宗教世俗化的表現(xiàn)形式是十分多樣化的。因此,宗教如果要在當今社會中健康的發(fā)展,必須做出調整,但是在其調整過程之中絕不能夠將自身的核心內核,即神圣性。當然,世俗化的背后隱含著宗教復興的可能。這也是不爭的事實,因為神圣與世俗總是相互依存的。世俗的社會正是產生神圣宗教的沃土。正如伊利亞德所說:“對于這些聲稱自己是非宗教徒的現(xiàn)代人,宗教和神話在他們無意識的深處都已‘黯然失色’。這也意味著,對于這種人,再次地整合一種宗教生命觀的可能性存在于他心靈的深處?!盵8](P124)正確引導宗教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發(fā)展可以為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做出貢獻。

[1]彼得·貝格爾.高師寧譯.神圣的帷幕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會學 [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R·尼布爾.成窮譯.人的本性與命運 (上卷)[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

[4]段德智.宗教概論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陳元福,章海英,周永明.青海環(huán)湖地區(qū)藏傳佛教的現(xiàn)狀調查[J].青海民族研究,2000,(3):78-84.

[6]孫尚揚.宗教社會學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陳榮富.文化的演進——宗教禮儀研究 [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社,2004.

[8]米爾恰·伊利亞德.神圣與世俗 [M].北京:華夏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歡
世俗化神圣
神圣大陸(下)
神圣大陸(上)
FOR YOU, O DEMOCRACY
神圣的使命 光榮的擔當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20
神圣的簡約
神圣敖包
草原歌聲(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8
論佛教的與時俱進
東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3:27:22
19世紀中晚期英國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從??隆皺嗔υ捳Z”視角解讀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傳記世俗化傾向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論鳩摩羅什形象的世俗化演變
连州市| 江阴市| 钟祥市| 梁山县| 兰西县| 会泽县| 平原县| 津南区| 惠安县| 自治县| 江城| 恩平市| 台东县| 顺义区| 颍上县| 当阳市| 南靖县| 隆回县| 兴安县| 陆川县| 大新县| 德庆县| 遂平县| 铁岭市| 西宁市| 仁怀市| 东阿县| 临夏县| 新野县| 怀安县| 郑州市| 镇坪县| 淳安县| 九寨沟县| 虹口区| 德昌县| 乌什县| 常熟市| 东港市| 鸡东县| 平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