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旭琳
(湖北孝感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VOA:提高大學生英語高頻詞產出性技能的有效途徑
席旭琳
(湖北孝感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孝感 432000)
許多大學生在注重閱讀理解和語法的英語考試中往往得高分,但在說話和寫作時卻難以找到恰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在說話或寫作時完全想不起來那些自己原本熟悉的常用詞語??朔@一障礙的有效方法便是利用美國之音(VOA)“特別英語”節(jié)目來提高學生英語高頻詞的說和寫等產出性技能。
美國之音;高頻詞;產出性技能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有不少大學生在注重閱讀理解和語法的英語考試中能得高分,但在說話和寫作時卻難以找到恰當的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作為英語教師,長期以來我們目睹了自己的學生用言語來表情達意時的艱難。在他們口頭和筆下常常是由于用詞不當而導致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其根本原因是他們在說話或寫作時完全想不起來那些自己原本熟悉的常用詞語。
其實,以上現象并非只有中國學生才會遇到。Nation認為,把接受性閱讀和聽力詞匯用于說話和寫作等產出性技能對學生而言往往是困難的[1]。雖然在詞匯習得和運用中表現出個體差異,但學生普遍發(fā)現:二語學習中,要充分掌握詞語的拼寫、發(fā)音和理解是一項不小的挑戰(zhàn)。本文探討克服這一障礙的有效方法,即利用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來增加大學生的詞匯量并提高其高頻詞的說和寫等產出性技能。
1.1 產出性技能與接受性技能
Nation將詞匯知識描述成包含四種語言技能的接受性技能和產出性技能。接受性技能是指聽一段對話或閱讀語篇時識別和理解詞語的能力;產出性技能則是說話和寫作時流利和恰當運用詞語的能力。接受性技能和產出性技能相互關聯,也可分為書面技能 (讀和寫)與口頭技能 (說和聽)[1]。例如,學習者如果不閱讀就沒法寫,如果不聽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會話。產出性技能和接受性技能相互關聯性使得采用聽說讀寫等四項技能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接受性技能,尤其是閱讀,是習得詞匯的有效方法??墒?同樣是那些詞語,在說話和寫作時卻不容易想起來。因此,除了通常的詞匯習得策略以外,如何把那些熟悉的詞語運用于說和寫等產出性技能便成了當務之急。
1.2 高頻詞的學習
詞匯學習的一個有效策略就是掌握大量的高頻詞,即那些在書面和口頭語篇中出現得最多的詞,因而也是最有用的詞語。按照 Nation&Newton的說法,英語中最常用的2 000個詞語,連同其屈折形式在內,“構成了任何一本書的任何一頁詞語的 85%”[2]。就同樣篇幅的口頭語而言,這比例可能更高。因此,使學生大量接觸高頻詞的聽說讀寫四項技能練習至關重要。Nation&Newton認為,受過母語為英語教育的成年人有大約20 000個詞族的詞匯。他們把詞族界定為“基本詞、其屈折形式以及少量的較規(guī)則的派生形式”[2]。不過,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以更少的詞就能滿足其基本需求。在詞頻研究的基礎上,Nation&Waring建議學習者需要3 000至5 000詞族的接受性詞匯和2 000至3 000詞族的產出性詞匯才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自如[3]。
詞匯知識不可能從僅僅一次偶遇中獲得,即便這種偶遇涉及大量的直接教學[1]。對于二語學習者而言,只有“當接觸了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時”[4],詞匯知識才會通過在不同的語境中連續(xù)遇見某個詞而逐漸增長。這跟一語學習者并無不同之處。
當輸入的聽力練習和用于泛讀的語篇中包含了大量熟悉的詞匯時,就是可理解性輸入[5]。不過,并非每個單詞都同樣有用。教師應確保材料中含有不時在文獻、對話和教科書中出現的高頻詞。高頻詞使得語篇更可理解,在低頻詞上耗時太多會抑制學生的理解和產出。
Nation認為,學習者應該在認識了高頻詞以后逐漸地學習低頻詞。必要時可采用以下策略來學習低頻詞:1)從上下文中猜測詞義;2)在卡片上學習詞語及其翻譯;3)分析詞語的各個部分(詞根、前綴和后綴);4)查閱詞典[5]。
1.3 詞語的搭配
所謂詞語的搭配是指一起出現從而傳達意思的詞組。每一種語言在詞語的搭配方式上具有任意性,搭配的模式也是不可預測的[1]。因此,學習者必須把目的語的一些重要的搭配保留在記憶中。成功地儲存和回憶大量常用搭配是產出自然英語所必備的條件。
1.4 詞匯發(fā)展框架
Nation認為,每個高頻詞都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學習[5],應該在聽、說、讀、寫中重復遇見、有意識地學習,在易懂的語篇中遇見,并有意識地關注,比通常處理得更快。一個平衡的詞匯發(fā)展項目從以下四個方面整合了同等的機會:
1)以詞義為中心的輸入。廣泛接觸熟悉的詞匯至關重要,通過口頭輸入和廣泛閱讀可以做到這一點[5]。泛讀材料中的生詞應當在 3%至5%之間;
2)以詞義為中心的輸出。學習者還需要進行注重生詞理解的說和寫的活動。對單詞的澄清、重復和解釋幫助學習者增加并記住其產出詞匯。Nation建議復述故事、角色扮演,因為這些口頭活動在新語境中呈現熟悉的詞[1]。
3)著重于語言的學習。研究表明,學生從直接學習詞語的各個方面——搭配、詞義、發(fā)音以及拼寫中受益匪淺[5]。這些活動也有助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4)流利度的發(fā)展。在以流利度為中心的活動中,學習者更加注重交流思想,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各種任務。Nation提議進行分層泛讀、十分鐘寫作、多次聽同樣的語篇,以及三個同伴用逐漸遞減的時間來講述同樣的故事[5]。
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學生至少應該認識大約6 500個英文單詞,其中大約有2 533個出自 Nation的學術詞匯表,頻率最高的有1 000個。然而,學生在說和寫時還是不能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使得這些高級英語學習者不能在產出練習中自如地使用高頻詞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學生傾向于把低頻詞作為提高產出技能的方法,他們誤認為高頻詞表明英語水平不高,這種態(tài)度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大量的錯誤。
2)學生接觸語言輸入的量有限。其主要來源是遠離現實生活的英語課本。應試教育體制也促使他們閱讀著重于詞匯識別、語法和閱讀理解的書籍。他們的聽力理解練習也有限。
3)學生接觸語言輸出的量有限。應試教育體制使學生的英語產出性練習微乎其微,大量的閱讀和聽力練習占用了說和寫的時間。
4)學習者關于詞語搭配的意識比較淡薄。詞匯學習對他們而言意味著死記硬背脫離上下文的英語詞匯表的中文定義,用英語說和寫變成了逐字逐句把漢語翻成英語而較少注意英文搭配。因此,無論這些搭配在學生讀或聽的時候顯得多么容易,在說和寫的時候就是不會用。
由于找不到說和寫所需要的詞語,不少學習者把學英語當成艱難的任務,感到無所適從。這些學習者顯然需要教師的指點和幫助。
3.1 美國之音 (VOA)“特別英語”節(jié)目的優(yōu)勢
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四項技能發(fā)展的高頻詞,尤其注重在說和寫的時候產出這些詞的機會?!疤貏e英語”節(jié)目使用了1 500個基本詞匯來表達有趣的書面和有聲的新聞、音樂、語言、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報道。雖然報道是關于醫(yī)療和科學方面的內容時有些單詞陌生些,但這些詞匯中多數由高頻詞組成。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得到了全世界的英語學習者,尤其是初學者的青睞。不過,我們的教學實驗表明:高級英語學習者的說和寫技能也可通過此節(jié)目而大幅提高?!疤貏e英語”節(jié)目的優(yōu)勢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收聽容易。學習者可以利用互聯網來學習,方便且易于操作。
2)“特別英語”節(jié)目使學習者接觸到大量的使用高頻詞的可理解性輸入。這些詞語的重復使用和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搭配使學生更容易學會基本詞匯,也為廣泛地說和寫提供了教學機會。
3)“特別英語”節(jié)目以其趣味性強且內容翔實的報道激起了學習者學習英語的熱情。它使學習者接觸到用來表達全世界都在廣泛討論的熱門話題的詞匯,因而為學習者提供了他們確實需要的用于真實交流的語匯,這一點跟教科書中的話題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習者有很強的動機來學習可以滿足其交際需求的很多詞匯和短語來表達的相關材料。材料有趣時,學生有可能更專注。采用有趣和相關的話題對于說和寫至關重要[1]。
鑒于“特別英語”節(jié)目的以上優(yōu)勢,根據我們的教學經驗,可以開設以下輔助課程,從而提高學生高頻率英語單詞的產出技能。
3.2 基于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的詞匯課
我們所說的詞匯課是兩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活動。頭兩個月里訓練學生收聽“特別英語”節(jié)目,然后獨立陳述節(jié)目中的各種報道。周課時 2節(jié),每次課 90分鐘,教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學習詞語搭配以及如何收聽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
3.2.1 第一階段
這一階段呈現有關詞語學習的基本理論知識。這就需要教授學生關于在接受性和輸入性語境中的詞匯運用,并表明在接受性活動中所掌握的大量的高頻詞如何可以顯著地幫助他們流利、準確地產出英語。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學英語不僅僅涉及到背誦單詞的漢語定義。關于詞匯學習的基本理論知識的介紹無疑會鼓勵和幫助學生認識到詞匯習得并非高不可攀。
這一階段也使學生適應美國之音“特別英語”節(jié)目。
3.2.2 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著重挑選特別英語節(jié)目中的報道,用于提高學生的搭配意識:1)與課本材料相關的有趣話題;2)最有用的詞匯和搭配??梢杂贸R姷拇钆湎驅W生表明單個的詞語是如何相互關聯從而產生特別的語境的。
3.2.3 課堂詞匯活動
頭兩個月的課堂活動步驟如下:
1)聽沒有文字稿的特別英語報道三次,要求把關鍵詞和搭配記下來;
2)學生結成對子用報道中的詞語和搭配來討論該話題;
3)將文字稿在銀幕上放映,學生再聽兩遍,并重點關注有疑問的詞語與概念;
4)學生不看文字稿,分組做詞語練習,比如互相提問,并把搭配翻譯成漢語,以確認他們可以正確使用報道中出現的詞和搭配;
5)學生用 15分鐘時間盡可能多地寫,盡量使用“特別英語”報道中出現的詞和搭配。3.2.4課外作業(yè)
在整個詞匯課中,要教會學生搜集從“特別英語”報道或其他地方遇見的新詞、熟悉的詞匯和搭配,這有助于學生說話和寫作時回憶熟識的詞語。教師要鼓勵他們問以下問題:“需要時我能自如地運用這個詞 /詞組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嗎?如果不能,有必要使之成為我產出性詞匯的一部分嗎”?
教師要鼓勵學生隨身攜帶詞匯筆記本以便不時地添加、溫習這些詞條,有時間時可以給它們分門別類。這樣有助于使詞條條理化。
3.2.5 評分和測試
評分和測試是為了鼓勵學生重視詞匯活動??梢远ㄆ诎言~匯筆記本和他們的寫作練習收集起來,進行評分,確保詞匯練習的反撥作用。
另外,學生成對地或小組活動時,可以花一些時間進行單個的口頭測試。教師給出所記錄的詞和詞組的中文意思,學生給出相應的英文,也可以通過提問敦促學生產出目的語詞和詞組。
3.2.6 學生陳述
兩個月以后,學生開始對課外作業(yè)的“特別英語”報道進行口頭陳述。輪流對全班或四人小組的成員進行陳述。對全班陳述的發(fā)言者通常提前一周通知,以便有時間準備。針對要講的話題學生必須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便回答來自班級的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陳述分三步進行:
1)發(fā)言者在黑板上 (對全班陳述時)或紙條上 (小組陳述時)寫下他們認為有助于陳述的詞和詞組;
2)發(fā)言者作有關“特別英語”報道的口頭陳述;
3)其他學生就自己不清楚或有趣的內容向陳述者提問。
當學生進行小組陳述時,教師可參與討論,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任何幫助。每次班級陳述之后,教師都要評價發(fā)言者的表現,指出其明顯的錯誤,并提出建議,幫助他們提高陳述水平。
在詞匯學習中,重點不僅僅應該放在擴大學習者的詞匯量上,而且還要幫助他們提高對高頻詞及其搭配的熟悉程度。這一點對于高級英語學習者、初學者和中級學習者都是一樣的。教師應該努力讓學生能夠從接受性知識到產出性知識、從有意識地認識生詞到無意識和自動地運用它們的過程中不斷地取得進步。
[1]Nation,I.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a:43-98.
[2]Nation,P.&J.Newton.Teaching vocabulary[A].I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ed.J.Coady and T.Hucki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38-254.
[3]Nation,P.&R.Waring.Vocabulary size,text coverage and word lists[A].In 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ed.N.Schmitt andM.McCarth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6-19.
[4]Nagy,W.On the role of context in first-and second-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A].In 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ed.N.Schmitt and M.McCarth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64-83.
[5]Nation,I.S.P.How good is your vocabulary program?[J].ESL Magazine,2001b,4(3):22-24.
VOA:An EffectiveMethod to I mprove College Students’Productive Skills of High FrequencyWords
XIXu-l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aogan University,Xiaogan,Hubei 432000,China)
Many college students,who score high on English exams that emphasiz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grammar,have difficulty finding the English words they need to express their ideas in speaking and writing.The reason might be thatmany common words they are familiarwith do not come to mind when they are speaking orwriting.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pe with this obstacle and illustrates how to use the Voice ofAmeric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productive skills.
VOA;Special English program;high frequency words;productive skills
H319
A
1671-6876(2010)05-0459-04
2010-09-20
席旭琳 (1963-),女,湖北安陸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二語習得和英語教學研究。
[責任編輯:張 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