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
(臺州學院 藝術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大奏鼓的民俗學解讀
陳輝
(臺州學院 藝術學院,浙江 臨海 317000)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車鼓亭”,發(fā)源地在石塘鎮(zhèn)箬山里箬村,原先是由流行于福建泉州、晉江一帶元宵節(jié)鬧花燈時迎神“割火”時表演的“跳鼓”演變而來。大奏鼓的表演方式,是由男性7-9人扮演女角,身穿類似戲曲中的媒婆服飾,手執(zhí)扁鼓、木魚,跣足上場,且敲且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大奏鼓蘊涵著箬山漁村獨特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既是寶貴的文化資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其價值正在蓬勃興起的民俗旅游中得到體現(xiàn)。
大奏鼓;民間舞蹈;歷史;現(xiàn)狀;民俗學;解讀
大奏鼓是流傳在浙江省溫嶺市石塘鎮(zhèn)箬山漁村的民間舞蹈,是上世紀90年代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的一個漁村舞蹈。大奏鼓舞蹈動作粗獷詼諧,邊奏邊舞,舞者全為男性,服飾打扮卻是女性:頭戴羊角狀發(fā)簪,耳掛特大耳環(huán),赤腳套腳環(huán)。大奏鼓舞蹈在漢族中不多見,具有獨特的地方色彩。[1]逢年過節(jié),跳《大奏鼓》已成為箬山半島漁民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動內容。由于廣大漁民的喜愛,這個舞蹈世代相傳,綿延至今。作為一種民間藝術,2006年6月,大奏鼓入選臺州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7月,大奏鼓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大奏鼓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奏鼓這種帶有濃郁的漁村氣息的民間歲時節(jié)令習俗舞蹈,究竟有什么獨特的藝術魅力?本文試從民俗學的角度對大奏鼓的歷史淵源、傳承情況、藝術特色及社會價值進行解讀。
石塘位于溫嶺東南沿海,為一古老的漁村集鎮(zhèn),舊稱石塘山,原為一海島。據《臺州府志》記載:“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獨砌以石,故即以為全島總稱”。隨著地殼運動,加上歷年來人為的圍墾促淤,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石塘與內陸相連接。石塘箬山居民多數從閩南遷入,據《福建·惠安縣志》和《箬山陳氏宗譜》載,清朝康熙初年,由于長期的海禁,加上回族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沖突,以及自然災害等原因,被迫外遷到內陸的惠安居民無法重返故鄉(xiāng),一部分人便飄泊到溫嶺、玉環(huán)一帶。后與本地人通婚,繁衍定居下來,形成現(xiàn)在的箬山居民體系。[2]陳、郭、莊是箬山的三大姓,而陳姓是大奏鼓的主要傳承人。閩南居民移民到石塘箬山等地,也帶來了閩南獨特的文化與風俗,如箬山人之間講的是閩南方言,箬山至今仍保存著惠安風格的古老建筑,當地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七月七小人節(jié)、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扛臺閣等,亦從閩南傳入。而最具閩南風情的民俗是有“漁村第一舞”之稱的大奏鼓。
大奏鼓,原名“大典鼓”、“車鼓亭”,發(fā)源地在石塘鎮(zhèn)箬山里箬村,原先是由流行于福建泉州、晉江一帶元宵節(jié)鬧花燈時迎神“割火”時表演的“跳鼓”演變而來。跳鼓表演者一般男女成對,扮演成雷公、雷婆,在街上即興表演,其余演員各執(zhí)一種打擊樂伴襯,表演動作開朗大方,情緒活潑歡快,音樂以打擊樂為主,節(jié)奏快慢多取決于鼓手的表演。主要道具“堂鼓”直徑約40厘米,行進間由二人抬,經常在民間節(jié)俗喜慶和踩街活動時出現(xiàn)。箬山鬧花燈的一個主要節(jié)目之一是“扛臺閣”:以前是將八仙桌翻過來,四腳扎個頂篷,也有由毛竹、木材制成轎子模樣,由青壯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漁村的藝人用彩燈、彩帶,鮮花等把臺閣扮得花轎似的,十分艷麗。扮成戲曲角色的童男童女坐在里面,由4-8名青壯年男子抬著,排成長隊沿街游行。臺閣隊伍前面還有一口燃燒著的火鑊,火鑊扛到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得不斷地往內添加木柴,使其柴火旺盛,意為紅紅火火、百事興旺。[3]大奏鼓原先是行走在火鑊和臺閣之間的一種吹打樂,大鼓停放在鼓亭之中,鼓手指揮著追隨左右的其他成員。樂隊成員一般為7-9人左右,每人手持一件打擊樂器,一人吹奏嗩吶??梢姡笞喙囊欢葧r期是作為一個扛臺閣游行時的伴奏樂隊被這里的漁民繼承下來的。
不知從何時起,樂手們已經不再滿足于隨走街穿巷的火鑊與臺閣隊伍一路吹吹打打了,他們繼承了祖先“跳鼓”的傳統(tǒng),在自己敲出的鼓點中開始邊走邊扭,并且男扮女裝,涂脂抹粉,扭曲夸張地跳起舞來。里箬村的先輩們說,“當他們的祖先還居住在福建惠安時,大奏鼓是女人們演的”。[3]
古時候信息閉塞,科技落后,漁船設施簡陋,靠人力和風帆行船,漁民們無法預知氣象的變幻,每次出海都兇險莫測,生死未卜。因此,當一艘艘漁船滿載著豐收的喜悅歸航時,望眼欲穿的婦女們便從箱底翻出平常舍不得穿的漂亮衣裳,過節(jié)似的敲鑼打鼓,到海灘上去迎接討海的男人們平安歸來。我們今天看到的箬山男人們習慣于赤腳表演大奏鼓,及其服飾、道具都是從惠安女那里沿襲而來的。從元宵節(jié)鬧花燈、趕廟會的“跳鼓”到惠安女迎接丈夫返航儀式的“大典鼓”,再到箬山男扮女裝的“車鼓亭”、“大奏鼓”,其間不知經過了多少年、多少代人的傳承、流變。由于年代久遠,沒有官方的文字記錄,更沒有現(xiàn)代發(fā)達的傳媒資訊和錄音錄像設備,口耳相傳的歷史,其可靠性往往值得懷疑。關于大奏鼓的淵源可謂眾說紛紜?!氨热缋矬璐逵腥苏f大奏鼓最初起源于臺灣的高山族,比較兩處的風俗,雖然可以找到一點相似之處:他們都喜歡赤足,喜歡佩戴各種頭飾、耳飾、手鐲、腳環(huán)和項圈,但這些特征其實并不能說明什么,因為其它民族比如苗族、土家族同樣有此風俗。另外,從高山族人擅長的杵舞和長發(fā)舞中也很難發(fā)現(xiàn)大奏鼓的痕跡?!保?]但是,考慮到民俗文化在流傳過程中的變異因素,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們是否可以作如此推測:大奏鼓的根在閩南,隨著人口的遷徙,流傳到不同的地方,就演變成各自不同的民間舞蹈。但奇怪的是,在福建惠安一帶,如今已經找不到大奏鼓的蹤跡了。泉州有一種民間樂種叫“車鼓樂”,其演奏形式及樂器與大奏鼓十分相似。廈門也有個叫“車鼓弄”的民間歌舞,但其表演形式、音樂特點、舞蹈動作與大奏鼓大相徑庭。可見,閩南的大典鼓(閩南語“大抵鼓”)傳到箬山后,漸漸變異了,形成了粗獷與幽默相諧成趣的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如今,誰也無法說清大奏鼓的原樣。甚至有人對大奏鼓是不是源于閩南也產生了懷疑。但我們從移民歷史、傳承人來歷、當地民俗的源流考察,仍可以斷定大奏鼓的根在閩南。
最近,筆者參閱了溫嶺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林迪新同志提供的大奏鼓申遺材料,發(fā)現(xiàn)大奏鼓的第一代傳人為福建惠安女陳兆鳳,其傳承譜系基本上是福建惠安移民后裔陳姓世族。參見林友桂的《從文化變遷的角度論大奏鼓的衍變》一文,發(fā)現(xiàn)大奏鼓的第一位民間嗩吶吹奏手黃良桂 (當地人稱黃大臭)是一位 “福建道士”。當時,大奏鼓的曲調便是他定的調子。[4]
據箬山里箬村的老人回憶,20世紀30年代,日寇侵華,沿海漁民遭受滅頂之災,大奏鼓也在一場浩劫中一度失傳。50年代,大奏鼓開始重整旗鼓,并有了舞蹈的雛形。1950年,大奏鼓的第二代傳人莊道春、陳其鴻等人組織了一次規(guī)模較大的演出。在這次演出中,他們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模仿老太太走路的顫顫巍巍、孕婦走路的蹣跚模樣,有婆婆媳婦風風光光迎接老頭子打漁歸來的意思。從此,大奏鼓不再是祭神儀式中的吹打樂了,演變成了且奏且舞的民間舞蹈形式。這種形式與閩南原先的“跳鼓”傳統(tǒng)民俗也更接近了。文革期間,大奏鼓這種看似古怪的男扮女裝表演形式被視為“牛鬼蛇神”而遭到禁演,一度銷聲匿跡。1979年初,為配合《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的收集整理工作,里箬村莊道春、陳祥豐、陳其鴻、陳德福、陳其坤等人,重新跳起已消失近20年的大典鼓。當時,鐘永余、陳其盈、陳其勝等人參與挖掘整理,并改名“大奏鼓”上報。值得一提的是,現(xiàn)在我們見到的大奏鼓,其舞蹈動作基本上是由陳其勝加工改編的。這個年輕人曾經去福建惠安尋根,從前輩那里獲得一些感性的印象,并賦予大奏鼓新的內涵。1990年,大奏鼓被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并拍成影片《漁村小敘》在中央電視臺多次播放。1994年3月,溫嶺撤縣設市慶典儀式上,由60多人參與表演的《大奏鼓》舞蹈引起極大的轟動?,F(xiàn)在,大奏鼓已從箬山向周邊輻射,箬山大奏鼓已成為石塘大奏鼓、溫嶺大奏鼓。每逢喜慶日子,石塘鎮(zhèn)政府就會拉出一支大奏鼓隊參加演出,并且有老人班、青年班、少年班和女子班。大奏鼓既活躍了漁區(qū)群眾文化生活,也進入城市的舞臺,越奏越響,越舞越遠。根據大奏鼓的原素材改編的《臺州灣漁鼓》、《太陽鼓》等,參加省、市演出多次獲獎。2000年元旦,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照耀溫嶺石塘,使這個有著“東方的巴黎圣母院”之稱的漁村和大奏鼓更加聞名遐邇。
曾為大奏鼓設計服裝的溫嶺石塘籍畫家郭修琳先生曾這樣形容箬山大奏鼓:“(它)粗獷而纏綿,奔放而含蓄,一會兒是靈魂的吶喊,一會兒是生命的細語,既體現(xiàn)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著漁民內在情感的沖動,及征服大海本質力量的自信。”[5]這是對大奏鼓這一溫嶺漁村特色舞蹈藝術特征的生動概括。
大奏鼓的表演方式,據1992年版《溫嶺縣志》記載,是“由男性7至9人扮演女角,身穿類似戲曲中的媒婆服飾,手執(zhí)扁鼓、木魚,跣足上場,且敲且舞,伴以鑼鼓、嗩吶,熱烈粗獷,幽默詼諧”。大奏鼓的基本動作是扭腰、甩胯、搖頭?;竟?jié)奏為強弱二拍子。最初的化妝很簡單,用牙粉加水涂于臉上,再用紅紙在兩臉頰印上雞蛋大小的紅圈?,F(xiàn)在用白油彩平涂臉面,再用紅油彩涂圓圈。最初的服裝為閩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頭飾用布條、紗巾,裝上羊角尖發(fā)簪,兩耳掛大耳環(huán),赤腳套腳環(huán)。后改成上穿深藍色斜襟短襖,下穿桔黃色大口褲,衣衫邊角繡上桔紅色魚紋圖案花邊,頭戴橄欖形黑色羊角帽,兩耳掛金花、戴耳環(huán),赤腳板,套上手鐲腳鐲。后來為了突出打鼓者,打鼓者改為男裝,對襟短襖,頭扎紅布條。
大奏鼓的伴奏音樂是打擊樂,配以嗩吶吹奏旋律。其常用的一個曲調是:[6]原來步行演奏時用小堂鼓,為敲擊方便,把小堂鼓安裝在一個支架上固定在身上,并在支架上扎一個小亭子,舊稱“車鼓亭”。后來改堂鼓為大鼓,在場地上跳舞時,大鼓置于場地中央不動,若是邊跳邊行進時,大鼓則由兩個人抬著敲。另外還有魚梆、銅鐘(凸心鑼)、鬧鈸、大鈸、小鈸、小鑼、叫鑼等,人手一件。惟一的吹奏樂器是嗩吶,有時一支,有時兩支。除大鼓外,其他樂器和人員可增可減。大奏鼓的音樂素材主要來自于溫嶺民間音樂。沒有復雜的結構體,音調簡單、節(jié)奏規(guī)整。調子主要有“哏噔敲”、“嗆高啷”(閩南語)等。[5]據大奏鼓的加工整理者陳其勝介紹,大奏鼓的音樂也有閩南高甲戲的影子。高甲戲小丑出場時所奏的音樂及所用的樂器,與大奏鼓十分相似?!伴}南高甲戲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一種化裝游行演出,在民間樂曲的伴奏下作即興表演”。[7]從這一點看,它的起源與大奏鼓如出一轍,大奏鼓的音樂與它有淵源關系,也在情理之中了。由于大奏鼓的音樂基本上是即興演奏的,調子隨鼓點而走,按照鼓的節(jié)奏,由嗩吶來吹奏主旋律,而嗩吶吹奏的主旋律又是因人而異的,嗩吶演奏者變了,曲調亦會隨之而變。因此,它的音樂隨意性較大。鼓聲是整個鼓隊的靈魂所在,輕重緩急頗有講究。槌落在鼓面上,在發(fā)出一個聲音的同時,也反饋給鼓手一個力度上的微妙信息,人與鼓之間有一種息息相關的氣韻,演奏者體會到這點才能做到“人鼓合一”。[3]在整個演奏過程中,大鼓一直起著指揮的作用,形成了一套比較規(guī)范的指揮語言。嗩吶演奏者與鼓者也形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
舞者隨著鼓的節(jié)奏調整舞步和隊形。大奏鼓的舞步有馬蹲躍步、擺浪步、顫肩四方步、小踏步等,隊形變化也豐富多彩,常用的隊形有一箭繞八、雙箭翻浪、雙箭門、元寶陣、半月繞八字、滾滾翻花、十門陣、龍門陣等。[2]表演時演員跣足上場,邊走邊敲擊手中樂器,扮作“漁婆”的演員則邊走邊扭,給人以熱烈粗獷、幽默詼諧之感。關于大奏鼓的表演為什么是男扮女裝,陳其勝介紹說:大奏鼓早先源于祭神儀式,由于舊時“男尊女卑”思想,節(jié)俗祭祀活動一般都是男人參加。而箬山的男人們在表演大奏鼓時,為了掩蓋自己的真實面目,就在臉上涂脂抹粉,扮演成“漁婆”形象。
大奏鼓原先是在漁船、碼頭上表演的,它的特點在于表演者的自由發(fā)揮,“自由調”與“自由跳”是其最突出的特點。由于沒有既定的樂譜,藝人們可以根據當時的情緒、演出場地來決定舞步和演奏的時間長短。這種“即興”的方式正是民間藝術的生命力所在。[5]大奏鼓在隨意性的同時又有它的規(guī)整性,這主要表現(xiàn)在節(jié)奏方面。這樣,鼓的統(tǒng)領作用就顯得尤為突出,它是舞蹈的靈魂,也是大奏鼓這個響亮名稱的核心內容之所在。
民俗是民眾生活形態(tài)的真實反映,舉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的內涵與形式,以及其間思想、行為、儀節(jié)、活動的記錄與形成,都是民俗學探討的主題,這種約定俗成的習慣與風俗,不僅是人們生活的提升與滿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8]
民俗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民眾的、未被記載的、傳統(tǒng)的東西,它包括這傳統(tǒng)的內容和形式以及互相傳播的方式、技巧。民俗學研究就是試圖分析這些傳統(tǒng)(包括它的內容及進程)以揭示人類文化遺產中正式記載之外的人類普通生活。從民俗入手,探討它的意義、形式和功能,研究不同文化間的聯(lián)系,我們有可能更廣泛地了解人類的習俗、文化和精神生活。
客觀地說,作為舞蹈的大奏鼓,它并不優(yōu)美,大奏鼓的音樂也并沒有什么獨特之處。但當我們把大奏鼓作為一種民俗事象,進行調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考證,探求它的歷史淵源、藝術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fā)生、發(fā)展、傳承、流變的過程,其民俗學價值就凸顯出來了。大奏鼓蘊涵著箬山漁村獨特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既是寶貴的文化資源,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其價值正在蓬勃興起的民俗旅游中得到體現(xiàn)。隨著大奏鼓的逐漸走紅,箬山獨特的民俗文化也引起外界的關注。由于石塘、箬山地處東海一隅,又受到閩南移民文化的影響,與溫嶺其他地方的民俗迥然不同,當地的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民間建筑、民間飲食、民俗服飾、民俗節(jié)日、民俗風情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媒體。可以說,以大奏鼓為代表的箬山漁村民俗是溫嶺文化、旅游部門的一張名片,其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民俗文化本身的價值。
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1840-1910年)說過:人們在活動中不自覺地形成的民俗,最后變成了人們要自覺維護的范式,因為 “民俗是一股社會力量”。對于一種民俗而言,民眾的生活常態(tài)、生存條件也就是社會需求,民間藝術本身也是某些社會需求的產物。箬山大奏鼓之所以脫胎于閩南的“跳鼓”而獨樹一幟,正是順應了社會需求才得以生成和傳承下來。大奏鼓最早是源于祭神,每逢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漁村的人們都要通過自己的特色節(jié)目來進行祭祖,箬山漁民沿襲了祖先的傳統(tǒng),信奉媽祖,大奏鼓便有了特殊的宗教意義。慶典是現(xiàn)代大奏鼓的主要社會功能,每逢節(jié)日或重大社會活動,當地都有大奏鼓的表演,如溫嶺撤縣設市慶典儀式、曙光節(jié)慶典儀式、石文化旅游節(jié)慶典儀式等,都少不了大奏鼓登場。娛樂也是大奏鼓的社會功能之一,元宵節(jié)鬧花燈扛臺閣,是箬山漁村最為盛行的傳統(tǒng)習俗,其間,漁民們當然一定要表演大奏鼓來抒發(fā)喜悅的心情。此外,漁船滿載而歸的時候,漁民們也會自發(fā)地跳起大奏鼓慶祝豐收、祈求平安。從民俗學的角度看,大奏鼓是當地漁民生活形態(tài)(儀式行為)的真實反映,大奏鼓把在箬山已經絕跡了的福建老太婆(老年惠安女)的形象和裝飾加以藝術夸張,形成這個參與者男扮女裝的雛形。他們赤著腳,敲著鼓,即興發(fā)揮,把瞬息萬變的大海的多重性格、豐富多彩的漁村風情、艱苦卓絕的與大自然搏斗的氣概和征服大海奪取豐收凱旋而歸的自豪統(tǒng)統(tǒng)融入這一民間藝術中,形成自由跳、自由舞、使勁奏、時而跳躍奔突,時而如醉如癡,時而激越粗獷,時而扭扭捏捏,隊形也隨著舞蹈動作時起時伏,按著大鼓的節(jié)奏而不斷改變,真實地展示了漁民內在的情感。
隨著漁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漁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十分重視對民間藝術的挖掘、搶救、傳承和保護,大奏鼓有了更大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如今,在箬山,表演大奏鼓的團隊受到政府的保護和企業(yè)的資助。經常性地在一些風景區(qū)內表演,吸引了海內外慕名而來的游客。大奏鼓被譽為“中國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
值得欣慰的是,大奏鼓的表演基本還保持“原生態(tài)”特點,上演的場地除了幾次匯報演出的需要被推上舞臺、電視臺外,大部分還是在本地的海灘、碼頭、漁船、街巷、石屋之間。但令人擔憂的是,隨著大奏鼓老一輩傳人的相繼離世,大奏鼓的表演也日趨程式化、功利化和媚俗化,并有擯棄傳統(tǒng)的隨意改編現(xiàn)象。正如三焦在 《大奏鼓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所說的:“一種事物一旦成了媒體的宣傳符號,必然會在鏡頭中喪失許多寶貴的東西。一種帶上了地方功利色彩的心態(tài)正以難以預料的方式侵蝕著它的純粹性?!保?]當一個本來適合在帶有海腥味的碼頭、漁船和石屋間盡興發(fā)揮的民間舞蹈,被搬上了遠離生活場景,打著燈光、拉著布景的舞臺,成為迎合時尚、嘩眾取寵的旅游節(jié)目時,一些原始、粗獷、詼諧的東西便不可避免地湮沒在時代喧嘩的掌聲之中了。我們擔心照此發(fā)展下去,若干年以后,大奏鼓將會找不到自己的根,丟掉自己的魂,留下的僅是一個虛名而已。因此,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大奏鼓,我們更關心的是它的活態(tài)傳承,而不是作為旅游資源的宣傳工具,進行商業(yè)炒作或肆意改編,庸俗加工。
人們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任何一種文明傳統(tǒng)的斷裂,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民俗的復興是本土文化覺醒的標志。環(huán)顧中國民俗的傳承與遺失,如何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得以很好的傳承與保護,讓民俗文化這畦藝術之花璀璨盛開,是一件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大事。
[1]臺州市文廣新局.臺州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品讀:上[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9:85.
[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編輯部編.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卷)[M].北京:中國舞蹈出版社,1990:860.
[3]三焦.大奏鼓的前世今生[N].溫嶺日報,2004-08-26.
[4]林友桂.從文化變遷的角度論大奏鼓的衍變[J].音樂藝術,2010(1):30-36.
[6]林迪新.溫嶺民間音樂[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194.
[7]百度百科.泉州高甲戲[DB/OL].(2008-04-10)[2010-09-01]. http://baike.baidu.com/view/360328.htm?fr=ala0_1
[8]百度百科.民俗學[DB/OL].(2010-05-11)[2010-09-01].http:// baike.baidu.com/view/72596.htm
Folklore Interpretation on Dazougu Dance
Chen Hui
(School of Arts,Taizhou University,Linhai,Zhejiang 317000)
Dazougu,a traditional folk dance,is widely spread at Ruoshan fishing village,Shitang town,Wenlin city in Zhejaing province.In 1990s,it was included in Collection of Chinese Folk Dance, and was selected in the second list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ancing wildly and humorously while playing on the drums, all the performers are men dressed like women: crescent-shaped hairpins on the heads,huge earrings from the ears,and bangles around the bare feet.Dazuogo dance is rare art in Han nationality with uniqu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1.the history and status quo of Dazougu;2.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Dazougu;3.the folk significance of Dazougu.
Dazougu dance;folk dance;history;status quo;folklore;interpretation
K892.29
A
1672-3708(2010)05-0019-05
2010-09-05
陳 輝(1965- ),男,浙江溫嶺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