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茹 孫洪波
眼瞼痙攣是指眼瞼不可控制的肌肉收縮,多見于中老年患者,輕者表現為不易察覺的眼瞼不自主的抽動,瞬目頻繁,間隔時間及發(fā)作持續(xù)時間或有不同。重者甚至連同面部、頸部肌肉一起抽動?;颊叨嘤捎诰窬o張,睡眠不足,慢性疾病前兆和面癱后遺癥等因素,導致眼輪匝肌及面部表情肌的陣發(fā)性痙攣。近年來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各種壓力增大,過度用眼使發(fā)病年齡趨向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困擾人們的工作生活。
傳統(tǒng)治療此病多應用藥物、針灸、手術等方法,但效果不明顯。2005年 3月至 2010年 4月我科對 26例眼瞼痙攣患者進行復方樟柳堿注射液患眼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療效較好,現將臨床觀察情況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5年 3月至 2010年 4月本院門診經治患者共 26例(28只眼),男 10例(12只眼),女 16例(16只眼);其中,21例(23只眼)為單純眼瞼痙攣,5例合并同側面肌痙攣;年齡 21~58歲,平均 34歲;病程 7 d~ 2年。
1.2 治療方法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為復方制劑,其組分為:氫溴酸樟柳堿、鹽酸普魯卡因和維生素B12等。
2 ml患側顳淺動脈旁皮下注射,1次/d,14次為一療程,間隔 5 d后進行下一個療程。據病情需要可注射 2~4療程。術后隨訪 6~12個月。
注射部位:患側顳淺動脈旁注射,用 4號或 4.5號針頭,與皮膚成 45°角傾斜刺入皮下,回抽無回血后緩慢注入復方樟柳堿注射液。主要是因為顳淺動脈通過腦膜中動脈與框內動脈相連,在此注射比一般肌肉注射用量小而效果明顯,加速恢復眼缺血區(qū)血管活性物質的正常水平,緩解血管痙攣,維持脈絡膜血管的正常緊張度及舒縮功能,增加血流量,改善流供應,促進缺血組織迅速恢復。
1.3 禁忌癥及注意事項 ①腦出血及眼出血急性期禁用;②有普魯卡因過敏史者禁用;③青光眼和心房纖顫患者慎用。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經 1~4個療程治療后眼瞼痙攣消失,并且 6個月以上無復發(fā);好轉:癥狀減輕,包括發(fā)作頻率降低和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縮短;無效:經 4個療程治療后,眼瞼痙攣癥狀無改善。
治愈 20例(22只眼,78%),好轉 6例(6只眼。21%),無效 0只眼。治愈率達 78%,總有效率達 100%。好轉 6例中。有 5例合并同側面肌痙攣,另外 1例單純眼瞼痙攣患者病程均為 1年以上。治療過程中無毒副作用發(fā)生。
正常的瞬目過程是閉瞼肌(環(huán)形眼輪匝肌、皺眉肌和降眉肌)和開瞼肌(提上瞼肌和額肌)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而瞼痙攣就是由于閉瞼和開瞼的協(xié)同功能失調所致。觀察發(fā)現,長期的精神壓力可以觸發(fā)和加重瞼痙攣,并伴有精神性疾病的出現。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國外對此病的發(fā)病機理展開了深入的研究,其中最著名,最有價值的理論就是利用腦干磁共振血管成像技術簡稱 MRA,來觀察腦干部位的血管異常與面神經腦干的相互關系。發(fā)現其病因常為面神經在小腦橋腦角被血管或腫瘤壓迫,從而揭示出其真正的病因。
MRA掃描檢查,清晰顯示位于腦干旁面神經根出口處,以及出口處與內聽道間的動脈襻與面神經的關系,發(fā)現血管病變占 90%以上:其中小腦下前動脈(33%)、小腦下后動脈(19%)和迷路動脈(7%)病變是常見原因。動脈增粗,行走異常,形成血管襻,騎跨壓迫面神經根部。發(fā)病年齡多為 40~60歲。男女比例為 1:2~1:3,發(fā)病率為 1/10000~1/25000。本病臨床表現頻繁而不自主地瞬目雙眼緊皺雙眼瞼陣攣性或強直性的閉瞼同時由于眼輪匝肌長期地、劇烈地痙攣又會導致下列繼發(fā)性病理改變:①眉下垂:眉部皮下支撐組織松弛,脂肪墊與額肌分離;②上瞼下垂:提上瞼肌腱膜的斷離,或提上瞼肌與瞼板分離。特點:提上瞼肌肌力良好,而上瞼皺襞上移,上瞼區(qū)凹陷;③瞼裂橫徑的縮小、外眥向內移位:眼輪匝肌的向心性環(huán)形性收縮,外眥韌帶松弛、移位、斷離;④眼瞼皮膚松弛:由于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皮膚原較松弛,而輪匝肌強烈收縮的影響,使眼瞼皮膚更加松弛。以往的治療方法包括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頸神經結阻滯,單純性周圍面神經分支切斷術,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肌切除術和針灸按摩、營養(yǎng)療法等。但各種手術技術要求較高,風險較大,患者不易接受。還有報道用Van-lint面神經阻滯法進行治療。其中應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療眼瞼痙攣是目前應用最廣泛、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該藥價格昂貴,不易獲得,且復發(fā)率高,需周期性反復用藥,且用藥量越來越大,可能產生蓄積毒性作用,故限制了其廣泛應用。而復方樟柳堿注射液價格適中,藥源廣泛,安全,無明顯毒副作用,故研究復方樟柳堿注射液對本病的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復方樟柳堿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氫溴酸樟柳堿、鹽酸普魯卡因、維生素 B12等。氫溴酸樟柳堿為抗膽堿藥,為 M受體阻斷劑,可松馳平滑肌,解除血管痙攣尤其是微血管痙攣;鹽酸普魯卡因是經典局部麻醉藥,可阻斷神經沖動,松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微動脈,改善組織供氧,影響生物膜的鈣離子活性:維生素 B12參與體內核酸、膽堿、蛋氨酸的合成與脂肪、糖的代謝,能保持神經髓鞘的正常代謝,促進神經細胞的生長,防止神經脫髓鞘及褪變。在復方樟柳堿注射液中各種藥物成分協(xié)同作用下,可調節(jié)改善血管舒縮功能,使植物神經末稍得以調整,反射性地調整皮層功能,改善眼的微循環(huán),促進側支循環(huán),改善支配眼肌的神經及供血,使其維持神經肌肉組織的正常興奮性,從而起到治療作用。本組病例中可見,復方樟柳堿患側顳淺動脈旁注射對于單純眼瞼痙攣和病程較短的眼瞼痙攣療效好、療程短;對于病程較長、病情復雜的的眼瞼痙攣的治療尚需更多的病例和較長時間的臨床觀察。
總之,本療法具有操作安全簡便、可重復、患者痛苦小、費用低廉、治療效果滿意、無明顯毒副作用等特點,可作為治療眼瞼痙攣的首選療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宋琛.用復方樟柳堿治療缺血性視神經病變.實用眼科雜志,1985,3:269.
[2] 龍琨,等.臨床藥物手冊,199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