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樹華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中文系,山東威海264209)
嚴羽的詩“品”論*
洪樹華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中文系,山東威海264209)
嚴羽的《滄浪詩話》是南宋的一部重要詩話?!对姳妗肥瞧渲凶钪匾囊黄?包含了嚴羽的重要詩論。嚴羽把詩的風格歸納為高、古、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凄婉九種,把多樣化的風格總結為“優(yōu)游不迫”、“沉著痛快”兩大類型,既欣賞“沉著痛快”一類的詩,又贊美“優(yōu)游不迫”一類的詩,并把“入神”視為詩的最高境界。
品;入神;優(yōu)游不迫;沉著痛快;《滄浪詩話》
“風格”一詞,最早指人的風度品格,如《世說新語·德行》曰:“李元禮風格秀整,高自標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盵1](P4)后來被運用于文學理論領域,往往用“品”取代。如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就把詩的風格分為二十四類,“品”就是風格。那么,何謂“文學風格”?有學者指出,“文學作品的風格,簡單說是指作品的整個風貌和格調的基本特點;具體地說,風格就是一個作家在生活實踐和藝術實踐中形成的精神個性和創(chuàng)作見解在作品中的體現(xiàn),也就是一個作家在其一系列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中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性?!盵2](P275)一般來說,風格的形成,標志著作家創(chuàng)作個性的成熟。本文追溯宋前文學“風格”論,從詩的風格種類、詩的風格的兩大類型入手,闡釋嚴羽的詩“品”論。
關于文學作品的風格,在嚴羽之前就有人涉及了。作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較早的一篇專論,魏曹丕《典論·論文》涉及文學的批評態(tài)度、文體風格、作家個性與作品的風格、文章的價值等,其中文云:“應瑒和而不壯,劉楨壯而不密??兹隗w氣高妙,有過人者,然不能持論,理不勝辭,以至乎雜以嘲戲?!盵3](P158)曹丕有針對性地指出應瑒、劉楨、孔融等人作品的風格特點。《典論·論文》又云:“夫文本同而末異,蓋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盵3](P158)指出了各種文體的特點和風貌,其中“詩賦欲麗”則是涉及詩、賦之類文學文體的特點和風格。
西晉陸機《文賦》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第一篇完整而系統(tǒng)的理論作品,主要論述了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構思問題,其中涉及了風格話題,如“故夫誇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郎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曄而譎誑。”[3](P171)陸機首先泛泛而談作家的風格,論述非常抽象,接著概括了十種文體不同的風格特點,其中詩、賦屬于文學類文體。
被清代學者章學誠在《文史通義》中稱譽為“體大而慮周”[4](P157)的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也涉及了風格,《體性》一篇專門論述作品風格的特色,文曰:
若總歸其歸途,則數(shù)窮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新奇,八曰輕靡。典雅者,熔式經誥,方軌儒門者也;遠奧者,馥采典文,經理玄宗者也;精約者,核字省句,剖析毫里者也;顯附者,辭直義暢,切理厭心者也;繁縟者,博喻釀采,煒燁枝派者也;壯麗者,高論宏裁,卓爍異采者也;新奇者,擯古競今,危側趣詭者也;輕靡者,浮文弱植,縹緲附俗者也。故雅與奇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文辭根葉,苑囿其中矣。[5](P505)
劉勰把文章的風格歸納為八體: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并對每種類型的特點作了說明,把雅與奇、奧與顯、繁與約、壯與輕看作相對的風格??梢哉f,劉勰比較細致地劃分了風格的類型,對風格的認識比前人較完備。
然而,曹丕、陸機、劉勰等人論述的風格,是就廣義的文學作品而言,并非僅針對詩歌。至唐代,詩僧皎然在《詩式·辨體有一十九字》中論述了“取境”:
夫詩人之思初發(fā),取境偏高,則一首舉體便高;取境偏逸,則一首舉體便逸。才性等字亦然。體有所長,故各功歸一字。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詩體、篇目風貌不妨。一字之下,風律外彰,體德內蘊。如車之有轂,眾輻歸焉。其一十九字,括文章德體風味盡矣,如《易》之有彖辭焉。今但注于前卷中,后卷不復備舉。其比、興等六義,本乎情思,亦蘊乎十九字中,無復別出矣。[6](P35)
皎然在談及詩人所取境界高低之后,緊接著舉出高、逸、貞、忠、節(jié)、志、氣、情、思、德、誠、閑、達、悲、怨、意、力、靜、遠,作為詩體的十九種類型。[6](P36)但是,從文中看來,他說的“體”,包含風格、才性、情志等方面。所以“,一十九字”并非僅僅對詩歌風格作了分類。需要注意的是,皎然對逸(體格閑放曰逸)、悲(傷甚曰悲)、怨(詞理悽切曰怨)、靜(非如松風不動,林未鳴,乃謂意中之靜)、遠(非謂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謂意中之遠)等等的說明很精辟貼切。
晚唐司空圖的《詩品》,又稱《二十四詩品》,是討論詩的風格和意境的著作,后被清代何文煥輯入《歷代詩話》?!端膸烊珪偰刻嵋吩啤?故是書亦深解詩理,凡分二十四品,曰雄渾,曰沖淡,曰纖秾,曰沈著,曰高古,曰典雅,曰洗煉,曰勁健,曰綺麗,曰自然,曰含蓄,曰豪放,曰精神,曰縝密,曰疎野,曰清奇,曰委曲,曰實境,曰悲慨,曰形容,曰超詣,曰飄逸,曰曠達,曰流動。各以韻語十二句體貌之。所列諸體畢備,不主一格。王士禎但取其‘采采流水,蓬蓬遠春’二語,又取其‘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二語,以為詩家之極則。其實非圖意也?!盵7](P1781)司空圖以詩的形式,形象化的比喻,把詩歌的風格分為雄渾、沖淡、纖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煉、勁健、綺麗、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縝密、疎野、清奇、委曲、實境、悲慨、形容、超詣、飄逸、曠達、流動二十四類,[6](P38-44)其中“雄渾”、“豪放”、“勁健”等偏于壯美“,清奇”、“飄逸”、“綺麗”、“纖秾”等偏于柔美“,曠達”、“超逸”、“沖淡”等偏于超脫。每類以四言十二句韻文來加以形象地描述詩的風格特征。司空圖欣賞“雄渾”、“豪放”、“勁健”等的風格,也欣賞“飄逸”、“綺麗”、“纖秾”等的風格。在這二十四詩品中,實境、形容并非是風格,而是藝術表現(xiàn)方法。因此,嚴格來說,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并非全是詩的風格論。
《詩辨》是嚴羽《滄浪詩話》最重要的一篇,包含了嚴羽的重要詩論?!对姳妗氛撌隽藢W詩的方法、門徑、詩的風格和詩的本質特征等。關于詩的風格,嚴羽的看法如何呢?
嚴羽把詩的風格歸納為九種《,詩辨》云:
詩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遠,曰長,曰雄渾,曰飄逸,曰悲壯,曰凄婉。其用工有三:曰起結,曰句法,曰字眼。其大概有二:曰優(yōu)游不迫,曰沉著痛快。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8](P8-9)
上述一番話的核心就是詩的“品”和“入神”的最高境界。品,原指品貌、品格,在此就是風格。嚴羽把詩的風格分為九種,即高、古、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凄婉。但是,他并未作出解釋。清代陶明濬《詩說雜記》卷七云“:何謂高?凌云而直上,浮顥氣之清英是也。何謂古?金薤琳瑯,黼黻溢目是也。何謂深?盤谷獅林,隱翳幽奧者是也。何謂遠?滄溟萬傾,飛鳥決眥者是也。何謂長?重江東注,千流萬轉者是也。何謂雄渾?荒荒油云,寥寥長風者是也。何謂飄逸?秋天閑靜,孤云一鶴者是也。何謂悲壯?笳拍鐃歌,酣暢猛起者是也。何謂凄婉?絲哀竹濫,如怨慕者是也。古人之詩多矣,要必有如此氣象,而后可與言詩。”[8](P8)然而,這樣的解釋過于形象化。當代學者陳洪、盧盛江兩位先生對嚴羽的詩的九種風格作了如下通俗易懂的解釋:
“高”:思想感情的崇高?!肮拧?意與語言都質樸,不雕章琢句。“深”:含意很深刻。
“遠”:指志向、見識的高遠,與淺俗相反。“長”:興味悠長。如“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之類詩句?!靶蹨啞?雄偉渾成。如曹操《觀滄海》便具雄渾特點?!帮h逸”:灑脫自然。“悲壯”:悲慨壯麗。“凄婉”:凄怨哀婉。柳子厚詩多這種意境。[9](P234)
從文學“風格”論溯源來看,嚴羽的詩的風格論可能受前人的影響。如嚴羽所提及的“高”與“古”、“雄渾”、“飄逸”等風格術語在晚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也有。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高古”,據(jù)清孫聯(lián)奎《詩品臆說》注說:詰屈聱牙,豈為高古哉。高,對卑而言;古,對俗而言。[10](P17)楊廷芝在《〈詩品〉淺解》中說:“高則俯視一切,古則抗懷千載。”[10](P92)可見,“高”是不卑,清高,“古”是不俗,古雅?!靶蹨啞?據(jù)楊廷芝解:“大力無敵為雄,元氣未分曰渾?!盵10](P87)所謂雄渾,就是雄壯渾成,即氣魄雄偉、渾然一體?!帮h逸”,楊廷芝解:“飄灑閑逸,一豎一橫?!盵10](P118)顧名思義,飄是飄灑,逸是放逸。也可說是不同流俗。但就詩而言,并不是指孤芳自賞,而是詩人以其特有的氣質落落不群,寫出來的作品飄飄然不能以形跡捉摸,表現(xiàn)出一種“如不可執(zhí)”而又“如將有聞”的情韻。[11](P86)可以說,嚴羽所提及的“高”與“古”、“雄渾”、“飄逸”等風格術語的意蘊與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高古”、“雄渾”、“飄逸”等相同。
嚴羽把詩歌的風格分為九個品類:高、古、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凄婉。緊接著說“:其大概有二:曰優(yōu)游不迫,曰沉著痛快?!彼讯鄻踊娘L格歸納為大概兩大類型“:優(yōu)游不迫”和“沉著痛快”。他認為詩的“極致”是“入神”,這是詩的最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彼f的“優(yōu)游不迫”意指淡泊從容一類,相當于優(yōu)美;他說的“沉著痛快”意指沉郁雄壯一類,相當于壯美。[9](P235)
一般來說,壯美,包括高、雄渾、豪放、勁健、悲慨、悲壯、奔放等風格。優(yōu)美,包括飄逸、淡雅、纖秾、綺麗、清奇、空靈、清遠、凄婉等風格。如果把嚴羽關于詩歌的九種風格予以歸納的話,那么“,高”、“雄渾”、“悲壯”大致屬于壯美,而“古”、“深”、“遠”、“長”、“飄逸”“、凄婉”則大致屬于優(yōu)美。
那么,何謂“優(yōu)美”?何謂“壯美”?在嚴羽看來,詩的風格兩大類:一是“優(yōu)游不迫”。趙則誠等人認為,“優(yōu)游不迫”指的是從容閑適地吟詠情性而達到最高即“極致”地步的類型。這里的“優(yōu)游不迫”類型,主要是指李白詩風而言。[12](P553)二是“沉著痛快”。趙則誠等人認為,“沉著痛快”指的是深沉而有氣勢地吟詠情性而達到最高即“極至”地步的類型。這里的“沉著痛快”類型,主要是指杜甫詩風而言。[12](P553)不過,筆者認為,“優(yōu)游不迫”意指悠閑自得,沒有緊迫感,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就是“優(yōu)美”?!俺林纯臁币庵敢粽{沉雄、感情激越爽快,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就是“壯美”。李白的詩有優(yōu)美,也有壯美,以壯美為主。杜甫的詩有優(yōu)美,也有壯美,以壯美為主。
然而,嚴羽并未對“優(yōu)游不迫”、“沉著痛快”這兩大類作出解釋。對此,清代陶明濬《詩說雜記》卷七云:“古來詩人多矣,詩體備矣,嚴氏所云兩大界限,實足以包舉無遺矣?!瓋?yōu)游不迫者即陶韋一體,從容閑適,舉動自如?!劣诔林纯?……則傾囷倒廩,脫口而出,……為此體者,要使驅駕氣勢……必使讀吾詩者心為之感,情為之動,擊節(jié)高歌,不能自己。杜少陵之詩,沉郁頓挫,極千古未有之奇,問其何以能此,不外沉著痛快四字而已?!盵8](P9)陶明濬認為“從容閑適,舉動自如”的陶淵明、韋應物的詩體就屬于“優(yōu)游不迫”一類,而“沉郁頓挫,極千古未有之奇”的杜甫之詩就屬于“沉著痛快”一類。
“優(yōu)游不迫”與“沉著痛快”,即“優(yōu)美”與“壯美”是一對風格范疇,無論從詩歌的題材、意境、美的表現(xiàn)形態(tài),還是從詩歌的語言特點、藝術感染效應等來看,它們的特色迥然不同。關于“優(yōu)美”與“壯美”,筆者認為陳昌恒先生的解釋頗為合理:
壯美以其抗爭的因素,使讀者產生“霎時的拒抗”,引起一種精神的逆受反應,出現(xiàn)一種矛盾的混合情緒活動,使審美心理趨向于緊張的、沖撞的、激蕩的運動的狀態(tài)。優(yōu)美以其和諧的因素,使讀者自由快適地接受,引起一種精神的順受反應,出現(xiàn)一種調合的混合情緒活動,使審美心理趨向于寬松的、和諧的、安息的平靜的狀態(tài)?!瓑衙朗且环N強烈的、宏大的、粗獷的、動態(tài)的美,優(yōu)美是一種柔弱的、雋永的、秀潤的、靜態(tài)的美。[13](P261)
嚴羽的“優(yōu)游不迫”與“沉著痛快”(即“優(yōu)美”與“壯美”)之說,有一定的文學理論的歷史淵源。從文學自覺時代的文學理論來看,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談及了“清氣”和“濁氣”:“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jié)奏同檢,至于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盵3](P158-159)他所說的“清”,意指豪邁的陽剛之美,“濁”意指沉郁的陰柔之美。后來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體性》中說:“然才有庸俊,氣有剛柔,學有淺深,習有雅鄭,并情性所鑠,陶染所凝,是以筆區(qū)云譎,文苑波詭者矣。故辭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風趣剛柔,寧或改其氣”。[5](P505)劉勰認為,作家的個性氣質有剛、柔之分,對作品風格形成影響。直至晚唐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對詩的二十四種風格的描述,其中有相當于壯美、優(yōu)美的風格。這些或多或少對嚴羽的“優(yōu)游不迫”和“沉著痛快”形成了影響。
“優(yōu)游不迫”與“沉著痛快”,即文章的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兩大風格被后來清代學者姚鼐詳細表述。如《復魯絜非書》云:
鼐聞天地之道,陰陽剛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陰陽剛柔之發(fā)也。惟圣人之言,統(tǒng)二氣之會而弗偏,然而《易》《詩》《書》《論語》所載,亦間有可以剛柔分矣。值其時其人,告語之體各有宜也。自諸子而降,其為文無弗有偏者。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鐵;其于人也,如馮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zhàn)之。其得于陰與柔之美者,則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風,如云,如煙,如幽林曲澗,如淪,如漾,如珠玉之輝,如鴻鵠之鳴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嘆,邈乎其如有思,煗乎其如喜,愀乎如悲。觀其文,諷其音,則為文者之性情形狀舉以殊焉。[14](P510)
姚鼐把各種各樣的文章的風格歸納為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兩大類,并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讀者可以看出“陽剛之美指一種雄偉壯闊、崇高壯嚴、洶涌澎湃、剛勁有力之美,而陰柔之美則是指一種柔和悠遠、溫婉幽深、細流涓涓、纖秾明麗之美。這大致也符合西方的壯美和優(yōu)美?!盵15](P457)同時,從姚鼐的生動形象描繪中,也可以看出姚鼐關于文章的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看法受嚴羽的“優(yōu)游不迫”和“沉著痛快”的影響。只不過嚴羽并未展開論述,姚鼐卻作了深刻、充分的論述,這也是姚鼐對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一大貢獻。
需要說明的是,嚴羽提出了“優(yōu)游不迫”和“沉著痛快”兩大風格類型,那么,他是偏愛“優(yōu)游不迫”呢?還是偏愛“沉著痛快”呢?嚴羽提出了兩大風格類型后,并未直接告知他是偏愛哪種風格。但是,從《詩辨》、《詩評》及《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中的一些論述來看,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嚴羽的態(tài)度。
以漢、魏、晉、盛唐為師,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詩辨》)
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觀之,如今人之治經,然后博取盛唐名家,蘊釀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詩辨》)
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詩辨》)
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詩辨》)
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雖獲罪于世之君子,不辭也。(《詩辨》)
唐人好詩,多是征戌、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詩評》)
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孟郊之詩刻苦,讀之使人不歡。(《詩評》)
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詩評》)
漢魏古詩,氣象混沌,難以句摘。晉以還方有佳句,如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謝靈運“池唐生春草”之類。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詩評》)
謝朓之詩,已有全篇似唐人者,當觀其集方知之。(《詩評》)
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
從上述所舉的論述看來,嚴羽一方面推崇李、杜詩,“詩之極致有一:曰入神。詩而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惟李杜得之。他人得之蓋寡也?!?《詩辨》)、“論詩以李、杜為準,挾天子以令諸侯也?!?《詩評》)等等,李、杜詩的風格兼有“優(yōu)悠不迫”、“沉著痛快”,即優(yōu)美和壯美。另一方面,他又很欣賞陶詩,“謝所以不及陶者,康樂之詩精工,淵明之詩質而自然耳?!?《詩評》),而陶詩屬于“優(yōu)游不迫”一類,即優(yōu)美。他推崇盛唐之詩,“盛唐諸公之詩,如顏魯公書,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其不同如此?!?《答出繼叔臨安吳景仙書》)、“唐人好詩,多是征戌、遷謫、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fā)人意?!?《詩評》)、“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詩辨》)、“推原漢魏以來,而截然謂當以盛唐為法,雖獲罪于世之君子,不辭也?!?《詩辨》)等等,盛唐之詩,包括了李、杜詩,也包括了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和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而高適、岑參的邊塞詩屬于“沉著痛快”一類,即“壯美”;王維、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就屬于“優(yōu)游不迫”一類,即“優(yōu)美”。換而言之,盛唐之詩的風格包含了壯美、優(yōu)美兩大類。所以,如果認為嚴羽只偏嗜“沉著痛快”的風格,那么,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顯然,嚴羽既推崇“沉著痛快”一類的詩,也很欣賞“優(yōu)游不迫”一類的詩。
綜上所述,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辨》里把詩的風格歸納為高、古、深、遠、長、雄渾、飄逸、悲壯、凄婉九種,把多樣化的風格總結為“優(yōu)游不迫”、“沉著痛快”兩大類型,既欣賞“沉著痛快”一類的詩,又贊美“優(yōu)游不迫”一類的詩,并把“入神”視為詩的最高境界。
[1]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4.
[2]十四院校編寫組.文學理論基礎[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5.
[3]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1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4]章學誠,劉公純標點.文史通義[M].北京:中華書局,1956.
[5]范文瀾.文心雕龍注:下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6]何文煥.歷代詩話: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1.
[7]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下冊[M].北京:中華書局,1965.
[8]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9]陳洪,盧盛江.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讀本[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10]孫聯(lián)奎,楊廷芝著,孫昌熙,劉淦校點.司空圖《詩品》解說二種[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62.
[11]弘征.司空圖《詩品》今譯·簡析·附例[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4.
[12]趙則誠,張連弟等.中國古代文學理論辭典[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
[13]孫子威.文學原理[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14]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3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5]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fā)展史:下冊[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Yan Yu’s Remarks on Poetic Style
Hong Shu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 at Weihai,Weihai 264209,China)
Canglangshihua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S hibian,the most important piece ofCanglangshihua,includes Yan Yu’s importantremarks on poetic theory.Yan Yu classified poetic styles into nine categories:lofty,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deep,far,long,powerful,elegant,solemn and stirring,and sad.Various styles can be summed upin two kinds:graceful and magnificent.He liked both graceful and magnificent poems,andregarded’marvelous’as the bestrealm of poems.
style;marvelous;graceful;magnificent;Canglangshihua
I207.2
A
1672-335X(2010)03-0111-05
責任編輯:高 雪
2009-12-28
洪樹華(1966- ),男,江西上饒人,山東大學威海校區(qū)中文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文藝學、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