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明,宋保民,韓 宙
(武漢工業(yè)學院思政課部, 湖北 武漢 430023)
大學生生命認識淡薄、生命觀發(fā)展不完善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大學生心理扭曲不良現象及自殺等惡性事件媒體時有報道。生命是教育思考的原點,教育源于生命發(fā)展的需求[1]。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的正常發(fā)展[2]。教育以育人為本,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完整的人,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大學生是否具有明確的生命認識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這不僅關系他們自己的命運,也關系到無數家庭的幸福,更與祖國的未來息息相關。
所謂生命教育是對人進行從生到死的教育,指學校通過特定方式,如開設生命教育課程、開展生命教育講座、觀看生命教育的影視和參與生命體驗活動等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大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和思考生命的實踐活動。一個受過生命教育的人,應該具有強大的人文關懷精神,有著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對生命有深刻的認識。所謂生命認識,就是讓個體認識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他人的生命的存在,認識到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以及生命間的相互關系[3]。生命觀是對生命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觀點,它包括生命認識、生命態(tài)度、生命價值、生命信仰。只有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使他們具有正確的生命認識和生命觀,大學生的種種心理危機才能克服。
為了深入認識和把握大學生生命觀現狀,武漢工業(yè)學院大學生生命教育問題研究課題組對武漢部分高校大學生生命觀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6份,其中男生203份,女生183份。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生命觀現狀有如下特點:
表1 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
只有對生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生命的奧妙才能珍惜生命,這是生命認識的前提,否則,對生命教育的效果就要打折扣,學生也就感覺不到生命的寶貴。要深刻認識生命,必然引起對生命起源的探討。表1顯示,有68%的學生認為人的生命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結果,32%的學生認為人的生命是社會勞動的產物;對“自我與他人、社會的關系”,100%的大學生認為自我與他人、社會是平等的(見表1);對“你對大學生自殺和自殘的行為的看法”調查顯示,大學生一致認為這些學生很怯懦,無法承受生活壓力(見表1)。這表明大學生經過高考的洗禮,已對生命有了初步的理解,有了比較正確的生命認識。
對于生命觀的形成影響,36%的學生認為父母的教育影響最大,37%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在于學校教育,16%的學生認為生命觀形成于自己的個人經歷,另有11%的學生認為生命觀的形成主要是同伴的感染(見表1)。由于生命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因人而異。大學生的生命觀的形成是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作用的結果。當然,一部分學生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他們在社會活動中思考生命,形成了自己對生命的理解,確立了自己的生命觀。
對“你怎樣看待大學生傷害他人現象”調查顯示,91%的大學生認為是對生命的冷漠和殘忍,有9%的大學生認為沒有找到合理的發(fā)泄途徑,是可以理解的(見表1)??磥?,大學生對生命缺乏全面而正確的認識,必須加強生命教育。
生命來自之不易,我們要感謝生養(yǎng)了自己的父母,感謝成長過程中對自己有過幫助的所有人,少吸取、多給予,在奮斗歷程中讓自己的社會價值最大化。大學生在短暫的一生中能做多少有意義的事,離不開對生命的感悟和態(tài)度。那么大學生的生命態(tài)度是怎樣呢?對自己前途的想法,67%的大學生充滿信心,19%的大學生則順其自然,還有14%的大學生感到前途渺茫(見表2)。大學生是國家之棟梁,理應充滿信心,具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報效國家,報答父母,然而,部分大學生對前途信心不足。在“你覺得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嗎”的調查中,只有59%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充滿樂趣,而41%學生認為自己樂趣并不多(見表2),這表明不少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感覺自己的人生并不精彩?!靶判谋赛S金重要”,只有覺得生活充滿樂趣,才能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珍惜生命。在隨后的壓力來源調查中,21%認為是經濟問題,42%認為是感情問題,52%認為是家庭因素,而57%認為是學習因素,63%認為是對前途的擔憂,另有10%認為是社會劇變,13%認為是人際關系(見表2)。可見,大學生已走上人生新的征程,大部分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可忽視的是有42%還停留在感情困惑階段,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認識還不夠成熟,容易走進感情困惑的死胡同。
表2 大學生對生命的態(tài)度 %
路遙在人生中講:“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yè)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面對激烈的人生競爭,機會稍瞬即逝,我們必須學會調節(jié)自己,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中的新情況。在“面對壓力你會以何種方式應對”的問卷中,41%的大學生尋求自己解決,19%尋求發(fā)泄,28%會選擇求助他人,另有12%則逃避現實(見表2)。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積極面對遇到的難題,生命才更有意義,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對“死亡的態(tài)度”調查中,9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必然的事,10%的大學生認為死亡是很可怕的(見表2)。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很堅強,也很脆弱,只有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才能形成正確的生死觀。
表3 大學生生命價值觀 %
馬克思曾經講過工人設計樓房與蜜蜂建筑蜂窩是不同的兩類事。人類之所以區(qū)別于其它生命,就在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把“死”的變成“活”的。大學生作為有理想的一代,應學會解剖自己,探索生命的真諦,思考人活著究竟應做些什么。
“假如你的生命只剩一年,你會怎么做?”表3顯示,78%的大學生選擇好好孝敬父母,13%的大學生則會珍惜時間學習和工作,9%的大學生選擇了盡情享樂??梢?,在生命終結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選擇了孝敬父母來回報對自己生命的創(chuàng)造者,反思人活著究竟應做些什么。只有少數學生愿意盡情享樂,碌碌無為而過,對人生價值理解存在偏差。對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選擇,48%的大學生選擇比爾蓋茨,9%的大學生想成為劉德華,43%的大學生會去做孔繁森(見表3)。大學生是國之棟梁,是社會中的佼佼者,要向精英階層看齊,確立自己的理想,理應對人生有比較高的追求。
表4 大學生生命信仰 %
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與對學生進行信仰教育并不矛盾。尚若大學生對生命無所追求,信仰教育缺失,人生信念缺乏,這是可怕的,這不正是魯迅先生筆下那一群丑陋的舊中國人的精神寫照嗎?正確的信仰就好比黑夜海上的燈塔,有了它,我們的生活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高校要高度重視對大學生開展正確的信仰教育。
調查中(見表4),90%的大學生認為人生需要信仰,10%的大學生尚不清楚。7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信仰,11%的大學生沒有自己的信仰,18%的大學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信仰。通過分析,發(fā)現大部分學生認為人生需要信仰,且有自己的信仰,但有一部分學生就需引起注意,成為成人的他們還沒有生活的目標,不知道人應追求些什么,這正是高校應關注的地方之一。
信仰是貫穿在人的世界觀中的一種意識規(guī)范,大學生有怎樣的信仰,與一國的社會歷史不無關系。改革開放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是幾代人追求的信仰和理想。今天,東西方各種思潮傳入我國,人們的思想正經受著深刻的沖擊,在“你的信仰是什么”的調查中,30%的大學生堅信共產主義,31%的大學生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2%的大學生信仰基督教,8%的大學生信仰伊斯蘭教,19%的學生選擇了其他。我們的社會正向多元方向發(fā)展,學生們的信仰也不再單一。加強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教育是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
表5 大學生生命教育意識 %
“在你所在的學校是否應開展生命教育”的調查中(見表5),91%的大學生認為很重要,只有9%的大學生認為無所謂,加強生命教育已是眾多學子的迫切期望?!澳闼诘膶W校經常開展生命教育嗎”,58%的大學生認為從來沒有,42%的大學生選擇偶然會有。再看,“你認為應該采取那一種方式開展生命教育”,40%的大學生認為應進行有關生命教育的實踐活動,10%的大學生認為應舉辦有關生命教育的講座,50%的大學生認為應由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實施生命教育(見表5)??梢?,大學生極度渴求高校能有效開展生命教育。
隨著全社會對生命教育的關注及高校生命教育措施的逐步落實,我國大學生的生命觀正向積極方向發(fā)展,大部分學生對生命來源與發(fā)展的認識更加科學。因此,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正確的價值觀、科學的信仰已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大學生的生命觀;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不合理的價值觀、錯誤的信仰只能表明少數同學科學的生命觀還沒形成。這少數同學正是高校生命教育關注的重點,令人欣慰的是90%以上的大學生對高校是否開展生命教育持肯定態(tài)度,這表明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意識正在增強,他們渴望對人生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和合理的規(guī)劃??梢灶A見未來大學生的身心更健康,他們對生命教育的意識也會從被動走向主動,即生命教育成為學生自覺的行為。
生命觀是對生命所持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觀點,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生命觀的形成,而學生的成長經歷特別是日益劇增的社會壓力對學生形成怎樣的生命觀有決定性作用。當前大學生生命觀不夠科學,但大學生還處在成長途中,他們的生命觀還可以再塑。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穩(wěn)妥措施加強對學生的生命教育。
(1)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即在教學任務中設立顯性的生命教育課,從課表上明確《生命教育》這一科目。教師在生命教育課中,告訴大學生生命的來源,講解生命教育的目的,教會學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有過更有尊嚴的生活的意識,引導學生對美好的未來充滿期待[4]。這既可以表明高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又可以從時間上保證生命教育不至落空,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生命的關注,認識到學校對生命教育的重視,使他們自己更加重視生命教育理論學習。目前很少有高校開設專門的生命教育課程,這是今后高校生命教育工作中應重點加強的地方。
(2)利用課程載體來實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除有獨特的理論,龐大的體系外,它還有很強的生命力,即它可以融合在其它課程中來實施。如可以挖掘大學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在藝術審美中培養(yǎng)學生善待生命的社會人文精神,提高群體生命的覺悟性,從而完善大學生素質教育系統(tǒng),構筑和諧的人格,和諧的社會。可以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生命教育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具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和健康的思想觀念。還可以利用其它課程教學來實施生命教育。總之,生命教育無處不在,幾乎每一門科都可以承擔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任務。高校要加強對教師的生命教育培訓,要求教師認真組織每門課,上好每堂課,充分發(fā)揮每一科目的生命教育功能。
(3)舉辦生命教育講座,開通心理咨詢熱線。舉辦生命教育講座,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等方式是目前高校開展生命教育工作最常用的方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對大學生的心理成熟起了巨大作用,幫助學生解除了心理困惑,掃清了他們成長路上一個又一個的心理絆腳石。但是生命教育講座、心理咨詢熱線密度不夠,以至于許多學生不能親自聆聽生命教育的聲音,撥不通心理咨詢的熱線。高校應該多舉辦高質量的生命教育講座,開通更多的心理咨詢的熱線以滿足學生對生命教育的渴求,幫助他們更健康地成長。
(4)通過第二課堂來開展對學生的生命教育。通過第二課堂,即學生的種種課外實踐活動特別是學生社團的活動來加深學生對生命教育理論的理解,并使學生在活動中真正體驗生命的意義。如通過志愿服務類社團的活動使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yè)服務于社會,并在服務之中感受生命的意義,實現自身的價值,體驗生活的艱辛與愉快。其他類社團的活動也從不同方面起著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作用,使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真正體驗生命的意義??傊?,第二課堂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它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學到許多在課堂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強的實踐性,可以讓學生真正感悟生命的價值。
生命教育以教育大學生珍惜生命和實現生命價值為其目標,它可以彌補應試教育只注重成績而忽視對學生心靈關懷的不足。為了把生命教育進行的有聲有色,高校作為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承擔者,必須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使生命教育落在實處。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3]。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是落實生命教育的關鍵。簡單地說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是一種以考試成績論英雄的模式,它是應試教育發(fā)展的結果。這種評價模式在一定時期的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公平,也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批人才,但是隨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相匹配的教育評價體系在我國的建立與完善,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fā)展的重大制約因素。當前高校要發(fā)展素質教育,實現生命教育的目標,作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制定適合自己院校發(fā)展目標的考核制度,必須認識到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體系是落實生命教育的關鍵,從而改變過去那種把一切都納入考核,而使生命教育這種隱性的不易評價的教學目標最終成了空談的做法。
(2)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靶睦斫】到逃皇菍υ袑W校教育內容的簡單補充,而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學校教育的一個新的增長點,也可以說是全面發(fā)展教育在新的需要下的發(fā)展,是保證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形式?!眹医涛骂C布的德育大綱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心理教育?!毙睦斫逃?,從狹義上講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心理活動的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社會發(fā)展到今天,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人們必修的一門課,任何個人事業(yè)的成功,都離不開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從各個方面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教育、心理輔導,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生命教育課的專題來做。上表2顯示,面對壓力,41%的大學生尋求自己解決,19%尋求發(fā)泄,28%會選擇求助他人,另有12%則逃避現實。這表明一部分學生心理脆弱,在面對壓力時會尋求發(fā)泄或逃避,這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導致學生對生命缺乏思考,遇到困難開始漠視生命甚至拋棄生命。高校教師只有把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才能使生命教育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實施生命教育的堅實基礎,無論教育評價體系如何轉變,生命教育的課程安排再多再好,最終要由教師來完成,沒有強有力的師資,生命教育就缺乏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加強學生生命教育的同時,高校要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尊重教師生命,給教師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避免教師把不滿發(fā)泄給學生,努力提高教師的生命教育覺悟。高校應每年舉辦“教師生命教育崗位培訓”,采取有效措施引進高素質人才,增進高校教師生命教育意識。最終能使教師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方式來管理每堂課,使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生命的尊重。
(4)不斷進行生命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生命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是提高生命教育水平的必然選擇,列寧曾經講過理論是革命運動的先導,任何革命活動沒有先進的理論作指導注定是要失敗的。生命教育單憑教育評價體系和教師教育方法的轉變不能實現生命教育水平持續(xù)提高。高校在教育過程中應選拔一批先進的、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師做專門研究,承擔特定課題以使生命教育理論得到持續(xù)創(chuàng)新,陳舊、落后的生命教育理念只會使生命教育多走彎路。
(5)創(chuàng)建生命化的教育場所。生命化的教育場所是實現生命教育的重要條件。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實現生命教育的目標需要有一個優(yōu)美的教育場所。生命化的教育場所是開展生命教育的活動空間,它是影響生命教育的外在情景因素。在教學過程中,高校要通過種種方法,上課鈴聲、教室各種圖案的布置等努力做到教育場所生命化,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學習的過程更輕松更生命化,實現科學發(fā)展觀中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總之,生命教育不只是一種響亮的口號,它已是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中重要的一環(huán)。盡管我國大部分大學生具有比較科學的生命觀,但他們對生命的理解還存在偏差,而對少數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更是勢在必行。高校是大學生生活的家,學習的場所,高校責任重大,必須把生命教育納入教學規(guī)劃,明確生命教育的目標,滿足生命教育所需條件,通過各種途徑對大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幫助每一位學生樹立科學的生命觀。
參考文獻:
[1]丁嚴.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江南論壇,2007(4):50.
[2]連淑芳,魏傳成.當代大學生生命意識狀況調查報告[J].思想理論教育:上半月·綜合,2007(2):61.
[3]張文質.生命化教育的責任與夢想[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6:27.
[4]王河濱.論生命教育理論基礎與基本理念[J].浙江教育科學,2006(4):19-22.
[5]但繼恩.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分析[J].武漢工程大學學報,2009,31(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