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巧
間接言語行為究竟是如何傳達說話者的意思的?受話者又是如何理解說話者的施為意圖的?不同學派的語言學家對此作出了不同的解釋。隨著Grice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s)的提出,語用學家們普遍認為:要成功完成間接言語行為的交際,聽話者對說話者的言語就要做出一定的推測(inferencing)。Searl(1975)更是認為聽話者需要10個步驟的推理才能完全理解說話者的施為用意。語用學家的推理理論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卻不能解釋為什么聽話者能夠閃電般地理解說話者的真實用意。認知語言學中的轉(zhuǎn)喻理論對此作出了合理的解釋。認知語言學家認為,轉(zhuǎn)喻作為人類的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諸如請求、建議、承諾等間接言語行為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們在以言行事時經(jīng)常會用言語行為中的某一屬性來實現(xiàn)整個言語行為。Panther與Thornburg的言語行為腳本理論(speech act scenario)的提出進一步證實了運用轉(zhuǎn)喻理論對間接言語行為進行解釋的合理性,同時也為推理理論提供了認知理據(jù)。
美國著名哲學家Searl在Austin的言語行為理論基礎(chǔ)上,進而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在Searl看來,間接言語行為是指通過實施一個行事行為而間接地實施另一個行事行為(one illocutionary act is performed indirectly by way of performing another)(Searl,1975)。 他認為,在間接言語行為中,說話人的話語意義(utterance meaning)和句子意義(sentencemeaning)是不一致的。話語意義是首要行事要點(primary illocutionary point),句子意義是次要行事要點(secondary illocutionary point)或字面行事要點(lit-eral illocutionary point)(姜望琪,2003)。 因此,間接言語行為可以說是一種主要的施事行為通過另一種次要的施事行為間接地實現(xiàn)的。
根據(jù)Searl的解釋,間接言語行為可以分為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和非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前者是指言語具有某些句法特征,含有言外之力顯示項,聽話人根據(jù)語句的字面之力,按照長期使用的規(guī)約習慣即可推斷出說話人的交際意圖。如:Can/Will you open the window?在大多數(shù)語境下并非問對方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愿意打開窗戶,而是通過詢問聽話者的能力或意愿來間接實施指令行為。當然,規(guī)約性間接言語行為有時會受到語境的制約。如同樣一句話“Can you play basketball?”在不同的地方使用說話者施為意圖可能就不同:如果說話者是一個人在籃球館里打籃球,可能就是想讓聽話者加入打籃球的隊伍中,而如果在火車上聊起,就應該是詢問聽話者是否會打籃球。非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則不具備明顯的句法特征,此時聽話人必須聯(lián)系具體語境、根據(jù)雙方共有的知識和會話原則才能推斷出說話人的施為用意。如:說話者在某些語境下可以用:“It’shothere.”來間接表達請求或命令聽話者打開窗戶。本文將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轉(zhuǎn)喻理論,主要是Panther與Thornburg的言語行為腳本理論對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和非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進行分析。
傳統(tǒng)上,轉(zhuǎn)喻和隱喻都被看作是一種修辭格,被認為只是文學家、修辭學家研究的領(lǐng)域。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fā)展,人們逐漸意識到轉(zhuǎn)喻不僅僅是一種修辭手段,還是人類認識事物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它不僅存在于語言中,而且存在于我們的一切思維、行動中,是人類所共有的普遍思維方式之一??梢哉f,我們的行為和思維所依賴的概念系統(tǒng)從根本上來說具有轉(zhuǎn)喻的特性 (Lakoff&Johnson,1980)。Lakoff與Johnson認為,轉(zhuǎn)喻是隱喻的一種,兩者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它們都是從始發(fā)概念向目的概念的映射,但隱喻是在不用概念域(conceptual domain)或稱認知域(cognitive domain)(Ungerer與Schmid稱為認知模型(cognitive model)之間進行的映射(mapping),而轉(zhuǎn)喻是在同一認知域中進行的映射,即同一認知域中一個范疇被用來代替另一個范疇(Ungerer&Schmid,2008)。
與隱喻不同,轉(zhuǎn)喻是基于鄰近性(contiguity/proximity)的一種認知方式。它的主要功能是指稱(referential function),用一事物來指代(stand for)另一鄰近的事物。如用部分代整體、生產(chǎn)者代產(chǎn)品、被使用的物體代使用者、控制者代被控制物、機構(gòu)代負責人、地點代機構(gòu)、地點代事件等(Lakoff&Johnson,1980)①。
4.1.1 理想化認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簡稱ICM)。
轉(zhuǎn)喻概念的形成與我們固有的理想化認知模型是密不可分的。理想化認知模型由Lakoff首先提出,它是認知語言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所謂ICM,就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說話人對某領(lǐng)域中的經(jīng)驗和知識所作出的抽象的、較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這是建立在許多認知模型(CM)之上的一種復雜的、整合的完形結(jié)構(gòu),是一種具有格式塔性質(zhì)的復雜認知模型 (王寅,2005)。按照Lakoff的論述,認知模式是在人與外部客觀世界相互作用的基礎(chǔ)上形成的認知方式,是對我們的知識進行組織和表征的一種特定方式。它不是客觀存在的,而是處于一定社會和文化中、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對客觀世界進行認識、加工、改造的結(jié)果,因此是理念中的(idealized)認知模式。這種理念化的認知模式由許多認知模式集合在一起,因此又稱集束模式(cluster models),它有時比單獨的一個認知模式更為基礎(chǔ)(Lakoff,1987)。比如對于“騎自行車去學?!边@個事件,處于一定社會文化中的人會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和認知在頭腦中激活一個相應的ICM,至少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擁有或可以得到自行車;騎上自行車;向?qū)W校行駛;停放自行車;到達目的地。對于詢問如何到學校的回答可以根據(jù)具體的語境凸顯這個ICM中任何一個部分來代替ICM整體,這就是轉(zhuǎn)喻,此種言語行為就屬于間接言語行為。
4.1.2 言語行為腳本理論(Theory of Speech Act Scenario)。
言語行為腳本理論由Panther與Thornburg提出,他們同意Lakoff,F(xiàn)illmore等人的觀點,也認為我們做某件事時是在一個理想化認知模型或框架中進行,他們稱之為腳本(scenario)。他們同時還認為言語行為和非言語行為一樣,也存在一個腳本,腳本由一系列的部分(parts)組成,各個部分之間、部分與整體之間通過轉(zhuǎn)喻鏈(metonymic link)連接。腳本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可激活整個腳本,這就是轉(zhuǎn)喻。這為解釋間接言語行為提供了很好的認知理據(jù)。
國內(nèi)程琪龍教授也持同樣的觀點。他從神經(jīng)認知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分析事件的概念框架認為:說、做、想同一件事情,大腦中應該具有相同的事件框架。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表達只是因為激活的概念成分不同,激活的成分是顯性表達的成分,其它沒有凸顯(profile)的成分則在同一個事件框架中處于半激活狀態(tài)(程琪龍,2006)。
Panther與Thornburg認為,言語行為的腳本至少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a.前段(Before):指行為的準備階段,它是行為開始前必須滿足的基本條件。
b.核心、結(jié)果段(Core and Its Result):表明行為特點與成功完成行為的即時結(jié)果。
c.后段(After):指行為所帶來的預期后果。
以表示請求的間接言語行為 “Will you open the window?”為例,其腳本簡單表示為②:
不僅規(guī)約性間接言語行為可以用言語行為腳本圖式來表示,非規(guī)約性間接言語行為也同樣可以作出類似的表示。例如:It’s hot here.說話者的真實意圖是想讓聽話者打開窗戶,但他的言語中不具備類似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的句法特征 (Would you open the window?),因此是非規(guī)約化間接言語行為。這個請求有以下的言語背景(background):說話者斷言這里很熱;“熱”不受說話者歡迎;說話者希望聽話者做些什么使這里變涼快一些,而聽話者也有能力使這里變涼快。因此,說話者要求聽話者“Open thewindow”,從而使這里變涼快一些??捎脠D式表示如下:
非規(guī)約性請求間接言語行為圖
Panther與Thornburg認為,對腳本中的成分來說:離腳本中心(CORE)越近,認知距離越近,轉(zhuǎn)喻能力越強;話語中被激活的言語行為腳本成分越多,從部分到整體的推導就越容易。從以上圖中可以看出,非規(guī)約性請求中激活的腳本成分比規(guī)約性請求中激活的腳本成分離中心要遠,因此,非規(guī)約性間接言語行為比規(guī)約性間接言語行為的轉(zhuǎn)喻能力要弱,從而顯得更加間接。又如顧客在商店里對店主說:“Do you have cups?”激活的腳本成分就沒有“Can you give the cup to me?”多,因此前者沒有后者的轉(zhuǎn)喻能力強。從店主的一般回答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兩者轉(zhuǎn)喻能力的差異。對于前者店主一般會回答“Yes/No.”而對于后者店主則一般會付諸行動——將杯子拿給顧客,而不僅僅簡單地回答:“Yes/No.”
根據(jù)Panther與Thornburg的言語行為腳本理論,間接言語行為中的轉(zhuǎn)喻主要是指利用腳本內(nèi)某一成分段來指代整個言語行為的過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如:He waved down a taxi and went to the railway station.
他叫了一輛出租車去火車站去了。
“搭乘出租車”事件具有復雜的腳本:擁有交通工具→登上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交通工具停止行駛,乘坐者從車中出來→到達目的地。此處用前段“叫了一輛出租車”來代指整個乘出租車的過程。
如:You arenotalittlechild!You musthelp your mother todothehousework.
你不是個孩子了,應該幫助媽媽做家務。
此處用核心段——聽話者有義務做某事來指代做家務整個事件。
如:敬愛的周總理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閉上了眼睛”表示“逝世”的意思,此處用腳本中的后段來指代整個逝世事件。
Panther與Thornburg的言語行為腳本理論從認知的角度對間接言語行為作出了一個很好的闡釋,克服了傳統(tǒng)的語用學對間接言語行為解釋的不足,但言語交際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話語的推導不僅僅依賴于話語與大腦中概念內(nèi)容的連接程度,還應該考慮其它語用因素,如交際雙方的權(quán)勢地位關(guān)系、禮貌程度等。只有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才能更好地解釋間接言語行為的生成和理解。
注釋:
①本文中所指的轉(zhuǎn)喻不僅僅限于詞句的轉(zhuǎn)喻,還包括概念轉(zhuǎn)喻.
②S:說話者;H:聽話者;A:做某事.
[1]Ungerer,F(xiàn).&Schmid,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Lakoff.George.Women,F(xiàn)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Panther,Klaus-Uwe&Thornburg Linda.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 [J].Journal of Pragmatics,1998.
[5]Panther,K-U&Thornburg,L.On thenatureof conceptualmetonymy[A].In Panther,K-U&Thornburg,L.(eds.)Metonymy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C].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3.
[6]Searl,J.Indirect Speech Acts[A].In Cole,P.&Morgan,J.(eds.)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 [C].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7]Searl,J.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in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8]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9]程琪龍.概念框架和認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6.
[10]姜望琪.當代語用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1]李勇忠.間接言語行為中的借代[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
[12]王寅.認知語言學探索[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