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評《喧囂與憤怒》

2010-04-11 16:38王如利
關鍵詞:昆丁班吉南方人

王如利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0081)

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評《喧囂與憤怒》

王如利

(中央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北京100081)

《喧囂與憤怒》是一部關于美國南部的寓言。墮落的凱蒂象征蒙垢的南方,康普森三兄弟的性格則契合了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中的本我、超我和自我,他們對凱蒂的迥異態(tài)度代表了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反映了南北戰(zhàn)爭后美國南方人面對光榮的失落和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時所表現(xiàn)出的矛盾彷徨的心理。

《喧囂與憤怒》;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分裂矛盾的南方心理

《喧囂與憤怒》是美國20世紀文學巨匠威廉·??思{的代表作,它用多視角敘述和意識流手法講述了美國南方望族康普森一家的沒落史。小說以凱蒂穿著泥污的襯褲爬上梨樹偷窺奶奶的葬禮為中心意象,以康普森三兄弟對凱蒂失貞的反應為主線,通過班吉支離破碎的記憶、昆丁虛幻抽象的思維、杰森理智冷酷的頭腦和作者全知全能的視角反復敘述同一個故事。??思{說這本書是他的最愛,是“最好的失敗”,“最勇敢、最壯觀的失敗”[1]61。說它“失敗”,是因為每一次敘述的嘗試似乎都無法全面徹底地闡釋小說的主旨,即南方人對南方的態(tài)度;說它“最好”、“最勇敢、最壯觀”,是因為這一次次的失敗揭示了南方人分裂矛盾又相互隔絕的心理層面,像重復詠唱卻又難以盡訴哀情的副歌,更加凸顯了故事的悲劇效果和深刻寓意。

《喧囂與憤怒》是一部關于南方的寓言。凱蒂爬樹一幕寓意南方伊甸園的失落,偷窺奶奶葬禮的凱蒂象征偷吃禁果的夏娃,而那條泥污的襯褲不僅暗示凱蒂的失貞,也影射南方的蒙垢。凱蒂是天使與魔鬼的結(jié)合。她美麗、自信、富于愛心,不僅有勇氣偷窺禁忌,要兄弟們聽從她的管束,而且代替高傲自私無病呻吟的母親給了白癡弟弟班吉無微不至的關愛。但她又輕佻、放蕩、自甘墮落,因生下私生女被丈夫拋棄,以致辱沒家門。凱蒂的放縱墮落給她的家人帶來了沉重打擊:班吉因失去姐姐的愛護號哭不休,昆丁因家族榮譽蒙羞跳河自盡,杰森因發(fā)財夢破滅怨恨不已,其父更是醉生夢死郁郁而終,其母則自怨自艾滿腹牢騷。

南北戰(zhàn)爭后,新舊文明沖突所帶來的壓力和挑戰(zhàn)使南方舊有價值觀念受到巨大沖擊,南方心理因難以應對這些矛盾沖突而惶恐不安。從精神分析理論看,康普森三兄弟契合了弗洛伊德人格結(jié)構(gòu)理論中的本我、超我和自我,他們對凱蒂的不同態(tài)度代表了南方人對南方的矛盾態(tài)度:白癡班吉的喧囂與憤怒表達了本能感性中對美好的眷戀和對失去它的痛苦,理想主義者昆丁的愛戀與負疚表達了道德意識中對舊時榮譽的看重和對不能捍衛(wèi)它的愧疚,功利主義者杰森的仇恨與鄙視表達了理性頭腦中對虛偽過去的不屑和對其所帶來損失的怨恨。

一、“本我”的喧囂與憤怒

小說題目《喧囂與憤怒》語出《麥克白》第五幕第五場:“人生是一個白癡講述的故事,充滿著喧囂與憤怒,沒有任何意義?!备?思{認為,班吉語無倫次的講述使故事接近于夢境?!八约阂膊恢揽吹搅耸裁础Kㄒ荒芨惺艿降默F(xiàn)實就是他對姐姐的信任,他知道她愛他并會保護他,所以她就是他的整個世界。但這些也只是從她身上反射的一些鏡像,他不知道它們意味著什么”[1]63-64。雖然班吉的世界是無形無序的,但他潛意識中的鏡像和憤怒的呻吟明確傳達出了他對凱蒂的強烈渴望和依戀。每當聽到籬后高爾夫球手們呼喊“球童”(音同“凱蒂”)或看到任何與凱蒂有關的東西時,他就會想起姐姐并開始呻吟起來。他的記憶無序地穿梭于過去和現(xiàn)在,但又始終鎖定在體貼關愛他的凱蒂身上。對班吉來說,凱蒂是爐火、草地、樹香和睡眠,象征著溫暖、活力、純真和安寧。??思{說:“他是一只動物……他有著動物本能的直覺?!保?]14所以,正如他能本能地感受到凱蒂的關愛與溫柔一樣,他也能直覺地嗅到凱蒂身上的變化和由此帶給他的威脅??吹絼P蒂和陌生男孩在一起,他會哭著把她拉走;聞到凱蒂身上的香水,他會呻吟著跑開;凱蒂失貞后,他立即嗅到了威脅,并拽著凱蒂到洗手間去沖掉他所害怕的那種味道以恢復凱蒂的樹香;凱蒂最終離家而去,他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存在也徹底喪失,因為“他的存在只是凱蒂的關愛反射出的一種鏡像”[3]。

從精神分析角度看,班吉代表了心理結(jié)構(gòu)中“最基本、最古老、最強大的那個層面”——本能的無意識,即本我[4]。與有意識的社會化個體不同,本我不講形式原則,不受時空影響,“沒有價值判斷,沒有善惡之分,沒有道德觀念”,只渴望滿足本能的需求[5]107。班吉的意識正是這樣一個無形無序的世界,他的敘述中沒有時空轉(zhuǎn)換,“他不分善惡,因為他不知善惡為何物”,他唯一的渴望就是凱蒂的愛護與陪伴[2]14。班吉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本我,他對凱蒂的依戀表達了南方人對戰(zhàn)前秩序和安全的渴望,他不休的呻吟是南方心理深處企圖從不可逆轉(zhuǎn)的過去中重尋自我的無謂掙扎。福克納用班吉的叫嚷表達了南方人內(nèi)心深處絕望的呼號。這呼號中有他們對戰(zhàn)前伊甸園般平靜生活的渴望,更有因伊甸園的失落所帶來的痛楚與激憤。這種渴望、痛楚與激憤來自南方心理最深處的無意識,所以只能通過白癡的“喧囂與憤怒”得以宣泄。

二、“超我”的愛戀與負疚

盡管昆丁的敘述有著濃厚的哲學思辨色彩,但他的回憶較班吉一節(jié)清晰了很多。班吉的記憶中充滿了身體的感覺經(jīng)驗,而昆丁的頭腦中則充滿了抽象的道德觀念。小說在附錄中指出,昆丁愛的不是他妹妹的身體,而是她那脆弱的貞潔所支撐的搖搖欲墜的家族榮譽[6]290-291。作為南方傳統(tǒng)的衛(wèi)道士,當凱蒂的任性輕浮有違大家閨秀的淑女風范時,昆丁總會挺身出來對她加以教訓。他曾因凱蒂在溪邊脫掉衣服給了她一記耳光,曾因凱蒂與男孩接吻把她的頭按到草地上??吹絼P蒂和達爾頓廝混時,他更是恨鐵不成鋼地質(zhì)問:“你為什么不把他帶到家里,凱蒂?為什么非得像那些黑女人一樣在草地水溝漆黑的林子里躲到漆黑炎熱的林子里?”[6]87他的所作所為不僅是要懲罰凱蒂的越軌,更是要讓她明白她的貞潔是家族榮譽的象征。作為南方傳統(tǒng)道德的忠實繼承者,昆丁不僅因妹妹的失貞而備受折磨,更因不能捍衛(wèi)南方的道德與榮耀而深感負罪。他為自己的無能而悔恨不已,因為他沒能殺掉凱蒂的情人,也沒能阻止凱蒂嫁給一個無賴。他也為賣掉班吉的牧場供自己到哈佛讀書而倍感不安,因為“除了那同一個姊妹和燃燒的爐火,那是他天生白癡的小弟唯一喜愛的東西”[6]291。如果說凱蒂的貞潔代表著家族榮譽,那么班吉的牧場則象征著家族財富。當精神寄托和物質(zhì)財富都不復存在時,南方的榮耀徹底失落,昆丁只有以自殺來尋求解脫,并以此“將毫無意義的墮落轉(zhuǎn)變?yōu)槟腿藢の兜慕贁?shù)”[7]。這不僅是康普森家的劫數(shù),更是整個南方的劫數(shù),是面對現(xiàn)代主義的入侵彷徨不知所措?yún)s又無法從過去榮耀的陰影中走出的南方人的劫數(shù)。

昆丁對南方道德傳統(tǒng)的極度關切以及因不能捍衛(wèi)家族榮譽而產(chǎn)生的負罪感符合弗洛伊德心理結(jié)構(gòu)理論中對超我的界定——人們心理中家長態(tài)度的遺留和負罪感的根源?!俺覍⒆顕栏竦牡赖聵藴蕬糜跓o助的任由它擺布的自我;通常它代表著道德宣言,我們一下子就會意識到我們的道德負罪感正是超我和自我沖突的外在表現(xiàn)”[5]92。作為南方騎士理想的化身,昆丁代表了竭力捍衛(wèi)南方道德標準的超我。為了家族榮譽,他甚至想以亂倫之罪“將他自己和他妹妹一同投入地獄,在那里他能夠永遠保護她,讓她在永恒之火中永遠完好無損”[6]291。昆丁的亂倫之念暗示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戀情結(jié),而他對凱蒂情人的憎惡則代表了南方人對戰(zhàn)后現(xiàn)代主義入侵的抵觸。然而,蒙垢的南方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因為往昔榮耀的基礎——奴隸制,正是導致南方種植園經(jīng)濟徹底毀滅的根源。凱蒂的童貞既是康普森家族榮譽賴以存在的脆弱基礎,也是令其聲名掃地的罪惡之源,所以在昆丁對凱蒂童貞的病態(tài)關注中,有愛更有恨。這種愛恨交織的矛盾心理既反映了南方人對傳統(tǒng)道德的依戀,又反映了他們內(nèi)心深處對建立在罪惡基礎上的榮耀的負疚和憎恨。

三、“自我”的仇恨與鄙視

杰森對凱蒂的感情與其兄弟大相徑庭,他惡毒的開場白“一朝是婊子永遠是婊子”包含了他對凱蒂母女所有的仇恨與鄙視。雖然杰森的敘述邏輯清晰,但像班吉的感覺依賴和昆丁的道德抽象一樣,絕對的理性也將他囚禁在自我的狹小空間里,它代表了南方心理中封閉隔絕、分裂矛盾的另一層面——奉行實用主義的自我。因為理性和實際,杰森對待凱蒂的方式比先天愚鈍的班吉和生性敏感的昆丁都更加直截了當。與班吉的依戀和昆丁的負疚不同,他對凱蒂充滿敵意。凱蒂的丈夫曾許諾在銀行里給他謀個差使,但在凱蒂被拋棄之后,杰森的銀行家美夢也隨之破滅。更讓他忍無可忍的是,凱蒂一走了之,卻把私生女留在家中由他撫養(yǎng)。于是,凱蒂的女兒昆丁小姐就成了他泄憤的對象,他不僅對她百般刁難,而且將凱蒂寄來的贍養(yǎng)費據(jù)為己有。不過惡有惡報,昆丁小姐私奔時偷走了他保險箱中的全部財物,其中就有那筆贍養(yǎng)費。故事以凱蒂爬上梨樹偷窺奶奶的葬禮開頭,以其女爬下同一棵樹私奔結(jié)尾,母女走的是同一條墮落之路。她們的墮落使杰森失去的不是愛,不是榮譽,而是財富。

理性實際的杰森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我。自我是人格中的自衛(wèi)力量,“代表理性”,“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是其決定因素”[5]108-109。自我具有防衛(wèi)和調(diào)節(jié)功能,在外部壓力面前,為了保存自我,它會遵循現(xiàn)實原則,放棄本我的沖動和快樂需求。“但人們總會發(fā)現(xiàn),放棄快樂是很難的;如果沒有某種形式的補償,他們就無法做到”[8]。自我期望暫時的放棄會帶來未來更大的滿足,但現(xiàn)實原則使這條迂回路線永無盡頭,所以自我對外界的態(tài)度充滿敵意。杰森代表了南方心理中的自我。他是康普森家唯一理智的人,他的確為家庭放棄了很多快樂。同時,他也為自己的損失忿忿不平,因而不擇手段地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謀利。面對凱蒂的墮落,康普森先生醉生夢死,康普森太太怨天尤人,班吉號叫不休,昆丁溺水自殺,只有他能夠理智地面對現(xiàn)實。一方面,他辛苦工作,贍養(yǎng)家人,犧牲了一個三十歲單身漢應有的權(quán)利和必需的快樂。另一方面,他也想盡一切辦法彌補損失:他想利用凱蒂出嫁的機會得一個去銀行工作的美差,在這個美夢破滅后又將凱蒂給女兒的贍養(yǎng)費據(jù)為己有,他還利用凱蒂想看女兒的機會對她大加勒索。他不僅對凱蒂母女充滿敵意,而且認為“除了他自己,全鎮(zhèn)、全世界、全人類都和康普森家一樣,雖然沒有理由但可以十分肯定他們都不值得信任”[6]297-298。顯然,杰森是康普森子女中最刻薄的一個,但不管他的想法和行為如何惡毒,他仍是康普森家唯一能理智應對現(xiàn)實壓力并擔負起家庭責任的人。他代表了戰(zhàn)后南方新崛起的小商人形象,投機鉆營、唯利是圖。他們像杰森憎惡凱蒂一樣對南方光榮卻虛偽的過去充滿鄙夷,對榮譽的破滅帶給他們的損失憤恨不已。但他們又是戰(zhàn)后重建的中堅力量,只有他們沒被現(xiàn)代主義的入侵擊垮,只有他們還在一邊詛咒一邊支撐著破碎的家園。

結(jié)語

美國南方是一塊充滿傳奇色彩的土地,它曾擁有光榮的過去和伊甸園般的平靜,但罪惡的奴隸制和私有制種植園經(jīng)濟給它埋下了毀滅的種子,并導致南北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南方的最終失敗。種植園主失去了奴隸,失去了莊園,失去了平靜的生活,也失去了原有的騎士風度和淑女風范。南方的孑遺們一面沉湎于過去的勇武輝煌,懷戀著曾有的平靜安寧;一面又不得不忍受著戰(zhàn)敗的創(chuàng)傷,承擔起重建的重負。他們希望實施變革以打破詛咒,又害怕變革會帶來不可預知的后果。他們掙扎于戰(zhàn)前的安定與戰(zhàn)后的混亂、南方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北方資本主義、悲觀懷舊與振作重建的矛盾中。此時,南方群體的心理分裂了,他們發(fā)出了不同的自相矛盾的絕望的呼號。

作為南方望族的后代,??思{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他曾對日本讀者說:“一百年前,美國曾有兩種文化、兩種經(jīng)濟,九十五年前我們因此爆發(fā)戰(zhàn)爭,結(jié)果我方失敗了?!保?]180他雖承認失敗,卻仍然忠誠于南方。他說:“即便我恨它,我還是會捍衛(wèi)它。”[9]101??思{的矛盾心理是所有南方遺老遺少們內(nèi)心沖突的真實寫照,也恰是他要表現(xiàn)的主題,正如他在諾貝爾文學獎受獎演說中所言,人類內(nèi)心的沖突是“唯一值得去寫、值得付出痛苦和汗水”的題材。

[1]Frederick Gwynn,Joseph L Blotner.Faulkner in the University:Class Conference a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957-1958[M].New York:Vintage Books,1959.

[2]Leland H Cox.William Faulkner:Critical Collection[M].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2.

[3]Lee Jenkins.Faulkner and Black-white Relations:A Psychoanalytic Approach[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137.

[4]Herbert Marcuse.Eros and Civilization: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M].Boston:Beacon Press,1974:29.

[5]Sigmund Freud.New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9.

[6]William Faulkner.The Sound and the Fury[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85.

[7]Frederick J Hoffmann,Olga W Vickery.William Faulkner:Three Decades of Criticism[M].East Lansing:Michigan State College Press,1960:86.

[8]Sigmund Freud.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79:419.

[9]J B Meriwether,Michael Millgate.Lion in the Garden:Interviews with William Faulkner 1926-1962[M].New York:Ran-dom House,1968.

[責任編輯 海 林]

106.4

A

1000-2359(2010)03-0194-03

王如利(1973—),女,河北黃驊人,中央民族大學外語學院講師,博士,美國波士頓大學英語系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社會語言學、美國小說和美國文化的研究。

2010-01-20

猜你喜歡
昆丁班吉南方人
《喧嘩與騷動》的嗅覺敘事研究
下雪后北方人的快樂,南方人不懂
南方人,求求你們說話不要加兒化音
沒有一個南方人在聊天中用對過“您”
小老鼠裁縫店(上)
時間對昆丁的禁錮與毀滅
天方夜譚之南方人眼中的北方
昆丁——美國舊南方和舊時代的守望者
班吉的感恩
海龜班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