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的“實踐智慧”——正義的“城邦”與“個人”時代思辨

2010-04-08 04:38姚站軍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長沙410081
關鍵詞:城邦亞里士多德公正

姚站軍,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長沙 410081

姚新良,湖南師范大學,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湖南長沙 410081

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的“實踐智慧”
——正義的“城邦”與“個人”時代思辨

姚站軍,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長沙 410081

姚新良,湖南師范大學,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湖南長沙 410081

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觀明確提出了正義類型中的“城邦公正”和“個人公正”,同時他的兩分公正倫理觀中富含哲學“思辨精神”和倫理“實踐智慧”。他關于正義的“城邦”與“個人”的追求對新時代具有重要價值影響。

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城邦公正;個人公正

一、亞里士多德及其公正政治倫理觀概要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一生受到許多稱贊,如“百科全書式思想家”、“學術成就集大成者”等,“如果真有所謂人類導師的話,就應該認為亞里士多德是這樣一個人”[1]380。作為西方倫理學和政治學的創(chuàng)始人,他在某種程度上使政治學和倫理學各自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但本質(zhì)上,亞里士多德政治學是以倫理目的作為最終歸依,其政治哲學乃是一種道德哲學,而且他首創(chuàng)了倫理學和政治學融合的公正正義觀。在亞里士多德的學術生涯里,其正義觀與公正觀在一般意義上沒有嚴格的區(qū)別,他認為正義或公正不僅是城邦的也屬于個人的。他的公正倫理觀對當代西方思想界具有重要啟發(fā)影響,對新時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具有相當參考價值。

二、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觀:城邦公正與個人公正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代表作《尼可馬科倫理學》和政治學代表著作《政治學》深刻地體現(xiàn)了其公正倫理思想?!耙磺屑夹g,一切規(guī)劃以及一切實踐和抉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盵2]3“至善”是他倫理思想的歸宿和核心。他的個人的善,基于“人在本質(zhì)上是城邦的動物”,在政治學中他又集中地探討了城邦的善。而“至善”的追求是“個人善”和“城邦善”的良性互動、兩者有機一體所構成的總體公正狀態(tài)。他甚至說“公正不是德行的某部分,而是德行的整體”,“公正集一切德性之大成”[3]95-97。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專注于對城邦的研究,突出對“城邦善”的追求,這種“城邦善”即城邦公正正義理想。而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他著力探討人生幸福等“個體至善”追求,這種追求體現(xiàn)為個人公正狀態(tài)的實現(xiàn)。事實上,《尼各馬科倫理學》第四卷在探討了個體倫理德性(個體德性的公正等)之后,直接進入第五卷,討論作為社會德性的公正。按其觀點:城邦公正正義與個人公正正義既不能互相替代,也不能忽略兩者的聯(lián)系。公正既是城邦的也是個人的。“一種善即或?qū)τ趥€人和對于城邦來說,都是同一的?!盵4]5生活于奴隸城邦下的亞里士多德感到:城邦以正義為原則,正義正是樹立社會秩序的基礎。他關于理想城邦追求的理解認為這種理想城邦的政治正義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但城邦整體公正正義不能離開城邦中每個成員的公正正義。成員個體公正正義既指其內(nèi)在品德結構 (智慧、勇敢、節(jié)制)合理分配,也指個體本身所處外在地位與內(nèi)在主導品德對應分配。如城邦正義中統(tǒng)治者的品德結構中以智慧為主便是公正態(tài)。具公正正義品德的每一個體都對應城邦社會需要秩序中每一個位置時,正義城邦就實現(xiàn)了。作為城邦中最優(yōu)良的人們必定的前提是作為一個具有個體公正素養(yǎng)的人。“最優(yōu)良的政體應該是由最優(yōu)良的人們?yōu)橹卫淼恼w?!盵5]173可見他認為城邦整體正義的優(yōu)良政體同個體公正的優(yōu)良人們之間有著必然聯(lián)系。

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指出:公正是為政的準繩和政治共同秩序的基礎。城邦公正,一是自然的,另一是約定的。[3]109自然公正不管人們承不承認,對全體公民都有同一的效力,后來被霍布斯等人稱為“自然法”,這種法本身就是正義的。而約定公正之初,既可這樣也可那樣,然一旦制訂下來,就只能是這樣了。如契約的簽定前提即自愿平等選擇自由,但一旦經(jīng)過要約、承諾等程序之后便對各方有了“人為”義務約束和權利方向的要求了。自然公正是不存在前提條件的。但在人為公正討論中不管是否公正,都須是有意自愿地做出來,而對于非自愿一方做出不正當結果,不能責備其為一個不公正的人,只能說這個約定的城邦公正對不自愿地加入其中的人的不公正,這種不公正是屬于前提意義上的。但這里需進一步對城邦公正中約定公正的本體進行分析。

首先,亞里士多德指出“公正就是比例”[3]108。但對“約定”的契約,各方到底以多少幾何比例分配才算最佳“公正值”呢?事實上,把“論爭多端的哲學改造得如幾何學的定義、命題那樣明白、確定,一直是個令人神往的夢想”[3]113。公正是屬人的,不能要求和幾何學同等確切,分配中找不到具體的公正比例,交換中也是。但可以去追求“中道”原則,這樣就有可能形成近似分配或交換正義,“中道”當然不是機械的折衷主義。在分配公正中,應根據(jù)各人對構成城邦各要素的貢獻大小而定,這就是比例公正或平等。在分配公正中一個人分配所得多于所值,是做了不公正的事嗎?在這里就必須考慮到做事不公正的是“分配者”還是“多得者”問題,如果“分配者”又是其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即“少得者”時,這種分配不公正的責任到底在哪里呢?不管情況多復雜,他認為“不公正的事并不寓于受不公正待遇的人,而是有意做不公正事的人”[3]115。即不公正在分配者中,而不在接受者那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收入分配制度中“制度的分配正義”比“先富起來的人”對于“不公正”有關鍵責任,故分配的“公正”不能把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割裂開來,而是要努力尋找兩者的“中道”境界。效率優(yōu)先或公平優(yōu)先也非機械定勢的,公正是屬于思辨的倫理智慧的。另者他的公正觀提到:在交換的公正中,一般最先想到的是“等價交換”,但交換中也存在異化的“等價交換”?!罢驸n對真貨”實現(xiàn)的是“等價交換”的公正原則,而“真鈔對假貨”或“假鈔對真貨”異化的“等價交換”則屬于不公正。對于不公正的交換我們不能用“矯枉過正”辦法,如“假鈔對假貨”。因為“矯枉過正”的正義實現(xiàn)是不能違背公認的常理的。假鈔、假貨本身對于社會而言就是違背公理的,所以這種違背公理的事物(假物)間交易的正義性值得懷疑,盡管交易過程或規(guī)則本身是合乎正義原則的。

除開經(jīng)濟角度,亞里士多德主要從法律角度對城邦正義進行論述:正義的規(guī)定是合法和公平。并且他認為一切公平都是合法,但并非一切合法都是公平,最后推出城邦的正義歸根還是合法。正義這種德性總體的行動有且僅有“合法的行動”,“正義是法律的根據(jù),而法律是正義的源泉,正義與法律是同一的。”[6]70對城邦正義他明確認為“政治正義必須符合法律,必須應用于那些本性上與法律相適應的人。”[6]76主張“法治反對人治”。他認可把政治正義理解為三大階層的三德性 (明智 /勇敢 /節(jié)儉)各施其職的和諧狀態(tài),對應身心的理智、激情、欲望三部分,“一個正義的人心靈三部分各司其職,且合起來予以協(xié)調(diào),就像樂師將高音、中音、低音…協(xié)調(diào)形成一個和諧體”[6]34。亞里士多德認為:個人正義實質(zhì)是以理智統(tǒng)率情感和控制欲望,保證心靈和諧健康。他明確提出了城邦正義與個人正義兩分法外,在個人正義認識上毫不遜色于其在城邦正義上的認識,并且對兩者關系有更深刻的見解。

在個人公正中,“公正的人”與“做不公正事”這種悖論是可體會到的。苗力田說:“公正德性是整體,法律規(guī)定是普遍的。惟其為整體和普遍,個別處也就難免疏漏選出,差錯多見?!盵3]116由于公民的行為是個別的,而城邦公正解決的僅是一般的基礎的公正,所以不可忽視與城邦公正同等重要的個人公正品質(zhì)。亞里士多德認為“可能公正不是真誠,或可能正直不是真誠。如若兩者都是真誠,那么兩者就是同等了”[3]117。“正直是某種公正,雖然它優(yōu)于公正,但仍是公正。而不是另一個不同的種…兩者都是真誠?!盵3]117在這里他說的公正其實指城邦意義上的公正,而正直則指個人公正,即使是正直的人有時也會做不公正的事,個人的公正與法律上的屬于城邦的公正不同,但能在某些場合下作為對法律公正的糾正,像法官憑正直品質(zhì)、高尚良心做出的自由裁量,有時對法律剛性的缺陷的彌補必不可少。正如他說:“糾正法律普遍性所帶來的不足,正是正直的本性?!盵3]118也就是說個人公正是城邦正義上 (如法律意義公正)所不能替代的。前者的正直品質(zhì)有時是越超后者的公正要求的,有時我們不僅需要城邦公正,而且需要追求個人公正。個人公正中包括對公正主體自我的公正要求,如“一個人由于憤怒而有意刺傷自己是違背正常道理的,為法律所不容,這樣的行為當然不公正”[3]119。對這種情況他認為城邦正義可以成為確保個人正義的憑借,“城邦要懲辦那些自我毀傷的人,譴責他,好像他對城邦做了不公的事情一樣”[3]119。在對自我的公正的個人公正上我們首先必須認識“在某件事情上不公正,僅是一件情況上的不公正,而不是全部的壞,不能對自己不公正”[3]119。因為自己是一個公正的人,有時也會做不公正的事,所以需要公正對待自己,只有能公正對待自己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會成為一個“個人公正”典型,當然個人公正不僅要求自己公正地被對待,也要求公正地去對待別人。在公正對待自己和公正對待他人間找到實現(xiàn)個人公正的“中道”,才能實現(xiàn)“個人公正”和“城邦公正”有機統(tǒng)一。由于這種具有“中道”性的公正品質(zhì),從而使“人們行為公正和想要做公正的事情。”[3]94可見他在個人公正方面是強調(diào)個體公正品質(zhì)的。

對于個人善追求的個體公正正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關鍵在對“中道”原則的把握。而對城邦善而言,依靠被稱為社會公平“正義”原則來實現(xiàn)。他主張,“幸福就是一種完全合乎德性的現(xiàn)實活動”[3]24。他的倫理“至善”理想就是人生幸福,幸福實現(xiàn)有三個必要方面:即物質(zhì)富足、身體健康和良好道德。其中良好道德即靈魂善是最本質(zhì)的,而人的本性的實現(xiàn)在于德福律的實現(xiàn),也就是人必須成為城邦成員,且依賴城邦本身公正來確保具有德性的個體行為得到幸福的優(yōu)良生活回報?!肮褪墙o予和維護幸福,或者是政治共同體福利的組成部分?!盵7]89-90

三、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觀的新時代價值

公正英文 justice即正義,是對人類具有永恒價值的理念。亞里士多德公正倫理觀認為:正義不僅是社會制度和城邦的整體善,也是個人美德和個體善。他認為個體善 (個體公正)是城邦治理基礎,對社會整體公正實現(xiàn)十分重要。個人不僅要有正義的理性認識,更應自覺地守履正義規(guī)則,保證個體正義與城邦整體正義相一致。新時代公正倫理理念也主要通過社會制度與個人行為兩方面體現(xiàn),類似于他的公正倫理觀中“城邦公正”和“個人公正”。所以我們既要堅持公正倫理的法律化,使個人公正得到社會制度的保障和鼓勵;又要力求社會制度的倫理性,在法治中不忽視道德情感因素,特別重視提高個體,尤其是執(zhí)政者的正義素質(zhì)。唯如此,才能實現(xiàn)社會的穩(wěn)定與和諧發(fā)展。他的公正倫理觀中的“正義法治”強調(diào)對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輔以“德治”對今天啟發(fā)頗多。其實制度總有不完善的地方,且靠人去執(zhí)行和遵守。

“愛智慧、尚思辨”是亞里士多德倫理觀的精華見解。在他看來“倫理德性”屬于“實踐智慧”。且認為“實踐智慧”的精神在于對“中道”的把握。其公正倫理在“實踐智慧”中得到實現(xiàn)。新時代公正倫理要義即在于去把握新背景下,諸如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等的“實踐智慧”,去實現(xiàn)新時代“城邦善”社會和“個人善”個體的良性互動的思辨原則。不管“城邦公正”還是“個人公正”都要確保公平與效率融通的公正倫理理念。這種公正倫理理念在公共領域(“城邦公正”方面)尤為明顯。對屬于倫理范疇的公正理念的實現(xiàn)在新時代就是追求“效率理性”與“公平倫理”新平衡。新時代公正價值觀念其實就是一種公平與效率的時代思辨,它既不同于舊理性片面地強調(diào)效率的工具理性,也不是舊倫理簡單地強調(diào)人際關系協(xié)調(diào)的平均倫理。究竟公平和效率在公共倫理中如何融通?對新時代公共政府而言,其公共政策內(nèi)涵的價值取向即公正。近現(xiàn)代西方資本主義的公共政策走向是公平、效率交替論的實證,經(jīng)歷從自由放任的效率主義到公平福利為主題政府干預主義,再又從新自由主義到羅爾斯的以公正為主題的正義主義。在此,公正是效率自由與公平平等的兼顧,及它們兩面如何于不同時代中,應其優(yōu)先度與側重點適時適度的調(diào)節(jié)。

倫理的追求在亞里士多德那里被界定為對“思辨”的追求,公正倫理是辯證精神的體現(xiàn)。公正作為一個理性的概念,是感到心理平衡又不妨礙整體蛋糕做大的概念。既考察競爭起點不均等因素又考慮競爭規(guī)則的差異性;既考慮穩(wěn)定因素又考慮發(fā)展因素。公正是一個開放性發(fā)展的倫理概念,在新時代要求對個人與社會、國家、人類以及自然的各種關系的基本定位進行重新審視。人類中心主義還是自然中心主義,科技中心主義還是人文中心主義,發(fā)達國家中心主義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還是社會中心主義,功利中心主義還是義務中心主義都需要公正理念的思辨與結合新的歷史條件、生存環(huán)境進行公正的倫理思考。新時代挖掘他的公正倫理“思辨”精髓,就是通過變革創(chuàng)新靈魂不斷尋求使公正精神在歷史新時代得到最佳貫徹和演繹實現(xiàn)。

以人倫為本的中國傳統(tǒng)倫理忽視個體獨立性和能動性,導致社會國家至上,走向政治專制或道德工具主義。以個人為本位的西方傳統(tǒng)倫理強調(diào)個體獨立性及能動作用,朝純粹個人發(fā)展必為絕對利己主義。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幸福的城邦必然是道德上最為優(yōu)良的城邦,只有擁有德性人所組成的城邦,才是幸福的城邦。其公正倫理觀關于城邦公正與個人公正有機結合的思想對新時代人的啟發(fā)恰恰是:以整體利益作為基本規(guī)范充分發(fā)揮個人主體能動性,及最大可能消滅個人或社會極端偏向性。社會公正與個體公正的關系,就如同有機體與各分子間的關系一樣,有機體賦予各分子以生命,各分子則賦予有機體以活力。新時代和諧社會也應該是“道德優(yōu)良”的個體所組成的。當代中國的以人為本的全面協(xié)調(diào)可持續(xù)的科學發(fā)展觀和體現(xiàn)社會正義的和諧社會的構建,既突出了公正倫理在新時代中國的時間維和空間維要求,又體現(xiàn)了其內(nèi)涵的社會公正 (國家理想態(tài))與個體公正(人生幸福態(tài))融合的邏輯維。

從城邦和諧出發(fā),亞里士多德認為公民個人公正德性非常重要,造就好城邦的第一位問題是造就崇高公民?!赌岣黢R科倫理學》這方面表現(xiàn)影響到后來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他們都認為:一定意義上,崇高的道德情感,如無私奉獻的友情愛情親情是可以超過社會“正義底線”即“城邦公正”。所以新時代公正倫理思考不僅包含對社會公正思索而且包括對個人高尚美德情操追求。當一個人為一種自認為有崇高價值而對其有巨大吸引力或樂趣,且其具有相應潛能優(yōu)勢的事業(yè)而投入時,可能對不太妨害其為這種事業(yè)的各種其他代價付出或其他利益、誘惑不太在意。在此,對這個人內(nèi)心而言沒有不公正感,即使因某些緣故沒有外在結果補償或其在有生之年得不到外在社會認可。這在外人或后人眼里他會成為社會不公正的一個典型,他是超越社會公正要求自愿受不公正待遇的傻瓜。

亞里士多德的關于“個體公正”和“城邦公正”的公正倫理觀在新時代西方思想家們那里也有所影響,他們對公正倫理思想中正義的“城邦”與“個人”各自視角的強調(diào)都對我們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啟發(fā)作用。羅爾斯提出: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公正首先跟社會基本制度相聯(lián)系,并以此規(guī)定著社會成員具體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規(guī)定資源與利益在社會群體之間,在社會成員之間的適當安排和合理分配。他認為社會公正先于個體善,個人美德情感只有在一個公正的社會中才能形成,即社會性正義安排對于個體善的先在性。對公正他理解為:先有公正制度才能有公正行為,有了好制度才能造就公正個人。而麥金太爾盡管在以個人還是以社會為出發(fā)點上與羅爾斯有尖銳對立與分歧,但同樣強調(diào)作為共同體存在的社會結構制度性安排本身應是正義的。羅爾斯的《正義論》和諾齊克《無政府、國家和烏托邦》同樣表明他們是政治自由主義者,但前者認為只有在理性的“公共”運用中才擁有自由,而后者認為人類只有在理性的“私人”運用中才會自由,所以前者提倡社會正義理論,后者以個人權利理論與之對抗?!皩τ邴溄鹛珷杹碚f,當代道德哲學中真正深刻的對立……存在于以羅爾斯和諾齊克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與麥金太爾為代表的社群主義之間?!盵8]176羅爾斯說,如果個人負有支持制度的義務,那么制度必須首先是正義的或接近正義的。西方的社群主義者置疑羅爾斯的制度優(yōu)先理論,認為制度只有通過主體的執(zhí)行發(fā)揮作用,而且作用的對象也包括執(zhí)行它的主體。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具有良好的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個體執(zhí)行,以便制度能夠發(fā)揮其應有作用。此外,在現(xiàn)實社會中,還有許多“正義城邦”制度不能發(fā)揮作用的場合和時間。麥金太爾深受亞里士多德的影響,尤其關注個體公正的德性所起的作用,它是社會公正的德性所不可替代的。個體公正的能動性品質(zhì)使得個體能夠自主地選擇或做出正確的行為,即使在社會公正不能發(fā)揮作用的地方,個體公正也可能引導個體自主地尋求和實現(xiàn)應有的道德價值。因此,個體公正正義義不容辭的超越性使它成為較之于社會公正正義更為高級的價值原則,可以使人上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更有利于社會正義的完善,使之朝著人的自由發(fā)展和人類真正解放的方向進步。以上三者對亞里士多徳公正倫理中體現(xiàn)的“城邦公正”(社會善)和“個人公正”(個體善)的關系,各自在新時代公正倫理的思考中存在傾斜幅度的分歧。事實上“道德就不是如通常所認為的僅發(fā)生在個體身上,僅僅是個體的修養(yǎng),它更是發(fā)生于社會共同體,是共同體善,用羅爾斯語言表達,它是個體善與社會公正的統(tǒng)一。善的個體構成這個社會有機體,這個社會有機體又是合乎人性生長的。這可能正是亞里士多德強調(diào)倫理學與政治學一致的真實意蘊所在,也是人們往往由探究道德始,最終走向?qū)ι鐣畏此贾売伞盵9]39。《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一書中也曾揭示“社會需要和敏感的良心命令之間的沖突”[10]201,這種沖突實質(zhì)上就是政治“城邦公正”與倫理“個人公正”之間的沖突。在我國現(xiàn)階段影響社會和諧的原因既有“城邦公正”(社會善)因素,也有“個人公正”(個體善)因素。所以在新時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我們既不能忽視加強社會制度的建設,也需要不斷提高個體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

[1]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6年版。

[2]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0年版。

[3]亞里士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苗力田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版。

[4]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選集 (倫理學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版。

[5]亞里士多德 :《政治學》,吳壽彭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

[6]唐凱麟:《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7]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全集 》(第八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

[8]姚大志:《現(xiàn)代之后——20世紀的晚期西方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0年版。

[9]高兆明:《倫理學理論與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萊茵霍爾德·尼布爾:《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Phronesis”of Aristotle’s Justice Ethics——Times speculation on Justice of“City-state”and“Individual”

YAO Zhan-jun, YAO Xin-liang

(The Center for Studies in Moral Culture,Hunan Nor 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ristotle’s justice ethics explicitly expressed two types of justice——“city-state justice”and“individual justice”.His two-division perspective in justice ethics includes“the speculation spirit”ofphilosophy and“ practice wisdom”of ethics,namely,his“middle course principle”.His pursuing justice of“citystate”and“individual”has important value and influence on the new times.

aristotle;justice ethics;city-state justice;individual justice

姚站軍 (1978-),男,湖南新邵人,湖南師范大學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哲學與倫理學研究;姚新良 (1963-),男,湖南益陽人,湖南師范大學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哲學與傳統(tǒng)文化。

湖南省教育廳和財政廳博士科研創(chuàng)新課題(CX2009B081)

2010-03-08

B82-02

A

1671-7023(2010)04-0035-05

責任編輯 吳蘭麗

猜你喜歡
城邦亞里士多德公正
遲到的公正
亞里士多德的城邦治理思想及其現(xiàn)實啟示
公正賠償
亞里士多德的發(fā)現(xiàn)
亞里士多德的發(fā)現(xiàn)
雅典城邦的民眾失去政治熱情了嗎?——從2016年高考全國卷Ⅱ文綜第32題談起
不可復制的城市情感——從雅典城邦到世界容器
立法者:靈魂與城邦——對柏拉圖《理想國》的法律哲學闡釋
解析亞里士多德的“修辭術是辯證法的對應物”
公正俄羅斯黨往何處去?
宁南县| 仁寿县| 文山县| 黄石市| 延寿县| 巴里| 郧西县| 乾安县| 且末县| 朔州市| 金寨县| 萨迦县| 元阳县| 甘泉县| 高雄市| 洱源县| 麻江县| 宜良县| 洪雅县| 柳江县| 仙居县| 大洼县| 方山县| 普定县| 巴彦县| 轮台县| 大邑县| 邵武市| 共和县| 洮南市| 炉霍县| 集安市| 万宁市| 宁晋县| 金乡县| 宜宾市| 哈密市| 房产| 澄城县| 屯门区|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