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祝兵
(廈門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福建 廈門 361005)
試析《詞林韻釋》中全濁聲母清音化情況
曹祝兵
(廈門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福建 廈門 361005)
《詞林韻釋》是一部是關(guān)于近代漢語語音的重要著作。其聲母中中古的全濁聲母順應(yīng)了語言發(fā)展的趨勢,無一例外的變成了相應(yīng)的清聲母。本文就其變化情況進行初步探討,為將來的進一步研究奠定基礎(chǔ),并希望能為其他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詞林韻釋》;全濁聲母;清音化
《詞林韻釋》(以下簡稱《詞林》),又名《菉斐軒詞林要韻》,一卷,不著撰人姓氏。一般認為是成書年代為明代[1],其作者為陳鐸[2],是一部關(guān)于近代漢語語音的重要著作。
《詞林》作為一部近代韻書,其語音系統(tǒng)和中古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聲母系統(tǒng)較《廣韻》時代的聲母系統(tǒng)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簡化,簡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全濁聲母消失、知章莊的合流、非敷奉的合流、疑母的變化以及零聲母的擴大等。本文試對其中的全濁生母清音化情況進行具體分析。
所謂全濁聲母清音化,是指在中古時期讀全濁聲母的字,隨著語言的發(fā)展,其聲母變成同一部位的全清和次清聲母。中古時期的全濁聲母有並、定、從、邪、澄、船、崇、禪、群、匣等。按發(fā)音方法可以分為三類,即塞音(群、並、定、澄)、塞擦音(從、崇、船)、擦音(匣、邪、禪)。隨著語言的發(fā)展,中古時期的全濁塞音、塞擦音、擦音在《詞林》中都變成了同一部位的全清和次清聲母。具體分析如下。
本文研究體例是:《詞林》韻目列在前,后面列出歸在此韻目下的字;歸在此韻目下的字在括號內(nèi)列出中古的聲母。若同一韻目下出現(xiàn)的例字分屬中古不同聲母,說明這些聲母合并。如:東紅[上]共[群]珙拱鞏[見],此例表明東紅韻中中古時期的見母字和群母字合并,而根據(jù)語音演變規(guī)律,當為全濁聲母“群母”變成了同一部位的全清聲母“見”母。
群、並、定、澄四個聲母是濁塞音聲母,它們的變化方式比較整齊,平聲字變成送氣音,即同一部位的次清音;仄聲字變成不送氣音,即同一部位的全清音。另外,仄入聲字變成平聲之后,依然不送氣。我們?yōu)榱四芨玫目辞迨聦崳扇×酥饌€的詳細的舉例方法(限于篇幅,我們在文中沒有列出全部例子)。
群見
東紅[上]共[群]珙拱鞏[見]
東紅[去]供貢贛羾[見]共[群]
邦陽[上]強[群]襁襁[見]
[去]絳降洚虹[見]糨強[群]
齊微[入作平]及笈極[群]急給級汲吉戟撠革激擊殛亟棘襋[見]
[入作上]伋墼吃芨急給擊戟激撃殛棘[見]屐[群]
溪群
車夫[上]曲麹屈詘[溪]倔[群]
蕭韶[平]翹橋喬僑荍[群]蹻[溪]
幽游[平]求球仇球裘賕叴絿俅虬[群]樛[見]
占炎[去]欠欦[溪]芡[群]
[去]歉[溪]儉[群]
以上看出,群母仄聲字共23例,其中有19例變?yōu)椴凰蜌獾娜逡?,即見母,占?jù)80%以上。群母平聲字讀為溪母的情況有1例。因此,我們認為群母在《詞林》中已經(jīng)清音化。
至于群母平聲字讀為溪母的情況很少的原因,我們認為和聲調(diào)有關(guān)(定透、徹澄、並滂母的情況同此)。雖然《詞林》中平聲字貌似不分陰陽,但實際上是界限分明的。全濁聲母在一般情況下讀為陽平,輕聲母讀為陰平。
端定
東紅[去]洞動恫絧詷衕[定]凍棟蝀[端]
齊微[平]低堤磾羝詆柢[端]提[定]
[入作平]狄翟荻敵笛篴糴滌覿踧廸[定]適甋滴的嫡[端]芍[禪]
[去]蔕帝[端]第遞締睇棣逮弟禘杕踶地[定]
[去]對碓[端]隊兌憝鐓[定]
車夫[去]杜渡度鍍肚[定]妬蠹斁[端]姹[徹]
透定
東紅[去]痛統(tǒng)[透]慟[定]
齊微[入作上]則[精]忒慝[透]蟘特[定]
車夫[平]涂途荼屠峹圖徒[定]菟[透]
皆來[平]臺[透]駘斄胎[定]
[去]汰態(tài)貸泰[透]詒[定]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定母的清音化表現(xiàn)得十分異常。定母仄聲字共25例,其中符合全濁聲母仄聲字讀為不送氣清音這一規(guī)律的占17例,違背這一規(guī)律的有8例,占32%。
定母平聲字的清音化表現(xiàn)正常,共4例,例外情況有1例。
知澄
澄母字在一般情況下清化成知母或徹母字后與章組字或莊組字合并。
東紅[去]中衷[知]仲重[澄]眾種偅[章]潼[定]
邦陽[去]壯[莊]狀[崇]橦艟艟幢[澄]戅[知]惷[昌]
[去]仗杖丈[澄]帳脹漲張[知]瘴嶂障[章]
齊微[入作平]直侄帙擲犆蹢紩柣秩[澄]陟稙[知]只職織炙[章]
徹澄
清明[平]棖掁橙[澄]瞪[徹]
車邪[入作上]轍[澄]徹[徹]
[入作上]撤[徹]澈[澄]掣[昌]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澄母字的清音化符合變化規(guī)律:仄聲字共10例,8例符合規(guī)律,占80%;平聲字有1例,符合規(guī)律。
幫並
邦陽[去]謗榜[幫]傍棒旁棓并[並]
齊微[去]貝狽輩[幫]婢避被鞁敝弊獘幣備[奉]倍焙佩佩誖[並]
車夫[入作上]不[非]卜[並]纀[幫]
[入作上]瀑[並]撲璞[滂]襮[幫]
[去]布餔布抪[幫]捕部簿步哺[並]怖[滂]
皆來[上]罷[並]擺[幫]
[去]拜唄[幫]稗敗[並]
滂並
齊微[入作上]匹[滂]辟愎辟[奉]擘[並]僻癖[敷]霹澼劈疋[滂]
寒間[平]煩繁礬墦燔膰[敷]帆凡[奉]
蕭韶[平]瓢薸[奉]樸[敷]
[入作上]樸粕墣撲璞[滂]鏷[並]
清明[平]平評枰慿憑淜馮坪[奉]俜[滂]屏萍瓶軿郱竮[並]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並母字的清音化符合變化規(guī)律:仄聲字共16例,14例符合規(guī)律,占近90%;平聲字共3例,全部符合規(guī)律。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全濁聲母塞音字全部清音化,變?yōu)橄鄳?yīng)部位的清音。雖然其中有一部分字的變化不符合變化規(guī)律,但是其數(shù)目很小,不影響整體發(fā)展局勢。
匣、邪、禪母是擦音,其中匣、邪二母的變化都比較簡單,清化后依然讀擦音,不因平仄而有所區(qū)別,例如:
曉匣
東紅[平]烘薨轟叿鍧渹[曉]閧[匣]
[上]澒汞鴻[匣]唝[曉]詠[云]
[去]橫哄[匣]烘[曉]齈[泥]
邦陽[平]謊慌[曉]幌皩晃[匣]
[去]向郷響[曉]項巷[匣]珦向[書]
齊微[入作平]或惑畫獲斛槲[匣]忽[曉]
[上]悔賄毀卉毀虺[曉]匯瘣[匣]
[入作上]覡檄[匣]吸歙翕噏潝扱[曉]
心邪
東紅[平]松[邪]凇菘崧松揔淞娀嵩憽[心]
邦陽[去]像象橡[邪]相[心]
支時[去]四賜笥駟泗思伺肆[心]似兕嗣耜祀巳飼寺姒[邪]食[船]
齊微[入作平]夕穸隰席汐襲習(xí)[邪]惜錫緆裼皙淅熄臘息悉蟋膝[心]
[入作上]舃澙瘜磶昔[心]槢錫[邪]
通過例子,我們看出匣、邪二母字的變化十分簡單,并且整齊化一,全部變?yōu)橄鄳?yīng)部位的清音。書禪(禪母字的變化相對來說較復(fù)雜,依平聲和仄
聲的不同,分為兩種情況)
東紅[平]長膓場[澄]常裳尚甞鲿[禪]
齊微[平]錘搥[澄]垂陲[禪]
車夫[平]蜍[禪]滁廚躕儲幮躇除[澄]
真文[平]臣[禪]塵陳[澄]
[平]唇[船]莼淳醇錞純鶉[禪]
先元[平]禪蟬單嬋[禪]躔廛纏[澄]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不計禪母單獨使用,禪母共出現(xiàn)26例,其中平聲8例,仄聲18例。平聲8例中,7例與澄母混用,當讀作現(xiàn)在普通話的[t ‘];仄聲18例中,16例和書母混用,當是清音化的表現(xiàn),讀作現(xiàn)在普通話的[t]。
塞擦音包括從、船、崇三個聲母。其中從母和崇母的變化比較簡單,讀是變?yōu)橄鄳?yīng)部位的清音。船母變化較為復(fù)雜。下面我們逐個舉例分析:
精從
邦陽[去]匠[從]將醬[精]
[去]藏臟[從]葬臧[精]
支時[平]鶿骴茈瓷疵[從]
[去]自字漬眥牸剚倳[從]恣孳[精]
齊微[平]擠赍躋[精]齊[從]
[入作平]緝葺咠[清]輯寂籍瘠疾嫉蒺[從]即積脊跡鯽[精]
[入作平]鱡賊[從]則[精]
[上]濟泲擠[精]鮆薺齊[從]
[入作上]踖塉[從]蹐即唧跡鯽績績積[精]
清從
東紅[平]從[清]叢淙[從]
支時[平]慈茨磁餈[從]玼[清]
何和[平]蹉搓磋瑳[清]嵯醝[從]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全濁聲母從母的變化符合變化規(guī)律:仄聲字共24例,23例變?yōu)槿迓暷?,?5%以上。平聲字共5例,3例符合變化規(guī)律。
崇莊
支時[去]是氏市柿恃嗜視豉蒔[禪]弒試翅施[書]士仕[崇]胾[莊]謚[船]使[山]
皆來[去]寨砦[崇]債[莊]
嘉華[去]詐醡榨笮[莊]乍蠟[崇]汊[初]
幽游[去]鄒[莊]驟[崇]
崇初
皆來[平]差釵叉[初]清明[平]錚鐺琤槍鎗[初]崢[崇]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崇母字的變化符合規(guī)律:仄聲字共4例,全部符合變化規(guī)律;平聲字2例,也全部符合變化規(guī)律。另外有4例獨用,1例和澄母混用。
船母
支時[去]是氏市柿恃嗜視豉蒔[禪]弒試翅施[書]士仕[崇]胾[莊]謚[船]
齊微[入作平]十拾石寔碩鼫什[禪]室濕濕[書]實食蝕[船]
車夫[入作平]蜀屬熟淑塾[禪]贖[船]鸀[澄]
[入作平]術(shù)述術(shù)秫[船]
真文[平]辰晨宸[禪]神[船]
[平]唇[船]莼淳醇錞純[禪]
[上]楯揗[船]盾[定]
[去]瞬[書]順[船]舜[書]
以上我們可看出,船母字共出現(xiàn)15例,其中平聲共6例,有2例獨用,1例與澄母混用,其余與禪母混用,讀音當作[t S‘]或者[S];仄聲共9例,除1例為特殊情況外(楯揗[船]盾[定]),有1例獨用,與書禪共用4例,其余與書母、禪母、澄母混用,讀音當作[S]。通過分析,我們知道船母的變化同現(xiàn)代普通話的變化相一致。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詞林》中全濁聲母的變化情況順應(yīng)語言的發(fā)展趨勢,和《中原音韻》基本保持以致。主要表現(xiàn)為:全濁塞音平聲字讀為次清音,仄聲字讀為全清音;全濁擦音清化后基本讀為同部位的擦音(禪母清音化后讀為全清音和次清音);全濁塞擦音基本讀為同部位的清音(船母清音化后讀為全清音和次清音)。
[1]趙蔭棠.菉斐軒詞韻時代考[N].北平晨報學(xué)園,1930-12-17.
[2]趙蔭棠.菉斐軒詞林要韻的作者[N].北平晨報學(xué)園,1931-04-01.
[3]李無未.漢語音韻學(xué)通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董同龢.漢語音韻學(xué)[M].北京:中華書局,2001.
[5]唐作藩.音韻學(xué)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1.
[6]耿振生.20世紀漢語音韻學(xué)方法論[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章建文
H114
A
1674-1102(2010)04-0071-03
2010-03-12
曹祝兵(1979—),男,安徽安慶人,阜陽師范學(xué)院文學(xué)院講師,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漢語史教學(xué)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