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保興(南京師范大學 圖書館,南京 210097)
在《索引法教程》中,侯漢清先生提及洪業(yè)的《引得說》、羅曉峰的《索引法概要》和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他認為:“1930年同時出現(xiàn)了三部有關索引法的專著和譯著?!焙闃I(yè)的《引得說》“是我國第一部有關索引理論和方法的專著。”“商務印書館出版錢亞新根據(jù)G.B.布朗(Brown)著《索引法手冊》(Indexing:a handbook ofinstruction) 一書編譯的 《索引和索引法》?!保?]他和王雅戈先生撰文,認為《引得說》“堪稱我國近代索引研究的開山之作”,“洪業(yè)先生的《引得說》是一本我國近代最早系統(tǒng)研究索引的專著”。[2]筆者認為,上述觀點值得商榷。一是,這三部索引法專著和譯著是否都于1930年同時出現(xiàn)?二是,究竟哪一部書是我國最早的索引理論專著?三是,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是編譯之作嗎?它們對于我們正確認識我國出版的最早的索引法理論專著,對于我們深化20世紀中國索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學意義和價值。
據(jù)史料記載,“引得是索引的英文音譯名。1930年,正在哈佛大學講學的燕大歷史系主任洪煨蓮,提出用多年設計出來的‘中國字庋擷法’編纂中國古典要籍索引的建議得到了哈佛─燕京學社美國本部的贊同。這年秋季,洪氏回國,正式成立了引得編纂處”。[3]“從1928年起,洪煨蓮先生以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名義應哈佛大學之聘,前往講學,因來學之美國學子深感中國古籍浩如煙海,尋檢綦難,故先生有編纂引得用便研探之倡議,首先得到學社托事部成員布萊克的大力支持。旋由先生于1930年秋提出創(chuàng)辦引得編纂處之計劃,很順利獲得學社本部年會的通過”。[4]由此可見,引得編纂處的提出和創(chuàng)立是在1930年。而《引得說》載于1932年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出版的《引得》特刊。據(jù)筆者統(tǒng)計,《引得說》有4.5萬余言,由“何為引得”“中國字庋擷法”[3]“引得編纂法”三部分構(gòu)成。從寫作上來看,它按照論文格式撰寫。從該文載體來看,它發(fā)表于《引得》特刊之四。該刊經(jīng)國民政府內(nèi)政部于中華民國二十一年十二月七日(1932年12月7日) 核準登記,因此客觀地說,它屬于一篇地道的長篇論文,而不是專著。從英文書名《IndexingtoChinesebooks》看,它是《中國圖書索引法》。從當時成立的引得編纂處和該處著手開展編纂索引來說,《引得說》更是專為引得編纂者們編寫索引而制定的一份編纂綱要。
羅曉峰的《索引法概要》,發(fā)表于《文華圖書科季刊》1930年第2至3期。“在我國索引學史上,有一篇研究力作不得不提,那就是1930年發(fā)表在《文華圖書科季刊》上的萬余字長篇論文——《索引法概要》。該文重點論述了索引編制技術和索引編纂方法等方面的問題,無論是文章的篇幅長度,還是其論述的全面性以及所論述索引技術的新穎性等方面,在1930年代以前的索引學研究論文中不多見?!保?]
至于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從序來看,杜定友寫的序末有“中華民國十八年八月杜定友序于上海交大圖書館”的字樣。民國十八年八月,即1929年8月。而錢亞新的自序?qū)懹趶V州中大圖書館,時在民國十八年六月,即1929年6月。其實,早于此前錢亞新就著手研究索引和索引法。[5,6]從出版時間看,雖然筆者未見其首版原件,但見《民國叢書》第二編第51卷,內(nèi)有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封二印有“本書據(jù)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影印”。[7]40又據(jù)《民國時期總書目》[5,6]記載,該書1930年4月出版。1935年6月國難后第1版,100+11頁?!倍兑谜f》于1932年12月出版,有69頁。[8]
由上可見,羅曉峰的《索引法概要》發(fā)表時間最早,其次是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它們都于1930年出版,但前者是長篇論文。而《索引和索引法》專著的問世,顯然比《引得說》早整整兩年零8個月。
那么,錢亞新的《索引和索引法》有何特點呢?通覽其書,我們不難看出如下五點:
(1)結(jié)構(gòu)的系統(tǒng)性。《索引和索引法》的副書名是《書籍雜志和報紙》。全書約4.5萬字。從目錄看,它除了杜序和自序外,由12章組成。它們是引言、索引和索引法的定義和范圍、索引的功用、索引的種類——以形式分、索引的種類——以內(nèi)容分、索引法——衡量和工具、索引法——預備、索引法——起草、索引法——整理、索引法——排版、索引法——重排、結(jié)論。此外,《索引和索引法》還有參考書名和書后索引。上述12章,構(gòu)成了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從書名我們知道,它實為兩部分,一是“索引”,二是“索引法”。在索引部分,作者不僅論述了索引的定義、索引法的定義、索引和目次之差別、索引法和排字法、索引法和檢字法,而且從普通書籍、百科全書、書目、字典、雜志、報紙的角度,探討了索引的功能。該書還從形式到內(nèi)容,以列表方式,先總后分,較為詳細地論述了索引的種類。索引法則從術語和工具,到預備、起草、整理、排版和重排,主要說明了索引編制的具體步驟和操作內(nèi)容。它不僅符合中外學術著作的寫作規(guī)范和要求,而且全書結(jié)構(gòu)安排得當,清晰、系統(tǒng)。它與洪業(yè)的《引得說》“何為引得”“中國字庋擷法”和“引得編纂法”三段式的結(jié)構(gòu),形成了鮮明對照。
(2)寫法的獨特性。從具體事例出發(fā),作者將索引與學術研究緊密相連,給人耳目一新之感。1928年,知友王君,拿著查找“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紙條,問錢亞新此句出自《論語》哪篇?在《論語》里尋得此句,錢亞新欲檢索相應的英文。他翻閱了《羅馬史》最后一冊的索引,在十字軍條下即得50余條有關細目。如果沒有索引,那么他得閱讀6卷本《羅馬史》。這種節(jié)約查閱時間的索引,激發(fā)了他研究索引的興趣,全書由此拉開了索引序幕。這種寫法,扣人心弦,引人入勝。難能可貴的是,此書沒有晦澀的術語,語言通俗易解,如“索引的對象是什么,為索引法中最須注意的一點,誰都知道。但怎樣去將這些對象,從書籍中或雜志或報紙中提出,則非一二語,即能使人明瞭,務須詳為分析,定出幾條重要的規(guī)則方可?!保?]12-13
(3)兼收并蓄。作者在撰寫此書時,吸收了西方索引理論和方法,但他考慮到該書主要面向中國讀者,因此引用了許多讀者熟悉的人名、地名和專有名等。如第7章有文天祥、魯迅、漢武帝、明太祖、伍廷芳、上海、南京路、江浙、閩粵、《佩文韻府》《陶淵明集》等。第8章援引了鄭振鐸《文學大綱》第2卷第13章關于李白的11條索引,來說明“長登錄”的字數(shù)可多至20字與30字之間的問題。在該章“排字符號”中,作者介紹了杜定友的《筆畫筆法法》、萬國鼎的《漢字母筆排字法》、王云五的《四角號碼法》等。他又參考了從1902年至1928年間國外出版的16種索引學著作,如1902年倫敦ElliottStock出版的 HenryB.Wheatley的 《Howtomake an Index》;又如1904年倫敦The Secretarial Brueau出版的MaryPetherbridge的《TheTechniqueofIndexing》。與此同時,他還參閱了杜定友的《學校教育法》、余祥森等的《標準漢譯外國人名地名表》和鄭宗海譯的《密勒氏人生教育》等書。
(4)在比較中出新。在第3章“索引的功用”之二“對于字典”中,作者分析了中外字典索引之差異,指出“歐美各國依字母順序排列的字典,鮮有索引,并且也用不著索引??墒且幻撟帜疙樞蚨盟N方法排列的字典,就非有索引不可。例如洛熱(Roget)的《英文辭書》(《ThesaurusofEnglishwordsandphrases》),本文以類為次,書后即附一字順索引。在我國的字典,如用分類的方法編制,需要索引,固然不成問題;就是現(xiàn)在最普通的部首制的字典,因排列上不如字母順序的簡便,覺得索引,仍不可少。我國字典中,所以十之八九有檢字表,就因這個緣故。檢字表中各字的排列,決與字典本身中各字的排列,完全不用。字典如用部首排列,檢字表則用筆畫或聲韻排列;字典如用聲韻,檢字表則用筆畫或部首;字典如用筆畫,檢字表則用部首或聲韻。其他字排法,不管是怎換差異,應用于排列字典和檢字表,一法絕不能同時二用。檢字表中所選錄的字,有的將字典中的字,完全收集;有的將字典中較難檢的字,列成一表??傊?,如檢字表這種索引,對于字典,尤其對于目下的中國字典,可以幫助檢字的人們,對字典本身的檢查上所生的困難,有補救及其他解決的方法,去檢得欲檢的字?!保?]6-7可見作者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通過對比方法,去分析和解決中國索引問題,從而賦予了該書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
(5) 自己的聲音。作者對于索引和索引法的定義、范圍、功用、種類,索引編制的步驟、方法、注意事項等的論述,可謂簡明扼要,全面又系統(tǒng)。在闡述別人觀點時,他不乏主見?!霸谟⑽淖值渲?,比較的對于索引的定義,下得要精確一點。例如《世紀大字典》(《TheCenturyDictionary》) 上,索引的定義是:“‘一本書或一套書中所論及一個詳細的人名地名、標題等,并照字母次序排列的表,同時表中載著每條索引,在書中的確切位置?!妓饕@個東西,原始本為書籍的專有物。但近來因出版界除書籍出版物外,增加了不少雜志報紙等刊物。這些雜志報紙等刊物,在出版界的地位,并不亞于書籍,而它們的記載,確要較書籍瑣碎得多。因此人們?yōu)闄z查便利起見,將索引的范圍,自書籍擴充到雜志和報紙中來了,因此索引的定義,不專限止于書籍。又因我國文字的排列與歐美各國的大有差異,所以字順的意義,也須稍加修正,職是之故,現(xiàn)在我對于索引所下的定義是:將一種書報或一套書報中討論所及的人名、物名、事名、地名、時名、書名或篇名等分析而組合,用一定的方法排列它們的次序,并表明它們在書報中所在地位的表,叫做索引。換言之,索引是一種檢查指定范圍內(nèi)的書報所有特項知識的工具?!保?]2
然而,金無足赤,此書也并非十全十美?!罢劶八饕ǘ磳⑺^程中之一個漢字排字法和檢字法,詳加討論,實在是個缺憾!”“此外可作本書補充材料的,還有一篇《雜志和索引》。此篇是我今春所作而見載于本年五月刊行的《武昌文華圖書科季刊》第1卷第2號。文中最后的四段——雜志為什么要有索引?怎樣去索引雜志?歐美最著名的雜志索引是哪些?中國有沒有雜志索引?——尤其是‘怎樣去索引雜志?’的一段,對于本書雜志索引方法上未談及的地方,頗多補充。愿閱者諸君將此篇與本書參照閱讀,那末對于索引雜志的一項手續(xù)上,或可得一更具體而詳細的辦法?!保?]1這種實事求是評價自己作品之態(tài)度令人敬佩,他的治學精神值得后人學習。
至此我們可以斷定,《索引和索引法》并非編譯之作。因為“從本質(zhì)上來說,編譯就是把一種語言所寫的一篇文章或一本著作的內(nèi)容,或者若干篇文章、若干部著作中的相關內(nèi)容,用另一種語言忠實而又相對完整地把它概述出來”。[9]作者在序言中說明:“關于索引法方面的取材,頗有采擇布拉文(G.B.Brown)所著 《索引法》(《Indexing:ahandbook ofinstruction》)一書里的材料?!保?]2但我們不能僅僅因之把《索引和索引法》定為“編譯”之作,因為該書有自己的腳注,有參考書目,有特別的說明,更有上述屬于他自己的聲音、文化元素和中國特色。更重要的是,在《索引和索引法》中,錢亞新構(gòu)建了從預備、起草、整理、排版、校對到重排的索引法理論體系,由此形成了索引編纂的思想,以此指導《太平御覽索引》《圖書館學論文索引》《中外風云錄大事索引》《反對美帝武裝日本資料索引》《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論文索引(第一集)》的編纂工作。
應當說,《索引和索引法》是20世紀我國索引理論研究的奠基之作,填補了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白。
[1]侯漢清.索引法教程[M].南京: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1993:15.
[2]侯漢清,王雅戈.中國近代索引研究的開山之作——《引得說》[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5):76-81.
[3]張瑋瑛,等.燕京大學史稿[M].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2000:112,405.
[4]王雅戈,杜慧平.我國近代早期索引學的研究力作——《索引法概要》[J].巢湖學院學報,2007(4):96.
[5]錢亞新.我是怎樣研究索引和索引法的?(寫作生活之二)[J].廣東圖書館學刊,1987(1):10.
[6]《錢亞新集》編輯組.錢亞新集[C].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1:344.
[7]錢亞新.索引和索引法[M]//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 第二編 51文化、教育、體育類.上海:上海書店,1990.
[8]北京圖書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文化科學·藝術[K].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81.
[9]林煌天.中國翻譯詞典[K].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