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明 張 力 (天津外國語大學圖書館 天津 300270)
外語院校承擔著為我國培養(yǎng)外語類人才的重任。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是所有外語院校共同追求的目標。圖書館作為外語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承擔著為學校教學科研提供服務的重要任務,是外語院校培養(yǎng)國際化、綜合性、高層次的復合型外語人才的有力保障。雖然同為外語院校,但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各院校的專業(yè)設置與發(fā)展方向不盡相同,各院圖書館在館藏資源建設上各有側重,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館藏資源。如何整合利用這些優(yōu)秀資源,從而為我國外語院校的發(fā)展提供更全面、更廣泛的文獻資源保證,成為外語院校圖書館面臨的新課題[1]。
近年來,作為資源共享有效途徑之一的圖書館合作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并取得了積極的實效。因此,加強外語院校圖書館之間的合作、建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已經成為外語院校圖書館面臨的新課題。
2009年5月13-15日,全國16家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會議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召開。這是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第一次大會,來自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16家外語院校的圖書館館長出席了本次聯盟會議。 會議就全國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建立的原則、組織機構、聯盟工作委員會的主要職責、聯盟成員館的權利和義務、經費籌集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次會議旨在促進各成員館在交流管理經驗、提高服務水平、開展小語種圖書聯合采購、協調數字化資源建設、發(fā)展特色資源庫、深化參考咨詢服務、統(tǒng)一技術標準、共享書目數據庫等方面開展廣泛的、戰(zhàn)略性的合作,共同為全國外語院校的師生打造一個高質量的資源平臺和服務平臺。
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以下簡稱聯盟)建立的意義主要體現在:①資源共享。由于我國各外語院校在專業(yè)設置與發(fā)展方向上不盡相同,其圖書館在館藏的側重上也各有不同。通過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建立,能夠整合各院校圖書館的特色館藏資源,為外語院校師生提供更寬廣的、高質量的信息平臺和服務平臺。②形成集團優(yōu)勢,有利于小語種原版圖書的聯采、聯編。小語種圖書的采訪和編目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外語院校圖書館的采編工作人員。由于小語種圖書每年的出版量遠遠低于中文圖書和英文圖書,一些圖書公司因為個別館的采購數量少而不愿意與之合作,因此各圖書館單獨采購遠遠不如利用聯盟的集團優(yōu)勢進行聯合采購。同時,對小語種圖書的聯合編目,聯盟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各成員館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的浪費。③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成立將促進各成員館人力資源的共建共享。聯盟的發(fā)展需要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人才培訓是人力資源共建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圖書館聯盟保持活力和高效率運作所必須具備的要素之一[2]。聯盟內開展的人才培訓能大大減少各成員館在人才培訓方面的支出,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既能促進各館人才的培養(yǎng),又能在很大程度上為聯盟的發(fā)展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
當前,我國關于圖書館合作理論研究大多是關于區(qū)域內圖書館合作的研究,而外語院校圖書館合作屬于不同區(qū)域的圖書館合作,因此不能完全照搬區(qū)域圖書館合作的經驗,同時國外的成功案例由于國情的不同也無法照搬。因此,在充分總結我國區(qū)域圖書館合作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國內外圖書館合作的成功案例,科學地分析理解當前外語院校圖書館合作所面臨的問題與障礙,并適當引入經濟學、信息學等理論和方法,從合作的成本和效益、社會關系、文化環(huán)境等不同角度研究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促進與制約機制,提出符合聯盟自身發(fā)展的對策[3],努力形成適合我國當前國情的跨地區(qū)圖書館合作發(fā)展模式,是當前圖書館面臨的新課題。
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各成員館基本上都分布在我國的不同省份,地處不同區(qū)域導致了在合作項目上的局限性。區(qū)域圖書館聯盟之間的館際互借項目雖然開展得還不是很成熟,但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不同區(qū)域讀者群體的文獻需求,實現了紙質文獻資源的共享。比如,天津市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立為天津市各高校的教師、研究生及有特殊需要的本科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文獻共享平臺,而且不受地域的限制;日本圖書館間的館際互借由于有強大的資金和現代化技術作保證,雖然合作地區(qū)跨度大,但運作十分成功。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要想實現館際互借需要有相當大的資金作保障,而且合作方式也比較繁瑣。另外,由于受地區(qū)限制,各成員館之間開展定期的面對面溝通交流存在著困難。
保障成員館的利益與聯盟的利益實現共贏,是聯盟迅速發(fā)展的重要保證。目前,任何一種圖書館合作都會制定一些協議與條文,但大多缺乏相應的政策保障和法規(guī)制約。而且有些協議缺乏可操作性,對部分實際問題缺乏明確規(guī)定,導致成員館對合作缺乏信心并產生許多疑問與顧慮,進而影響合作的積極性。嚴重的時候,當本館的利益與聯盟的整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個別成員館會棄聯盟的整體利益不顧,影響了聯盟的健康發(fā)展。
世界各國的圖書館合作案例中因資金問題而被迫夭折的項目比比皆是,如美國國會圖書館主持的“法明敦計劃”就是因為沒有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在其成員館經費緊縮持續(xù)了30多年后被迫終止??梢姵渥愕馁Y金是圖書館聯盟發(fā)展的重要保障[4]。
目前,圖書館合作的管理模式主要有3種:①民間主導型。這是由一種或多種類型的圖書館以需求為導向共同參與、建立的圖書館聯盟組織,它的特點是較為松散、機動。②政府主導型。這是由政府發(fā)起并起主導作用的一種管理模式,主要是政府提供主要投資、各成員館配套部分經費并建立專門的委員會進行協調管理和政府提供主要投資、各成員館以交納使用費形式參與兩種形式。該模式的特點在于擁有充足的資金和完善的管理體系。③政府干預下的混合型。這是在圖書館共同需求的基礎上輔以適當的政府干預的混合型體制,管理靈活實用,功能全面[5]。
由于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是由民間自發(fā)組建的,不是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也不是政府干預下的混合型管理模式,在發(fā)展中硬件的購置與維護、軟件的維護與升級、新技術的開發(fā)與應用、電子資源的購置與使用乃至管理機構人員的補充都需要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資金支持[6]。 因此,穩(wěn)定、充足的資金來源是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2009年5月13日,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會議就開展小語種圖書聯合采訪進行了討論。聯合采購是目前我國圖書館合作中較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紙質資源聯合采購的實施尤其困難重重。集團采購的順利實施要求各成員館把聯盟的整體利益放在各館利益之上加以考慮,但在聯合采購中各成員館之間缺少信任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為對組織不信任、對供貨商提出的合同條款猶豫不決、對經費的分攤問題產生質疑等。沒有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成員館有可能提前或中途退出,這將直接導致聯合采購的失敗。
小語種圖書的聯合編目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①雖然聯盟內部都會制定統(tǒng)一的編目和著錄細則,但各館在理解上存在諸多分歧,給實際工作增加了困難。②書目記錄數量與質量的關系問題。目前國內聯機編目為控制數據質量,對成員館上載數據的權利設置了很多限制,而數據庫中的記錄又遠遠滿足不了圖書館編目套錄的需要。當某些館面對評估、增加新書量等來自各方的壓力時,往往犧牲質量而求數量。 ③各成員館編目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不盡合理,給聯合編目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4]。
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委員會的建立及發(fā)展應該根據合作協議和法規(guī)進行。各成員館與聯盟委員會之間的關系是由參與協議確定的。參與協議是一項合法合同,可以確定聯盟委員會與各成員館的權利和責任,確保聯盟委員會的權威性,監(jiān)督各成員館按照協議行動,從而促進聯盟的健康發(fā)展。
聯盟委員會肩負著系統(tǒng)及資源管理等技術性工作,又擔負著政策、標準的制訂等決策性工作以及人員培訓、各館事務協調等事務性工作,需要強有力的人員保障。國內有些協調機構成立之初為緩解人員壓力而大量聘請兼職人員的做法在合作中已經逐漸顯現出其弊端。 因此,聯盟應該從各成員館中選拔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作為專職人員,專職人員能在發(fā)起、組織、協調和維護聯盟工作正常運轉中發(fā)揮很大的作用。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的健康發(fā)展不僅需要各成員館在各方面的鼎立支持,而且需要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作保障。國內外館際合作案例表明,成功的合作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證,如Ohiolink(Ohio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俄亥俄州圖書館資訊系統(tǒng))成立以來,各成員館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達成共識,制定并遵守協議;華盛頓研究圖書館聯盟(Washington Research Library Consortium,簡稱WRLC)組織的存在及發(fā)展也得益于合作協議和法規(guī)的制定,其協議確定了WRLC成員的權利、責任及有利于組織穩(wěn)定及資金投入的特殊規(guī)定,既保證了聯盟成員的連續(xù)性,也確保了聯盟組織結構的穩(wěn)定性[2]。 外語院校圖書館合作協議及規(guī)章制度的制訂必須在充分考慮各成員館利益的基礎上,廣泛征求成員館的意見,得到所有成員館的認可,并簽署正式協議。協議要對聯盟今后發(fā)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力求詳盡。聯盟制訂的協議就是一份合法合同,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使各成員館有章可循。
充足的資金是聯盟健康發(fā)展的有力保證。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是一個民間自發(fā)組織的機構,因此它不像區(qū)域圖書館合作那樣較容易得到地方政府的經費支持。積極尋求政府幫助、依靠政府的投資是聯盟解決資金問題的重要手段。另外,聯盟委員會可召集各成員館集體合作申請科研項目,將科研經費作為聯盟運轉的又一資金來源。此外,聯盟還應該在制定協議時,規(guī)定各成員館每年要交納一定的費用。聯盟委員會還可組織成員館進行外語院校特色數據庫的開發(fā),這樣既可以保證為外語院校的師生提供免費的數字資源,又可以通過數據庫對外開放、有償使用而獲取聯盟發(fā)展的資金。充足而穩(wěn)定的資金及合理的經費分配體系是聯盟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事實上也成為聯盟能否正常運行的支持條件。
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要想解決小語種原版圖書的聯采、聯編問題,必須有完善的管理系統(tǒng)作支持。比如天津高校數字圖書館就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統(tǒng)。天津高校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管理中心引進了美國Sirsi公司的Unicorn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使17所高校圖書館共同使用同一個技術平臺,目前聯合系統(tǒng)已經開通了采訪、編目、流通、期刊、檢索、請求等模塊,實現了天津地區(qū)高校圖書館資源的共享[7]。當前,我國大多數外語院校圖書館在小語種的編目工作中存在著本館的使用系統(tǒng)不支持的問題,因此還不能開展小語種圖書的計算機編目。聯盟應該與軟件開發(fā)商共同開發(fā)適應聯盟的自動化系統(tǒng),并在實踐中不斷升級、完善功能,爭取實現聯盟成員館的聯采、聯編。另外,聯盟應該統(tǒng)一規(guī)范原版小語種圖書在編目上的技術標準,以保障資源的有效共享。
聯盟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有高水平的專業(yè)人才作保障,聯盟的發(fā)展壯大同樣會促進各成員館人才的培養(yǎng)。比如,天津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之初就將建立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讀者培訓基地作為目標之一,為此管理中心建設了一個擁有30臺計算機的培訓基地,定期舉辦各類人員的培訓與專題講座,召開有關各項工作問題的研討會,交流經驗,以求共同提高。幾年來,在相同的網絡環(huán)境下的同一個技術平臺合作共事造就了一支具有一定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的圖書館員隊伍[7]。 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應該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積極地進行人才培訓和業(yè)務培訓,如建立一個網絡互動平臺,使所有成員館的工作人員都可以發(fā)表意見、建議,交流工作經驗。同時聯盟應該建立一個相對固定的培訓基地,每年定期對成員館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如圖書館學專業(yè)的培訓、具體業(yè)務的培訓等。
圖書館合作是圖書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圖書館同仁們?yōu)橹畩^斗的目標。外語院校圖書館聯盟成立的意義不僅體現在小語種圖書的聯采、聯編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能給以后跨區(qū)域圖書館合作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參考。外語院校圖書館合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它在發(fā)展中肯定還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它勢必會給外語院校的發(fā)展帶來一片光明。
[1]王明惠,張衛(wèi)國,劉正懷,王穎潔.我國外語院校特色資源共建共知共享體系構建[J].新世紀圖書館,2009(2):18-20.
[2]陳 琳.地區(qū)性圖書館聯盟建設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04(6):276-277.
[3]唐仕善.我國館際合作中存在的障礙及對策[J].情報雜志,2003(11):115-116.
[4]張 力,王 維.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區(qū)域合作問題的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7(4):502-504.
[5]姜 曉. 構建西部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模式的設想[J].圖書情報工作,2005(3):76-79.
[6]程煥文,潘燕桃. 信息資源共享[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侯汝秋,張 力.天津市高校圖書館區(qū)域合作的成效與問題研究 [J].圖書館建設,2007(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