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芬芬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5)
職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敘事探究
唐芬芬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 教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665)
職教師范生所具備的實踐性知識是師范教育影響的過濾器。模擬教學的教后感是重要的反思性現(xiàn)場文本,對教后感進行敘事研究可以有效地探究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存在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和發(fā)展路徑,對于改革師范教育,縮短教師成長周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師教育;師范生;模擬教學;教后感;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內(nèi)心真正信奉并在其教育教學實踐中實際使用和(或)表現(xiàn)出來的對教育教學的認識。其具體內(nèi)容可以包括:教師的教育信念、自我認知、人際感知、教學機智、策略性知識、批判反思意識等?!盵1]教師實踐性知識存在于教師成長的各個階段,內(nèi)隱又外顯地影響著教師的教育實踐。職教師范生的實踐性知識是在過往及當下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以旁觀、參與、體驗等各種方式積淀下來的,包括對教育活動的理解、教師角色的認識、教育情境的感知和教育行為的實踐等方面,是師范教育影響的過濾器。要將職教師范生培養(yǎng)成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并重的“雙師型”教師,師范教育必須分析和引導職教師范生已有的實踐性知識,創(chuàng)設(shè)情境發(fā)展新的實踐性知識。目前,對職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研究多是從“應然”角度提出的理論探討,而對師范生們在模擬或真實教育情境中實踐性知識的存在、表現(xiàn)及發(fā)展路徑則鮮有研究。
教師實踐性知識的獲得類似黑箱操作,不僅旁人無法看清,就連老師自己也常處于“不自知”的狀態(tài)。實踐性知識的“實然”探究必須要與現(xiàn)場相聯(lián)系。諾丁斯等人(Noddings&Witherall,1991)認為“敘事是研究的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們提供了真正的教師在真實的教育情景中的真切畫面,展示了教師在教學現(xiàn)場是如何解決真實教學問題的。”[2]“敘事研究強調(diào)研究是一個共同建構(gòu)生活的過程,整個過程經(jīng)歷現(xiàn)場、現(xiàn)場文本(包括后來的回憶)和研究文本這樣的程序?!盵3]教后感是師范生撰寫的帶有反思性的現(xiàn)場文本,是對自己教育實踐的陳述和反思,隱藏著一些重要的主題,“某些經(jīng)驗性主題(theme)會作為一種共同特征或可能的共同特征反復出現(xiàn)于我們所收集各種描述中。”[4]因此,研究者可以將教后感作為研究文本,收集反復出現(xiàn)的“本土概念”及相關(guān)主題,曲徑通幽地探尋職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存在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及發(fā)展路徑,對于改革師范教育的影響作用,縮短教師成長周期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所搜集的64份教后感分別來自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兩屆七個不同專業(yè)的師范生分小組進行的模擬教學活動。模擬教學活動分為兩大類,一類側(cè)重理論教學,另一類側(cè)重實訓教學,本研究所提及的教后感均來自側(cè)重理論的模擬教學,關(guān)于實訓的模擬教學活動將另文探討。模擬教學活動包括選擇課程內(nèi)容、撰寫教案、模擬教學、課后討論和撰寫教后感等環(huán)節(jié)。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閱讀所有的教后感并從中尋找“本土概念”;將“本土概念”進行分類,歸納主題;將各類主題進一步集中,提升更高層次的主題。本研究主要圍繞師生角色的蛻變、講臺上下的異位及課程的解讀與實施三方面展開,以探究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存在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及發(fā)展路徑。
角色為處于一定地位的個體依據(jù)社會的要求,借助自己的主觀能力適應社會環(huán)境過程中表現(xiàn)出相應的行為模式。教師與學生是教育實踐中的兩大角色。模擬教學中學生轉(zhuǎn)變?yōu)椤敖處煛笔且粋€復雜的角色蛻變過程。
1.變成教師角色:“模仿”。很多師范生在教后感中提到“模仿”、“回憶”、“學習”他人完成角色轉(zhuǎn)變?!拔业睦蠋熒狭艘还?jié)音標課,我把她的教法記下來?!薄拔覍W著自己老師的動作和形態(tài)上課?!蹦7聦ο笾饕亲约旱慕處熀陀羞^教學經(jīng)歷的同學,主要模仿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活動的組織、教態(tài)和語言等外顯的行為。模仿中有的師范生覺得“別扭”、“不像平時的自己”。值得注意的是,職教師范生所效仿的對象多是普教教師,少有學生提到職教教師的示范作用。
2.適應教師角色:“演練”。為了適應教師角色,熟練教師行為模式,很多師范生提到了在模擬教學活動前進行了反復“演練”?!安粩嗟卦囍v收集聽課同學的意見”、“回家給父母試講”。師范生們反復練習板書、語言和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技能,也反復進行完整的教學過程的練習,包括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氣氛的營造。
3.面對師生關(guān)系:“害怕”。在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上,很多師范生表現(xiàn)出面對學生的緊張或害怕,高度期待學生的主動配合,或主動迎合或討好學生?!拔铱吹较旅嫱瑢W很多異樣的眼光。看了幾句教案后,我就不敢再看了?!薄昂ε聦W生沒有反應給我,害怕他們聽不懂,課堂會變得很沉悶?!敝v臺上師范生的自我意識很明顯,意識到學生在看著自己、評價自己,體驗到一種自我的分裂感——一個被他人觀察和客體化的自己和一個想要應對這個情境的自己。在這樣的師生關(guān)系中,學生似乎成了裁判,或被希望的自覺的合作者。
4.還原學生角色:“做好老師原來真的不容易”。教后感中可以歸納從理想到現(xiàn)實的三種教師:觀念中的“理想教師”、“印象教師”和自己實踐中扮演的“模擬教師”?!袄硐虢處煛薄坝哪?、“和藹”、“寬容”、“知識廣博”、“以學生為本”;“印象教師”“劃劃寫寫”、“很輕松”、“有很多的課余時間”、“很好當”;“模擬教師”則“仍像學生一樣”、“感覺很別扭”、“感覺很新奇”。這三種教師形象構(gòu)筑了理想與現(xiàn)實、印象與真實的巨大落差,“我的第一堂課讓我明白到教與學的明顯差別。以前自己當學生總是以為老師這個職業(yè)很輕松,但當了一回老師后覺得這句話真的太錯了!”這樣的落差讓師范生更現(xiàn)實地看待教師職業(yè),更真實地感受教育情境的復雜變化,更真切地體會教師職業(yè)的責任義務。
“我們所處的空間將影響我們的感覺方式?!盵4]在模擬教學活動中,師范生的活動空間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講臺是教室里的中心擺設(shè),教師行為大多圍繞講臺展開,如理論的講解、技能的演示和行為的示范等。以講臺為界劃割出教師和學生各自的活動區(qū)域。
1.走上講臺:“緊張”。相當多的教后感表達了上講臺的緊張心情?!爸v話不清晰、手心出汗、兩腳發(fā)軟。”“講完課后渾身有點散的感覺,一個字‘累’?!焙芏鄬W生提到上講臺前和剛上講臺時最緊張,隨著教學進程而有所舒緩。課堂若出現(xiàn)意外情況或感覺不能掌控教學情境時會更加緊張。緊張很容易導致教學行為失范?!翱粗旅婺敲炊嚯p眼睛,我的心一亂,頭腦一片空白,組織好的語言都不記得了。”相比之下,講臺上放松的小老師往往有著較好的表現(xiàn)?!半S著時間的過去,我由緊張到放松,再到自然。我開始注意學生們的反應,注意周圍的一切,很順利地,我把課講完了?!?/p>
本人曾以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調(diào)查到相當多的師范生上課會覺得緊張,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講不好”,如“準備不充分、教學方法欠缺、知識不夠”;其次是“很少上講臺”、“缺乏經(jīng)驗”,還有就是“害怕學生的關(guān)注”,“控制不好課堂”等。教后感中有學生表示“自己一直是班干部。所以講臺并不陌生。”“講臺上感覺自己真的是他們的老師,也許是之前已經(jīng)實習過的原因吧!”上講臺的緊張程度與上講臺次數(shù)、準備是否充分和隨機應變能力等因素有關(guān)。
2.適應講臺:“表演”?!拔枧_”與“講臺”上的活動都是面向群體的需要事先設(shè)計的活動。區(qū)別在于舞臺活動須反復演練,表演嚴格遵循排練流程,無須根據(jù)觀眾的反應即時調(diào)整;而講臺上的活動關(guān)注與學生的互動,需要發(fā)揮教育機智即時反應和調(diào)整。很多師范生把講臺當成了舞臺,“我似乎更像是表演而不是授課”。
其一,詳盡準備,反復記誦。教案準備得非常詳盡、周到,具體到上課講的每一句話,并且反復演練,保證上課時能按演練的程序走。“我事先組織好了上課講的全部內(nèi)容、講的方式,還有教學用具?!薄鞍焉险n要講的話都寫下來,反復背誦?!逼涠磸脱菥殹⒖贪遄裱?。“搞過過幾次預先試講?!薄罢罩葴蕚涞臇|西流水帳般的講?!逼淙魂P(guān)注自己、不留意學生?!拔衣陌炎约寒敵衫蠋熯M入‘狀態(tài)’,也不知道‘學生’是否聽得明白。”“我只注意自己講得怎么樣,并沒有注意學生學得怎么樣。”臺上的師范生高度關(guān)注自己的表現(xiàn),刻板地按照先前的演練進行,不敢有臨場的發(fā)揮,無暇顧及學生的反應,教室成了劇場,講臺成了舞臺,教師成了演員,學生成了遁形的觀眾。在個人的表演中,師范生對教學的感受是片面的,不完整的,甚至是無序的,更談不上教育機智的發(fā)揮。
課程解讀和實施反映著師范生的課程實踐能力,主要體現(xiàn)在備課等課程準備和課程實施環(huán)節(jié)。
1.備課:“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備課需要對課堂活動進行豐富的想象。對于課程目標的定位,師范生們提到“明確教學目的,對重點、難點交代清楚,無思想性、科學性錯誤”;調(diào)動課堂氣氛要“寓學于樂”、“注重情感”、“引起好奇心”和“吸引注意力”,具體實施過程要“充分考慮知識點的難度和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gòu)層次”,“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好教學”、教學方法要“多舉例”、“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和“組織討論”;確保課程順利實施要“盡量熟悉教材和教案”、“增加課堂的流暢度”。
在備課過程中,師范生們引用了較多的理論性知識,他們自覺地在教育理論中尋找應對實踐的策略,并將之詳細地記錄在教案中。教案是課程解讀的重要文本,是課程落實到實踐的重要行為綱要。“背了好幾天教案,總算記住了?!睅煼渡鷤儽憩F(xiàn)出對教案的高度依賴。
2.課程實施:“拿著教案走上講臺后,一切又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了?!闭n程實施是重要的課程實踐過程。教后感中不少師范生反思自己課程實踐能力的不足?!氨緛頊蕚涞煤芎玫慕贪福狭酥v臺上一看,我的天??!怎么那么少?感覺沒什么講的,腦子一片空白。只能自己想到什么就講什么??墒悄X子一片空白又能說出什么來呢?只好叫同學起來朗讀詩歌,讀完了就開始分析,但教案里沒有詳細的分析內(nèi)容,我也不知道從何說起,就亂說了一些。”師范生在教后感中普遍反映自己太依賴教案書本,刻板機械安排活動,教學技能不熟練,對學生和情境反應不敏感,隨機應變的能力很差,感覺理論與實踐的不相適切。具體表現(xiàn)如教學內(nèi)容上“貪大求全”、“沒有突出重點”、“條理不夠清晰”、“把相似三角形的定義講錯了”;教學方法上“把握不好學生的實際水平”、“啟發(fā)性不夠”、“太單調(diào)”、“只顧自己講”;課堂管理上“氣氛不活躍”,“與學生互動太少”、“課堂紀律沒管好”、“缺乏激情和感染力”;語言運用上“語速太快”、“聲音太小”、“不夠流暢”、“忽略了板書的層次性”。
師范生以往的實踐性知識多是從學生的立場或“旁觀”的角度得到的,模擬教學提供了從教師的立場“親身體驗”衍生新的實踐性知識。
其一,職業(yè)觀的更新。教師對師范生來說是“熟悉的陌生人”。參與實踐之前,師范生對教師職業(yè)有著種種的誤解和偏見,體驗讓他們有了新的認識?!霸瓉砝蠋煵⒉缓唵危ぷ骱軓碗s,必須考慮很多?!薄拔业牡谝惶谜n讓我明白到教與學的明顯差別。以前總以為老師很好當,現(xiàn)在覺得這句話真的太錯了!”其二,從教意愿的改變。本人以往對師范生調(diào)查顯示,他們當初填師范專業(yè)很多是家長或教師的建議,而非本人意愿,而且?guī)煼渡鷮β毥探處熉殬I(yè)的認同多是從教師勞動的社會價值去進行認定,缺乏對職業(yè)本身的熱愛,因此,有部分師范生從教意愿并不高。在模擬教學之后,體驗到身份變化帶來的新奇感和影響力,有些學生從教意愿提升了?!敖?jīng)過這次模擬教學,很奇怪的,我竟然想做老師了?!薄斑@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講課。對我是非常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其三,職業(yè)情感的激發(fā)?!斑@次講課后,我從心里喜歡上了老師這一工作?!薄爱斘艺嬲斃蠋熀?,我會打破常規(guī),做一個很有性格的老師?!迸c此相反,有研究表明“絕大多數(shù)畢業(yè)班學生并未通過教育實習對教師職業(yè)產(chǎn)生更加積極地情感體驗,也遠未形成教師職業(y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盵5]對于缺乏足夠經(jīng)驗的新手教師來說,教育實踐伴隨著很多的“職業(yè)受挫”。與真實教育情境的“嚴謹性”、“真實性”和“一過性”相比,模擬教學的“游戲性”、“虛擬性”和“可重復性”蘊含著寬容的氛圍、開放的心態(tài)、探索的激情和游戲的趣味。它有利于師范生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激發(fā)學習探索的激情、充分感知實踐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充分體驗模擬活動中的挫折、失敗、成功和喜悅,有助于在知識技能和情感意志上不斷產(chǎn)生新的實踐性知識,為從事真正的教育實踐做充分的準備。
師范生在沒上講臺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自己對教育的日常認識,習得了某些行為規(guī)則,積累了某些零散經(jīng)驗。這些內(nèi)隱的實踐性知識盡管不成系統(tǒng)、難以言說,卻會在真實的教育活動中支配思維和行動。反思是師范生以自己的實踐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實踐中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模擬教學活動讓學生暴露以往的實踐性知識,通過教后感等及時反思對先前進行的教學信念和行為產(chǎn)生意識覺醒(awareness),進行重要的喚醒、重組、更新或糾正。這個過程也是新舊實踐性知識比照、權(quán)衡和取舍的過程?!耙郧坝X得理科不要什么板書,我也不打算寫的,后來看到其他同學的板書很出色,也非常必要,于是我也要好好設(shè)計一下”。
另外,與教師及其他人的充分交流可以提供教學情境中教學行為的多樣選擇,促進個人反思。這個過程反復進行,可使師范生對教育活動的把握逐漸變得準確、細膩和富有彈性,并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經(jīng)驗庫?!斑@次教學實踐有老師和同學真誠客觀地的評價,他們給予我的肯定,增強我的自信心;他們指出我的不足,讓我知道以后的努力方向?!?/p>
在改進實踐的過程中,基于體驗和反思的實踐性知識的驗證運用是反復進行的。
其一,實踐性知識的反復驗證。“舍恩發(fā)現(xiàn),在錯綜復雜的專業(yè)情境中,反思性實踐者往往不是直接應用理論,而是靠他們儲存的大量熟悉的例子和主題即舍恩所謂的經(jīng)驗庫(repertoire),通過比照以前的經(jīng)驗相似地看著(seeing as)和相似地做著(doing as),與情境進行交易。情境的回應(back-talk)又使他們對問題進行重新框定(reframe),構(gòu)造并檢驗關(guān)于情境的新模型?!盵6]因此,師范生們在教育情境中不斷驗證體驗和反思得到的實踐性知識,這個過程反復進行,有利于鞏固有效的實踐性知識。“我要在口頭表達、普通話、板書和課程的內(nèi)容分析等各方面不斷的加強和提高自己,使這樣的授課經(jīng)歷真正對自己有所幫助?!薄拔覀冃枰袡C會不斷犯錯誤、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p>
其二,積累個人經(jīng)驗,養(yǎng)成習慣。實踐性知識來自經(jīng)驗。經(jīng)驗是教師對教學現(xiàn)象進行觀察或反思得到的對教學行為取向的定位。師范生的模擬教學行為中存在大量的試誤,從中積累的經(jīng)驗并不都是好的,要能甄別,引導和改進。師范生在活動中反思和驗證以往無意識建構(gòu)的經(jīng)驗庫,自覺構(gòu)建行之有效的具有個人風格的經(jīng)驗庫。“我使用了讓學生摸聲帶和開火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音標,這離不開以前經(jīng)驗的積累?!比绻承┙?jīng)驗行之有效,則逐漸會形成習慣。習慣作為認知結(jié)構(gòu),具有經(jīng)驗性、穩(wěn)固性等特點。引導師范生摸索獨特的教育風格,避免陷入一味模仿他人、亦步亦趨的訓練模式。另外,也需要注意,當經(jīng)驗受習慣支配的時候,就容易與理性和思考對抗,要引導師范生勇于打破常規(guī),不斷更新自己經(jīng)驗庫中的實踐性知識。
在職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的過程中,師范教育所提供的理論性知識該如何發(fā)揮作用?教后感中有學生提到“回憶自己上課的過程,很多方面書籍里都有介紹,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趯嵺`性知識形成發(fā)展過程中,往往有著理論性知識的映照,兩者并不是截然兩分的知識系統(tǒng)?!敖逃龑嵺`從直覺到理性、從自發(fā)到自覺是實踐狀態(tài)的一種超越,而超越的結(jié)果必然會指向教育理論。對于新教師和未來教師,接近理論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教育理論幫助個體形成教育信念并對教育及教學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盵7]教育實踐與教育理論的結(jié)合需要個體親歷各種模擬的或真實的教育情境反復去體驗、反思和改進。
[1]陳向明.實踐性知識: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知識基礎(chǔ)[J].北京大學教論,2003(1):104-112.
[2]姜勇.從“作品”到“文本”:論教師研究的敘事轉(zhuǎn)向[J].全球教展望,2005(12):25-27.
[3]朱光明,陳向明.教育敘述探究與現(xiàn)象學研究之比較——以康納利的敘述探究與范梅南的現(xiàn)象學研究為例[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1):70-78.
[4][加]范梅南.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M].宋廣文等,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23;136.
[5]王穎.普通高師畢業(yè)班學生職業(yè)認同調(diào)查研究——以廊坊師范學院為例[J].教師教育研究,2009(5):29-34.
[6]李莉春.教師在行動中反思的層次與能力[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8(1):92-105.
[7]劉東敏,田小杭.教師實踐性知識獲取路徑的思考與探究[J].教師教育研究,2008(4):16-20.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the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
TANGFen-fe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65,China)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practical knowledge is the filter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mal education. Thereflection texts about the simulation teaching are important field texts. Narrative research on the texts can effectivelyexplore the existing state、concrete manifes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practical knowledge,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reforming the teacher education and shortening theperiod of teacher′s growth cycle.
teacher education;vocational normal students; simulation teaching; reflection text; practical knowledge
C710
A
1674-7747(2010)05-0022-04
2010-03-28
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2009年度校級立項課題“職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調(diào)查研究”(項目編號:廣師院[2010]8號)
唐芬芬(1975-),女,湖南永州人,廣東技術(shù)師范學院教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yè)教育、教師教育。
[責任編輯 金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