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西真
尊嚴從改稱謂始
□莊西真
溫家寶總理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彼?月5號開幕的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我理解溫總理講這些話的前提是現(xiàn)在的“人民”(當然這里的“人民”不包括那些已經(jīng)很有尊嚴的政府官員、國有企業(yè)老總和體制內知識分子等充分享受到經(jīng)濟發(fā)展成果的那些人)生活得還不是很有尊嚴、還不幸福。“農民工”就是其中的一類。“農民工”生活得沒有尊嚴不僅體現(xiàn)在其被各種力量壓迫下的血汗勞工地位方面,比如他們每年以極大的成本往返于打工地的城市與家鄉(xiāng)的農村之間,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要犧牲掉正常人很難割舍的家庭生活;他們在非常差的工作條件下,從事著最苦最累最危險的工作,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幾乎是一種常態(tài),而且不能享受法律規(guī)定的雙休日休息,也拿不到加班費;他們得到的是整個社會最低的工資收入,社會保障和福利只是近些年才得到有限的改善,受到城市社會的普遍歧視等等;而且也體現(xiàn)在“農民工”這個歧視性稱謂上,換言之“農民工”這個名字存在一天,讓他們生活得有尊嚴就是一句空話。因此,為了這些“人民”生活得有尊嚴,請從改變對他們的稱謂開始。
農民工(也被簡稱為民工),指戶籍在農村而到城市做工的一類人群?,F(xiàn)代意義上“民工”一詞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40年代中后期的戰(zhàn)爭年代。那時,大量農民被組織起來,從事修公路、拆鐵道、抬擔架、送軍糧等工作。由于他們的出色表現(xiàn),“民工”一詞曾被宣傳得家喻戶曉,有一種說法“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是農民用獨輪車推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后,農民重新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民工”一詞也隨之銷聲匿跡。直到1984年,國家允許農民自己解決口糧,離開鄉(xiāng)土打工,農民才紛紛涌入城市謀生賺錢。因此,我們現(xiàn)在講的“民工”,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后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中農村剩余勞動力往城市轉移而產(chǎn)生的?,F(xiàn)在的“農民工”一詞初始在中國社會學界,逐漸傳播到經(jīng)濟學界乃至整個社會,成為一種通用的說法。進入新世紀,政府在各種文件中也開始出現(xiàn)“農民工”的概念。2002年,在時任總理朱镕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農民工”被放置到“弱勢群體”系列當中;2004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則明確指出:“進城就業(yè)的農民工已經(jīng)成為產(chǎn)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國務院還專門發(fā)布了 《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農民工”一詞成為了文件的標題,這說明“農民工”作為一個獨立階層的稱謂和重要的社會群體在政府管理層面得到了確定。
但是農民工屢屢成為政府文件里的用詞絲毫沒有提升“農民工”的地位,也沒有使他們生活得更有尊嚴。即使實際上“農民工”使中國產(chǎn)業(yè)工人隊伍的組成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以及為中國經(jīng)濟作出重大貢獻的今天,“農民工”三個字還如影隨形,揮之不去。更有甚者,“農民工”這個標簽被加了幾個字用在80后、90后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身上,叫“農民工二代”、“新生代農民工”(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稱之為 “新生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成為“農民工”的主體,他們在目前外出務工的1.5億農民中占到60%,有1億人左右。之所以叫新生代農民工,是與作為他們父輩的第一代農民工相比較來說的,與第一代農民工的亦工亦農相比,80后、90后們整個的生活軌跡(出生后到了上學年齡上學,上完學后進城打工)、生活方式、價值追求、業(yè)余愛好、社會認同、權力意識等都跟城市孩子并無二致,很少有父輩身上的“農民”痕跡,只在戶籍意義上還屬于農村。其實,他們已經(jīng)屬于完整意義上的現(xiàn)代勞工,還稱呼他們?yōu)?“農民工”,在我看來就是基于“污名化”現(xiàn)象的“社會排斥”。按照傳播學的定義,所謂的污名化過程指的是一個群體將人性的低劣強加在另一個群體之上并加以維持的過程,簡單地講也就是“貼標簽”的過程。一個標簽,最初可能只與某群體中的個體相連,隨后,這一標簽可能被更多人接受用來指稱某一特殊的群體,標簽的指稱對象泛化,標簽和群體之間的關系凝固僵化,標簽反映的特質,成為該群體的固有本性,至此,污名化的過程就完成了。在我國城市中,對農民工的污名化(不衛(wèi)生、不文明、不禮貌等)過程相當普遍,污名化更使民工群體形象在群際比較中處于劣勢狀態(tài)和不利情景。
因此,為國家長遠發(fā)展計,不但要抓緊拆除戶籍藩籬,大力推進城市化的過程,實現(xiàn)農民工的市民化和產(chǎn)業(yè)工人化;提高企業(yè)工人的工資、改善工人的工作生活條件。而且還要停止使用“農民工”稱謂,使新生代農民工成為最后的農民工。
責任編輯 肖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