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偉
作者:韓建偉,中學二級教師。
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課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頭戲,它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既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上的難點。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更強調根據(jù)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
英語閱讀課程改革的總方向為:“突出語篇、強調應用、注重交際,考查語言運用能力?!币虼耍咧杏⒄Z新課程改革更強調根據(jù)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fā)展需要,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的條件。特別是閱讀理解的選材多樣化更突出了這一理念。2009年高考試題中閱讀理解依然體現(xiàn)了考試說明中的“新材料”“新情景”。這四篇閱讀分別是“鄰里關系”“世界煙稅上調”“虛假廣告”“世界金融危機與大學生選修專業(yè)的關系”,同時所有的閱讀材料非常真實新穎,語言地道,信息量大,體裁主要是敘述文、新聞報道,描寫文,而且主題內容非常積極健康,能夠真正讓學生閱讀后受益匪淺。
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閱讀課教學。下面,我談一談我在過去幾年教學中的閱讀課教學思路與做法。
課本中的閱讀篇目是英語語言運用的精髓所在,因此,精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進行語言基礎知識的處理之后,根據(jù)閱讀需要課本中的閱讀篇目還可作為集中詞義猜測的題目、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最佳標題的設置及主旨大意的理解。教師應帶領學生解讀標題,引發(fā)懸念,然后步步為營,層層入手分析文章。
1)用屏幕顯示文章標題,讓學生猜測其意,進而激發(fā)他們閱讀文章的欲望。
2)讓學生預測文章內容。學生依據(jù)標題和實際生活,發(fā)揮想象力,會講出許多相關內容,之后再快速閱讀文章。這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也調動學生積極性。
3)從文章的主題思路進行提問,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或:“What will you use if you are asked to give another title to the passage?”。通過一系列提問,引導學生再一次快速閱讀文章,從而訓練學生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
4)使用習題練習法??舍槍σ恍┮灾宋铩⒌攸c、事件為標題的文章,根據(jù)其背景內容設計出一些書面練習題,讓學生通過討論或搜集材料來找到答案。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文章背景,增加其信息獲取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精讀泛讀是相輔相成的。精讀和泛讀是閱讀時兩種主要方法,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也無法代替。如果說精讀是點,泛讀即是面。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積累大量詞匯、結構和句型,才能擴大知識面,培養(yǎng)語感,提高對文字的反應能力。語言學家Wallace Catherine指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總是略過一些與自己所需無關的信息,只有找到相關信息后,才仔細閱讀以理解整篇文章?!?/p>
選擇合適的精泛閱讀材料是提高英語閱讀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選擇字數(shù)為300左右,后面配有習題的閱讀材料為宜。閱讀材料體裁要多樣化——敘事類、科普類、議論或說明類、廣告類等。要注重文章的實用性。所選材料的難易程度以理解正確率達60%~70%,生詞量不超過4%為恰當。近幾年的英語高考閱讀理解的命題一直是體現(xiàn)時代性、生活性。選擇一些與學生目前英語水平相適應的閱讀材料,比如《英語沙龍》《英語周報》《二十一世紀報》等。同時許多外語網(wǎng)站的材料非常新穎,學生也很感興趣,語言生動活潑、知識面廣而受到大多數(shù)英語愛好者的喜愛,教師也是經(jīng)常翻閱然后有選擇地給學生翻印。
質變是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平時在保持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數(shù)量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高考考生的閱讀理解技能要求學生能夠:理解主旨和要義;理解文中具體信息;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生詞詞義;作出簡單判斷和推理;正確判斷事實與觀點。
總之,閱讀是一個綜合過程,閱讀能力的提高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只有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堅持不懈改進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興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只有經(jīng)過自己真正地研究與鉆研,才能“誨人不倦”,同時自己的能力也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