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彩云
英語新課程改革倡導探究性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在教“一般過去時”這一內容時,首先設置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
1)利用以前學過的一般現(xiàn)在時翻譯句子,翻譯時說出如何構成一般現(xiàn)在時。
①我每天走著來學校。I come to school every day.
②露茜每天晚上做作業(yè)。Lucy does her homework every evening.
③我現(xiàn)在是一個老師。I am a teacher now.
④吉姆現(xiàn)在是一個中學生。Jim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2)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探究:如果把上面1和2兩句中“every day”“every evening”變成“yesterday”,句子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如果把后兩句中的“now”用“l(fā)ast year”來替換,正確答案又該是什么?由于前面的復習已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提供了足夠的素材,所以這時的討論既有話可說,又有放矢。
3)在學生充分討論、讓代表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歸納出一般過去時態(tài)的構成:主語+動詞的過去式。
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有效地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比如學生在閱讀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利用標題和插圖等,結合自己平時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膽的推測或判斷,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通過幾個簡單的問題,使學生進入良好的準備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產生一種探求知識的渴望。
比如,筆者在教新目標八年級下Unit1的閱讀課文“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時,先給學生一個簡單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robot?”課堂氣氛積極活躍起來,學生各抒己見,思維之敏捷,氣氛之熱烈,是過去課堂上無法比擬的。然后筆者抓緊時機說:“Draw a robot you know in the future.”學生的想象就像插上翅膀,畫出各種各樣的機器人,答案讓人始料未及。這樣既增強他們的想象力,又激發(fā)他們的興趣。
但是,有些英語教師提出問題后急于要求學生回答,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學生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沒有結合課文內容作全面地剖析,這樣的回答仍然是機械的。在教學中若能講述一些緊貼課文中心句和對一些重點、關鍵的語句提出種種疑問,無疑會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大大拓寬思維的范圍,提高思維的層次。
教師應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目標和探究內容。以筆者所帶班為例,有72個學生,來自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不同的家庭,受過不同的啟蒙教育,因環(huán)境、條件、基礎和個性愛好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為了通過探究學習使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為了達到這一節(jié)課、這一項探究活動要達到的目標,筆者總是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自主選擇。但教師要把握好度,避免脫離教學中心。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內容。一篇課文值得探究的內容很多,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一個內容進行探究。
比如在學習“I ha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這一課時,愛好歷史的學生選擇探究的是“How many Chinese dynasties can you think of”和“How many famous characters from Chinese history can you think of? And who do you like best”這幾個內容;愛好語法的學生選擇的被動語態(tài)的構成;等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在輕松愉快環(huán)境中提高閱讀能力。
課文是一件藝術品,有許多留白之處。引導學生捕捉這些啟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點,盡情發(fā)揮想象,是尋找探究之路的切入點?!癑ohn’s busy day”一文最后一段說:“John uses the lift to the twelfth floor.And he walks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筆者給學生留了一個探究題目:“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地說出很多答案,如:“Because he likes climbing”“Because he wants to take exercise”“Because he i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button”。對于他們的不同見解,筆者從來不予以否定,在培養(yǎng)其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時,又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即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語言帶有一定的模糊性,對語言的理解也是多元的。教師要鼓勵學生不唯書,不唯師,抓住文中的模糊點,去探究,直抒己見。教師可以讓他們針對模糊點進行辯論,從而提高他們的探究意識。
在英語教學中,要辯證地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指導的關系,要強調師生之間互相傾聽、生生之間互相交流合作。另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把研究性學習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使學生在現(xiàn)代技術的指導下,提高自己的探究性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