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漢代儒學社會化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2010-02-15 16:41:27鄧智旺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價值體系儒學社會化

鄧智旺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從漢代儒學社會化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鄧智旺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儒學之所以在漢代成功社會化,是因為其順應了歷史的發(fā)展,很好地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有益成分并得到了統(tǒng)治者的支持和推行,通過學校教育和日常教化使儒學浸潤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漢代儒學社會化的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予以借鑒。

儒學社會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考察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學發(fā)展史,社會化一直陪伴其始終,儒學的社會化是從其在漢代取得獨尊地位開始的。漢代儒學的社會化在儒學社會化的歷史進程中有著獨特的標本意義,其成功之處可以為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提供啟示和借鑒。

一、儒學順應歷史發(fā)展保持其理論先進性

儒學之所以能夠在西漢前期從眾多的學派中脫穎而出,為統(tǒng)治者所采用,成為影響后世上千年的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念,除了儒學的核心價值觀念及其所衍生出來的道德體系和社會秩序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西漢的儒學思想家能夠順時而動,廣納古今精華,兼容并蓄,博采百家之長,把儒學打造成一個兼容百家、內(nèi)容豐富、結構開放的思想體系,使儒學具有了很強的適應性和頑強的生命力。

(一)從無為而治到獨尊儒術

如眾所知,西漢建立,是在秦的暴政與長期的戰(zhàn)爭之后。為了緩和階級矛盾與治療戰(zhàn)爭創(chuàng)傷,在漢初七十年里,統(tǒng)治者奉行以無為而治和與民休息為特征的“黃老之學”,這一指導方針對祛除秦朝暴政之弊、恢復和發(fā)展社會生產(chǎn)、安定社會秩序,無疑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的消極作用逐漸顯現(xiàn)出來,要言之有兩方面:其一,在對外處理與少數(shù)民族關系上,無為而治的表現(xiàn)就是和親讓步,卻并未換來邊境的和平安寧,反而招致匈奴的步步進逼甚至侵掠中原;其二,在對內(nèi)處理與地方藩王的關系上,無為而治的表現(xiàn)就是姑息妥協(xié),但也沒能換來劉氏宗族團結與政權鞏固,反而招致“七國之亂”對中央政權的威脅。

顯然,“黃老之學”,已不適應漢王朝開疆拓土與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而中央集權的強化必須有相應的理論作支撐,并克服黃老學的內(nèi)在缺陷,為漢帝國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儒學很好地把握了這一歷史機遇,適時地奉上了大一統(tǒng)的政治理論,具體事件表現(xiàn)為董仲舒上書《天人三策》。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認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是宇宙間的最高主宰,天有著絕對權威,人為天所造,人副天數(shù),天人合一。人君受命于天,君權乃天所授,奉天承運,進行統(tǒng)治,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一切臣民都應絕對服從君主,“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從而使君主的權威絕對神圣化。顯然,這些都有利于維護皇權,構建大一統(tǒng)的政治局面。同時,董仲舒還從維護漢朝的大一統(tǒng)出發(fā),援引“春秋大一統(tǒng)”之精義:“《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jīng),古今之通誼也?!卑逊饨ǖ拇笠唤y(tǒng)說成是天經(jīng)地義不容更改之事。他認為,應該損抑諸侯,尊王攘夷,一統(tǒng)于天子,并使四海“來臣”(《春秋繁露·玉杯》)。儒家的春秋大一統(tǒng)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顯然與漢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適應。于是,在思想領域,儒家取得了統(tǒng)治地位。

(二)與時俱進,兼容并蓄

在董仲舒上書之時,漢代大批儒學思想家、政論家以儒學為基礎,融合各種思想學說,完善和發(fā)展了儒學理論,使儒學成為系統(tǒng)的社會統(tǒng)治的理論體系。陸賈援道入儒,強調治理國家以道德仁義為本,以無為為用,兩者結合,達到天下大治。他曾闡述說:“是以君子之為治也,塊然若無事,寂然若無聲,官府若無事,亭落若無民。……老者息于堂,丁壯者耕耘于田,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親,于是賞善罰惡而潤色之,興辟雍庠序而教誨之?!?《新語·至德》)實際上,是強調以儒為主,儒道結合來治理國家。

賈誼則是援法入儒,系統(tǒng)總結和發(fā)展了荀子的儒法一體論思想,主張用儒家的禮治和法家的法治相互為用,完善統(tǒng)治,他強調:“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漢書·賈誼傳》)他所強調的“禮”是儒家的禮儀規(guī)范,用以制約人們的社會生活,如人們有了違背禮的行為,則用法刑進行懲治,禮法相互結合治理社會,他的思想相對儒家傳統(tǒng)的德主刑輔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更為完善。

董仲舒是以儒家思想為本,吸收黃老思想、法家思想、陰陽家思想,他對儒學的發(fā)展最主要的是將儒家的基本理論與各家學說的有關思想相互融合,結合漢初的實際狀況,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社會治理的理論原則。其比較典型的是把陰陽學說與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從哲學的高度將事物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概括為陰陽之道,并進行了闡述。因此,有人說:“董仲舒思想是一個更高的階段上融合了各家思想的更發(fā)展了的思想體系?!盵1]

可見,儒學順應了歷史需求,滿足了統(tǒng)治者的需求,并極大地吸收其他學派的合理成分,具有理論先進性,這是漢代儒學社會化的內(nèi)在動力。

二、儒學在漢代的社會化

儒學在漢代取得獨尊地位后,儒家思想開始浸潤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普及于社會各個階層,融入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心理情感之中,并轉化為人們的行動自覺。其社會化原因概括起來有:

(一)儒學得到統(tǒng)治者的支持和推行

儒學在漢代能成功社會化,是與統(tǒng)治者的支持和推行分不開的。

首先,統(tǒng)治者對儒經(jīng)作官方的裁定,使之成為統(tǒng)一思想和衡量事物的標準。面對儒學內(nèi)部的紛爭,統(tǒng)治階級經(jīng)常出來進行調解,并保證儒學按照統(tǒng)治階級需要的方向發(fā)展。典型事件是西漢的石渠閣會議、東漢的白虎觀會議,就是由統(tǒng)治者主持的統(tǒng)一經(jīng)學的會議,它有助于儒學本身的鞏固和發(fā)展,也使儒經(jīng)成為統(tǒng)治者衡量事物的標準,甚至“以經(jīng)斷事”。

其次,統(tǒng)治者身體力行儒學理念。在根據(jù)歷代《孝傳》成書的《二十四孝》中,記載文帝悉心侍奉患病的母親,甚至“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嘗苦口之藥,三年而未嘗懈怠。以帝王之尊有如此孝行,實屬難能可貴。在勤政方面,宣帝堪稱典范,宣帝“興于閭閻,知民事之艱難”,“厲精為治,五日一聽事”,又明于用人之道,“及拜刺史守相,輒親見問,觀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漢書·宣帝紀》)。有鑒于此,趙翼認為漢治近古,即使到“兩漢之衰,但有庸主而無暴君,亦家風使然也”(趙翼:《廿二史札記》)。

不僅最高統(tǒng)治者如此,一般官員和儒生們也注重身體力行,以禮讓節(jié)儉感召民眾。如魏霸為巨鹿太守,“臨郡,終不遣吏歸鄉(xiāng)里,妻子不到官舍。常念兄嫂在家勤苦,己獨尊樂,故常服粗糲,不食魚肉之味。婦親蠶桑,子躬耕,與兄弟同苦樂,不得自異。鄉(xiāng)里慕其行,化之。”(《謝承后漢書·魏霸傳》)再如桓帝時,任南陽太守的王暢,在“帝鄉(xiāng)”南陽貴戚眾多、奢靡成風的情況下,自己“常布衣皮褥,車馬羸敗”(《后漢書·王暢列傳》),以自己作為當?shù)刈罡唛L官的日常行為作表率,對當?shù)匕傩盏娜粘I钚袨楫a(chǎn)生了積極影響。

再次,統(tǒng)治者把儒學理念作為選官用人的標準。漢代選官標準,自武帝時學官公孫弘請立太學,漢代從此就確定了以儒家理念為標準的選官用人原則。士人挾儒術而入仕者多如過江之鯽,所謂“自此以來,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學 (儒學)之士”(《史記·儒林列傳》)。

儒生入仕之后,有了官位,自然獲得祿位。以太學博士為例,其享受的祿位為六百石,屬“高官厚祿”之列①《漢書·惠帝紀》:“吏六百石以上”享有減刑減賦的優(yōu)待;《史記·叔孫通列傳》:通制朝儀,“吏六百石”以上方可朝駕??梢姴┦勘攘偈?屬“高官厚祿”之列。。不僅博士有很高的經(jīng)濟待遇,甚至其弟子的經(jīng)濟待遇也頗為優(yōu)厚,《漢書·儒林傳》說:“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復其身”。所謂的復其身,就是免除他們本身所擔負的國家徭役賦稅。因祿位獲得的優(yōu)厚的經(jīng)濟待遇,推動了整個社會對儒學的追求與學習。當時社會上有諺語曰:“遺子黃金滿,不如教子一經(jīng)?!备吖俸竦搶θ鍖W社會化的推動作用,《漢書儒林傳贊》有最經(jīng)典的概括,曰:自武帝立《五經(jīng)》博士,開弟子員,設科射策,勸以官祿,訖于元始,百有余年,傳業(yè)者浸盛,支葉蕃滋,一經(jīng)說至百余萬言,大師眾至千余人,蓋祿利之路然也。

漢代選官在用儒方針的指引下,朝廷大臣以儒學相矜尚,儒生布滿朝廷上下,他們或位至公卿,或為地方長官。大批儒生進入政界后,必然會把儒家理念施之政事。官吏群體的儒學化,必然會推進儒學的社會化。正如張濤所說:“官吏隊伍的儒學化、經(jīng)學化,既是漢代最高統(tǒng)治集團借助儒家經(jīng)學來統(tǒng)一思想,加強思想統(tǒng)治的一個重要步驟,又是儒學廣泛傳播和全面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契機。由于政治利益的誘惑,傳授、研習儒家經(jīng)典成為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經(jīng)學迅速繁盛起來?!盵2]一時間,社會上攻讀儒經(jīng)蔚然成風,儒家文化家喻戶曉,綱常倫理深入人心。

(二)教育教化的儒學化

漢代自武帝詔令設置太學,并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就構成傳播儒家學說的中心網(wǎng)絡。漢代官學基本上都以儒家經(jīng)典為教材。漢武帝設置五經(jīng)博士,《詩》、《書》、《禮》、《易》、《春秋》成為法定的經(jīng)典,其書名又添上了“經(jīng)”字,曰:《詩經(jīng)》、《書經(jīng)》、《禮經(jīng)》(《儀禮》)、《易經(jīng)》和《春秋經(jīng)》,作為官學的教材。

儒家學說也是私學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西漢在武帝之后,私人教學相當發(fā)達,一些碩學名儒在未從政或任博士之前一直從事私人教學,吸收大批生徒于門下。有些人一面做官,一面收徒講學,罷官后仍然繼續(xù)從事私人講學。私學主要學習《孝經(jīng)》、《論語》,有的還學《尚書》或《詩經(jīng)》,個別有學《春秋》的,但《孝經(jīng)》、《論語》為必讀。

社會教化也是漢代儒學社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和手段多種多樣、不拘一格,主要有地方官員推行的社會教化以及鄉(xiāng)里間自發(fā)的道德教化。地方官員推行的社會教化如桓帝時劉寬歷任三郡,“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百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zhí)經(jīng)對講。見父老慰以農(nóng)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后漢書·劉寬傳》)著名孝子許昌人陳紀受到豫州刺史的大力表彰,甚至把有的孝子“表上尚書,圖象百城,以厲風俗”(《后漢書·陳紀列傳》)。許多儒士在出任地方郡守長官時遵從儒學重德治、施仁政、重教化的傳統(tǒng),既注重地方的行政管理,同時注重以儒家思想進行教化,化民成俗,從而為儒學在社會基層的傳播和發(fā)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漢代社會鄉(xiāng)里之間民眾自發(fā)的道德教化,是官方教化的重要補充。漢代鄉(xiāng)里的一些名流,特別是有名望的儒生,常常以儒家道德和自己的言行去教育感化鄉(xiāng)鄰,以使家鄉(xiāng)保持良好的社會風氣?!傲荷暇印雹趽?jù)《后漢書·陳寔傳》載,陳寔在家鄉(xiāng)間,秉心公正為人表率,大家若有爭論是非,就到他那里求個公正判斷,他一定據(jù)理詳細說明對錯,當事雙方事后都沒有什么異議。有人甚至說:“情愿被官府懲罰,也不愿被陳先生說不是?!庇幸荒隇幕?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里,躲在房梁上。陳寔暗中發(fā)現(xiàn)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嚴肅地訓誡他們說:“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小偷聽了非常驚恐,從房梁跳到地上,向陳寔叩頭請罪。陳寔慢慢詳細地告訴他說:“看你的樣子,不像是個壞人,應該趕緊改掉自己的壞毛病重新做個好人。然而你干這樣也是被窮困所迫。”吩咐送給他兩匹絹。從此以后全縣盜賊絕跡。是大家熟知的一個成語,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鄉(xiāng)里名流教化鄉(xiāng)鄰的例子。日常教化,沒有權威的推行,也沒有名位利祿的引誘,但從身邊、從家庭做起,沒有任何造作,自然而然,卻能持久地打動人心,有著“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體現(xiàn)了人性的真實,其推動儒學社會化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儒學運用于國家政治生活中

前人曾指出,“漢崇經(jīng)術,實能見之施行”,“皇帝詔書群臣奏議,莫不援引經(jīng)義以為據(jù)依”[3]。自漢代尊儒習經(jīng)傳統(tǒng)形成后,人們不論干什么事情都要到經(jīng)書中去找依據(jù),上自朝廷的封禪、巡狩、郊祀、宗廟一類大事,下至庶民的“冠婚吉兇,終始制度”,都以儒家經(jīng)典為準繩。官僚上朝言事、禮儀外賓,縉紳大夫待人接物、舉措應對,都引經(jīng)據(jù)典。就連皇帝的詔書,也引用經(jīng)典。

君主不僅賞識重用“以經(jīng)術潤飾吏事”的通儒之臣,而且在治理朝政過程中,自己也“動依經(jīng)義”,廣征博引,從國家政事的決策到祥瑞災異的應變無不具有經(jīng)典依據(jù)。據(jù)粗略統(tǒng)計,《漢書》諸帝紀中保存西漢詔書約 180篇,這些詔書共征引經(jīng)文 35次,如武帝時引 8次,成帝時引 10次。東漢諸帝下詔引經(jīng)之多與西漢相比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逗鬂h書》諸帝紀保存東漢詔書約 120篇,征引約 50次,征引次數(shù)最多的是漢章帝,約 20余次。詔書征引儒經(jīng)言論的主題,范圍十分廣泛,主要涉及重農(nóng)、舉賢、治吏、寬刑、攘災異、應祥瑞、施惠政、申禮制、倡倫理、示謙懼等十余個方面。這十大方面反映了儒家治國之道的基本精神,它們在詔書中被頻繁引用的事實,也說明儒家治道確實在不同程度上與漢代君主政治結合起來,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得到了運用。儒學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運用還表現(xiàn)在吏員們用儒學經(jīng)書來代替法律,“以《春秋》決獄”就是典型事例。所以,正如唐殊所指出的,“夫漢家以經(jīng)義斷事,每有大議論、大獄訟,輒引經(jīng)義以決之”(唐殊:《兩漢三國學案》卷九)。

一種理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書本或口頭而得不到實際運用,是不可能真正社會化的,儒學能在政治生活中得到實際運用,自然極大地推動了儒學向社會的洇染。

三、儒學社會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啟示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儒學在漢代因順應了歷史發(fā)展,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有益成分,在得到統(tǒng)治者的權威支持下遵循了一條生活化、現(xiàn)實化、可操作化的道路,從而使儒學自身成功社會化。我們今天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4]漢代儒學社會化的成功之處值得我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借鑒。

(一)要順應時代發(fā)展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必須順應時代發(fā)展具有鮮明時代特色。要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時代性,就不僅要吸收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還要有開放的心態(tài)吸納世界文明的精華。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過程中,既要抵制和批判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又要吸收西方文化中有價值的因素,特別要借鑒西方國家在推動其核心價值觀社會化方面的經(jīng)驗。要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原則對待中西文化,并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大膽的借鑒。江澤民同志指出:“科學的本質就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整個人類社會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進步的過程。”[5]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成員逐漸接受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并自覺踐諾。

(二)要有強有力的支撐保障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需要國家相應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的支持和保障,具體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則要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和運行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證。為此,要使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防止出現(xiàn)具體政策與核心價值體系相背離的現(xiàn)象;要積極推動立法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轉化為具有剛性約束力的法律規(guī)定,用法律的權威來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探尋并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切實可行的、有效的利益激勵與回報機制,對奉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楷模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大力褒獎,對背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行為要給予譴責并對行為主體給予相應的懲罰,真正做到價值選擇和利益回報的統(tǒng)一,激發(fā)人們在理性自覺的基礎上發(fā)揮其價值判斷和選擇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從內(nèi)心認同這些主流的價值觀念,并轉化為價值行為,從而提高接受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要發(fā)揮領導干部的示范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領導干部身體力行非常重要。鄧小平曾多次強調:“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以身作則非常重要?!盵6]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的行為及其體現(xiàn)出來的理論素養(yǎng)、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對其他社會成員有著很強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黨員干部要帶頭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帶動群眾。為此,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體現(xiàn)于各項大政方針、重大決策和制度機制的制定和實施的過程,體現(xiàn)于具體的工作實踐和日常的社會生活之中,體現(xiàn)于自己的言行舉止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動和人格力量,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范,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大實踐價值,進而在內(nèi)心深處認同它,把它由衷地轉化為自己的堅定信念、價值追求,并自覺地踐行。

(四)要滲透到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之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的全過程。要把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nèi)容和要求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體現(xiàn)在學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盡快編寫出從小學至大學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題的德育教材;開設由淺入深、由具體事例到理論闡述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課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內(nèi)容和要求融入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以及自然學科課程教學過程之中,融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哲學人文學科課程以及自然科學等學科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還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離開了生活,離開了實踐,再好的價值體系也只能是空中樓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要立足基層、注重養(yǎng)成,引導群眾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情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落實上下功夫。

(五)要堅持在理論的運用中普及理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理論的運用中普及理論。一種理論如果僅僅停留在書本或口頭而得不到實際運用,是不可能真正社會化的。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化的過程,就是要善于把握和運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方法,把理論融會貫通于各項具體的實際工作中,體現(xiàn)其實踐特色。只有通過生動的實踐活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才能不斷實現(xiàn)由抽象到具體、由深奧到淺顯的轉化,才能為人民群眾真正掌握,并轉化為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及科學的思維方式,使社會成員接受和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

[1]金春峰.漢代思想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7.213.

[2]張濤.經(jīng)學與漢人的選官制度[J].史學月刊,1998,(3).

[3](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jīng)學歷史 (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4]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

[5]江澤民文選(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

[6]鄧小平文選(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4.

責任編輯:王文京

Socialization of Confucianismin Han Dynasty and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System

DENG Zhi-wang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100081

The successful socialization of Confucianism in Han Dynasty resulted from its adjustment to historical development.It absorbed the beneficial part of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and obtained support from and implementation by the ruler.Through school education and day-to-day enlightenment,itpermeated each and every cornerof the society.Such success in socialization of Confucianism could be taken as reference in our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ocialization of Confuciani sm;socialist core values;system construction

D234

A

1002-0519(2010)04-0105-05

2010-05-31

鄧智旺(1972-),男,中國計量學院社科部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問題研究所所長,碩士,主要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猜你喜歡
價值體系儒學社會化
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價值體系研究
牽手校外,堅持少先隊社會化
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儒學交流在路上
金橋(2019年12期)2019-08-13 07:16:30
行政權社會化之生成動因闡釋
《青花瓷藝術品價值體系建構》摘要
高校學生體育組織社會化及路徑分析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宋代儒學對漢唐儒學的突破
什么是儒學之本
學習月刊(2015年1期)2015-07-11 01:51:16
公共文化服務亟須推進社會化
學習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
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青少年
中國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32
普陀区| 镇康县| 文安县| 陈巴尔虎旗| 伊川县| 连城县| 乌兰浩特市| 叙永县| 葫芦岛市| 萨嘎县| 错那县| 博客| 洛阳市| 海丰县| 东乡族自治县| 沾益县| 广平县| 定州市| 平泉县| 锡林郭勒盟| 胶南市| 华安县| 曲阳县| 綦江县| 宜城市| 佛教| 喜德县| 盱眙县| 广平县| 凭祥市| 宁河县| 临澧县| 长子县| 铜陵市| 济源市| 贵南县| 平谷区| 揭东县| 鱼台县| 海安县| 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