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 呂桂香 殷麗娟
(吉林省德惠市醫(yī)院胃腸科 吉林德惠 130300)
1898年,阿司匹林上市,至今在全球最為暢銷的藥品中它可以說首屈一指。當前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的種類已經(jīng)達數(shù)百種之多,其主要功用就是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以及風濕性疾病。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被廣泛應用的時候,它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但是它的副作用以及并發(fā)癥也是相當明顯的。
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對56例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導致胃腸黏膜損傷的患者進行了觀察和記錄。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36~78歲,平均年齡為56.6歲。其中住院患者36例,門診患者20例。
56例患者都正在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或者7d內(nèi)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時間最短者為5d,最長者為4.5年;服用的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的種類主要是:阿斯匹林、雙氯芬酸鈉等。
(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軟組織損傷,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風濕類疾病等等;(2)用藥:服用阿斯匹林14例,雙氯芬酸鈉6例,對乙酰氨基酚12例,炎痛喜康8例,布洛芬8例,消炎痛8例。
(1)臨床表現(xiàn):上腹疼痛、燒心、惡心、嘔吐等;(2)內(nèi)窺鏡表現(xiàn):有無潰瘍、是否有紅斑、出血點等。
(1)非甾體抗炎藥對胃腸黏膜損傷的臨床表現(xiàn):燒心44例(78.6%,44/56),中上腹疼痛45例(80.4%,45/56),惡心21例(37.5%,21/56),嘔吐8例(14.3%,8/56),12例出現(xiàn)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21.4%,12/56),其中,>1000mL者1例,500mL~1000mL者6例,<500mL者14例,大便隱血檢驗為陽性者15例(26.8%,15/56);(2)甾體抗炎藥對胃腸黏膜損傷的內(nèi)窺鏡表現(xiàn):潰瘍42例(75.0%,42/56),不同程度的紅斑、出血點及多發(fā)性糜爛18例(32.1%,18/56),其中伴有胃腸黏膜糜爛以及消化性潰瘍者5例;在潰瘍42例中,胃潰瘍者為22例(包括胃竇潰瘍10例和胃體潰瘍12例)(52.4%,22/42),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0例。
環(huán)氧合酶(COX)理論誕生于1971年,該理論對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的作用機制進行了解釋。NSAIDs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PGs)環(huán)氧合酶(COX)阻止花生四烯酸轉(zhuǎn)化為PGs而發(fā)揮鎮(zhèn)痛、消炎和解熱作用。COX具有兩種異構(gòu)酶,即COX-1和COX-2。COX-1屬正常組織成分,主要負責基礎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參與生理過程,而COX-2負責炎癥或其他病理情況下前列腺素產(chǎn)生。較理想的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應對COX-1抑制極弱,而選擇性抑制COX-2。
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通常會具有多種不良反應,對包括胃腸道在內(nèi)的肝臟、腎臟、皮膚、造血器官、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以及呼吸道系統(tǒng)都有程度不同的影響,其中對胃腸粘膜的影響比較嚴重,在臨床中比較常見。在本文中,56例患者中,出現(xiàn)燒心者44例、中上腹疼痛者45例、惡心者21例、嘔吐者8例、嚴重上消化道出血者12例,并且在用內(nèi)窺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胃潰瘍者為22例(包括胃竇潰瘍10例和胃體潰瘍12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20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紅斑、出血點及多發(fā)性糜爛者18例。
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對胃腸黏膜的損傷機制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但主要的因素是:(1)抑制環(huán)氧化酶1的活性,減少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胃黏膜屏障;(2)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從而抑制血小板凝集,誘發(fā)出血。
預防因為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而產(chǎn)生的胃腸道損傷,最為有效的方法當然是停止服用、盡量少服用或者服用其他替代藥物,一般情況下,服用該藥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會在2周以內(nèi)自動緩解。
最好選用具有較少不良反應的藥物,并且記住服用劑量應該從少到多,除非情況特殊,不建議長期大劑量服用;建議不用同時服用2種以上(包括2種)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為了不加重對胃腸的損傷、提高胃腸出血的幾率,不要與抗凝劑(或者糖皮質(zhì)激素)一起使用;有心功能不全、潰瘍病、脫水、高血壓、敗血癥以及其他嚴重感染、高血鉀、高血鈉等病史者,或者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者和利尿劑者,不建議或者慎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
[1]張彭,王孟春.非甾體抗炎藥致胃腸道黏膜損傷的研究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08,11(6):378~380.
[2]李瑜元.非甾體類抗炎藥的胃腸黏膜損害[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