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曉軍
摘要:在生物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對開展“自主探究”的教學做了許多有效的嘗試。本文認為要提高課堂探究活動的有效性,關鍵在于教師要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教師的責任就是創(chuàng)造含有豐富信息,使學生能夠在其中積極思考、探究和進行知識建構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把編號:1003-2851(2009)11-0153-01
一、關于探究活動的有效性之認識
探究性學習是在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學者施瓦布倡導的,他主張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中學生物新課程突出“探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方法,理解科學的本質,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探究性學習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關于探究活動的有效性之策略
(一)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情境。選擇一個好的問題,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背景,調動學生共同參與,是提高探究活動有效性的關鍵所在。例如:在“人的體溫及其調節(jié)”的教學中,先指導學生預習教材,列出預習提綱,布置預習作業(yè),測量自己及家人在不同時間的口腔、腋下、直腸的溫度,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后,再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聯想:①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為什么會打寒戰(zhàn),皮膚出現“雞皮疙瘩”?②我們冬天出汗多,還是夏天出汗多?③帶嬰幼兒看病時,為什么要等他們停止哭鬧幾分鐘后,再給他們量體溫呢?通過分析比較、遷移,找出上述現象的原因,深化理解,從而總結出人的體溫概念及其調節(jié)規(guī)律。
(二)創(chuàng)設一個能讓學生展現自我的成功機會。我們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而且要讓學生有更多參與探索的機會和成功的情感體驗。我想,只要我們相信學生,為他們提供自主探索的條件,創(chuàng)設自主探索的情境,給予自主參與的機會,并及時地發(fā)現他們創(chuàng)新的火花,這種潛能就會被開發(fā)出來,從而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
(三)提供一個能讓學生自主探索的思考時間。新教材中增加了許多探究活動,提供了許多供學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和素材,而不是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結論直接呈現在教材中。教師在探究活動中,必須給學生留出“空白”,保證時間,讓學生去探索,去思考,不要徒留形式,走過場。例如:如生態(tài)系統的成分一節(jié),討論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作用和地位,幾乎都認為三者均處于必不可少的地位,理由是消費者要吃掉生產者制造的有機物,所以必不可少,如果教師直接告知消費者是可以缺少的,學生要么就是死記,要么很快忘記。而一位老師是這樣處理的:如果沒有消費者,生產者會繁殖嗎?會死亡嗎?死亡后尸體會被分解嗎?通過問題的再討論,同學們也終于認同了其中的原理,而且在討論的過程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經歷了思考的過程,可以鍛煉思維,提高智慧。
(四)創(chuàng)造一個能讓學生動手操作實踐的活動空間。教師不僅要把生物教學設計成生物活動的過程,而且應在課堂上留給學生一片寬松的探究活動空間,精心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操作活動過程,促使他們手、眼、腦、口多種感官同時并用,使學生在“做生物”中“學生物”,真正經歷生物知識的形式和運用過程。
(五)構筑一個能讓學生合作交流的互動平臺。學會合作與交流是現代社會所必需的,新課程所強調的,也是生物探究學習過程應當提倡的組織形式。教師應對合作探究加強有效的組織和指導,提出問題后應鼓勵學生獨立思想,進行自主探索,把握合作的時機,協調自主與合作的關系,營造合作交流的氛圍,引導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參與對生物問題的討論,提高合作交流的效果。生物第八章《生物與環(huán)境》中第一節(jié)《生態(tài)因素》的教學可以先提出個學生熟悉的問題討論進行。我在上課時就提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自然界中哪些因素影響水稻生長和發(fā)育?”通過學生的分組討論,最后師生總結出環(huán)境中的各種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體是同時共同起作用的,而不是單獨、孤立地起作用。這些生態(tài)因素共同構成了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經過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既有效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的能力。
三、關于探究活動的有效性之思考
(一)探索活動的教學設計應與實際聯系在一起。我們進行探索性活動教學設計,除遵循教材外,還要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尋找證據,加深理解,并應用生物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最大限度地把教學過程設計為探索性活動。
(二)探究活動的教學設計應是知識與情感的統一體。探究性教學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探究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所以,我們的設計不可忽視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挖掘。
(三)探究活動的教學設計是對教學內容的再探究。探究性教學類似科學探究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站在科學家、作者的角度,類似生物家的研究方法及探究過程,去理解生物概念,獲取生物知識,應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及生物問題。
參考文獻
[1]余文森,鄭金洲.課堂教學改革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史愛先.生物課堂應以“活”求創(chuàng)新 [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8).
[4]姚寶駿.生物學課堂教學如何應用科學的提問策略[J].生物學教學,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