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軍
【案例描述】八年級第一學期開學初,為上好第一節(jié)物理課,我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實驗準備的布置沒有想到,孫媛同學對課本(用酒精燈加熱盛水燒瓶的頸部,小金魚會怎樣?)的實驗準備感到很為難“這太殘忍了,我不能準備!”緊接著周圍幾個學生也表達了同樣的態(tài)度我一下子給呆了,“能不能不用金魚,換用其他小動物行嗎?”我試探地問,“反正我不殺小動物”學生很有個性地回答,眉宇間分明地看得出有幾份憐惜之情!“這是科學研究,科學家還要解剖牛、羊等大動物呢!”這是有的同學在為我解圍了.
我很快地理了一下自己的頭緒,如果強行要求這幾個同學準備這個實驗,效果肯定不理想,而且又是第一節(jié)課的活動,意義不一般,決不能草草了事!“那是不是就不準備這個實驗了呢?”停頓了一會兒,我又補上一句:“你們不覺得這樣將是失去一次學習的機會嗎?再說了,一開學,就在學習上打退堂鼓,這也不太好吧!”這句話一問出來,教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沉默了一段時間后,邵炎同學說話了:“我們可以換一種做法,能起到同樣的效果”此言一出,教室里一下子又活躍了起來,同學們都一起圍著她要答案,“暫時保密!”她卻賣起了關(guān)子我于是就安排另外幾個學生與邵炎同學在一組準備這個實驗課后,結(jié)合自己的設計方案,到實驗室配齊了本組所需的器材.
第二天上課,每個組都展示了本組準備的精彩實驗,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高漲邵炎同學一組為大家展示了如圖的實驗裝置(據(jù)說是她們一組同學經(jīng)過多次改進后才得到的)實驗中加熱酒精燈時,溫度計甲的讀數(shù)基本沒有改變,而溫度計乙的讀數(shù)上升很快實驗完了以后,張潔同學向大家介紹說:“我們都知道‘溫度高了魚就會被燙死,我們剛才的實驗中測得燒瓶中的水溫基本沒有升高,也就是說瓶中的水還是冷的,因此魚不會被燙死”邵炎同學的話音一落,再看同學們的表情,個個眉飛色舞、躊躇滿志,有的還在不住點頭,看得出其他組的同學們對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已有了滿意的答案.
接下來的半節(jié)課中,學生們個個思維敏捷,膽子一下子都變得很大似的,爭先恐后地搶著發(fā)言、提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反思分析】這一節(jié)課上下來,我的感觸很深,新課程提出要將學科本位向人本位轉(zhuǎn)化,而要促成這一轉(zhuǎn)變,搭建人本教學平臺,尊重學生是關(guān)鍵下面是我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幾點淺見,以期與同仁切磋.
一、尊重學生,首先要尊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物理課程標準要求:“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物理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這節(jié)課的成功首先應源于我尊重了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熱愛生命、保護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美德,生命又常常被神圣化,作為八年級的學生,不愿意或不敢殺害生命,是合情合理的,是學生暴露出對生命意義的一種純潔的信仰強行侵犯這種信仰會對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傷害在課上我沒有用“科學研究的大帽子”強壓向?qū)W生,更沒有將學生的行為與“膽小鬼”的說法聯(lián)系起來.
二、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特征.
尊重學生的認知特征,不但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更應尊重學生認知世界的好奇心理、探究心理和探究能力21世紀的八年級學生見多識廣,很多物理的名詞、物理的思想,他們可能已經(jīng)有了在學生提出要更換實驗方法時,我沒有追問她們具體的做法,在她們沒有提出的情況下,我也沒有“保姆式”地為她們提供參考回想當時布置實驗準備工作的環(huán)節(jié),我很慶幸自己能大膽放手,讓學生“完整地”體驗到了一次成功的喜悅.
三、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不恰當想法”,還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思維空間、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孩子愈少感到落在自己頭上的教育設想,任何一種教育現(xiàn)象的教育效果便愈大”.
幾個同學不愿意準備這個實驗,究其原因是她們猜想到魚會被燒死如果當初我為了讓她們做同樣的實驗,而告訴她們“魚不會被燒死”接下來的活動將是變了味的操作,“探究”成了“驗證”、“原來是這樣”的結(jié)論感悟成了“就是這樣”的結(jié)論再現(xiàn),將不會再有探究成功后難以抑制的“喜悅體驗、驚奇體驗”,與之相對照,很難想象站在人本教育的平臺上,當學生失去了這些精神的體驗后,“享受教育”將從何談起?.
學生最初的想法未必是科學的,卻蘊涵了極豐富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他們對世界最入微的觀察、最自由的設想、最樸實的理解給學生“灌輸科學知識”,矯正孩子“錯誤”的時候,已經(jīng)在無意中不知不覺地折斷了孩子想象的翅膀.
面對新課程,站在人本教育的平臺上,我們每一個物理教育工作者都應還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思維空間”、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其在放開手腳、愉悅身心的同時,更有思維火花的碰撞,我們教師只是在需要處加以點撥,引導學生產(chǎn)生“頓悟”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親身經(jīng)歷”,實現(xiàn)“角色感悟”,定能于細微處,感受教育的神奇,激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