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奔兵 葉 薇 陳桂蘭 歐陽惠君 王富英
【摘要】技能訓練是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競技比賽是使學生技藝迅速提高的一條重要途徑。通過在學生中舉行技能競賽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反映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強化學生技能訓練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職業(yè)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關鍵詞】專業(yè)技能競賽 實踐教學 啟示
技能訓練是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競技比賽是使學生技藝迅速提高的一個重要途徑。為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優(yōu)化課堂教學,強化學生技能訓練,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本文以惠州衛(wèi)生學校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為例,淺談專業(yè)技能競賽對實踐教學的啟示。2009年3月18日,惠州衛(wèi)生學校檢驗技術系組織開展了“2007級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技能競賽”,通過技能競賽了解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反映了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為職業(yè)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一、 基本情況
(一) 報名條件
惠州衛(wèi)生學校07級醫(yī)學檢驗專業(yè)1~3班學生,每競賽項目每班限報5人(臨床形態(tài)學操作技能競賽項目可報10人),不得兼報,參賽隊伍要男女搭配,即最少有1男或1女參加。通過這種方式報名每班可有30人參加,參賽人數(shù)約占本專業(yè)人數(shù)的50%,故參賽結果可以反映學生整體技能水平。
(二) 競賽內容
競賽項目分別為微生物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臨床形態(tài)學操作技能競賽、臨床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免疫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共5項,每項總分100分。項目內容的選擇均由教研組專業(yè)教師討論確定,微生物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細菌的劃線分離法。臨床形態(tài)學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常見寄生蟲及血細胞的形態(tài)鑒別。臨床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末梢采血、推片、瑞氏染色。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血糖測定。免疫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血清的倍比稀釋。以上競賽內容均為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基本的操作項目,故參賽結果可以反映學生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情況。
(三) 競賽方法
參賽選手按抽簽的順序進行比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所有操作動作,裁判員一對一進行,按評分標準逐項打分,最后計算總分。
二、 競賽結果及分析
(一) 微生物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
1. 競賽情況。微生物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細菌平板分離劃線技術,要求參賽選手在5分鐘內完成,18~20小時觀察結果。本項共有15人參加,最高分96分,最低分80分,平均分87.6分。
2. 失分情況。比賽中失分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平板分區(qū)48.9%,劃線流暢程度40%,無菌操作36.7%,操作熟練程度36.7%,利用平板程度33.3%,清潔操作臺28.9%等。
3. 結果分析。從比賽結果可以看出,失分率最高的就是分區(qū)不明顯,各區(qū)與上一區(qū)壓線太多,失分率達49%。其次是劃線流暢不停頓,說明很多學生操作時比較緊張導致劃線不流暢,失分率達40%。另外,無菌操作及無菌觀念的失分率也達36.7%,說明很多學生無菌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偨Y學生以上失分要點不難看出,學生經過一個學年微生物檢驗的學習后,掌握了一定的實踐操作技能,但在操作的熟練程度以及無菌觀念等方面還應加強練習。
(二) 臨床形態(tài)學操作技能競賽
1.競賽情況。臨床形態(tài)學操作技能競賽,參賽選手30分鐘內完成20個寄生蟲標本、10個正常血細胞標本的鏡下標本指認,并將寄生蟲、血細胞的完整名字寫在答題卷上。本項共有30人參加,最高分96分,最低分45分,平均分78.3分。
2.失分情況。比賽中判斷錯誤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中毒顆粒56.7%,結腸內阿米巴成熟包囊43.3%,陰道毛滴蟲40%,紅斑狼瘡細胞33.3%,肝吸蟲卵30%,肺吸蟲卵26.7%,嗜堿性粒細胞26.7%,中性桿狀核粒細胞26.7%等;分類錯誤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馬來微絲蚴56.7%,痢疾阿米巴四核包囊50%,痢疾阿米巴大滋養(yǎng)體率40%,間日瘧原蟲雌配子體30%,痢疾阿米巴原蟲小滋養(yǎng)體26.7%等。
3.結果分析。從競賽結果來看,在判斷錯誤中以中毒顆粒誤判率最高,其次是痢疾阿米巴包囊易誤判為結腸內阿米巴、高倍鏡下肝吸蟲卵誤判為肺吸蟲卵、血吸蟲卵,白細胞分類誤判比例也較大(大部分大于20%),除鞭蟲卵、鉤蟲卵誤判較少,其他寄生蟲卵誤判比例均在20%以上。在分類錯誤中56.67%的學生將馬來微絲蚴錯誤認為為班氏微絲蚴,阿米巴原蟲和瘧原蟲判斷也有一半學生犯錯。以上情況說明學生對血細胞分類的熟悉程度不高,對原蟲的鑒別及寄生蟲卵判斷能力欠佳,這些都應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予以加強。
(三) 臨床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
1.競賽情況。臨床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血片制作及白細胞分類,要求參賽選手在30分鐘內完成。本項共有15人參加,最高分95.7分,最低分65分,平均分85分。
2.失分情況。比賽中失分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染色效果(細胞清晰可見,顏色正常)82.22%,推片(血滴、速度、角度合適、動作正確)62.22%,涂片厚薄均勻62.22%,沖洗方法得當無染料渣57.78%,顯微鏡使用后的保護51.11%,頭體尾分明(長度3~4cm)46.67%,正確采血42.22%,染料量使用得當28.89%等。
3.結果分析。從競賽結果來看,推片和染色部分失分率最高,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推片技術掌握欠佳,存在的問題有取血有氣泡、推片不均勻、染色不良、辯認細胞錯誤等,而獲得好成績的學生都是取血熟練、推片規(guī)范,染色效果好,能準確辨認細胞的形態(tài)。
(四) 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
1.競賽情況。生物化學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參賽選手30分鐘內完成血糖測定。本項共有30人參加,最高分88分,最低分66分,平均分78.5分。
2.失分情況。比賽中失分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結果報告方式73.3%,水浴溫度的確定73.3%,未特別說明的操作不規(guī)范53.5%,按規(guī)格選定刻度吸管并做好標記53.3%,測定結果不準53.3%,按要求維護儀器/試劑/器皿46.7%,按要求加入空白/標準/待測液33.3%,試驗后處理(試劑、儀器、廢棄物品、玻璃器皿等)33.3%,按需要配置工作液或稀釋試劑26.7%等。
3.結果分析。從競賽結果來看,大多數(shù)學生缺乏主動思維的能力,如“結果報告方式”和“水浴溫度的確定”等需要獨立思考的項目失分率較高。這也是中職學生的普遍現(xiàn)象,因而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操作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方面失分率也比較高,說明部分學生在儀器的規(guī)范使用、操作的熟練程度及心理素質等都有待加強。
(五) 免疫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
1.競賽情況。免疫檢驗技術操作技能競賽內容為血清的倍比稀釋,要求參賽選手在30分鐘內完成。本項共有15人參加,有13人按要求完成比賽,2人因操作錯誤而中途退出比賽,占比賽人數(shù)的13.3%,最高分97分,最低分65分,平均分71.7分。
2.失分情況。比賽中失分率較高的項目分別為:按實驗要求進行計算61.1%,按實驗要求準確吸取標本33.3%,正確使用吸管24.4%,正確進行倍比稀釋22.7%,稀釋結果的準確度21.7%等。
3.結果分析。從競賽結果來看,計算部分的失分率最高,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血清倍比稀釋的計算方法還沒有掌握,雖然該項與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有關,但老師在課堂上也反復多次地講解過。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這一方面還應不斷加強。按實驗要求準確吸取標本、正確使用吸管、正確進行倍比稀釋、稀釋結果的準確度等項目的失分率也比較高,這些都與學生使用吸管的方法和熟練程度有直接的關系。吸管的正確、熟練使用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的基本操作技能,將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因而在醫(yī)學檢驗專業(yè)的學生一開始接觸實驗即化學實驗時就應要求他們規(guī)范地使用吸管,并在今后實驗實訓的教學中不斷熟練提高,這樣才有利于提高醫(yī)學檢驗專業(yè)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三、 結語
總結各項競賽結果,得出如下結論:一是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較差,如“結果的報告方式”、“倍比稀釋的計算”等失分率較高;二是學生的形態(tài)學鑒別能力欠佳;三是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待加強。本次技能競賽在參賽范圍和參賽項目上都有較大的突破,參賽人數(shù)約占本專業(yè)人數(shù)的50%,而項目均為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的基本操作,因而競賽結果可以充分反映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和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也反映出實驗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研究探討的問題,為今后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同時也為中職學校舉辦學生技能競賽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戴桂寶,何宏,金曉陽.烹飪專業(yè)技能競賽對教學的影響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7(36)
[2]李樹冬.指導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上海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2)
【作者簡介】廖奔兵(1964-),男,廣東興寧人,廣東省惠州衛(wèi)生學校檢驗技術系主任,講師,研究方向:微生物檢驗及免疫學檢驗的教學及臨床工作。
(責編 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