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摘要群體加入技能是兒童成功地進行同伴互動的基本技能。兒童加入群體時所采用的策略多種多樣,效果各不相同,且兒童對這些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研究現狀及其不足。
關鍵詞兒童;群體加入;同伴互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604(2009)09-0045-04
加入同伴群體是兒童被同伴接納和進一步進行社會互動的先決條件。群體加入技能是兒童成功地進行同伴互動的基本技能。加入同伴群體是兒童日常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社交情境之一,兒童使用的群體加入策略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們能否順利加入同伴群體并被群體接納。為了從“局外人”變成“局內人”。兒童采用的行為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本文擬對國內外相關研究進行梳理,以分析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研究現狀,揭示已有研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參考。
一、國外研究
國外有關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20世紀70年代以后相關研究日益增多,大多集中在分析總結兒童加入群體時使用的策略及影響其策略選擇和使用的因素,并對兒童如何成功地加入同伴群體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兒童加入群體使用的策略
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呈現出多樣性,但總的來說策略的有效性不高。不同的研究者對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進行了不同的描述。Corsaro(1979)通過觀察3-4歲兒童的自由活動,把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細分為15種類型:默默加入(non-verbalentry)、接受邀請(accepting invitation)、直接打斷(disruptive entry)、干擾搗亂(making claim on ateaor object)、改變活動(suggest other activity)、提問(questioning participants)、模仿(producing variantof ongoing behavior)、徘徊(encirclement)、語言請求(request for access)、問候(greeting)、提供物品(offering of object)、求助成人(reference to adultauthority)、求助同伴(aid from non-participant)、順從群體成員(reference to affiliation)和贊美群體成員(reference to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Martha和Iohn(1981)在研究中把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劃分為8種類型:(1)提示信息(Information bid),即通過提示簡單的游戲信息試圖加入群體,如:“該給寶寶喂飯了?!?2)表現自我(Me bid),即向群體成員展示自己的所有物、能力、計劃、目標、禮品等,以加入群體,如:“我來替你。”“我會做飯?!?3)命令(Demand bid),即以命令的口吻提出要求,并希望群體給出反饋或引起注意,如:“我們重新開始玩吧?!?4)順從(Agreement bid),即向群體中某個成員表示順從,對他所做、所想表示贊同,如:“他是對的,就是輪到他了。”(5)表達情感(Feelingbid),即表達自己的感受、觀點、需要、喜歡和不喜歡等,如:“我不喜歡你蓋的高樓?!?6)提出反對意見(Disagreement bid),即對群體中某個成員的想法、做法等表示不贊同,如:“你不能那樣做?!?7)提問(Question—for-information bid),即向群體成員詢問一些簡單問題,如:“這個東西是干什么用的?”(8)其他(Other bid)。Puralhz和Wasserman(1989)以及Putallaz(1983)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兒童群體加入策略主要可分為參加、重新定向和徘徊三類。參加是指兒童先明確群體成員所公認的“參照框架”(france of reference),如群體的活動方式、目標等,然后通過與群體成員交談、互動或模仿群體成員的行為等策略。使自己與群體共享同一個框架,從而融入群體之中。重新定向是指兒童試圖改變群體正在進行的活動,從而達到加入群體的目的。徘徊也是一種常見的策略,是指兒童默默地接近并觀察群體,顯示出對群體的興趣,但除了接近群體之外再無其他明確的言語或行為表示自己想加入群體的意圖。
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總體上來說有效性并不高。有一半左右的兒童會遇到最初的抵制。群體對想加入其中的兒童可能產生三種類型的反饋:接受、拒絕或忽視。Corsaro(1979)研究發(fā)現,在兒童使用的所有策略中,有65.7%的策略都是不成功的,其中31.1%的加入者被直接拒絕。34.6%的加入者被群體忽視。Dodge等人(1983)對7~8歲兒童的群體加入行為進行觀察,結果發(fā)現76%的兒童不能成功加入群體,其中遭到群體拒絕的有13%,被群體忽視的有63%。
(二)影響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因素
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兒童的年齡、性別、社會認知水平和社交地位等都會影響兒童在加人群體過程中的表現。
1性別和年齡的影響
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存在性別和年齡差異。一般而言,在加入群體時,男孩會比女孩使用更多的強制策略,而年長兒童較年幼兒童更少使用強制策略。Forbes等人(1982)研究發(fā)現,男孩比女孩更多使用強制的方式加入群體,如控制群體成員、表現自我或批評群體成員。在得到群體的消極反饋后,男孩比女孩更不愿意善罷甘休,他們會為挽回顏面繼續(xù)采取其他方式,如告狀或借用班級規(guī)定來強制加入。Teresita等人(1991)的研究指出,在加入群體的過程中,女孩比男孩表現出較少的強制或魯莽行為,而男孩比女孩表現得更為積極和自信;兒童在加入同性群體時比加入異性群體時表現得更為自由、隨意、不受拘束;女孩組成的群體對加入者的反應較為敏感,而男孩組成的群體對加入者一般采取忽視的態(tài)度;女孩加入女孩組成的群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Cotsaro(1979)研究發(fā)現,總體而言,年長兒童比年幼兒童使用更多的語言策略,行為方式也更為適宜,因此也相對得到更多的來自群體的積極反饋。研究還發(fā)現,兒童在加入群體時最常用的策略并不是最有效的策略。
2社會認知水平的影響
兒童在實際的加人群體過程中的行為表現與其信息加工能力顯著相關。Dodge(1986)把兒童的社會信息加工過程劃分為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譯碼(encoding)、解釋(interpretation)、尋找反應(response search)、決定反應(respome evaluation)
和執(zhí)行反應(enacting)。那些能最大限度利用和理解現有信息(譯碼環(huán)節(jié))的,能產生有效的和非攻擊性的策略(尋找反應環(huán)節(jié))的,能放棄采用消極策略(決定反應環(huán)節(jié))的和能在實踐中表現出較高的交往技能(執(zhí)行反應環(huán)節(jié))的兒童,在實際的加入群體過程中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3社交地位的影響
不同社交地位的兒童在加人群體的過程中使用的策略也是有區(qū)別的。低社交地位的兒童在加入群體時比高社交地位的兒童采用更多的表現自我、中斷干擾等策略。Martha和Tohn(1981)通過對高社交地位和低社交地位的兒童加入群體的過程進行觀察后發(fā)現:兩者在加入同伴群體時同樣需要付出努力,但高社交地位的兒童在加入同伴群體時能很快地對同伴的行為作出反應,且采取的正向行為居多;而低社交地位的兒童在加入群體時更傾向于采用提問、表現自我、提出反對意見和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等方式,即低社交地位的兒童在加入群體的過程中總是試圖控制群體成員或把群體的注意力轉移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嘗試讓自己融入群體之中,結果也往往導致群體成員的忽視或拒絕。Dodge等人(1986)的研究同樣發(fā)現,高社交地位的兒童更可能使用贊同、順從的策略。此外,有研究表明,兒童先前的社交地位會直接影響當前加入群體是否成功。
(三)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指導
在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具體指導方面。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實證研究。已有研究主要是在觀察、分析兒童群體加入策略和群體加入結果的基礎上,對相對有效的和無效的策略進行歸類整理。Phillips等人(1951)通過對6~7歲兒童加入群體過程的觀察,認為最成功的策略是首先要明確群體的“參照框架”,如群體正在進行什么樣的活動,活動目標是什么,再試圖去融入群體,分享這種參照框架。具體地說,兒童嘗試加入群體活動時可以通過模仿群體成員的行為或語言。以這種方式和群體成員實現首次的交流,隨后可以主動、直接地和群體成員進行互動。如果兒童過早地使用提問、提出反對意見或表現自我等策略,則可能遭到群體成員的拒絕或忽視。Garvey(1984)從正反兩個方面提出建議:首先,在加入群體的過程中,要了解群體中的同伴在干什么,了解群體活動對于加入者的要求,或在旁靜靜地觀看。偶爾和群體中的同伴作一些互動。其次,不要輕易提出建議或試圖改變群體的活動,不要詢問(如果你不明白同伴在做些什么,你就不應該打擾他們),不要試圖把群體的注意力引向自己或表述你對這個群體或他們的活動的感受(他們這個時候是不會感興趣的),不要對活動過程進行質疑或批評(你是個局外人,沒有權力這樣做)。Sun和Laura(2003)則從加入者和群體成員兩方面提出建議,認為教師一方面可為加入者提供一套適宜的請求加入群體的模式,另一方面要引導群體成員關注周圍想要加入的同伴。并給予積極反饋。此外,他們還認為語言溝通在兒童加入群體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國內研究
國內針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研究較為薄弱,已有研究數量較少,且關注點較為零散,主要集中于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分析和實踐指導。
(一)兒童群體加入策略分析
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存在年齡和性別差異。劉曉靜(2002)在觀察兒童的同伴沖突行為時發(fā)現,在加入群體游戲的過程中,小班幼兒一般采取直接介入的方式,結果絕大多數都被群體“拒之門外”,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一般只能失望地走開。中大班幼兒會使用多種策略,如請求、協商等,懇請同伴讓其加入游戲群體,在遭遇拒絕時也不會輕易放棄,所以他們的成功幾率比小班幼兒高得多。王春燕、盧樂珍(2002)通過觀察自由游戲活動中兒童接近同伴的方式,發(fā)現小班幼兒主要以身體與言語的方式接近同伴,且小班幼兒的言語比較簡單。通常是“我也來玩好嗎”之類。中班幼兒主要以言語的方式接近同伴,言語也明顯更為復雜,常常以“我覺得應該這樣……”或“我?guī)湍銐尽钡妊哉Z來介入活動。大班幼兒除了以言語為主的方式之外,還增加了其他接近方式(如以物為中介),接近方式呈現多樣化,且言語策略更為靈活??傊?,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運用言語的方式接近同伴遠遠多于運用身體等其他方式。這說明言語策略已成為年長兒童交往的重要手段,他們以此來介入同伴的游戲,討論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從而維護著彼此交往的穩(wěn)定關系。同時。男孩喜歡用身體接觸的方式接近同伴,而女孩則更傾向于用互相問好、請求等言語方式接近同伴,性別差異較為明顯。
(二)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實踐指導
針對兒童加入群體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教師及家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積極給予指導和幫助。李文華(2002)在一次組織大班談話活動“想玩怎么辦”時,通過情境表演和討論對幼兒的群體加入策略給予指導,并總結出以下幾種策略:提出請求(如:“我跟你們一起玩好嗎?”);提出互惠條件(如:“我有xx,我跟你們交換吧!”);幫忙、自然加入(如:“我來做xxx,這樣更好玩!”)。史峰(2007)為幫助兒子盡快融入同伴的游戲群體,教給兒子三種策略:(1)認識群體中的“老大”,先與“老大”交朋友,然后讓“老大”充當自己“入伙”的引薦人。(2)擁有一些“資本”,可以帶一些道具或玩具加入游戲中。(3)多與別人進行言語交流。
三、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通過以上文獻梳理我們發(fā)現,已有研究指出了兒童擁有群體加入策略的重要性,分析了兒童的幾種群體加入策略及影響兒童選擇和使用群體加入策略的因素,并對兒童如何成功地加入同伴群體提出了建議。但同時已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關于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研究
已有研究通過自然觀察或實驗室觀察等方式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進行了描繪,得出了不同策略的使用效果。但這樣的研究設計存在兩方面問題:(1)兒童加入群體的過程是加入者和群體成員之間互動的過程,只對請求加入者的行為進行觀察、分析,而不考慮群體成員的反應,得到的結果往往是片面、粗淺的。(2)已有研究大多是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靜態(tài)描述,僅從量的方面對各種策略進行了統計和歸類。缺乏對加入過程的動態(tài)分析和解剖,因此無法對影響兒童群體加入過程的深層因素加以探究。未來的研究可以深入兒童的日常生活,通過觀察、分析加入者和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揭示兒童加入群體的動態(tài)過程。
(二)對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指導
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有效性并不高。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給予積極、有效的指導和幫助。但已有研究并沒有得出系統、有效的干預模式。干預方法大多停留在理論分析和經驗總結層面。尚需作進一步的實證研究。
(三)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多采用自然觀察法對兒童的群體加入策略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描述性分析,但影響兒童群體加入策略的因素很復雜。除了兒童個體因素外,家庭環(huán)境、父母教養(yǎng)方式、教師教育觀念、同伴關系等都可能對兒童的策略選擇和使用產生影響。因此,局限于對兒童個體進行自然觀察無法全面深刻地揭示出兒童加入群體的內部機制。綜合社會學、心理學等專業(yè)知識,實現量的研究和質的研究相統一、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相結合。進行立體、生態(tài)化的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