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霞
摘 要:常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fā)展自尊與自信的動力基礎(chǔ),是引導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抓住關(guān)鍵,學會賞識,與家校同步,多方引導,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
關(guān)鍵詞:常識教育;家校同步;尊重差異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7/08-0008-03
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賞識就是通過充分肯定的心理暗示,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有勇于進取的信心,也有不斷進取的動力。因而,賞識從本質(zhì)上說就是一種激勵。詹姆斯還發(fā)現(xiàn),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發(fā)揮的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因而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激勵的存在至關(guān)重要,任何學生都需要不斷的激勵。一位偉大的父親——周弘,利用賞識教育的巨大能量,把女兒周婷婷由一個自卑自憐、令人同情的聾啞孩子培養(yǎng)成為我國第一位聾人大學生。他在《賞識你的孩子—— 一個父親對素質(zhì)教育的感悟》一書中再次證實了賞識教育的價值。毋庸置疑,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離不開老師的表揚??洫勈且环N激勵,激勵比批評的效果要好得多。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家庭與學校應密切配合,達成一致,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徹底摒棄“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的“懲罰”教育,積極地進行賞識教育,最大限度的促進孩子的成長,當然,也要努力避免不恰當?shù)摹氨頁P”所產(chǎn)生的負面影響。賞識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和長處,激發(fā)其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勵孩子,可以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樹立自信心。教育工作的實踐已表明: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是促使其能力發(fā)展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其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那么,怎樣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呢?
一、抓往關(guān)鍵,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
能使顧客滿意的商品是最好的商品,能使學生最樂意接受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實踐證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是賞識教育的關(guān)鍵。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讓這些優(yōu)點通過老師的“小題大作”,使星星之火頓成燎原之勢。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老師應以賞識的眼光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以積極的態(tài)度欣賞、接受和喜愛身邊的每一個學生,并注重隨機教育,不失時機地為孩子的點滴進步喝彩。哪怕是學生做錯了什么,也切忌大聲呵斥,而應該講究教育藝術(shù),語氣要婉轉(zhuǎn)而富有啟發(fā)性,既幫學生找到不足,又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學生才能從教師的態(tài)度中敏銳地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熱愛與信任,從而充滿自信。去年我擔任五年級二班的語文課,這個班男生比較多,“鬧將”也較多。這些鬧將的學習差、紀律差,自我約束力更差,而且各有“特色”。他們在班上彼此呼應,各顯本色,使班級自習亂,課堂亂,難管理,常是按倒葫蘆又起瓢。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召開班會,試圖讓學生知道:為生當學習;為人當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勞動,當自尊自愛自律自強;課堂是知識的殿堂,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當肅靜。但這種教育對這些后進生作用仍然微乎其微。嚴厲的批評教育,從他們那似乎溫順的眼神中看得出并未馴服。于是我注意抓教育時機,貼近他們,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不是等他做錯了什么才去找他,而是他做好了什么我去叫他,表揚他,鼓勵他。讓他知道老師關(guān)注著他的點滴進步并為之欣喜。同時指出他們還有哪些方面亟待改善,并待機委以重任。把老師的信任和殷切希望傳遞給他們。我深深體會到,如果教師傳遞給這些后進生的永遠是“你是我的壞學生”,使他們思想上形成抵觸情緒,那事情就不好辦了。拿出一顆真心來,讓學生知道你心中有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你是欣賞和喜歡他的。教師面對“難啃的硬骨頭”更應該講究教育藝術(shù),通過深入家訪或與學生交流等方式多方面了解原因,像《賞識你的學生》書中的李勝珍老師那樣,用“師愛”溫暖感化那些遭遇親情寒流的“硬骨頭”。這樣,終有一天,鐵樹也會開花的。要感動學生,老師自身首先就不該是一個冷漠的人,對待每一位學生都該拿出百分之百的誠心。當我們把“師愛”灑向班級的每一位學生,流入孩子的心田,它就會在學生心中種植下希望、信賴、感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學會賞識,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潛能
美國教育家把成功教育學生的奧秘概括為“信任學生”四個字。我國當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相信兒童,解放兒童“,也是把相信學生放在首位。曾有一位對超常兒童有研究的外國專家到一所學??疾?一位老師說:“您能否幫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學生挑出來?”專家爽快地答應了,然后自信地用手隨意指點起來:“你、你、你……”。此后,老師、家長、同學都對他們另眼相看,一年后,專家再次光臨學校并詢問:“那幾個孩子情況怎樣?”老師道:“好極了,我感到很驚訝,您來之前他們都只是普普通通,可經(jīng)您一點,全都變了,請問您有什么訣竅,判斷如此準確?”專家微笑道:“沒什么訣竅,隨便指指而已?!崩蠋燁D時目瞪口呆。這個故事給我們很深刻的啟示,那就是當大家都堅信一個人“行”的時候,他就真的能行。所以說不要吝嗇你的“賞識”,古人道“士為知己者死”,說的是為絕對賞識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梢娰p識的無窮動力。從領(lǐng)導干部到平民百姓,莫不需要他人賞識,成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因此,應學會賞識自己的學生。只要對學生不斷地鼓勵,適時的說一聲:“孩子,你真棒!你能行!”孩子就會充滿自信,充滿快樂,他們都會取得好成績,甚至這種成績大得讓人無法想象,因為每個人的智商差不多,而人的大腦開發(fā)的程度只是其中極小一部分,大部分都在“荒廢”。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去世后,人們禁不住好奇解剖了他的大腦,他的腦量與常人也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鼓勵,賞識教育更能激發(fā)人的潛能。那些所謂的“笨小孩”通過賞識教育,同樣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絲毫不遜色于所謂的好學生。
三、多方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標志。對自己賞識是自信的基礎(chǔ),是幫助學生形成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針對學生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多方引導,則是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樹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培養(yǎng)學生自賞能力的方法很多,老師可以利用語文課上的口語交際開展一次評價活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zhì),老師通過這一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好行為、好品質(zhì),從而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形成,還可以讓學生互相評一評,既可讓學生感受到被賞識的快樂,又培養(yǎng)了學生關(guān)注別人優(yōu)點,克服自己不足的良好習慣。在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賞識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永遠充滿自信,則無論什么樣的學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起來。學生學寫作文的時候,許多老師都讓學生讀范文,賞佳作,拿他們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結(jié)果越比學生越?jīng)]信心,對作文也就越?jīng)]興趣,一說寫作文就頭疼。其實,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總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師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適當夸張,必成燎原大火。我班的王立說話能力、表達能力極差,所寫文章常常前言不搭后語,沒有一句完整的話,更不用說表達一個中心意思了。面對他的作文,我沒有批評反而用紅筆將他寫得比較好的詞語圈出來,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他用詞的準確,讓全班同學都為他喝彩。教師的“賞識”給了他精神上的滋潤,使他產(chǎn)生了自信,擁有了積極爭取成功的心態(tài),此后,他每次寫作都絞盡腦汁,爭取用好更多的詞語,寫出更優(yōu)美的句子讓老師賞識,作文越寫越好。這就是賞識的魅力。
四、家校同步,父母參與賞識教育
家庭教育必須與學校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校同步開展賞識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fā)現(xiàn),父母們聚在一起,總愛把彼此的孩子進行比較,并會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覺得自己“不會教孩子”而感到愧疚。隨著社會的激烈競爭,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把所有的期望都強加在孩子身上,越來越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之間的差距。家長在否認差異的同時,對孩子的要求也苛刻起來。這種感覺便迫使家長去盲目攀比,盲目追趕。在追趕的同時,伴隨著哀愁、抱怨、貶低,想盡一切辦法刺激孩子,其結(jié)果是適得其反,差距越來越大,因為教育被扭曲了。實踐證明,創(chuàng)造條件讓父母參與賞識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學校通過舉辦家長講座、設(shè)立家長專欄、個別交流、家訪等形式,可以幫助家長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的有關(guān)知識,讓他們了解到一些現(xiàn)代教育的特點和規(guī)律,從而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藝術(shù)。通過賞識教育可增強其自信心;可以維護孩子的自尊,挖掘孩子的潛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人認為給孩子賞識太多,會讓孩子自我感覺良好,一旦在社會上得不到賞識就會適應不了。事實上并非如此,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在生長之初,它接受的賞識多,所得到的養(yǎng)分就充足,成長就快,等到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時,就能接受風雨的洗禮了。反之,若它接受的批評指責多,那它弱小的身軀就無法抵擋風雨了。孩子始終處于社會與家庭、學校的評價之下,并不存在溫室之說,賞識只是給孩子力量讓他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zhàn)。賞識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在教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實事求是。
既不濫用賞識,又不吝嗇賞識,更不能錯誤地把學生的特點當缺點;夸獎要適度,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要根據(jù)不同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不能事不分大小,都做過度的夸獎。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夸獎,容易造成學生的虛榮心,效果適得其反。教師和家長要正確客觀地認識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適當把握賞識力度,不同的孩子賞識的程度應有所不同。
2.全面對待。
在賞識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發(fā)掘?qū)W生的閃光點,也要根據(jù)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學生學會明辨是非,分清榮辱。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cè)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講究藝術(shù)。學生取得成績或受挫失敗,要用肯定、鼓勵的語言進行賞識;當學生犯錯時,批評性的語言要有藝術(shù)性,既幫助學生找到不足,又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這樣,才能使學生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的缺點,更有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3.賞識要與隨機教育結(jié)合。
賞識與隨機相結(jié)合可以使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在成人的鼓勵下再繼續(xù)努力。當孩子犯錯時,要及時指出錯誤,分析錯誤的動機原因,進行隨機教育。切忌急躁粗暴,大聲呵斥。教師和家長對孩子要寬容、和善、耐心,時刻不忘去賞識孩子,給孩子以希望。
4.賞識教育并不是表揚加鼓勵,賞識的概念里也有批評。
賞識本身是孩子最渴望的精神需求,而家長在實際操作中把賞識僅僅理解為表揚加鼓勵,于是走進了誤區(qū)——為賞識而賞識。那么賞識教育到底能不能批評孩子呢?不僅可以批評,而且可以更大膽地批評,奧秘在于“士可殺不可辱”,應該在“看得起,夠朋友”的前提下批評。好朋友的提醒是生命的珍貴禮物,孩子會以感激的心態(tài)樂于接受這禮物的。事實上,要讓孩子健康成長,批評是必不可少的。畢竟孩子犯錯誤的過程也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好多規(guī)則,好多道理,家長在該堅持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否則,孩子便不會有正確的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批評可以,但批評時要遵循一個原則:對事不對人,不能因為孩子在某種事上做錯了,就一棍子打倒,將整個人都否定掉了。
賞識引向成功,抱怨導致失敗。賞識是一種理解,更是一種激勵。賞識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感、發(fā)展自尊與自信的動力基礎(chǔ);是讓孩子積極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每名學生都是儲量豐富的富礦,只要開采得法,便會使那些有效資源得以充分利用。作為教師,我非常欣賞這樣一句話:站著看學生的身高,坐著看學生的眼睛,蹲著看學生的心靈。讓我們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欣賞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贊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把賞識送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賞識中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