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佳選 胡衛(wèi)東
摘要:自由寫作又稱自主寫作或開放寫作,它是相對于命題作文等給條件作文而言的。它是借鑒國內外作文教學經驗后的一種革新與嘗試。其基本思想是:每個學生都具有寫作的天賦和潛能。學生是作文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寫作的促動者和服務者。
關鍵詞:高中生 自由寫作 實施策略
著名語文教育學家葉圣陶葉老早就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須。” 我們如果像河伯觀海、井蛙窺天那樣,局限在課堂內教作文,局限在筆頭上練作文,那注定會“走進一條死胡同”。倘若“作文成為生活的必須”的話,學生還會怕作文嗎?葉老的語文教育思想對改革今天的作文教學至少有以下幾點可借鑒。一、為了學生的“知人知事”,請還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二、為了學生的“善于閱讀”,請給學生自主閱讀的空間。三、為了學生能“自由驅譴文辭”,請給學生自由為文的權利。于是,教師們把視線轉向了自由作文。
自由作文是相對于命題作文等給條件作文而言的,寫作的主題、內容、范圍、文體等都可以放寬條件,由作者自行根據(jù)外部需要和自身表達欲望來確定。它在寫作上的自由表現(xiàn)為:自由擬題、自由選材、自由立意、自由表達、自由修改等。湖南師大張良田教授把自由作文概括為“六自”作文:態(tài)度上的自愿,動機上的自發(fā),內容上的自立,角度上自選,表述上的自述,效果上的自賞。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寫作又稱自主寫作或開放寫作。
高中生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在寫作方面己有了相當?shù)闹R和技巧,而且其中一部分同學在寫作方面有特殊的才華,可以說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同時學生思想認識也漸趨成熟,他們既需要一個相對寬泛的環(huán)境成長,同時又有一些表達的渴求。這些都是自由寫作的良好的基礎。
自由寫作教學的實施重點及策略
一、學生心理建設:
目標對應:學生怕寫作的現(xiàn)象;作文水平原地踏步的現(xiàn)象。
問題分析:作文教學最大的問題是受過去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離生活太遠,寫作沒有動機,不是為了需要,也不是為了興趣而是為了完成作業(yè);為了應付老師,為了對付考試。這必然造成孩子們對作文興趣索然,缺乏主動性、積極性。
指導策略:
1、優(yōu)化寫作動機
《作文心理學》上陳述寫作的概念是“寫作是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的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是說:“寫作是人類進行表達和交流的工具”。我們教師應把這一概念傳遞給學生,令他們對此有個正確明晰的認識,比如,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寫作目的和作品的寫作背景。要知道很多優(yōu)秀作品的產生,它們都是作者身有所歷,事有所經,心有所感后受充斥心頭,不吐不快的個人激情或社會責任感所激蕩出來的,而不是為了完成什么寫作任務。這樣多次的感性接觸讓他們體會到:寫作作為表達和交流的工具就像說話一樣,是人生命活動的必需與表現(xiàn),不得不然而又自然而然。寫作,只是說話在另一狀態(tài)中的延伸,絕不神秘和神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在輕松愉悅中,在最自然放松的狀態(tài)下,調動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觀察、去發(fā)現(xiàn)、研究,去追憶、再現(xiàn),去想象、推斷,去剖析、感悟。讓學生明白不是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說就說,想寫就寫,寫多也可,寫少也行,沒有字數(shù)、結構、體裁的限制,把學生不愿寫、不想寫、不愛寫的心理定勢轉變過來。當他們把自由作文作為一個傾訴的窗口時,愛寫、樂寫、自覺自愿寫 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這樣,學生從“要我寫”變“我要寫”,自覺地把寫作看成自己生命活動的一部分。
2、建立寫作的信心
從心理上分析,學生寫作成功的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努力、功底、能力、作文題目難度、運氣、指導、教師評價、同學幫助、環(huán)境氣氛、遺傳。結果表明,凡對寫作不感興趣、缺乏動力的學生,將失敗較多地歸結于功底、能力、遺傳,將成功較多的歸之于作文題目難度、運氣、教師評價;而對寫作較感興趣的同學,則大多將成功歸之于功底、能力,將失敗歸之于努力和運氣。加強對學生積極的歸因訓練,建立寫作信心。例如:當學生寫了幾篇作文以后。不管他寫得多糟,相對而信,總有一兩篇或者某幾個段落是比較成功的,然后幫助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告訴學生,你寫得成功的地方,是因為你努力的結果,你的寫作能力并不低;寫得不好的地方,是因為你用的勁還不足。然后讓學生拿回去修改,并對其努力以后寫出來的文章或段落予以充分肯定,使他們確信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遇到失敗時,首先會從主觀努力上找原因,不再灰心喪氣,真正從失望的狀態(tài)下擺脫出來,努力走向成功。幫助學生建立寫作的自信。
二、學生思維品質
目標對應:思維的按部就班和循規(guī)蹈矩
問題分析: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受各種條條框框的束縛,思路狹隘,有很多既定的模式,我們要引導學生打破舊有的束縛,重新感受自由地表達。
實施策略:
1、選材方面的引導。
生活中的萬事萬物,只要覺得有意思、有表達的欲望都能入文。努力挖掘、贊頌生活中的真、善、美,也應挖掘、鞭撻生活中的假、丑、惡。只要是符合學生生活邏輯、情感邏輯,只要所描述的是學生內心世界的真情實感,任何想象都是合理的,真實的。
2、思想內容方面的引導。
由于學生處于成長狀況,他們的思想層次以及對事物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作文中出現(xiàn)膚淺、幼稚、模糊、甚至是錯誤的看法都是正常的。應當?shù)魑牡乃枷雰热?允許學生怎樣想就怎樣寫,真實地表達平常而又普通的感覺、看法與思考??傊?不強求立意高,開掘深;但求表達自己的意思。
三、學生語言表達:
目標對應:現(xiàn)行學生作文中的假話、空話、套話現(xiàn)象
問題分析:受應試教育影響,學生或用堆砌雕琢的語言去模仿成 人的語言模式,或用一味拔高自己的方式去迎合社會道德的最高準則,令人望而生厭。我們要大力提倡說真話,吐真情,真實的表達。
實施策略:
作文中樸實簡明的語言與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同樣應該得到肯定。樸實無華的文風應是學生首選的文風,對學生來講,重要的是如何用常用詞匯確切地表達自己想表達的內容。提倡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只要內容充實,一二百字的作文也是好文章。但要求學生在寫人記事中要說真話,吐真情,做到:①感情“真”,要怎樣想就怎樣寫,誠實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實感,古人說:“文,心學也”,因而提倡“修辭立其誠”。②事例“實”,所選事例不應憑空捏造,抄套范文(想象作文中的事例,要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情感邏輯、思維邏輯);③表達“準”,要用恰當?shù)脑~句,準確描述真實或想象的事物,正確表達真實的感受,做到人真、事真、景真、情真。只要學生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只要語句通順連貫,意思表達清楚,有一定條理,哪怕是樸實無華的都是一篇好習作,應多給學生高分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熱情的鼓勵,多給學生一份成功的喜悅。
淡化文體意識,摒除不合時宜的技法指導,作文指導課應以學生交流為主,自由式地談談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體驗。教師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點撥,沒有提綱,沒有框框,沒有諸如“寫人的文章要寫人的外貌特點”或“通過一兩件事表現(xiàn)人物特點”之類的要求,解除束縛,解放心靈,讓學生在自由表達中盡情地流暢地表達真情實感。
四、寫作素材建設:
目標對應:沒東西可寫
問題分析:不善于觀察生活,不善于去體悟生活
實施策略:
1、引導學生加強作文與生活的關聯(lián)
生活是自由作文寫作生機盎然的源庫,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一事一人,情感世界中的一波一瀾,留心觀察,用心品味,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一切的一切”均可成為“另有一番滋味”的自由作文素材。生活是認識的對象,生活是表達的源泉。作文也是一種生活活動,是同日常生活相連的活動,取身邊事,狀眼前景,抒心中意,無所不錄,無所不談。學生從生活出發(fā)寫作文,就不用擔心“無米下鍋”。
要加強學生觀察能力的訓練,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他固定的生活圈,為什么有人不乏寫作的材料,有人搜腸刮肚后仍無內容可寫,就是缺乏觀察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要讓他們明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2、引導學生加強作文與讀書的關聯(lián)
讀書是自由作文寫作風景獨好的素材,英國哲學家培根說:“讀書使人淵博,辯論使人機敏,寫作使人精細。……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shù)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睍巧畹乃囆g呈現(xiàn),是人類智慧的美麗結晶。因此,讀書無疑開辟了寫作的另一天地。宋人陸游的《老學庵筆記》、今人孫犁的《耕堂讀書隨筆》,淡而有味,活而不泛,由書文而人生,由讀書而放言,別具一格,自成一家。
可以在課外推薦一些優(yōu)秀讀物給學生,包括國家教育委員會的必讀書目,還可以是與課本相關的材料,一些優(yōu)秀報刊雜志等等,校內每周安排語言輔導課給他們看,校外利用閑暇時間和周末看,并通過要求寫讀書筆記的方式督促他們閱讀,然后交流。交流的結果既讓他們交換了彼此的觀點,也讓他們互相感受各自寫作的方式和所看的書,在集體的氛圍中獲得求知的不竭動力,在讀書中汲取、充實自己寫作的養(yǎng)料。
五、寫作氛圍建設:
目標對應:沉悶的寫作氛圍抑制學生寫作潛能的開發(fā)
問題分析:同學之間負面同化令作文教學陷入困境,我們應有效地扭轉這一狀況,讓好的寫作心態(tài)、好的寫作文風占據(jù)班級主流。
實施策略:
單株生長的樹如果不經修剪,就可能扭曲發(fā)杈,很難長成棟梁之材。但是在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里,每棵樹并無人修剪,卻都能長成參天大樹,顯然這是環(huán)境起了作用。現(xiàn)代教育,也應該更新觀念,教導學生,用環(huán)境因素去因勢利導學生。
作為經過一輪選拔后進入高中的學生,其中本來就有一些寫作功底不錯的學生,我們可以利用交流評講的機會,推薦他們的文章,引導他們樹立好的寫作文風和寫作態(tài)度,以充分發(fā)揮集體教育的作用。同齡人的作品本來就能打動他們,更何況是他們所認識所熟悉的人,就更能發(fā)揮極大的作用。比如可以讓同學們相互在作文本上留言,表述各自讀后的心得體會并留下名字。一來一往,可以讓同學的作文真正行使它表情達意的功效,同學們情感上的喜怒哀樂在表達上也有了一個交流的對象,而同學的反饋或肯定或否定都能給他以啟發(fā)以促進。這樣使學生的寫作始終受到集體的熏陶影響,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教師要盡可能地開發(fā)、利用現(xiàn)代集體教育的優(yōu)勢,比如在網上創(chuàng)建作文論壇或班級自創(chuàng)手抄報,形成一個熱心寫作、關心評論、注重交流的開放的寫作教學環(huán)境。
總之,寬松習作氛圍,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開放、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無拘無束,敢想敢說,自由奔放,激活學生寫作心理。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 秦錫純《自由寫作的內函》,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 張進心《自由寫作:寫作教學新出路》,湖北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4]劉淼《作文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http//:www.chinaedunet.com/中國教育網,《自在生活?自主閱讀?自由作文》
[6]http://www.Jxedunet.com/ 江西教育網《自由作文》
作者:
萬佳選南昌師范高等??茖W校
胡衛(wèi)東南昌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