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加強互動交流區(qū)管理 促進網絡課程建設

2009-09-28 08:38楊愛華
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 2009年7期
關鍵詞:互動交流網絡課程評價

楊愛華

摘 要:網絡課程以其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方式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而互動交流是網絡課程最重要的特點,也是網絡課程進一步發(fā)展的基礎。目前,各學校對網絡課程的內容建設很重視,但忽略了網絡課程的使用及互動交流區(qū)的建設管理。本文通過分析網絡課程互動交流區(qū)的現狀,對互動交流區(qū)的管理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網絡課程 互動交流 評價

中圖分類號:G250.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09)13-0044-03

一、引言

網絡課程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以互動交流、協(xié)作學習為特征,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的新型教育模式。網絡課程具有資源豐富性、共享性、開放性、自主性、個別性、交互性等特點。

網絡課程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它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再是以課堂方式由教師進行面對面的講授,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在電腦屏幕前進行自我學習、協(xié)作學習。網絡課程的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適應了終身學習的需要,也切合了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視網絡課程的建設,并且都已建成一大批優(yōu)質網絡課程,但網絡課程的利用率并不高,因為學習者不在課堂學習,而是通過電腦屏幕進行長時間學習的時候,有兩個值得教育者思考的問題就出現了:一是當學習者遇到不懂的內容時如何與老師及同學進行交流?二是長時間上網學習如何克服網上的孤獨感?所以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通過分析網絡課程互動交流區(qū)的現狀,就加強互動交流區(qū)的管理提出建議,從而使網絡課程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現狀

本文以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網絡課程為調查樣本。該校現有網絡課程72門,通過這72門網絡課程的師生互動交流的情況進行分析。

1.互動交流區(qū)的命名方式

由于該校沒有使用統(tǒng)一的網絡課程制作支撐平臺,使得互動交流區(qū)的命名方式眾多,包括:線上交流25門、師生交流15門、留言本7門、交流園地5門、課程答疑2門、在線留言1門、在線論壇1門、在線互動1門、學生問答1門、網上論壇1門、意見反饋1門、有問必答1門、網上答疑1門、問題討論1門。其中線上交流和師生交流是采用較多的互動交流區(qū)的命名方式。

2.互動交流區(qū)的開通方式

網絡課程互動交流區(qū)的開通方式目前有BBS論壇、QQ、信箱郵件、博客、WIKI等方式。該校72門網絡課程互動交流區(qū)的開通方式和數量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網絡課程都以BBS論壇方式進行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占總課程的62%多。從網絡課程的性質來看,用BBS論壇方式進行同步的或者異步的互動交流也有利于網絡課程的學習。QQ和信箱方式更適合一對一的交流,博客和WIKI是比較新鮮的互動交流方式,目前該校的老師還未采用這些方式。還有9門課程未開通互動交流,使得這些網絡課程的使用效果將降低,學生也將失去學習該網絡課程的積極性,教師也無法掌握學生學習該門網絡課程的探究過程、動態(tài)和效果。

3.互動交流區(qū)的帖子數量

從表2中可以看出,有20門課程互動交流區(qū)根本沒有帖子,占總網絡課程的近28%。這說明這20門課程可能就沒有學生瀏覽,或者只是簡單的看看,沒進入真正的網上學習過程。有5帖以上的也只有12門課程,這說明網絡課程目前在學生中的關注度明顯不高。這與學校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網絡課程建設的初衷相去甚遠。

4.互動交流區(qū)的帖子內容

查看所有72門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區(qū)的共152個帖子可以發(fā)現真正有效的帖子比例不高。以“你好、祝賀、歡迎、測試”等為主題的共74帖,垃圾廣告共10帖,和網絡課程不相關的提問6帖,其他的13帖。真正與網絡課程相關的帖子只有49個,只占總帖子的32%,這其中有網絡課程教師回帖的只有36帖,并且集中在兩門課程中,一門課程教師有21個回復,一門課程教師有12個回復。這說明網絡課程的老師對自己的網絡課程的關注度也較低。

三、改進措施

通過分析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的的現狀,可以得知,網絡課程無論是使用率和師生、生生交流的情況都不盡如人意,如果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進,才能使網絡課程更好地得到利用。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

網絡課程是通過網絡表現的某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及實施的教學活動的總和。目前網絡課程的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教師將教學中的教案再加上部分課堂教學視頻發(fā)布到網頁上,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就成了網絡課程。這只不過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網絡化而已,其實質和課堂教學一樣,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進行網上學習。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教師進行網絡課程設計的時候,不能只是簡單地把課堂教學內容搬到網頁上,而是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利用現有的知識,在合理的情境中進行有興趣的、有引導的自我學習,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利用情趣、協(xié)作、會話、交流等多種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網絡課程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設立各種網絡學習協(xié)作小組、學習論壇,使學生在協(xié)作、探究中進行學習。這些都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去設計網絡課程,適應網絡教育的發(fā)展。

目前網絡課程大部分只是作為教學活動的輔助,并不是完全實現網絡化教學,網絡課程的運用只是正常教學活動的一種強化和補充。所以學生的作業(yè)、論文、疑問、討論都可以通過網絡課程的平臺來進行,這就需要教師告訴并引導學生使用這個平臺,合理地使用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區(qū)。

大學生不愛在課堂上發(fā)言,也不太愿意再像中學生一樣進行課堂小組的協(xié)作討論,也有的學生是羞于當眾發(fā)言,網絡互動交流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使那些不愿意發(fā)言或者沒機會發(fā)言的同學也有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和可能。當然網絡互動交流畢竟只是實際交流的一種補充,人機對話也缺少一種情感因素,時間長久后,易產生孤獨感,這就需要教師在互動交流時不時運用新的討論主題激發(fā)在網絡終端的學生進行網絡課程學習的興趣。同時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注意引導不愛在網上發(fā)帖的學生不要總在互動交流區(qū)內“潛水”。

2.統(tǒng)一網絡課程制作支撐平臺

互動交流在網絡課程中是如此的重要,當學生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時,就需要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區(qū)命名統(tǒng)一且醒目。如果像上面的互動交流區(qū)的命名多達十幾種,再加上網絡課程的網頁制作不專業(yè),那么學生在網絡課程學習時就容易“迷航”,不易找到互動交流區(qū),從而失去對網絡課程的興趣。所以應該統(tǒng)一網絡課程制作支撐平臺,現在已有許多設計優(yōu)良的網絡課程制作支撐平臺投入使用,如天空教室、Blackboard、方正奧思、清華教育在線、Moodle等。在統(tǒng)一的網絡課程制作支撐平臺上,教師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形成有個性的網絡課程,這樣學生在學習基本統(tǒng)一的網絡課程時,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和互動交流的空間,增加網絡課程的學習興趣。

3.開通多種互動交流方式

網絡交流的方式日益增多,有同步交流也有異步交流,有一對一、一對多,也有多對多方式。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方式也應該是多樣的,因為學生個體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學生可能比較活躍,他想和多人在線交流,有的學生可能比較內向,他希望和教師或某一同學進行單獨交流,這就需交流區(qū)有多種方式,如:BBS、QQ、郵件、博客。其中BBS是主要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就某個共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對有共性的問題和精辟的回答可以設置為精華帖,便于后來的學習者進行參考。教師也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還可以通過BBS討論區(qū)的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狀態(tài)以及學習的進度等。

為了更好地模擬現實課堂的教學效果,在互動交流區(qū)也可以引入QQ,進行多方的語音交流、視頻交流。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在教育中運用,虛擬教室和虛擬實驗在教學中越來越多地投入使用,網絡課程中也可以引入虛擬教室,學生可在虛擬環(huán)境中進入教室,坐到座位上,使學生進入后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虛擬教室中各教室(小組)可以發(fā)布視頻、音頻、PPT、圖片等到黑板上,小組內可以相互交流討論,教師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實現真正的網上教學。

4.加強互動交流區(qū)管理和評價

從2003年國家實施精品課程建設以來,各個高校都投入巨資進行網絡課程的建設。目前網絡課程都是重在建設,但忽視了后期的管理和監(jiān)督。對教師而言,網絡課程建成就行,至于使用情況就不管了,造成了許多網絡課程的互動交流區(qū)根本無帖子或者很少有帖子的情況,學生進行網絡課程的學習中遇到問題時不知道和誰交流,嚴重影響了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的興趣。所以應該建立合理的互動交流區(qū)的評價體系,促進網絡課程的發(fā)展。

一個合理的互動交流區(qū)評價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程的瀏覽總次數,課程的瀏覽人數,教師參與交流的次數,課程升級的次數,交流區(qū)有效帖子的數量,“一對一”、“多對多”、“一對多”交流的情況,學生對本課程的評價等。每個學校根椐自己的實際情況,每個方面給出不同的分值,設置不同的權重,可以考慮特色加分,最后得出總分。從而按高分到低分對網絡課程的維持費實行不同的標準,利用經濟杠桿,促進教師關心網絡課程,使投入巨資建設的網絡課程能真正得到利用。

5.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方案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通常從教學結果和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這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其中教學結果體現為期中和期末的成績,教學過程通常也只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評價主體通常為教師,學生是接受評價的客體。網絡課程的評價不應該只是對測試結果進行評價,更重要的是對學習中的探究學習過程和探究活動進行評價,所以網絡課程的評價除了注重網上的測試試卷結果外,更應該有網上互動的評價,特別是將學生在互動交流區(qū)的過程及表現作為重要的評價參考。對學生學習網絡課程的過程進行評價時最少應該考慮以下因素:進入網絡課程的總時間,進入網絡課程的次數,進入互動交流區(qū)的次數,在互動交流區(qū)發(fā)帖的次數,回帖的次數,成員的自我評價,學習協(xié)作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評價,協(xié)作小組長對組內成員的評價,組間的互評,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評價。以上各種因素通過一定的權重和分值最終構成該學生學習本網絡課程的總體評價。

同時,注重運用合理的引導和激勵機制,教師和協(xié)作小組的小組長應盡可能多地給予小組成員更多激勵性的評價,讓每個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法,引導和帶動其他的小組成員積極地進行探究學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享受網絡的樂趣。把好的想法、好的解題思路、好的學習過程置頂,開展評選每周一星、小組之星等激勵活動,通過探究學習的過程,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更好地激勵學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活躍互動交流區(qū)的學習氛圍。

6.不斷豐富網絡的教學資源

網絡教學的設計不是簡單地把教案做成網頁進行網上發(fā)布就可以了。網絡教學應該具有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通過合理的導航系統(tǒng),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在網絡上自主學習和查找相關的各種網絡學習資源,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網絡課程設計的時候,引入充足的網絡資源,同時要告訴學生在網絡上如何進行本課程的相關資源搜索,以及與本課程相關的網絡站點和網絡資源主要在哪里,讓學生可以很快地在網絡上進行查找。同時不時在互動交流區(qū)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置頂更新提示,或者在網絡課程的信息發(fā)布區(qū)進行提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網絡課程的興趣和使用互動交流區(qū)的興趣。

同時,學校應該建立一個網絡教學的資源庫,該資源庫中包括試題、案例、圖片、動畫、音視頻等各類各學科的素材,并統(tǒng)一格式。每個網絡課程上傳到服務器的時候也把這門課程所用到的相關素材自動上傳到資源庫,每個教師在制作網絡課程時可以直接調用該資源庫的資源,減少在網絡課程中查找資源的時間,也提高了教師制作網絡課程的積極性,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網絡課程的教學設計,以及通過互動交流區(qū)和學生進行交流引導,促進互動交流區(qū)的管理和網絡課程的使用。

四、總結

隨著國家對遠程教育資源建設的重視,各學校對網絡課程建設的加大投入,網絡課程會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符合教育發(fā)展的理念。網絡課程內容建設只是第一步,合理的協(xié)作學習、探究學習是網絡課程的根本,積極的師生、生生互動交流才是網絡課程不斷發(fā)展的動力,從而促進更多的優(yōu)質網絡教育資源建設,也才會使更多的人愿意通過網絡課程進行學習。所以,有理由相信,網絡課程互動交流區(qū)的建設也必將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梁蕊,項國雄.高校精品課程支撐平臺的模塊建設調查與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08(2):56-61.

[2]程曉旭.高校網絡教學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118-119.

[3]郭向勇,傅國強,周玉芬.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網絡課程學習評價模型[J].電化教育研究,2008(3):72-76.

[4]周立源.基于資源的開放式網絡課程建設模式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6(4):48-51.

猜你喜歡
互動交流網絡課程評價
中藥治療室性早搏系統(tǒng)評價再評價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yè)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包裝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讓小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學好語文
基于Moodle的學習評價
保加利亞轉軌20年評價
多維度巧設聽課評價表 促進聽評課的務實有效
金川县| 和田县| 军事| 峨眉山市| 邵阳市| 敦化市| 页游| 吉水县| 喀喇| 榆林市| 庐江县| 清镇市| 灵武市| 兰考县| 宜良县| 依兰县| 自贡市| 舟曲县| 沁源县| 宿州市| 东宁县| 石河子市| 台南县| 湖南省| 邳州市| 昌江| 沅陵县| 桐庐县| 嵩明县| 三门县| 咸阳市| 灌云县| 泸定县| 宁武县| 浦城县| 汨罗市| 莫力| 兴城市| 延寿县| 宁波市| 逊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