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偉明
當前,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存在著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即學生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同時,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存在著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說空話,二是說假話。從作文教學的實際來看,教師忽視學生寫作材料準備的指導,這是一個直接的而且重要的原因。觀察和積累,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的基本訓練。筆者根據(jù)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就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學作文教學,略談體會。
一、引導學生認識觀察的重要性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觀察十分重要。一是觀察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周圍的事物,使作文有內(nèi)容可寫。學生要寫所見所聞,必須對周圍的事物有所認識;要認識周圍的事物,就必須從觀察入手,在觀察和分析事物的過程中,使認識不斷深化。二是觀察可以使學生增長知識,并使知識得到鞏固和運用。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上所說的:“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教師如果善于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來進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觀察,他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牢固?!比怯^察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而發(fā)展智力又是作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在生活中,觀察和思考總是相伴而行的,沒有思考的觀察幾乎是不存在的。在觀察過程中,學生總是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促進思維的深化。觀察、思考、表達的有機結合,是作文教學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和有效途徑。四是觀察可以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而深刻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操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條件。
二、指導學生確定觀察的內(nèi)容
一般來說,觀察的內(nèi)容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觀察人,包括觀察人外貌、形態(tài)和行為,由表及里,深入到洞察人的心理活動和個性特點。二是觀察社會,觀察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特別是要觀察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相互之間密切關心的主流關系。三是觀察自然,觀察自然環(huán)境、自然風光,以及變幻無窮的大千世界的所有一切。
三、啟發(fā)學生掌握觀察的方法
觀察的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直接觀察法。即指導學生直接觀察自然,觀察社會,并從中了解自然與社會。同時,教師在指導學生直接觀察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認清觀察對象的本質(zhì),準確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二是指導學生把握觀察對象的全面。指導學生觀察一定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這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觀察需要“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點就寫”。三是指引學生掌握觀察對象的特征。只有把握事物的特征,才能反映事物的個性,寫出的作文才有特色。四是指導學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觀察。老舍在《多練基本功》一文中,曾以觀察燈光為例,對這一問題說得非常清楚。他說:“燈光是什么樣子,近處如何,遠處如何,雨中如何,雪后如何,都仔細觀察觀察?!?/p>
2.間接觀察法。這主要指通過閱讀和分析,學習作者如何進行觀察的。比如《荷塘月色》,先是隨著作者蹤跡的移動,所寫的對象跟著變化;后是作者停立塘邊,隨著視線的轉移,從整體到部分,從葉子到花朵,從葉面到水面,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對荷塘的上下里外逐一地進行細膩、逼真、形象的描寫。這正是作者觀察的過程的記錄,也是作者觀察和思維、聯(lián)想的過程。教師在指導學生領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同時,還應引導學生認識作者觀察的順序和觀察的方法,這不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同時,在指導學生間接觀察時,適當引入以往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間接觀察之后,課外也能用類似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則可形成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的有機結合,其效果就更為理想。
四、指導學生明確積累的內(nèi)容
積累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直接觀察的記實和感受,即把直接觀察到的主要內(nèi)容記錄下來,以便作文時有材料可用。二是對直接觀察到的對象寫些感受,其中包括直接感受和聯(lián)想,以及想象所及。三是間接觀察的心得和體會,對間接觀察到的主要內(nèi)容,應當寫出心得與體會,這除了關于間接觀察到的主要內(nèi)容和方法以外,還包括摘抄一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句子等,以便作文時應用。
五、指導學生掌握積累的方法
指導學生積累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幾點:一是記錄。積累資料要靠腦記,因為大腦是記憶的倉庫,但是光憑大腦記憶還不夠,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币虼?教師在指導學生用腦記憶的同時,還要十分重視筆記。只有腦記和筆記雙管齊下,積累的資料才會越來越多。二是摘記。摘記只限于書面材料,而且要忠于原文。一個人不可能事事直接親身經(jīng)歷,因此間接的書面材料應當是積累資料的一個十分豐富的源泉。摘記有多種方式,一種是準備摘記本,或把不同內(nèi)容的資料分別摘入不同的本子,或者摘入同一本子的不同類別;另一種摘記的重要方式是制作卡片。自制的卡片大小要統(tǒng)一,以便分類整理。每張卡片一般只摘記一項內(nèi)容。不論用摘記本或制卡片,都應做到:①在每項內(nèi)容前寫上標題,在角上注明類別。②摘記時應注意抓住要點,尊重原文,不可摘錯。③要注明出處,即書的名稱、頁碼或日期等,以便今后引用、參考時查對。三是寫觀察日記。實踐表明,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好處很多,主要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調(diào)動寫作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勤于觀察、積極思考和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的有機結合和提升。
六、作文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在作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觀察和積累,還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加強計劃性。教師的指導要有飽滿的熱情,循循善誘,一抓到底。二是要注意觀察的真實性,積累材料的可靠性。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時要邊觀察邊思考,把觀察、思考、聯(lián)想、想象有機地結合起來,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三是在指導學生觀察和積累時,還應當注意細節(jié)。既要有宏觀的感受,又要有微觀的體會,還要有整體的印象,這樣才能使作文寫得形象生動、真實感人。
總之,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事實上,只要我們語文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鉆研新教材,運用新理念,并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以及認知規(guī)律,注意做好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就一定能夠?qū)崿F(xiàn)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的,從而達成語文教育教學雙豐收的目標。
(責編 覃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