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煊
傳統(tǒng)概念中,“師道”總是與“尊嚴”在一起的。教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朱永新認為:“教師是一個冒險,甚至是危險的職業(yè),偉人與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師必須如履薄冰,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和自己的學生走向崇高?!庇捎谏鐣θ思奥殬I(yè)的評價標準的改變,使得教師這個清貧而又辛苦的職業(yè)在某種程度上與“弱勢”結緣,從而導致師道尊嚴的缺失。
教師的弱勢
1物質上的弱勢
教師薪資的弱勢地位,作為一種明晃晃的“違法”現(xiàn)象而合理存在許多年。雖然我們喊尊師重教已經(jīng)喊了二十多年,還是有很多人看不起老師。為什么?因為現(xiàn)在社會對一項職業(yè)和一個人的評價已經(jīng)簡化為對他擁有的權力大小和金錢多少的評價,對知識的尊崇程度也跟你擁有的知識本身能帶來多大的經(jīng)濟回報有關。而當教師就意味著沒有享受特權的機會,沒有經(jīng)商暴富的機會,就那么一點薪水,因此在社會上不容易被人尊重。
社會對教師的道德奉獻強調充足,對教師的收入與物質保障卻相對不足。教師是教育的靈魂,但教師更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更要有自己的油鹽醬醋。為什么教師私自辦班、有償補課屢禁不止?因為他們也要吃飯、要穿衣、要有房子住、要養(yǎng)育子女、要贍養(yǎng)老人??伤麄兊氖杖胱屗麄儫o力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崇高奉獻中解除后顧之憂。
2尊嚴上的弱勢
2007年5月25號,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一段北京海淀區(qū)某藝術職業(yè)學校學生上課期間挑釁、辱罵地理老師的視頻,從這段近5分鐘的視頻上可以看到,整個課堂紀律一片混亂,學生隨意游走、嬉笑、打鬧甚至肆意用各種手段挑釁、侮辱老師并以此取樂。
2008年12月15日《華西都市報》消息:四川隆昌縣一名小學女教師疑因體罰學生被家長要求道歉,在學校寢室內(nèi)服毒自殺。攀枝花市新華中學28歲的女教師李虹蓉,當著兩名校領導,向一名學生及其親屬的面下跪。隨后。李虹蓉瘋了,住進了精神病醫(yī)院。
在責權不明朗的教育語境下,教師的責任風險越發(fā)強烈,加上“道歉權”的泛濫,從被毆、被辱到被逼瘋、被逼死,你也可以冷漠地說是個體心理素質不夠堅韌,當把這些個案串成一條線,不難看出,那是弱勢的師道尊嚴在滴血。
3輿論上的弱勢
現(xiàn)在學校教育是買方市場,招生宣傳還來不及呢,誰敢得罪學生和家長?教得好自然是皆大歡喜。教得不好。教師們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經(jīng)典言辭”壓得透不過氣來。人們似乎忽略了一點:人是有個體差異的,劉翔能拿110米欄世界冠軍,難道任何一個人只要經(jīng)過與劉翔同樣的訓練都能拿世界冠軍?當然不是。教育學生是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合力,可是有些家長(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把孩子交給學校后,別說配合老師教育,老師們想跟他們見個面都很難。教師的工作空間壓被縮得這么狹窄,連喘息都不能,談什么因材施教下的素質教育?老師們由于沒能教好部分甚至個別學生,不但失去了自信,也失去了尊嚴。
4巨大的精神壓力
日益增加的師范畢業(yè)生及日益減少的學生數(shù),造成教師的飯碗壓力,苛刻的考績考勤制度更是懸在教師頭頂上的一把利劍,升學率的社會壓力讓眾多教師喘不過氣來!教師每天要面對眾多素質參差不齊的學生。每半學期甚至每個月的大小考試,以及其他不得不參加的各類培訓、教研活動、社會活動等,教師們感覺非常累,憂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
師道尊嚴的沉淪
1教師的道德力量減弱,學生不敬畏老師
2008年12月11日《東南快報》報道,9日上午,福州某技工學校的7名學生,因違紀在被老師“軍訓”兩個小時后,又在該校操場上當眾集體“罰跪”。
另據(jù)《重慶商報》12月12日報道,重慶市銅梁縣高樓小學六年級學生小明和同學小紅吃飯時打鬧,班主任得知此事后,竟往小明碗里撒了一把炭渣,并逼其吃下。
安徽長豐縣雙墩鎮(zhèn)吳店中學的兩名學生在課堂上打架,授課教師楊經(jīng)貴沒有制止,而是堅持繼續(xù)上課,以致一名學生死亡。楊老師的作法被網(wǎng)友稱作“選擇在三尺講臺上當看客”,其本人也被冠以“楊不管”的綽號。
以上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也在告誡人們:一些教師素質偏低、道德力量減弱,所采用的教育方法有違師德,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有損師德。
中國素有“嚴師出高徒”的現(xiàn)實語境,正當?shù)膽徒渑c體罰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教師教育學生的手段是否合理,《教育法》《教師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自有規(guī)定,要求教師加強師德修養(yǎng),積極探討適應復雜現(xiàn)實的教育方法。師生關系緊張,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學校和老師的佩服、敬仰、崇拜之心淡漠了,隨著高校擴招,師范畢業(yè)生人數(shù)的大幅增加,教師素質出現(xiàn)下滑趨勢,不少老師上課照本宣科、抄錄資料、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甚至有少數(shù)教師缺乏教師最基本的職業(yè)道德,學生不佩服。
2政府投入不足,教育變成商品
國家逐年增加對教育的投入,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很多學校的教育經(jīng)費僅能勉強發(fā)放教師工資,學校要生存、要發(fā)展,不得不在收費上動腦筋。雖然相關部門一直在規(guī)范教育收費,但擇校費、天價幼兒園、全日制寄宿學校……都存在高額的收費,辦學者甚至盯上了還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家長的錢包。對學校來說,學生就是人民幣,對學生及家長來說,我付那么多錢給學校,就是要學校教我本事,由過去的尊敬、感謝變成現(xiàn)在的理所應當。
3教師收入偏低,人們看不起教師行業(yè)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工資水平,”這是法律的規(guī)定,但這項法律、法規(guī)卻沒有落到實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人和職業(yè)的評價標準也在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財富與身份密不可分,只要擁有巨大的財富,都會讓人刮目相看,“尊重”不已。雖然教師在從事陽光下最神圣的職業(yè),但偏低的工資待遇,低質量的生活水平,讓人看不起教師這個行業(yè)。有些教師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不得不搞的有償家教,使他們在收入金錢的同時,失去了寶貴的尊嚴。
尊師重教。捍衛(wèi)師道尊嚴
捍衛(wèi)師道尊嚴不僅是尊師重教的前提,也是文明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捍衛(wèi)師道尊嚴應從學校做起,讓學校成為師道尊嚴的捍衛(wèi)者。
1規(guī)范教師準入制,教師資格認證要與時俱進
各級各類學校希望培養(yǎng)什么樣的教師?希望教師具備哪些方面的專業(yè)素質?希望教師成為什么樣的教育者?這些應有明確的規(guī)定,把好教師準入這一關。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的社會影響力,讓教師成為讓人尊重、向往的職業(yè)。
目前,我國教師資格證書的頒發(fā)是采取學歷認定為主,考試認定為輔的制度,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應特別關注教育專業(yè)性,也就是說,教師資格要求教師
不僅應當具有專業(yè)知識,還應具有專業(yè)精神、專業(yè)道德、專業(yè)觀念、專業(yè)能力和專業(yè)潛質。不同類型學校,教師資格認證應有區(qū)別,根據(jù)教師的動態(tài)發(fā)展,打破教師資格的終身有效性。
2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師德修養(yǎng)
今日的師德水準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師是一份“以人育人”的工作,教師師德的核心就是“責任”與“愛”。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熱愛自己的事業(yè),要對學生充滿愛心。教師的教育觀念、職業(yè)道德是教師人格和教育力量的體現(xiàn)。教師展示給學生的應是正直的言行和積極的精神風貌,杜絕消極和庸俗。學生向教師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做人,教師的人格力量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提高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真正把培訓工作做實,切忌走形式,教師培訓不能只重視理論知識、學科知識、科學技能,教師成長的實踐場所是現(xiàn)實情景,教師的各種能力只有在教育實踐中才能逐漸形成與獲得。讓教師立足職場,在反思與實踐的基礎上,研究、解決教育教學有關問題,改進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構建“研訓一體”的教師成長模式。
3讓教育行家管教育,規(guī)范教育管理
校長的素質高低決定著一所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下,學校的主管部門教育局特別是教育局長對教育的認知狀況、角色定位、能力水平等也會對一個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一個好的局長,就意味著有一方好的教育。調查結果顯示,我國41%的教育局長來自政府其他部門管理人員,在被調查的局長中只有6%是通過競爭上崗、公開招聘的途徑上來的,其余都是組織任命的。因為教育事業(yè)的特殊性,讓行家來管教育,他們一會更了解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理解教師的喜怒哀樂、知道教師的油鹽醬醋,有助于教育的和諧發(fā)展。
當一所學?;蛞粋€地方的教育是在以人為本、科學發(fā)展的軌道上健康運行,勢必形成較好的社會影響力,人們必然會尊重教育、尊重教師。
4關注教師健康,保護教師的安全
超負荷的工作強度、較高的責任風險和較低的工資收入,讓廣大教師身心疲憊,教育主管部門、校長及全社會都應關注教師的身心健康,讓教師們以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切實提高教育質量。
重新修訂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把“保護學生安全”納入其中,保護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保護學生是“愛生”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但教師的安全誰來保護?這里的安全不僅指生命安全,也包括教師心理、精神上的可承受度。很多老師都有這樣一個感受:在批評犯錯誤的學生時的謹小慎微。老師們怕學生意外地給你悶棍、怕家長來問責、怕稍有不慎校領導的責怪。因此。應采取相應的措施讓教師的生命盡可能不受到傷害,減小教師教育過程中的各種壓力,較高的職業(yè)責任要求與經(jīng)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不對等,這些理應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5校長要能為教師擔責,降低教師的責任風險
教師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xiàn)本不該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要為自己的行為擔責,但校長不要對教師自惹的麻煩不聞不問,讓“犯事”的老師“自己兜著”,這樣會把教師推向一個尷尬無助的境地,有損教師的尊嚴。校長要對犯錯誤的老師進行安慰,提供必要的幫助,承擔一定的責任,用“人性化”的管理幫助每一位教師。由于目前教育缺乏科學的風險機制和問責機制,有些學生家長一遇到師生矛盾,就采取極端手段對教師攻擊報復,干擾教師的正常教學活動,甚至威脅到教師的人身安全。這些工作中難免遇到的“教育風險”,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對教師進行合理的保護。
6教師工資須落實到位,讓教師生活有保障
一些地方,特別是廣大農(nóng)村偏遠地區(qū),《義務教育法》這一規(guī)定并未有效落實,教師工資偏低甚至被拖欠,嚴重影響教師的工作熱情。道德的感召力并不能完全長期保證一個人對職業(yè)的使命感與尊嚴感,相應的物質保障是必然。其實落實教師工資方法很簡單:只要執(zhí)法不“打折”,教師工資就不會“打折”。
7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相互尊重
以前的師生關系是不平等的,尤如一名老木匠帶一個徒弟,師傅不光要教其技藝,還要帶其謀生;師生關系如同父子關系,老師發(fā)號施令,學生唯有服從。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師生關系悄悄地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師生關系不再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般刻板,而是多了亦師亦友的溫馨色彩。隨著民眾權利意識的逐步覺醒,“學生權利”被無限地放大了,一些調皮的學生摸透了老師的心理,肆無忌憚地違反紀律,許多老師由于很難把握“管和不管”的尺度。所以就會采取“無為而治”的態(tài)度,干脆只“教書”而不“育人”了,而只“知書”而不“達禮”的學生,人格是不健全的。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依賴的生命,是共同成長的伙伴,其中有一方存在素質上的缺陷,和諧師生關系都無法構建。師也好。友也罷,教師基本的師道尊嚴不能磨滅。老師要尊重、愛護學生,學生更要尊重老師。
8教師要不斷學習,優(yōu)化教育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在不斷的開拓前進,新理念、新思路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開拓,不斷創(chuàng)新。要有“新奇特”“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此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廣泛的愛好,廣泛采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在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及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方面要大膽嘗試,大膽創(chuàng)新。受教育者在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同時,自然會尊重教育、尊重教師。